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绿

搜索文档
ESG行业洞察 | “漂绿”难遏?欧盟绿色债券标准为何推进缓慢
彭博Bloomberg· 2025-09-05 14:05
本文来自彭博终端,终端用户可运行NSN SZEUI8DWLU6A阅读原文。非终端用户可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预约演示。 彭博行业研究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就各公司、行业和市场提供全球投研分析以及交互式 数据。在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方面,BI研究立于行业前沿,聚焦热门话题,为您分享 关键洞察。 扫描二维码 立即订阅 彭博ESG双周报 本期主题:欧洲旨在遏制"漂绿"行为的举措起步缓慢 (彭博行业研究)——欧盟制定了绿色债券标准(EU GBS),希望通过最严格的监管支持框 架来消除"漂绿"问题。然而,该标准的采用情况低于预期,原因是非欧盟发行人不愿遵循欧 盟分类法,而是倾向于采用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等更具灵活性的标准。 我 们 预 计 欧 盟 发 行 人 的 发 行 量 会 增 加 , 政 府 发 行 人 将 采 纳 该 标 准 , 持 续 为 环 保 项 目 提 供 资 金。 欧盟绿色债券标准的几大支柱 EU GBU 是 针 对 绿 色 债 券 发 行 人 制 定 的 一 项 自 愿 且 更 为 严 格 的 标 准 , 旨 在 提 高 透 明 度 并 ...
欧盟首任气候官员:中国投巨资,欧洲停滞,就输了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15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如果欧洲犹豫不决,而其他国家全速前进,我们可能会失去未来的产业。"欧 盟首任气候官员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近日在接受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采访时表示,中国 正砸下重金狂飙气候科技,欧洲却在气候问题上踩了刹车。 赫泽高说,气候曾是欧洲强大的凝聚力所在。如今,南欧多国野火肆虐,布鲁塞尔却将口号转向"安全 与竞争力",这一转变正在逆转欧洲的绿色进程,且可能引发可怕后果。 极端气候的报复已愈发猛烈:从去年西班牙遭遇30年来最严重洪灾,到今年夏天塞浦路斯山火、法国南 部森林火灾,气候灾难正以更大规模和更高频率冲击欧洲。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7月破纪录的高温让 医院人满为患,甚至迫使驯鹿涌入城市寻找阴凉处。欧洲环境署估计,过去四十年间,这些灾难已给欧 洲造成近5000亿欧元的损失。 "当人们因极端天气失去家园或亲人时,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物质,还有对决策者的信任。这种信任崩塌 会加剧两极分化。"赫泽高在一场有机农业峰会的间隙告诉美国政治新闻网。 对于那些她认为阻碍气候进程的行业巨头及相关方,她直言不讳。"我还记得英国石油公司(BP)曾标 榜'超越石油',如今却在倒退。他 ...
金融行业AI漂白真相:挑战、识别与防控
第一财经· 2025-07-30 20:30
AI漂白通过模糊技术细节和夸大功能,破坏用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与信任,不仅容易导致投资 误判和资源错配,更会侵蚀整个金融行业的信任基础,从而阻碍AI技术的健康发展。 "AI漂白"(AI Washing,简称AIW)是金融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伦理问题。它指的是金融行业在 产品和服务宣传中,通过夸大或虚假的方式宣称采用了AI技术,常常将传统软件功能标记为"AI驱 动"或"AI赋能",或者过度渲染AI在其中的角色,以吸引投资者、客户或媒体的关注。 这一概念并非凭空出现,它与环保领域的"漂绿"(Green Washing)现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漂 绿"中,企业虚假或夸大其产品与服务的环保特性,以塑造绿色环保形象,误导消费者。AI漂白与"漂 绿"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通过虚假或夸大的宣传手段误导市场,旨在牟取不正当利益。 然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AI漂白掩盖AI领域技术创新的真实性,而"漂绿"则扭曲企业本应承担的环 境社会责任。这种类比有助于理解AI漂白的欺骗本质,并揭示其对AI技术创新领域特有的伦理挑战。 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具有变革性意义,其作用已深入到核心业务领域,包括欺诈检测、风险评估 以及个性 ...
