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豪华
icon
搜索文档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 2025-08-09 22:18
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科技革命,中国市场尤为显著,消费模式转向直面用户、产品定义由需求驱动、交互方式智能化、AI赋能自动驾驶[3] - 传统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滞后导致产品力下滑,奔驰亚洲市场(最大区域)上半年销量38.90万辆同比降16%,母公司利润同步大幅下滑[3] - 宝马中国上半年销量317,862辆同比降15.5%(全球最大降幅),集团营收677亿欧元降8%,净利润40亿欧元降29%[4] - 一汽奥迪上半年销量24.49万辆同比降14.75%,豪华品牌在华市场面临新能源竞品挤压与智能化转型压力[5] 消费者需求与技术趋势 - 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向新能源/智能化车型,纯电动/插混及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成为核心决策因素[5] - 科技豪华理念在中国市场确立,AI与数字智能成为新时代核心技术生产力,汽车行业技术母体从内燃机转向智能科技[10] - 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预计近400万辆,未来3年总量超2700万辆,技术范式从规则算法转向AI驱动的数据/模型/算力竞争[27] 奥迪的智能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乾崑推出搭载智驾技术的旗舰车型:燃油车A5L(配2激光雷达+13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及电动SUV Q6L e-tron,实现油电同智[7][20] - 技术整合基于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提升数据传输速度,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城区领航/复杂匝道处理[20] - 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华为智驾指令与奥迪机械控制(驱动/制动/转向)的软硬解耦,保留德系操控优势[22]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充294km),燃油车型保留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等传统技术优势[23][25] 华为乾崑的技术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EFlops,年算力投入数十亿元[26] - ADS 4采用WEWA架构(世界引擎+行为模型),端到端时延降50%、通行效率提20%、重刹率降30%,推动L3自动驾驶落地[29] - 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企业超600家,具备燃油/电动全平台适配能力[26][30] - 技术优势源于华为ICT积累,形成从底层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12][26] 市场竞争格局 - 新势力(小米/鸿蒙智行/蔚来/理想)通过消费电子流量与资本杠杆冲击市场,自主车企全力冲刺高端智能化[17] - 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窗口期收窄,奥迪选择华为乾崑形成"德系精工+中国智能科技"组合,树立转型样板[13][25] - 智能化合作路径分化:宝马选择本土初创公司,奥迪直接联手头部技术品牌华为[19][20]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 2025-08-09 21:35
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全方位蜕变,消费模式转向直面消费者,产品定义由用户需求主导,交互方式承袭移动互联网便捷性,驾驶体验因AI赋能加速向自动驾驶演进[3] - 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能力缺失导致产品力落后,在华销量持续承压:奔驰亚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至38.9万辆[5],宝马中国销量下降15.5%至31.8万辆[6][8],奥迪销量下降14.75%至24.49万辆[9] - 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至677亿欧元,税后净利润同比暴跌29%至40亿欧元[7] 智能化转型路径 - 奥迪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实现"油电同智",旗舰车型A5L搭载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支持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11][29] - 技术整合依托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数据高速传输,结合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驾控与智驾解耦[29][31]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增加294km续航)[34] 华为乾崑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智驾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 EFLOPS,年算力投入达数十亿元[37][38] - ADS 4采用WEWA架构实现技术跃迁: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下降30%[42] - 已形成覆盖燃油/电动全平台赋能能力,2024年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产业链企业超600家[38][4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豪华车市场形成"科技豪华"新标准,消费者将新能源/智能化作为核心购车决策因素[9][15] - 新势力品牌(如小米/鸿蒙智行)借助消费电子流量优势,理想/蔚来通过资本杠杆加速突围[22] - 第三方预测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将达400万辆,未来三年总量超2700万辆[39] 战略合作价值 - 华为ICT技术积淀与奥迪德系精工形成互补,实现"智能感+豪华感"的协同效应[31][35] - 奥迪保留机械控制优势(如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CDC悬架),华为专注智能算法开发[32][35] - 合作车型首发即售罄,验证"燃油车+智能化"的市场接受度[19]
极氪9X首搭浩瀚-S:架构豪华,还是叙事先行?
