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程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崔东树: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总体持续增长 免税车型技术提升较平稳
智通财经网· 2025-10-26 15:36
2025年新能源车免税目录总体情况 - 2025年新能源车免税目录共有4460款车型,其中10月有414款新车型,数量相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各月和2024年同期均有下降 [1][2] - 2024年目录数量因第一批偏多及年底有第13批而异常偏多,2025年目录数量相对近几年正常水平而言较多 [2] - 新能源车目录在近几年逐步丰富,2024-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目录总体数量较多,行业新车推出仍处于蓬勃发展状态 [3] 新车动力结构变化 - 2025年增程车型近期爆发增长,插电混动车型也较多,但插混增程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弱 [4][5] - 客车领域纯电动保持绝对主力地位,插混车型稍有恢复;专用车领域纯电动是绝对主力,氢燃料成为热点 [4][5] - 2024年下半年以来没有乘用车的氢燃料产品推出,符合市场需求 [5] - 2025年汇总数据显示,增程车型有263款,商用重卡类增程车型也大量推出 [4] 换电车型发展跟踪 - 目前换电车型数量较多,总计从2020年的25款增长至2025年汇总的206款 [6] - 纯电动专用车的换电车型增长较快,而乘用车换电车型增速稍有放缓 [6] - 2025年10月,换电车型集中于专用车领域 [1] 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趋势 -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总体持续增长,2018-2023年纯电动车尤其明显,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300-400公里车型推出较多,300公里以下车型大幅减少 [1][8] - 2025年10月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车型较多 [1] - 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达到528公里,高于600公里续航的产品数量持续提升,技术提升明显 [8][9] 插电混动与增程车型续航里程 - 2025年插电混动车型里程相对较高,平均达到137公里,以100-200公里为主,200公里以上高续航车型也有所增加 [9] - 2025年增程车型里程相对较高,平均达到205公里,以150-250公里为主,10月200公里以上长续航车型快速增多 [9] 电池能量密度分析 - 近几年纯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缓慢,2025年逐步市场化推动技术提升,130-145瓦时/千克区间的车型推出增多 [10] - 插电混动车型中低能量密度产品较多,集中在100-120瓦时/千克区间;增程和插混产品差异化发展,增程车型高能量密度电池装车较多 [10][11] 各类车型技术参数对比 - 300公里以上纯电动车型电耗基本在13度左右,长续航车型耗电增加不明显,续航400公里以上电池能量密度在140以上 [12] - 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电耗较高,百公里耗电20度以上的狭义插混车型较多 [12] - 增程车型汇总数据显示平均整备质量2295千克,电池质量297千克,百公里电耗21度,电池电量38千瓦时,能量密度127瓦时/千克,油耗6.5升 [12] 主要车企新车动态 - 自主传统车企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推出较多,包括华为问界等产品指标较好,长城、长安等电耗超低,实用性优势明显 [1][14] - 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插电混动表现很好,部分车型电耗降至16度左右 [16] - 增程产品推出丰富,长续航增程车型油耗和电耗均较低,是未来增长亮点,但近期增程市场走势较差,新品期待激活市场 [17]
降价减少、促销平缓!9月车市格局微变:上汽夺得第一,新势力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超七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0:07
2025年9月整体车市表现 - 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再破历史峰值 [1] - 车市呈现“降价减少、促销平缓”的平稳运行态势 [1] 自主品牌表现 - 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 [2] - 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6.9%,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2] - 1至9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8%,较去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 [2] - 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8.1% [2]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 [2] 主要自主品牌销量详情 - 比亚迪9月销量39.62万辆,同比下降5.52%,出现自2024年3月以来首次单月同比下降 [2] - 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4.31%;插混车型销量18.8万辆,同比下降25.58% [4] - 吉利汽车9月销量27.31万辆,同比增长35.24%,环比增长9.18% [4] - 奇瑞汽车9月销量25.56万辆,同比增长8.9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24% [4] - 长安汽车9月销量26.63万辆,同比增长24.92%,环比增长13.86% [5] - 长城汽车9月销量超13.36万辆,同比增长23.29%,环比增长15.65% [5] 合资与豪华品牌表现 - 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4%,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6% [6] - 豪华车当月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16%,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 [6] - 上汽大众9月销量9.41万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再创年内新高 [6] - 德系品牌零售份额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至14.3% [6] - 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为1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7] - 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5.