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改革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持续深化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新华社· 2025-08-09 10:50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 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增长"固化格局,在安徽、四川、甘肃等多地推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 2024年"国家账本"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比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同比增加500亿元),同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和免费学前教育 [2] -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进入第15年,97个部门公开2024年度收支账本,预算公开范围扩展且内容细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快完善 [3] 税收制度改革进展 - 2024年个税汇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增长55%),减税金额增至近3000亿元(较2020年1160亿元增长156.5%) [4] - 绿色税制体系覆盖生产、消费、排放等环节,2021年至2024年6月环保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收入2.5万亿元,配套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5] - 增值税立法完成,现行18个税种中14个已制定法律,税收征管法全面修订并出台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 [6] 央地财政关系优化 - 2024年起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方案》,从7方面明确中央与地方权责 [7] -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8] -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出台指导意见,规范收入划分并强化基层保障能力 [8]
持续深化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新华网· 2025-08-09 10:21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 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增长"固化格局,在安徽、四川、甘肃等多地推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 2024年"国家账本"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比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同比增加500亿元),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及免费学前教育 [2] -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进入第15年,97个部门2024年收支"账本"细化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结果运用,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开前门、堵后门" [3]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 2024年个税汇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增长55%),减税金额从1160亿元增至近3000亿元(增长156.5%),覆盖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等场景 [4] - 绿色税制体系覆盖生产、消费等环节,2021年至2024年6月环保税等绿色税种收入2.5万亿元,配套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5] - 增值税立法完成,现行18个税种中14个已制定法律,税收征管法全面修订并出台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 [6] 完善央地财政关系 - 2024年起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方案》,从7方面明确中央与地方权责 [7] -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及公共服务均等化 [8] -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出台指导意见,规范收入划分并强化基层保障 [8]
固收周度点评:活跃老券的迁徙启动-20250803
天风证券· 2025-08-03 1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行情波动加剧但 10Y 国债利率仍在窄幅区间内 下周债市将对税收制度变化交易定价 关注活跃老券由交易盘向配置盘“迁徙” 下阶段债市预计重回震荡 建议关注 30Y 期国债获取超额收益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债市行情回顾 - 本周债市行情反复 前半周围绕商品和权益市场及政策预期修复 - 下跌 - 再修复 后半周企稳后因周五尾盘税收政策变动再迎波动 但 10Y 国债利率维持在 1.70%-1.75%窄幅区间 突破动能不足 [1][9] - 周一商品期货市场多品种跌停带动债市情绪回暖 10Y、30Y 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下行 1.75BP、2.45BP 至 1.7150%、1.9230% [9] - 周二债市谨慎等待宏观事件 利率大幅上行至 4 月以来最高点 10Y、30Y 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上行 3.25BP、3.80BP 至 1.7475%、1.9610% [10] - 周三重要宏观事件落地 债市再迎修复 基本抹平前一日跌幅 10Y、30Y 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下行 2.75BP、3.90BP 至 1.7200%、1.9220% [10] - 周四权益市场偏弱 债市延续修复行情 10Y、30Y 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下行 1.45BP、0.8BP 至 1.7055%、1.9140% [11] - 周五债市日内窄幅震荡 尾盘国债利息收入恢复增收增值税 利率大幅波动 全周 1Y、5Y、10Y、30Y 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下行 1.0BP、3.6BP、2.7BP、2.3BP [11] 下周债市重点关注 - 周五晚间国债等税收制度变化 下周债市将先对此交易定价 “新券”指 8 月 8 日及之后发行债券 “老券”指之前已存在债券 [18] - 下周不涉及新券定价 关注配置盘抢配活跃老券 老券因税收优势受配置盘追捧 交易盘或卖出活跃老券 等待新券交易 还可能加大买入短端信用债和存单补仓 [2][19] - 周五晚盘市场已对税收制度变化交易 下周债券利率预计快速完成对抢配行为定价 新老券利差扩大程度低于静态测算结果 [2][19] 下阶段策略思考 - 债市未形成趋势行情 短期情绪波动后预计重回震荡 可在曲线上找有波动和流动性资产 再从中找有相对价值个券 建议关注 30Y 期国债 [25] - 曲线上超长端有波动空间 二季度超长债在“横盘”行情创造相对“波动” 二季度以来 84 个交易日中 60 个交易日 30Y 国债活跃券日内振幅高于 10Y 国债活跃券 [3][25] - 经历 7 月中下旬调整 超长端利率债利差空间打开 截至 8 月 1 日 30Y - 10Y 国债期限利差为 24BP 处于近一年 90%分位数 [3][34] - 8 月有 3 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待发行 今年预定利率 9 月调降 叠加税率改革 预计超长债发行后配置力量偏强 [4][36] - 超长债发行中 个券相对价值有变化 “25 特国 05”规模预计达 2490 亿元 可能取代“23 附息国债 23”成为次活跃券 三只债券利率趋近 “25 特国 02”利率或有约 2BP 下行空间 [5][37]
固定收益点评:恢复部分债券增值税,影响几何?
