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锐斯
icon
搜索文档
炮轰电动化、年薪19亿!公司利润暴跌,董事长凭啥涨薪20%?
电动车公社· 2025-07-28 23:14
丰田汽车2024财年业绩与高管薪酬 - 2024财年综合营业利润下滑10%至4 8万亿日元(约2320亿元人民币)[1] - 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暴跌34 9%至3 1万亿日元[2] - 董事长丰田章男逆势涨薪20%至19 49亿日元(约9425万元人民币)[3] - 2023财年因造假丑闻仍创下16 22亿日元年薪纪录(涨幅62%)[5] 丰田章男的权力构建路径 - 通过交叉持股模式使个人持股不足1%,实际控制权绑定三井等财阀[10][11] - 基层历练路线:27岁隐姓入职,历经销售/工人/课长等岗位,40岁进入管理层[13][14] - 2009年借"刹车门"危机接任社长,初期受副社长集体制衡[19][22] - 通过研发跑车/豪华车(86/Supra/世纪)和打造Gazoo Racing子品牌重塑形象[28] - 建立亲民IP:参与赛车/校园活动,早于马斯克运用网红策略[30][31] - 2017年后清洗管理层,七大决策席位中掌控五席[39][40] 电动化战略与技术路线 - 2010年与特斯拉合作被副社长团队叫停,出售2 4%股份[23][50] - 电气化三步走:HEV混合动力→PHEV插混→氢燃料/固态电池[54][55][57] - HEV车型累计销量超2000万辆,与燃油车平分秋色[59] - 硫化物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试产,2027-2028年商业化[57] - 主张多技术路线并行,强调"真正的敌人是二氧化碳"[65][66] 组织变革与战略布局 - 2019年废除终身雇佣制,推行绩效薪酬改革[72][73][74] - 收购母公司丰田织机,形成1800亿日元+7000亿日元的控股架构[83][84] - 雷克萨斯2026年中国国产化,规划10万辆新能源车年产能[85] - 参照通用CEO 2950万美元年薪,推动职业经理人薪酬对标[79] 行业竞争与跨界合作 - 2017年后连续投资Uber/Grab/滴滴,与比亚迪深度合作[42]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智能化/电动化挑战传统优势[69] - 高管薪酬改革意图吸引全球化人才应对行业变革[77][78]
丰田章男说1辆纯电车污染=3辆插混,他是对的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6 19:52
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比较 - 科学家已达成共识,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更环保,普及率高的城市空气污染显著下降[4][5] - 丰田章男提出900万辆电动汽车排放相当于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即1辆电动汽车污染等于3辆混合动力汽车[7] - 丰田主张多途径减排方案,包括高效燃气发动机、混合动力、氢动力和电动汽车[8][9] 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差异 - 电动汽车制造产生11-14吨二氧化碳,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为6-9吨,形成"碳债务"[16] - 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碳排放介于电动汽车和燃油车之间[23] - 电动汽车需行驶19500-28000英里才能抵消制造排放,美国用户通常在2年内实现[21][22] 区域电力结构对排放的影响 - 美国43%电力来自清洁能源,但各州差异大,如西弗吉尼亚依赖燃煤,加州德州领先可再生能源[25][26] - 燃煤电力占比高的地区,特斯拉Model Y每英里排放149克二氧化碳,仍低于普锐斯插混的177克[29] - 加州电网清洁,Model Y每英里排放80克,远低于普锐斯插混的130克[32] 全生命周期排放效率 - 电动汽车2.2-2.4年驾驶时间即可在碳排放上与混合动力汽车持平,1.3-1.6年超越燃油车[34] - 美国2983个县中电动汽车最清洁,仅125个县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更优[36] - 电动汽车能源转化效率超90%,燃油车仅20-40%[34] 技术发展与长期趋势 - 电池回收技术如Redwood Materials推动循环经济,减少矿物开采需求[37] -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及LFP/LMR电池技术将降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8][39] - 混合动力汽车对未准备好完全电动化的用户仍是过渡选择,排放显著优于传统燃油车[40]
混动车需求或“护航”丰田(TM.US)Q4盈利,美关税阴影仍步步紧逼
智通财经· 2025-05-07 15:00
财务表现 - 丰田第四财季营业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至1.13万亿日元(78.6亿美元),为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增长 [1] - 2024财年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12%至4.7万亿日元,低于上一财年创纪录水平 [2] - 第一季度全球销量达252万辆,同比增长5%,超过大众和通用保持全球销量第一 [1] 业务发展 - 混合动力汽车(如普锐斯、凯美瑞)需求强劲,但供应商难以跟上需求 [2] - 考虑在美国生产下一代RAV4 SUV以应对关税和汇率风险 [3]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3%,表现逊于日经225指数(下跌8%) [3] 潜在收购与股权结构 - 正在考虑对关键供应商丰田工业进行潜在收购投资 [1] - 截至去年9月,丰田持有丰田工业24%股份,丰田工业持有丰田9%股份及电装超5%股份 [4] - 对供应商的额外投资可能被市场视为负面,而解决交叉持股问题可能被视为积极因素 [4]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可能导致2025财年营业利润减少8000亿日元 [3] - 关税影响主要来自日本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未考虑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基地的潜在影响 [3] - 公司表示将维持正常运营并专注于降低固定成本,而非大幅提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