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上汽通用当月销量同比增幅超过124% [7] 造车新势力表现 - 9月新势力零售份额达20.2%,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 [11] - 零跑汽车以约6.67万辆的交付量稳居销冠,同比增长97%,创下新势力单月交付新高 [8] - 小鹏汽车、小米汽车同时突破月销4万辆大关,形成“4万辆俱乐部” [11] - 蔚来当月交付约3.47万辆,同比增长64%,旗下三大品牌均创历史新高 [11] - 理想汽车9月销量近3.4万辆,环比显现回暖迹象 [11] - 造车新势力销量中纯电动车型占比达70.3%,产品结构从去年同期的50%:50%变为70%:30% [11] 其他新能源品牌表现 - 鸿蒙智行月销实现5.3万辆 [12] - 自主传统车企的独立新能源品牌(如深蓝汽车、奕派科技、极氪等)9月市场份额达12.5%,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12]
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5%,“国补”或促进车市10%销量增长
贝壳财经· 2025-09-10 16:41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显示市场强劲复苏势头 [2] -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8.2% [4] - 1-8月累计零售1474.1万辆 同比增长9.5% [4] 新能源汽车表现 - 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 同比增长7.5% 环比增长11.6% [6] - 1-8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755.6万辆 同比增长25.8% [6] -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第6个月超50% 8月上升至55.2% [7] - 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0.4万辆 同比增长102.7% 占当月零售销量18.5% [7] 车企出口表现 - 比亚迪8月出口7.96万辆 [9] - 特斯拉中国8月出口2.6万辆 [9] - 奇瑞汽车8月出口2.13万辆 [9] 细分市场表现 - 8月纯电动批发销量同比增速达38.5% [10] - 插混车型批发销量同比增速为5% [10] - 增程车型批发销量同比下降9.5% [10] 政策影响 - 多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重启 采用"先领先得"机制 [3][11] - 河北 云南等地区推出汽车补贴限量"抢券"模式 [11] - 预计今年以旧换新补贴投入超1800亿元 将带来10%销量增长 [12] - 去年政府补贴超900亿元 直接带动汽车销量增长超10% [12] 市场趋势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 促销平缓"方向转变 [5] - 新能源车市呈现报废更新 置换更新叠加免税政策托底的平稳增长 [5] - 9月将迎来传统销售旺季 受车展 新车上市 节假日等多重因素推动 [11]
崔东树:上半年短续航产品较少!低速电动车市场需求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0:40
新能源车销量与技术发展趋势 -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1-6月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 [2] - 2025年新能源车免税目录共有2533款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较多换电车型116款 [2] - 氢能源商用车表现抢眼数量超越插混成为申报目录主力产品客车中纯电动保持绝对主力地位专用车中氢燃料成为热点 [3] 动力结构与技术参数变化 - 纯电动乘用车500公里以上车型较多300公里以下大幅减少高于600公里续航产品数量持续提升 [4] - 2025年插混车型续航以100-200公里为主200公里以上高续航产品以200公里居多增程车型以150-250公里为主长续航增速较快 [7] - 纯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缓慢乘用车产品脱离补贴后130-140瓦时车型增多插混低能量密度产品较多增程高能量密度产品较多 [7] 续航里程与市场趋势 - 短续航产品较少但低速电动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适合行驶半径固定的消费需求 [6] - 车企新品更务实部分在拥有500-600公里高续航能力同时降低购车门槛电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8] - 新能源车新品技术参数优秀车企更重视安全性能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 [8] 技术参数数据 - 纯电动汇总整备质量1892kg电池总质量449kg电池电量65kWh电池能量密度143Wh/kg [5] - 增程汇总整备质量2355kg电池总质量314kg电池电量45kWh电池能量密度142Wh/kg油耗6.1L [5] - 插混汇总整备质量2099kg电池总质量226kg电池电量27kWh电池能量密度117Wh/kg油耗5.6L [5]
徐长明: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短时间占比或将超过纯电车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3:58