钛媒体APP· 2025-07-16 11:50
技术架构与创新 - 极氪发布全球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高端混动平台"浩瀚-S",采用900V高压平台、兆瓦级电驱系统、6C超快充与超长纯电续航的全新技术路线 [2] - 该架构从底层重构技术路径,相比主流低压混动系统,对整车平台、电池系统、热管理与智能化融合能力提出极高挑战 [2] - 极氪9X作为首搭产品,最高功率达1030kW,零百加速3.1秒,CLTC工况纯电续航380公里,20%-80%充电仅需9分钟 [5] 产品性能与配置 - 极氪9X配备闭式双腔空气悬架与双阀CCD电磁减振系统,最大离地间隙288mm,搭载中国品牌首发的48伏主动稳定杆 [5] - 安全方面采用全球量产SUV最高比例高强度车身材料、一体式热成型门环、第三代一体压铸后端车身结构及电池舱十宫格布局 [7] - 智能化系统"千里浩瀚H9"配备双颗NVIDIA DRIVE Thor-U芯片、5激光雷达360度感知方案及全链路八大安全冗余 [7] 市场定位与战略 - 极氪9X定位"新能源时代旗舰SUV",瞄准40万元以上价格带,与奔驰GLE、宝马X5直接竞争 [11][13] - 吉利集团同步推出银河M9、领克900与极氪9X三款旗舰车型,分别覆盖20-30万、30-40万与40万以上价格区间 [11] - 极氪定义"科技豪华",通过智能化、电动化与安全技术构建品牌溢价,平均售价已达近30万元 [13] 用户场景与体验 - 极氪9X强调实用性,如闭式双腔空气悬架解决城市工况舒适性,电驱主导确保90%以上时间纯电体验 [10] - 产品设计基于高频场景需求,例如高速横风自动稳定控制策略源自工程师实际使用场景 [8] - 公司转向"用户共创"逻辑,开放配置选择,从性能堆叠者转变为场景需求响应者 [1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当前混动市场产品技术趋同,极氪选择从平台层面突破而非参数堆料 [4] - 30万元以上纯电SUV因续航、补能等问题难以满足高频远途用户,传统混动方案在智能化与电驱性能上代际落后 [3] - 极氪试图以架构弥合技术断层,撬动中高端混动市场新秩序 [3][11]
直降30万!“科技豪华”尊界能否突围豪车市场
贝壳财经· 2025-05-31 21:10
尊界S800产品发布 - 新车售价70 8万元起 最高101 8万元 较预售价100万-150万元直降近30万元 [1] - 配置亮点包括双零重力座椅 隔空手势交互 智慧电动门 独立音区设计 [2] - 搭载途灵龙行平台 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 星河通信技术 鸿蒙ALPS座舱2 0 华为车语系统2 0 巨鲸电池2 0 [9] - 按L3架构设计 配备华为ADS 4及36个传感器 全向防碰撞 恶劣天气障碍物识别表现突出 [9] - 电池设计和检测标准高于新国标 [10] 市场定位与目标客群 - 定位超豪华行政级轿车 主打"科技豪华"标签 [3] - 目标客群包括企业主 年龄30-50岁 70%大定用户选择100多万顶配版本 [8][20] - 购买人群分为两类:首次购入70万元以上豪车的新购用户 以及本身拥有多辆百万级豪车的增购群体 [8] - 部分豪车车主开始关注自主品牌 因安全防护和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已追赶甚至反超外资品牌 [7][8] 销售表现与市场前景 - 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000辆 [20] - 中国超豪华车市场面临萎缩 保时捷2025年Q1在华交付量同比暴跌42% [19] - 国产百万级豪车需克服销量增长后劲不足问题 如仰望U8近期月销量仅100辆左右 [19] 江淮汽车战略布局 - 江淮与华为合作推出尊界品牌 进军百万级市场 [13] - 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 新建"尊界超级工厂" 已投入超百亿元 [16] - 此前与蔚来合作积累新能源汽车制造经验 但ID与众SUV市场表现不佳 [14][15] - 2025年Q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骤降34 06% 仅3710辆 营收同比下降13%至98 01亿元 净亏损2 23亿元 [18] 行业评价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该车有望强化鸿蒙智行高端智能化标杆地位 [10] - 浙商证券预计尊界品牌将获较多资源倾斜 助力突破超豪华市场 [10] - 业内人士指出豪华车社交属性重要 品牌力建设需长期过程 [17] - 百万级车型难靠单一车型实现盈亏平衡 需规模经济效益 [19]
华为,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22:23