国盛证券· 2025-08-03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恢复部分债券增值税征收是一次性政策,不影响债券市场趋势,但会使对应债券税收成本上升,新券利率可能提升,成本由发行人和投资者分担[1] - 银行税负增加规模最明显,国债和地方债税收规模增加最显著,预计本次增值税恢复增加税收合计约315.5亿元[2][16] - 对不同券种,利空新发利率债和新发二永债,利多普信债;对新老券,利好老券,利空新券,新老券利差可能在5.6 - 10.8bp左右[3][18] - 目前公募基金在利率债方面税收优势加强,但存在调整可能,老券或进一步受追捧[3] - 央行将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未来税制将进一步优化,需关注公募免税优势是否取消[4][19] 相关目录总结 政策内容 - 7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之前已发行的继续免征直至到期[1][7] 债券投资税收情况 - 债券投资涉及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所得税,不同税种和机构有不同计算方式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后各类机构债券投资税率有变化[8][9][10] 对不同机构影响 - 对各类机构影响偏利空,银行自营税收成本增加最多,测算银行自营未来一年买入新发行相关债券利息收入需缴纳增值税规模为232.73亿元[14][15] 对不同券种影响 - 利空新发利率债和新发二永债,利多普信债;利好老券,利空新券,新老券利差受增值税率和供需情况影响[3][18] 展望 - 央行将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需关注公募免税优势是否取消[4][19]
财政部:将允许海南岛内居民能免税购买一些进口产品,试点工作尽快开展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55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启动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将于12月18日启动 [1] - 封关后将分步骤实施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安排 [1] - 财政部已出台离岛免税购物、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等多项税收政策 [1] 税收制度改革方向 - 继续落实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 [3] - 不断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并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4] - 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优化调整支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4] 居民消费税收政策 - 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将实行正面清单管理 [4] - 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部分进口产品试点工作将尽快开展 [4] 销售税改革计划 - 稳步推进销售税改革涉及多项税费合并 [4] - 按照稳妥有序原则推动简化税制研究 [4] - 根据建设发展情况适时进行测试实施 [4]
美国的政治体制具有灵活性,三个重要时期的改革,拯救了他们
搜狐财经· 2025-05-17 13:02
美国20世纪三次重大改革 - 第一次改革(1909-1916年)为应对一战做准备 核心是美国资本地位上升 1920年美元超越英镑成为全球主导货币 [1][2] - 第二次改革(1944-1953年)巩固美元霸权 为冷战奠定基础 [1][2] - 第三次改革(1981-1988年)帮助美国摆脱全球经济停滞 [1] 第一次改革具体措施 财政改革 - 1909年开征企业所得税 1913年推行个人所得税 改革源于1898年美西战争经费82%依赖房地产遗产税的教训 [3] - 改革前财政收入主要依赖关税/消费税/遗产税 难以支撑海军建设和海外领土维护 [3] 货币改革 - 1907年银行业崩溃后 动用7500万美元国债救助银行 1914年成立美联储集中货币发行权 [4][6] - 美联储成立后纽约大银行逐步控制其分支机构 最终掌握外汇交易和政府领导权 [7] 产业改革 - 将战争支出制度化 允许工人组织工会提高工资 刺激工业发展 [7] - 一战期间欧洲黄金流入美国 美联储增发货币保持低利率 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7] 改革后续影响 - 20世纪20年代废除战时政策 撤销监管/恢复反工会政策/放弃金本位 [9] - 美联储过度供应货币导致投机泛滥 最终引发大萧条 [9] 当代启示 - 历史显示银行救助需专门机构(如美联储) 当前房地产危机或需类似机制 [6][9]
研判2025!中国税务服务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际税务服务有望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5 09:39
行业概述 - 税务服务行业定义为税务机关、税务中介机构等为纳税人提供的与税收相关的各类服务,旨在帮助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并维护合法权益 [2] - 行业服务类型包括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税务咨询、税务代理及审计鉴证五大类,其中税务筹划类服务通过合理规划帮助企业降低税负 [3][5] - 2024年市场规模达348.8亿元,较2012年140.7亿元增长148%,咨询、鉴证及代理服务占比超70% [1][13] 市场驱动因素 - 税制改革如"营改增"、个税起征点提高及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刺激企业和个人税务服务需求增长 [1][13] - 企业数量持续扩张:2024年登记注册企业达6086.7万户,同比增长5.4%,为行业提供增量空间 [11] -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如电子税务局)推动服务模式创新,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多项政策优化纳税申报流程 [6][8] 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分散,头部机构包括12家AAAAA/AAAA级事务所,如北京镈源茂达、中税汇金江苏等,专注发电、房地产、金融等高需求领域 [15][16] - 代表企业差异化定位:北京镈源茂达为大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税务解决方案,中税汇金江苏覆盖长三角地区多行业客户并开展涉税培训 [17][19] - 国际机构如普华永道税务师事务所通过分支机构参与本土市场竞争 [15] 技术与发展趋势 - 大数据、AI技术应用深化,实现税务风险自动预警和智能分析,推动"非接触式"办税成为常态 [21] - "一带一路"倡议催生跨境税务服务需求,包括国际税收筹划、转让定价等新兴业务 [21] - 电子税务局功能持续完善,移动APP等线上平台提升服务便捷性 [21] 产业链特征 - 上游为硬件设备(服务器、打印机)及税务软件供应商,下游客户以企业为主(占比超60%),高收入个人需求逐步提升 [9][13] - 服务内容细分明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等专项服务构成核心收入来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