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

搜索文档
枝江酒业何以雄起,全面盘点六大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5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核心产品销量占比增长20% 吨酒单价上涨25% 核心市场增长10% 实现企稳止滑和稳中有增的总体目标 [1] 历史文化底蕴 - 公司文化可追溯至1817年创立的"谦泰吉"槽坊 "堆花烧春"曾为清朝贡酒 [3] - 上世纪80年代枝江小曲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8年枝江大曲和小曲双双获湖北省金钟奖 成为湖北八大名酒之一 [3] - 酿造技艺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拥有200余年历史传承 [3] 产区地理优势 - 地处北纬30度黄金酿酒带 长江中游北岸 江汉平原西缘 [4] - 温润气候 繁茂植被 特有水质和土壤为酿酒微生物体系提供优越条件 [4] - 枝江市2015年被授予"中国白酒名城"称号 2019年入选"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4] 企业综合实力 - 拥有八代传承技艺 百年窖泥 非遗工艺及国家级白酒大师团队 [5] - 固定资产及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建设5个酿造车间和3万多个大型贮酒陶坛 优质原酒储存量达3万余吨 [5] - 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中华老字号 中国十大新名酒品牌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驰名商标等上百项国家级荣誉 [5] 品质管控体系 - 坚守"粮 曲 窖 藏 调"五大标准 采用高标原粮和多曲生香工艺 [7] - 老窖泥酿造 陶坛陈藏 关键环节遵循"匀 透 适 稳 细 净 低 准"八字诀工艺标准 [7] - 形成"清亮透明 窖香浓郁 绵甜爽净 香味协调 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7] 产品香型特色 - 具备酿造浓香 酱香 清香三大香型产品的能力 丰富原酒体系并实现调味酒品质可控 [8] - 结合本地气候风土因素开创中国"柔雅型"白酒 具有"窖香曲香秀雅 入口绵甜爽净 饮后舒适怡畅"风格特点 [8] 技术研发能力 - 与多家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设立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产业基地 [9] - 建立"中国白酒169计划"科研中心 联动多级平台进行产业研究 [9] - 累计取得专利达120项 [9]
古贝春的“时间炼金术”
齐鲁晚报· 2025-07-21 14:47
产品与工艺 - 公司旗下古贝春52度水晶白版酒获2025齐鲁白酒酒体设计金奖,另有青酌奖、华夏杯、风格奖等多项酒体设计类奖项颁给百年老窖、古贝元白版等产品[1] - 公司实施"万坛工程",常年储备超1万坛陈年原酒,窖藏年限3-40年不等,最短3年,最长40年[3] - 酒体设计核心原则为"高舒适度",主打低醉酒度(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和健康理念,技术依赖陈酿基酒储备与精准勾调工艺[5] - 发酵工艺采用业内最长单轮90天发酵期,通过生态粮、生态窖、生态酿保持酒醅活性,促进微生物菌群多样性[8] - 传统手工班与数字化车间并存,智能化设备仅替代人工劳动但工艺标准仍遵循传统非遗要求,窖池群经考证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11][12] 技术团队 - 总工程师吴兆征为全国42名"中国白酒大师"之一,2005年带领公司产品质量登顶全国第一,培养出首席酒体设计师任满刚等国家级评委[4] - 总酿酒师董付新擅长传统木锨装甑工艺,强调微生物菌群培育需"手稳眼准劲匀",主导金牌手工班生产标准[6][8] - 酒体设计团队形成师徒传承体系,年轻设计师需通过原酒年份度数盲测考核,任满刚获省级大赛第一名及全国首席酒体设计师称号[4][5] 品牌文化 - 品牌历史可追溯至商代"秬鬯"、唐代"状元红"、宋代"小米香"等古酒,康熙窖池群获碳同位素技术溯源认证,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酒"[12][16] - 文化营销涵盖诗词IP(唐代张祜至现代臧克家诗句)、影视植入(电影《配方》)、文学作品(《1983,中国酒事》)及酒文旅融合项目[16][17] - 70年持续建设品牌文化,通过省级非遗认定、厂址文保单位认证等系统性工程强化文化厚度[17] 发展战略 - 2025年战略调整为"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质中焕新",强调质量价格市场保有量三稳定,复购率提升验证高质量发展成效[18] - 经营哲学注重快慢平衡:市场决策求快,品质品牌建设求慢,反对急功近利,坚持长期主义[18]
探行业发展之势 论李渡创新之力——“文化引领 创新求变”媒体调研行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02 15:26
