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

搜索文档
中科菁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生物表面活性剂,董事长王孔江控股51%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03
天眼查显示,中科菁萃实际控制人为王孔江,表决权为50.59%。目前,王孔江担任公司董事长。 瑞财经 刘治颖9月17日,据中科创星消息,中科菁萃(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科菁 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本轮融资的资 金将重点用于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线。本次目标建设的产线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 现年处理数千吨的油茶枯,年产值可达到亿元。 中科菁萃是生物表面活性剂领域的开拓者,始终致力于"让纯天然绿色表面活性剂成为常规表活"。中科 菁萃以农林废弃物为基础原料,依托自主研发的水系分离技术,成功实现高效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即 皂苷。整个工艺流程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或者有毒有害物质,不仅绿色安全,更使生产成本较主流工艺 降低80%以上。 目前,中科菁萃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有无患子提取液一种、油茶枯提取液两种和皂角提取液一 种,共四个产品大类。中科菁萃以油茶籽榨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开发的油茶枯提取液,在安全评估中为最 高安全等级(经口和经皮毒性、皮肤光刺激、人体斑贴、农残等),且具有控油防脱、舒缓止痒、抗皱 紧致等功效。 中科菁萃成立于2018 ...
奇华顿将拓展香精香料业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10:53
2030战略核心目标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实现4%至6%平均同口径销售额增长 [1] - 公司宣布拓展核心香精香料业务并通过进军高附加值相邻市场推动可持续增长 [1] - 公司将持续寻求符合战略方向的并购机会 [1] 市场趋势与增长引擎 - 公司战略响应消费者对健康管理、天然解决方案及情感化体验需求升级的市场趋势 [1] - 三大增长引擎包括客户覆盖延伸、地理布局深化和战略性相邻领域扩展产品组合 [1] - 客户覆盖延伸指加速渗透本地及区域客户等快速成长市场 [1] 业务板块具体举措 - 香氛与美容板块依托收购b.kolor加强高端生物技术美容活性成分及全链路护肤解决方案能力 [1] - 食品与健康板块扩大特种宠物食品原料业务并强化能量管理、心理健康、体重管理及女性健康等领域产品组合 [1] - 地理布局深化指强化高增长市场的本地化布局 [1]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维持年度创新投入占比约8% [1] - 研发聚焦绿色化学、生物技术等可持续技术 [1] - 公司加速数据与人工智能能力建设 [1]
新凤鸣(603225):拟投资利夫生物,卡位生物基聚酯产业链
华安证券· 2025-07-21 18: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7日新凤鸣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以1亿元增资利夫生物,增资后将持有其7.0175%股权,投资资金为自有资金 [5] - 利夫生物是生物基FDCA制造领先企业,专注生物基呋喃材料研发和生产,重点产品FDCA是重要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与乙二醇聚合形成生物基聚酯PEF,有望远期对石化基PET形成环保替代 [6] - 利夫生物2022年底投产行业首条千吨级生产线,建成全球首条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百吨级全流程连续化FDCA生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全球第一条万吨级FDCA生产线,产品质量处于同类企业最高水平,成本方面提出明确下降路径 [7] - 新凤鸣投资利夫生物是战略性技术卡位,通过FDCA/PEF切入生物基材料赛道,与现有聚酯业务形成协同,短期虽面临标的公司亏损及产业化风险,但长期若利夫生物万吨产线如期投产,新凤鸣有望在绿色化纤和包装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4、18.45、22.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65、9.21、7.61倍,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指标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091|73437|79984|81610| |收入同比(%)|9.1%|9.5%|8.9%|2.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00|1344|1845|2234| |净利润同比(%)|1.3%|22.1%|37.3%|21.1%| |毛利率(%)|5.6%|6.5%|7.0%|7.5%| |ROE(%)|6.4%|7.2%|9.0%|9.9%| |每股收益(元)|0.73|0.88|1.21|1.47| |P/E|15.25|12.65|9.21|7.61| |P/B|0.98|0.91|0.83|0.75| |EV/EBITDA|6.79|6.52|5.50|4.67| [11]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16764|17440|20788|2495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6282|38668|41134|42372| |资产总计(百万元)|53046|56108|61922|67323| |流动负债(百万元)|25123|27328|31373|35394|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0648|10172|10093|9309| |负债合计(百万元)|35771|37500|41466|4470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7257|18589|20437|22601|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53046|56108|61922|67323| [12]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091|73437|79984|81610| |营业成本(百万元)|63314|68694|74422|75502| |营业利润(百万元)|1204|1477|2051|2496| |利润总额(百万元)|1257|1535|2108|2552| |净利润(百万元)|1100|1344|1845|223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00|1344|1845|2234| |EBITDA(百万元)|4764|5442|6448|7303| [12]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790|3871|7105|819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873|-5583|-5985|-5195|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64|1566|1732|114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11|2852|-146|4145| [12]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9.1%|9.5%|8.9%|2.0%|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7.9%|22.6%|38.9%|21.7%|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1.3%|22.1%|37.3%|21.1%| |获利能力 - 毛利率(%)|5.6%|6.5%|7.0%|7.5%|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6%|1.8%|2.3%|2.7%| |获利能力 - ROE(%)|6.4%|7.2%|9.0%|9.9%| |获利能力 - ROIC(%)|3.6%|4.0%|4.7%|5.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67.4%|66.8%|67.0%|66.4%|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207.1%|201.5%|202.7%|197.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67|0.64|0.66|0.7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48|0.44|0.48|0.5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26|1.31|1.29|1.21|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62.51|69.70|65.15|65.66|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18.76|19.58|20.02|19.4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73|0.88|1.21|1.47|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4.45|2.54|4.66|5.3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1.32|12.19|13.40|14.82| |估值比率 - P/E|15.25|12.65|9.21|7.61| |估值比率 - P/B|0.98|0.91|0.83|0.75| |估值比率 - EV/EBITDA|6.79|6.52|5.50|4.67| [12]
Flotek Industries (FTK) Soars 9.2%: Is Further Upside Left in the Stock?
