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高股息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期A股投资策略报告:厚积薄发,芳华可期-20250617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51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A股呈"N型"走势,下半年市场在政策发力、信心回暖背景下积蓄上行动能。国际上关税影响未清、全球经济有不确定性,但处降息周期;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经济增速有望达5%,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释放。A股估值低、盈利有望修复,虽有波动但回调是布局良机,随着政策兑现、基本面改善、情绪修复和资金入场,市场有望向好[7]。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回顾 - 大盘呈"N型"走势,年初受海外利空调整,后因DeepSeek、两会等带动春季躁动,沪指3月突破3400点,4月受外部冲击调整,在政策支撑下6月重返3400点上方[7][17] - 截至6月12日,主要指数分化,上证指数涨1.52%,北证50涨37.25%,深成指、创业板指等回调;行业板块多数上涨,有色金属、美容护理等涨幅居前,商贸零售、建筑装饰等表现承压[19] 2025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 - 上半年回顾:美国关税政策使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通胀回落、政策不确定,多国面临财政与债务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关税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和贸易承压,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9.6%;全球通胀震荡下行,预计2025年全球通胀率达4.3%;美联储按兵不动,欧央行等延续降息[25][26][30] - 下半年展望:关税影响或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有望软着陆,欧元区弱复苏,日本承压;全球通胀继续回落但高于疫情前;美联储降息放缓,欧央行降息接近尾声,日本央行或加息;多家国际机构下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36][43][51] 国内经济 - 上半年回顾:经济整体平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5.4%,但内生增长动能需夯实;通胀方面,CPI渐进企稳,PPI在负区间波动;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且节奏前置;货币政策适度宽松,5月降准释放流动性,下调LPR和存款利率[55][56][58] - 下半年展望:消费有望成政策重点,需求端扩容、潜力释放;投资端,房地产投资维持低位,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基建投资稳中有进;外贸方面,出口有韧性但面临压力,进口有望温和修复;通胀方面,CPI有望边际修复,PPI或维持低位;财政政策积极,支出结构多元;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降准、降息有空间;预计2025年GDP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63][71][89] 资本市场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7] - 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工具箱进行市值管理,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促进资源配置;机构运用互换便利工具,上市公司响应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增强市场稳定性;一级市场融资节奏更科学,常态化退市机制平稳运行[7] 市场因素 - 盈利:A股盈利能力企稳向好,盈利预期有望延续[7] - 估值:回升明显,有望继续向上修复[7] - 机构持仓:规模环比回落,但汇金、证金、社保等重要机构加大投资力度[7] 2025年下半年市场展望与操作策略 市场展望 当前A股处于"厚积"阶段,虽有波动和抛压,但回调是布局良机,随着政策红利兑现、基本面改善、情绪修复和资金入场,市场有望迎来"薄发"时刻[7] 操作策略及行业配置 - 操作策略:关注红利高股息资产估值重塑、新质生产力、扩内需政策支持下的消费三条主线[4] - 行业配置:建议超配金融、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食品饮料、机械设备、TMT等行业,标配农林牧渔、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8]
策略日报(2025.06.10):分歧加剧-20250610
太平洋证券· 2025-06-10 23:3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市场分歧加剧,对各类资产走势进行分析并给出交易策略,同时列举国内外重要政策及要闻 [1][5] 大类资产跟踪 利率债 - 利率债全线小幅上涨,因股市波动率低且基本面疲弱限制涨幅,未来波动率抬升或向下调整,债市后续将受益于避险资金流入,股市波动率抬高或使债券重拾涨势 [1][14] 股市 A股 - 市场午后跳水调整,创业板指跌超1%,全天成交额1.45万亿,较前一日放量0.14万亿,超3800只下跌,基本面乏力下量能推升带来指数牛概率低,未来行情更可能向下调整放大波动率,投资者可获利了结部分仓位切至低位的红利、农业、科技等板块 [1][16] - 行业涨少跌多,美容护理、银行、医药生物领涨,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领跌;热门概念中,转基因、中韩自贸区、毛发医疗等领涨,成飞、华为欧拉、汽车芯片等领跌 [16] 美股 - 三大指数涨势放缓,道琼斯持平,纳斯达克涨0.31%,标普500涨0.09%,美债是各大资产的风险因素,衰退叙事后的买点或是更佳选择,利率上行负面影响未来或显现,待美股波动率放大再买入更佳,目前震荡做头部整理可能性大,建议短期规避 [2][20] 外汇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00官方报7.1886,较前一日收盘涨52个基点,受中美贸易超预期利好影响大幅升值,离岸人民币技术面走强,前高7.42可能是本轮贬值高点,预计人民币有望升至7.1附近 [2][22] 商品 - 文华商品指数涨0.16%,生猪、玉米、石油板块领涨,聚酯、钢铁、有色板块领跌,技术面大结构仍在空头趋势,建议观望为主 [2][26] 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 - 商务部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3][32] - 财政部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相关工作加快推进 [3][32] 国外 - 韩国执政党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案,拟允许本地公司发行稳定币 [3][32] - 英国就业人数创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工资增速放慢,截至4月底三个月不包括奖金的工资增速放缓至5.2% [3][32] - 伊朗称下一轮美伊核谈判将于周日在阿曼举行 [3][34] 交易策略 - 债券市场避险或致债券重拾涨势 [5] - A股市场警惕未来波动率放大,规避拥挤板块 [5] - 美股市场短期将继续震荡整理,二次调整正在路上 [5] - 外汇市场预计升至7.1附近 [5] - 商品市场建议观望 [6]
银行股、微盘股共赴新高!私募量化+微盘赚麻了!量化+红利也来了!