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 公司依托元代烧酒作坊遗址(2002年发掘)打造"国宝"级文化IP,该遗址包含元明清三代古窖池及完整酿酒设施,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 - 通过"中国最老古窖"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串联酒文化景点,推出白酒冰激凌等网红产品,形成"美酒+美景+美食"体验闭环[5] - 联合茅台等六家酒企以老作坊名义联合申遗("七子申遗"),并签约青年演员担任申遗大使强化年轻化传播[11] 技术创新与品质升级 - 沿用元代小青砖古窖池进行古法酿造,独创"一口四香"风味,72度原浆酒获专业媒体高度评价[6] - 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古窖微生物研究中心,建成1.3万吨年产能智能化厂房及8.4万吨基酒库[8] - 联合华为开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润粮-发酵-蒸馏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并开展风味数据建模等AI技术研究[8][10] 营销创新与渠道拓展 - 全国布局300多家"知味轩体验中心",开创"最贵光瓶酒"李渡高粱1955等差异化产品[11] - 打造"汤司令白酒头号玩家"IP,父亲节营销活动获4500万全网播放量并登上百度热搜[13] - 通过新媒体矩阵引导用户互动,探索"热点营销+企业文化IP+故事大模型"的年轻化传播路径[13]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母公司珍酒李渡集团于2023年4月完成上市,推出李渡高粱1965等新品强化红色文化标签[11] - 提出AI赋能四大方向:供应链溯源、物联网酿造、数字化勾调、大数据营销,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10] - 在山东等竞争激烈市场通过"品质+渠道创新"策略占据份额,成为行业差异化发展标杆案例[13]
五粮液:文化铸魂 产业为擎 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勇担使命
四川日报· 2025-06-18 06:4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公司联袂豫剧大家推出非遗大片,持续擦亮川酒金字招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 - 发布《五粮液文脉史脉谱系》报告,耗时1年、约30万字,首次系统梳理五粮液文脉史脉谱系,分为自然谱系和传承人谱系两部分 [3] - 自然谱系构建"一座城、双国宝、三条江、四千年、五种粮、六首创、七分山、八作坊、九文化"的叙事框架,"双国宝"指元明古窖池群和国家级非遗酿造技艺 [3] - 完整梳理28代酿酒技艺传承人谱系,从唐代"重碧酒"到现代非遗传承人,展现中华酿酒文化的延续性 [3] 文化资源产业化 - 501车间由8个酿酒古坊和上百口元明古窖池构成,连续使用700余年,实现"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 [4] - 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将建设溯源博物馆、八坊工匠馆、非遗馆,打造沉浸式体验区 [4] - 旗下首家新潮体验店"五粮·炙造"开业,300平方米空间融入20+五粮液元素,成为年轻人社交打卡地 [4] 产业融合发展 - "五一"假期五粮液景区接待游客12 7万人次,同比增长58 75%,推出"和美勾调""非遗互动"等体验项目 [4] - 文旅板块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4] - 通过"白酒+旅游+文创"模式构建酒旅融合生态链,提升品牌价值 [4] 战略目标与行业影响 - 公司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五粮液方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4] - 未来将深化文化挖掘和创新表达,助力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4] - 发展历程旨在推动企业实现世界500强战略目标,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让人“一往情深”的“1573”
搜狐网· 2025-05-26 16:34
品牌命名与文化内涵 - 国窖1573的命名源自明万历元年(1573年),452年历史的窖池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中国白酒的顶级风骨和文化传承 [1] - "1573"谐音蕴含"一往情深""一路提升""一路旗胜"等美好寓意,传递对消费者的祝福 [1] - "国窖"二字象征"天地同酿 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体现中国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精髓 [1] 产品设计理念 - 酒瓶背面96颗五角星代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疆土,设计饱含家国情怀 [2] - 前圆后方的瓶身切面设计隐喻地图上未归家地区,寄托山河一统的期盼 [4] - 包装细节将品酒体验从感官享受升华为精神体验,展现"中国人的顶级浪漫" [6] 行业影响与定位 - 作为中国首款数字命名超高端白酒品牌,开创行业命名风潮 [2] - "你能品味的历史"广告语强化品牌与历史文化的深度绑定 [6] - 通过数字密码、谐音文化、哲学思想等多维度构建差异化高端形象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