中国混动汽车市场发展 - 中国混动汽车(含HEV、PHEV、REEV)销量自2021年以来年增长率至少50%,从不足100万辆增至近600万辆 [3] - PHEV在混动汽车中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62.6%,2024年1-4月为62.7%,HEV比例下滑,增程车型稳定在20%左右 [3] - 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快速发展得益于供给侧推动(比亚迪、理想、问界等品牌产品力提升)、消费需求偏好(经济性、驾驶感、无里程焦虑)及政策加持(与纯电动车同享优惠) [3][4] 全球混动汽车市场格局 - 海外混动汽车2023年以来增速20%~30%,HEV占比78%,PHEV约20%,增程车型几近于无 [4] - 日韩市场混动汽车占比约1/3(主要为HEV),欧洲市场HEV与PHEV占比6:4,北美HEV占80%,东盟HEV占比91.8%,拉美HEV与PHEV6:4(PHEV快速提升),中东HEV占85% [4] - 中国混动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巴西销量最高(5.9万辆,多为PHEV),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市场也以PHEV为主 [5] 中国混动汽车海外机遇 - 家庭充电条件好的国家(如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人口年轻化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是中国混动汽车重点拓展市场 [5] - 中国品牌混动汽车凭借智能化优势有望在海外市场获得更高认可度 [5]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 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0
乘用车行业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乘用车零售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和10% [1] - 下半年多款增混车型上市,全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5% [1] - 高速NOA搭载车型售价可能降至20万元以下,智驾软硬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momenta在软件方面领先同行 [1] - 建议关注比亚迪(智驾+出口)和小鹏汽车(M03 MAX/G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 [1] 重卡行业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重卡累计销量(含出口)为3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1] - 预计政策红利将在5月后释放,全年重卡销量(含出口)有望达95万辆(同比+5%) [1] - 看好中国重汽市占率提升,因其产品力和成熟的海内外销售管道 [2] 两轮车行业 - 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延续,2025年中国两轮车销量预计达5,600万辆 [2] - 新国标提高生产技术门槛并强调智能化,看好行业龙头雅迪 [2] 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是长期方向,但企业近期发力商用车电池和增程大电池 [2] - 中美达成阶段性关税协议,但不确定性仍存,韩企加码LFP电池争夺北美份额 [2] - 建议关注技术和海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 [2] 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宇树、优必选等公布量产计划,产业化临近 [2] - 中国内地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占据先机 [2] - 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价值量占比大的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空心杯电机等 [2]
Ingo Scholten:混合动力是通往净零排放的必由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4:53
公司概况 - 浩思动力于2024年5月成立 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拥有17家生产制造基地 5大研发中心 19000名员工 其中3000名工程师 [3] - 公司年营收达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33.06亿元) 年销量约800万套动力总成 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及电池 [3] - 产品组合涵盖燃油发动机 混动发动机 插电混动发动机 变速箱等 燃料类型包括汽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压缩天然气 甲醇等 [3]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坚持多路径共达零碳 产品可覆盖全球各区域市场80%的乘用车需求 [3] - 电气化转型并非转向单一技术 而是多元路径发展 混合动力是未来重要方向 [4] -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态协调者和系统整合者 已实现超混 乙醇 甲醇 合成燃料及氢气等技术应用 [6] 行业趋势与预测 - 到2040年 全球市场预计仍有约50%的汽车是内燃机汽车 即每年约5400万辆非纯电动汽车 [4] - 当前全球燃油车保有量超10亿辆 车辆平均使用寿命为15年 内燃机领域仍将长期存在 [4] - 非洲 东欧等市场仍采用手动变速箱 相关企业需继续生产和维护高质量手动变速箱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甲醇发动机的碳排放较传统汽油降低30% 成本与燃油体系相当 [6] - 公司改良燃烧效率和尾气处理手段 推出甲醇 乙醇 氢气及合成燃料的整套应用方案 [6] - 合成燃料应用面临生产成本挑战 需政策支持以推动大规模生产 [5] 区域市场布局 - 针对欧洲 巴西 中国等市场对燃料应用的偏好 公司打造了适应不同地区需求的动力技术平台 [6] - 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广泛使用乙醇燃料 吉利自2005年起研发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 [5]
6.3犀牛财经早报:私募机构重仓新上市ETF 28家公司“脱星”“摘帽”