私募排排网· 2025-05-23 11:04
微盘股与红利股市场表现 - 2024年底微盘股经历"924"行情暴涨后短暂重挫,跌幅一度超16% [2] - 同期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股表现强势,四大行齐创历史新高 [2] - 万得微盘股指数和申万银行指数近期均创新高,打破传统跷跷板效应 [2] - 微盘股具有高成长性和市场弹性,红利股则以稳健性和高股息率为特征 [2][5] 银行股走强原因 - 公募基金改革可能提升银行仓位配置空间 [5] -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带来增量资金 [5] - 银行股市值大、盈利和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 [5] 微盘股政策支持 - 央行推出总额度8000亿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市场流动性 [5] - 包括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5]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5] 私募小市值策略产品 - 已知19只小微盘股策略产品均为量化产品,其中6只来自百亿私募 [5] - 所有产品近半年、近1年及成立以来均实现正收益,大幅跑赢中证2000指数 [6] - 上海紫杰私募"紫杰成长精选1号"近1年收益表现突出 [8] - 龙旗科技"龙旗中证2000指增1号"近1年收益表现优异 [8] 私募红利策略产品 - 高股息、红利产品共15只,其中6只为量化产品,9只为主观产品 [10] - 3只来自百亿私募管理人,3只成立已超5年 [10] - 百亿私募量化+红利策略产品表现突出 [11] - 磐松资产"磐松红利指数增强1号"近1年收益表现优异 [11] 策略特点分析 - 小市值策略更容易捕捉不合理定价机会 [8] - 红利指增策略收益来自三部分:股息分红、资本利得和量化选股超额收益 [13] - 主观私募也在加紧布局红利资产,如重仓港股高股息资产 [13]
深度剖析:中国 ETF 市场年度资金如何改写投资版图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26 18:18
国内ETF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国内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达95%,创历史新高,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1.8万亿元增长至约3.6万亿元 [1][7] - 2024年各类资产类别的ETF规模均飞速增长,股票型ETF同比增长93%,债券型及商品ETF增长率均超100% [1][11] - 2024年国内ETF市场资金净流入约1.3万亿元,是2021年的10倍多,股票型ETF净流入1.2万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近900亿元 [11][12] 股票型ETF - 大盘平衡股票类ETF净资金流入达8000多亿元,占全部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的70%,主要包含沪深300、上证50及中证A500等宽基ETF [17] -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入大幅减少,科技、传媒及通讯类ETF净流入仅42亿元,同比少增1300多亿元 [18] - 宽基ETF表现突出,沪深300ETF规模增长两倍多至近万亿元,中证A500 ETF发行火爆,24只产品规模超2500亿元 [21][5] 债券型ETF - 债券型ETF数量仅21只,但2024年规模和资金流增幅巨大,利率债分类净资金流入增长11倍 [22][23] - 利率债ETF增长主要受益于2024年债券市场牛市,政策宽松及"资产荒"推动资金向利率债集中 [22] 商品ETF - 商品ETF以黄金ETF为主,2024年规模同比增长约140%,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强化避险需求 [25]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ETF市场马太效应显著,规模前五的ETF中有四只为跟踪沪深300的宽基ETF,规模均超1500亿元 [28]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为前三大ETF提供商,2024年合计市占率从46.4%提升至48.6% [32][33] - 南方基金因中证500和1000 ETF资金流入由负转正,资产规模排名重回第四 [3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新"国九条"推动ETF快速审批,政策红利促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8] - 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国家队"增持宽基ETF(如沪深300ETF)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8]
深度剖析:中国 ETF 市场年度资金如何改写投资版图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26 18:18
2024年国内ETF市场总体表现 - 2024年国内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达95%,创历史新高,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1.8万亿元增长至约3.6万亿元 [1][9] - 2024年国内ETF市场资金净流入约1.3万亿元,产品数量达1019只,其中股票型ETF为981只,债券型ETF为21只,商品ETF为17只 [4] - 各类资产类别的ETF规模均呈现飞速增长,股票型ETF同比增长93%,债券型及商品ETF增长率均超过100% [12] ETF产品发行与清盘情况 - 2024年新发ETF产品数量达169只,为历史上仅次于2021年的第二高年份,其中股票型ETF为167只,债券型ETF为2只 [4] - 2024年清盘基金数量较过去两年略降,共清盘20只,均为股票型ETF [4] - 在新发股票型ETF中,行业主题ETF发行数量仍占优势,但宽基ETF资金流入表现抢眼 [7] 按资产类别划分的表现 股票型ETF - 大盘平衡股票是资产管理规模和资金流向最大的类别,2024年全年净资金流入高达8000多亿元,占全部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的70%左右 [1][17] - 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是资产管理规模第二大的股票型ETF类别,但2024年其整体净资金流入较2023年大幅减少,仅为42亿元 [17] - 宽基ETF市场呈现显著的指数集中特征,头部指数形成绝对主导地位,规模超过1000亿的跟踪指数有7个 [19] 债券型ETF - 2024年债券型ETF的净资金流入总额接近900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约270% [12] - 利率债分类2024年的净资金流入较2023年增长11倍,主要受益于2024年利率债牛市 [21] 商品ETF - 以黄金ETF为主的"商品–贵金属"类别整体规模同比增长约140%,主要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强化避险需求 [24]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ETF市场马太效应明显,规模排名前五的ETF产品中有四只均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宽基ETF,规模均已超过1500亿元 [1][27]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是ETF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2024年底合计市占率达48.6% [27][29] - 排名前十的ETF提供商的合计市占率从2023年底的78.9%提升到2024年底的81.2% [29] 政策与市场环境因素 - 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九条"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9] - 证监会加快权益类指数产品注册节奏与市场供给,重点推出中证A5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产品 [10] - 以中央汇金等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大幅增持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带动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