商业银行“漂绿”行为的法律规制与实践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26
商业银行"漂绿"行为的界定与类型 - "漂绿"指银行通过信息披露与宣传渠道夸大环境贡献、掩盖负面影响、制造虚假环保形象的行为,本质是一种信息欺诈行为 [2] - 商业银行"漂绿"行为具有专业性强、影响范围广、风险传导性高三大特征 [3] - 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绿色信贷"漂绿"、绿色债券"漂绿"、绿色金融产品"漂绿"和ESG信息披露"漂绿"四种类型 [4][5] 商业银行"漂绿"行为的法律风险 - 当前中国法律对"漂绿"行为的规制尚未形成体系化框架,环境法规和金融监管法规约束有限 [6] - 商业银行"漂绿"面临行政法律责任风险,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并可能被暂停业务资质 [8] - 民事法律责任风险包括投资者集体诉讼和客户流失等市场惩罚 [8] - 严重"漂绿"行为可能构成欺诈发行证券罪或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等刑事犯罪 [8] 遏制"漂绿"行为的法律规制路径 - 建议在《商业银行法》修订中增设"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专章,最高可处500万元罚款 [11] - 制定《金融机构ESG信息披露管理条例》,完善规范体系 [11] - 金融监管总局可成立绿色金融检查专项组,采取"穿透式"监管 [12] - 中国银行业协会可制定《银行业绿色金融自律公约》,建立"漂绿行为黑名单"制度 [13] 商业银行应对"漂绿"风险的实践路径 - 构建全流程反"漂绿"控制体系,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管控 [15] - 建立系统化风险识别与治理流程,包括识别、评估、处理和监督改进四个阶段 [15] - 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反"漂绿"工作效率 [15]
2025消费者趋势
上海奥美广告· 2025-04-01 09: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9][10][11][12][13][15][16][17][19][20][21][23][24][25][26][27][28][29][30][31][32][33][35][36][37][38][40][41][42][43][44][45][46][47] 核心观点 - 拉美消费者正在突破传统标签 重塑与品牌和社会的互动方式 [10] - 2025年消费者行为受多重宏观力量影响 包括市场营销积极性提升、选择性消费模式、气候现象、AI整合及政治经济政策等 [9] - 品牌需强化价值主张、个性化体验、透明沟通和参与度以应对新市场动态 [9] - 报告提出七大关键趋势转变 涵盖文化认同、代际行为、消费方式、健康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9][11][16][20][25][29][35][40] 趋势总结 拉美骄傲 - 消费者从推崇北美文化转向重视本土根源 优先选择真实且社区驱动的叙事 [11] - 区域性产品和传统偏好改变购买行为及媒体习惯 如Orgullo Latino在TikTok和Instagram迅速流行 [12] - 年轻人拒绝西方审美标准 原住民文化遗产内容成为热点 [12] - 品牌需强调真实文化叙事、与本地创作者合作、赋能而非挪用文化身份 [13][15] 代际悖论 - 代际边界模糊 年轻消费者养成保守习惯而年长者追求年轻化活动 [16] - 55岁以上美国人酒精消费从49%上升至59%(过去20年 Gallup数据) [16] - TikTok出现跨代际意见领袖 年轻消费者采用复古美学和怀旧生活方式 [16] - 品牌应关注心态细分而非年龄刻板印象 开展跨年龄层营销并打破陈旧观念 [17][19] 联结的双重性 - 消费者在数字融合与线下互动间寻求平衡 既追求联结又重视独立性 [20] - 静默漫步(无数字干扰步行)成为热门趋势 AI虚拟伴侣受欢迎 [20] - 品牌需保留数字化便利性同时推动线下互动 打造交融型模式并建立真实相联空间 [21][23][24] 新消费方式 - 消费者优先购买影响长远、充实自我的产品 进行有计划消费 [25] - 平替文化(经济实惠替代品)和投资时尚(少而精购买)盛行 [25] - 奢侈被重新定义为可触及的、有意义的体验 [25][27] - 品牌应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定位 提供持续收益产品并融合个性化元素 [26][27][28] 全方位健康理念 - 健康演变为情感、精神和身体融合的生活方式 融入所有消费决策 [29] - 自我关怀成为日常选择 如TikTok上“毫无负罪感休息”和“浪漫化生活”趋势 [30] - 品牌需在产品研发中优先考虑全面健康信息 将健康定位为必然需求并提供切实方案 [31][32][33] 重新定义自然 - 76%全球人群表示未来12个月更愿户外活动(Further with Ford 2024报告) [35] - 自然体验从生态责任转向个人成长 慢徒步和田园风生活方式兴起 [35] - 品牌应将自然定位为创造力与成长源泉 融入可持续解决方案并通过叙事重建与自然联系 [36][37][38] 逃避还是面对 - 消费者要求实质性和透明性 反对流于形式的社会行动或可持续承诺 [40] - 社交媒体反对“漂绿”和“彩虹洗涤” “去影响化”运动鼓励避免不必要开销 [40] - 品牌需确保措施产生可衡量影响 避免过度允诺并通过长期对话与消费者联系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