犀牛财经· 2025-06-03 09:43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债券型ETF规模创新高 5月单月净流入资金超400亿元 同时场内交易活跃 5月30日成交金额前12的ETF中有10只为债券型 [1] - 9只债券型ETF获准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 被纳入回购质押库 有望加速债券ETF扩容 [1] - 5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债券型基金占比达55.07% 而ETF发行规模遭遇年内四连降 仅募资110.68亿份 [1] 私募机构ETF配置偏好 - 截至5月31日 104家私募机构重仓持有97只年内上市ETF 合计份额达17.83亿份 偏好科创主题ETF和自由现金流ETF [2]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趋势 -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头部理财子公司近期发布降费公告 多款产品费率大幅下降 旨在提升产品吸引力并顺应行业趋势 [2] 险资举牌潮 - 截至5月底 7家保险公司年内举牌15次 超过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9个月举牌量 形成第三轮举牌潮 [2] - 举牌标的以银行股为主 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 此外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其中9只为H股 [2] 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 截至6月3日 年内28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超过去年同期 主要通过财务改善、内控修复与破产重整三类方式实现 [3] 航空业盈利前景 - 国际航协预计2025年全球航空业净利润率为3.7% 高于2024年的3.4% 主要受益于航空燃油价格下降和需求回升 [3] 新能源车企销量 - 5月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交付4.5万辆领跑 理想汽车环比涨超20% 问界交付3.66万辆 前三名销量均由增程车型支撑 [4] - 增程车型被视为解决续航焦虑的重要方案 具有灵活性和可试验性优势 [4] 科技公司动态 - 马斯克旗下xAI启动3亿美元股份出售 估值达1130亿美元 合并xAI和X公司后xAI估值为800亿美元 [4][5] - 微软继上月裁员6000人后再次裁员300人 旨在优化组织结构 [5] - Uber任命Andrew Macdonald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配送业务高级副总裁Pierre-Dimitri Gore-Coty离职 [5] 特斯拉销量下滑 - 特斯拉5月在法国销量同比暴跌67%至721辆 创202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4% [6] 公司公告 - 思泉新材表示在机器人散热方案上已有布局 现有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 [7] - 顺络电子董事长袁金钰计划减持不超过1337万股 占总股本不超过1.6945% [8]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不低于51%股权 拓展至半导体领域 [9][10] - 黔源电力董事长罗涛因工作原因辞职 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收涨 道指涨0.08% 标普500涨0.41% 纳指涨0.67% Meta领涨科技巨头 特斯拉跌超1% [12] - 美国钢铁税消息影响下 钢铁股Cleveland-Cliffs涨23% 福特和通用汽车跌近4% [12] - 盘中黄金涨近3% 美油涨超5% 原油涨幅随后收窄 [12]
大众比丰田少卖200万辆,差在哪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6 00:48
丰田与大众2024年全球业绩对比 - 丰田2024年全球销量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6.7%,守住行业老大地位 [5] - 丰田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劲,销量达233.26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近半为混动车型 [5] - 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177.6万辆,同比下滑6.9%,占全球销量16% [5]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2.7万辆,同比下降2.3%,位居行业第二 [5] - 大众在中国市场销量292.8万辆,同比下滑9%,占全球销量32.4% [5] 中国市场表现差异 - 丰田在华两大合资企业表现分化:广汽丰田销量77.01万辆(-14.5%),一汽丰田80万辆(持平) [5] - 大众在华合资企业表现:一汽-大众销量165.91万辆(-13%),上汽大众超120万辆(持平) [5] - 大众安徽ID.UNXY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中国市场对大众全球业务影响显著大于丰田 [5] 新能源战略差异 - 丰田提出到2026年推出10款纯电车型,目标销量150万辆,但实施路径不清晰 [9] - 大众计划2026年在中国推出覆盖多种驱动形式的产品,包括基于CMP平台+CEA架构的纯电车型 [10] - 丰田更注重燃油车和混动技术的平衡,纯电渗透率仅0.1% [13] - 大众在纯电智能赛道投入巨大,2025年将推出奥迪Q6L e-tron等重磅车型 [11] 2025年战略规划 大众集团 - 2025年重点推出两款奥迪量产车型:上汽奥迪AUDI首款车型和奥迪一汽Q6L e-tron [11] - 将亮相ID.与众新车型(与小鹏合作的B级SUV)和基于CMP平台的首款原型车 [11] - 计划发布首款增程车型,具体合资方未披露 [11] - 2030年目标在中国市场实现350万辆销量,占15%市场份额 [11] 丰田汽车 - 更名中国研发基地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 [14] - 给予合资企业更多纯电车型本土化权限 [14]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 [14] - 坚持工程师文化,注重生产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 [13] 管理层与企业文化 - 大众CEO奥博穆媒体曝光率显著高于丰田社长佐藤恒治 [7] - 丰田章男仍对公司决策有决定性影响 [9] - 丰田保持家族企业特色,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紧密 [14] - 大众采取更开放的技术合作模式(如与小鹏合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