尊界S800产品发布 - 尊界S800由华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定位百万级超豪华旗舰轿车,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向国际豪华车市场发起挑战 [1] - 车型注入大量科技元素,包括纯电、增程、双电机、三电机、ASD4智能辅助驾驶、鸿蒙座舱等,制造工艺和舒适性对标顶级豪华品牌 [1] - 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分别为70.8万元、78.8万元、81.8万元、101.8万元,星空顶等配置需选装 [3] - 提供6款专属车身配色,包含4款双拼色与2款纯色 [7] - 车身尺寸为5480×2000×1542mm,轴距3370mm,采用3.4m²纯平地板设计,前后排空间宽敞 [9] 技术创新与配置 - 全球首个轿车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布局,配备ActiveSafe零重力座椅,可联动ADS主动调整座椅状态 [11] - 采用多层隔音玻璃、40kg+吸音材料及RNC主动降噪技术,实现99%声音隔离率 [11] - 支持全维度手势交互,包括隔空手势召唤和指向性语音控制 [11] - 首发图灵龙行平台,采用全域融合架构,最小决策链路时延小于1ms,处理能力提升10倍 [11] - 搭载华为车语系统2.0,配备动态光毯技术 [11] - 巨鲸电池平台2.0具有五层硬核防护,热电分离架构使降温速率提升2倍,电芯热失控不蔓延 [12] 市场表现与预期 - 预售48小时内收获超2100个订单,直接对标迈巴赫S级与劳斯莱斯幻影等传统豪华车型 [15] - 2024年百万级轿车销量前三名为迈巴赫S级(12449辆)、奔驰S级插混(1096辆)、飞驰(940辆) [15] - 预计上市后月销量可达千辆,2026年销量有望突破1.8万辆,或成华为智选车系中利润率最高车型 [15] 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 核心供应商分为三大梯队:整车制造端、智能系统供应商及零部件配套企业 [15] - 每提升1%市占率将带动产业链约15亿元增量空间,轻量化部件和电驱动系统业绩弹性显著 [16] - 机构建议关注华为链整车及汽零配件,2025年具备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及智驾技术领先的新势力企业 [16]
科技车皇的进化
36氪· 2025-03-06 18:31
问界M9的市场表现 - 问界M9自2024年3月开启大规模交付以来累计交付20万辆,月均交付1.6+万辆,成为2024年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2] - 该车型均价55万元,部分选配后车价超过60万元,打破宝马X5长期垄断的高端市场格局[2][3] - 2025款问界M9预售首小时小订突破3800台,预售价47.8万元起[6] 产品技术优势 - 集成华为全栈科技:高阶智能驾驶ADS 4.0、鸿蒙座舱、途灵底盘、XPIXEL智能车灯等32个智驾传感器[10][12] - 搭载4颗激光雷达和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实现恶劣天气下障碍物识别与自动刹停[12] - 2025款新增"金瑞红"配色及智能隐私车窗等豪华配置升级[6][14] 华为赋能的核心竞争力 - 华为每年投入100+亿元研发汽车智能化技术,拥有7000人研发团队和10Efops云端算力储备[28] - IPD产品体系方法论支撑快速迭代能力,现款用户可获原厂硬件升级和持续OTA服务[21][29] - 高阶智能驾驶实现"全国都能开",并保持终身维护升级的技术领先性[18][28]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问界M9销量占国内5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总量超50%,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25]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占全球供应70%以上,智能驾驶技术引领全球风潮[28][33] - 传统豪华品牌高管频繁来华研究中国智能电动车,显示产业影响力质变[26] 新豪华范式定义 - 以"科技+进化"为核心路径,通过智能技术迭代和原创设计建立品牌稀缺性[30][31] - 鸿蒙智行依托华为技术体系,将问界M9打造为"六边形战士"级产品力标杆[6][22] - 智能电动车变革浪潮下,中国品牌首次在高端市场形成系统性突破能力[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