Workflow
氢基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大连西中岛首座码头启用 鼎际得首船乙烯原料成功接卸
中国发展网· 2025-09-12 16:00
项目进展 -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液体码头于9月10日完成首次接卸作业 4887吨乙烯顺利输入低温乙烯储罐 标志首座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1] - 码头接卸作业通过"码头+管廊+储罐"联动传输 填补园区液化烃仓储物流空白 为鼎际得高端新材料项目投产提供物流支持 [1] - 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公司表示乙烯原材料已接近10000吨 公辅设施调试完成 计划9月30日前投料开车 [1] 基础设施 - 206-207液体泊位于2024年9月开工 历时9个月完成建设 设有一个1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和一个1万吨级液化烃泊位 [1] - 码头年设计吞吐量139.9万吨 最高通过能力158万吨/年 可处理乙烯 1-丁烯 汽油 航煤 甲醇 液氨等多类化工产品 [1] - 低温乙烯储罐作为公共液化烃仓储设施 与两个万吨液体泊位形成物料传输闭环 满足运输 仓储 加注需求 [2] 战略意义 - 乙烯顺利运输接卸标志西中岛打通从原料进口到终端加注的全产业链通道 推动石化基地向氢能时代转型 [1] - 项目对打造东北亚绿色氢基能源中转 储运与加注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将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2] - 西中岛发展集团计划年内启动总容量54万立方米的液体化工品公共罐区 涵盖甲醇 液氨等9类产品 [2] 产业规划 - 西中岛正与中远海运合作组建专业化运输船队 积极推进配套仓储罐区建设 [2] - 预计到2027年形成以绿色甲醇 绿氨为核心的千亿级氢基能源产业集群 建成我国北方首个全产业链氢能示范基地 [2]
吉电/上海电气/远景加速绿色燃料规模化
势银能链· 2025-07-31 11:42
核心观点 - 中国北方三大绿色燃料项目(国家电投吉电大安、上海电气洮南、远景赤峰)投产,标志着氢基能源产业进入规模化示范阶段 [3][4][11] - 项目具有全球领先规模和技术创新,包括全球最大绿氨工厂、国内首个商业化绿色甲醇项目等 [3][4] - 项目将推动绿氢全产业链技术验证、成本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 [4][6][7] - 绿氢应用拓展至化工原料、交通燃料、炼化等领域,助力行业深度脱碳 [9][10]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国家电投吉电大安项目创造4项全球之最: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氨、最大碱液与PEM混合制氢系统、最大直流微电网制氢工程、最大固态储氢装置(48000立方米) [3] - 上海电气洮南项目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首期年产能5万吨,通过欧盟ISCC认证 [3] - 远景赤峰项目是全球最大绿氨工厂的中国方案,首期产能32万吨,已实现大连加注 [3][11] 产业影响 - 规模化示范效应:验证ALK/PEM电解槽制氢、多种储运技术(管道/高压气态/液氢/固态)及合成氨/甲醇应用的全链条可行性 [4] - 成本下降:远景赤峰计划采购超1000台电解槽,刺激制造商扩产降本,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LCOH)降低 [6] - 基建加速:配套风光发电基地建设拉动可再生能源装机,探索氢能储运网络模式 [7][8] 应用场景拓展 - 绿氨/绿甲醇作为零碳燃料应用于航运、重卡、工业供热等难以电气化领域 [9] - 远景赤峰项目探索绿氢炼化示范,未来可能延伸至绿氢直接还原炼铁等前沿应用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设备商、风光企业、基建供应商将获得直接订单加速扩张 [12] - 中小企业需聚焦细分领域:催化剂/膜材料/BOP部件等核心技术,或分布式制氢/加氢站运营等场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