ZACKS· 2025-06-12 22:16
股价表现 - Flotek Industries股价在上一交易日飙升9.2%至16.55美元,成交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1] - 过去四周该股累计涨幅为5.7%,近期涨势加速[1] - 同行业公司Schlumberger同期股价微涨0.5%至35.69美元,但过去一个月下跌1.6%[4][5] 财务业绩 - 第一季度EPS超预期183%,营收同比增长37%,主要受益于绿色化学和数据分析业务强劲表现[2] - 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并完成1.6亿美元战略资产收购[2] - 下季度预期EPS为0.10美元(同比增长66.7%),营收预期4811万美元(同比增长4.2%)[3] 业务发展 - 专注于为国内外能源生产商和油田服务公司开发特种化学品[2] - 在疲软的能源行业中凭借技术优势和较低运营成本脱颖而出,机构投资者关注度提升[2] 分析师预期 - 尽管近期股价上涨,但过去30天季度EPS共识预期被下调9.5%[4] - Schlumberger的季度EPS共识预期过去一个月下调1.6%至0.77美元(同比下滑9.4%)[5] - Flotek当前获Zacks评级"强力买入"(Rank 1),而Schlumberger为"持有"(Rank 3)[4][5]
BP Deepens Ties With China, Signs LNG Supply Deal With Zhejiang Energy
ZACKS· 2025-05-28 23:01
BP与浙江能源的LNG供应协议 - 英国石油公司BP与中国浙江能源签署为期10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供应协议,每年供应量达100万公吨,采用到岸交付(DES)方式[1][2] - 该协议是双方继在中国成立LNG销售合资企业后的又一合作成果,标志着BP在亚洲最大LNG市场之一的下游业务扩展[1][2] - 协议涉及的LNG将来自BP全球资源组合[2] 中国LNG市场动态 - 浙江能源还与埃克森美孚签订类似协议,每年采购100万公吨LNG,2022年已开始交付[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之一,正加速从煤炭转向天然气以实现气候目标[3] -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将大量进口自美国的LNG转口至亚洲邻国[4] 能源行业其他公司动向 - Flotek Industries专注于绿色化学技术,开发能降低油气生产环境影响的特种化学品,同时减少运营成本[6] - Energy Transfer拥有美国最多元化的能源资产组合,管道网络覆盖44个州,总长度超13万英里[7] - RPC通过压裂、连续油管等油田服务创造稳定收入,并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回报股东[8]
药石科技(300725) - 300725药石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2)
2025-04-28 19:20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下降2.12%;经营现金流3.03亿元,同比增长22.68%;每股收益1.10元/股;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上升11.24%;毛利率38.06%,同比下降4.46pp;CDMO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6] - 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产品和服务收入13.54亿元,同比下降1.83%;药物研究阶段产品和服务收入3.31亿元,同比下降4.06% [8] - 分子砌块用于药物发现收入2.81亿元,用于药物开发和生产收入4.91亿元 [9] - 收入按类型划分,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占28%(4.64亿元),中小生物医药公司占72%(12.24亿元);按区域划分,北美占58%(9.79亿元),欧洲占11%(1.93亿元),中国占27%(4.49亿元),日韩及其他占4%(0.68亿元);海外收入12.40亿元,国内收入4.49亿元 [12] 经营亮点 服务全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 - 服务药物研发、商业化全生命周期,专注化学和低碳技术创新,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I - III期、商业化阶段,提供分子砌块、化学研发服务、端到端CMC服务等 [18] - 创新技术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全生命周期,包括连续流化学、微填充床技术、化学/生物催化、设备研发等 [19] 分子砌块与研发服务 - 分子砌块服务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全流程,累计设计>20万个新颖分子砌块,自主合成>4.5万个化合物,多个系列处于行业领导地位,新增3万个分子砌块,欧洲分子砌块库房建成,终端客户开发提速 [23] - 化学CRO为药物发现阶段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碎片分子库、DNA编码化合物库、虚拟化合物库、AI创新药物分子发现平台等,独特解决方案加速新药研发,配套正合成分子生成算法成功率达80% [25][26][27] 一体化能力与低碳发展 - 巩固前端工艺化学研究优势,提升绿色化学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速药物研发,降低成本,促进绿色安全生产 [29][30] - 新增26家潜在重点客户,储备量同比增长30%;聚焦战略客户,收入金额、占比连续三年增长;首次承接全球TOP 10制药公司后期API项目;20%以上CDMO项目应用新技术,包括20 + 商业化RSM项目 [37] - 浙江晖石API及GMP中间体项目数量同比增长超30%;累计190 + 个原料药IND项目,新增4个原料药NDA项目;美国药石交付8个GMP项目;服务25家客户,覆盖超40 + 化合物 [42] 新兴业务 - 在TPD、ADC、多肽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API开发和生产收入近4000万,承接30 + 多肽工艺开发项目,相关订单金额超过2000万 [43][46][47] 低碳技术平台 - 连续流工艺开发与转化平台:连续加氢领域>160个公斤级以上项目(>65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非加氢领域>145个公斤级以上项目(>36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 [54] - 化学反应工程平台:具备化工领域“三传一反”专业能力,协同其他技术平台,全方位技术支撑与赋能 [62] - 设备研发平台与数智赋能平台:设备集成与标准化协同升级,实现研发智能化,推进管理智能化升级 [61][62] - 绿色发展平台:溶剂回收~3400吨,降本~1700万元,自主搭建工艺安全信息化平台Chemboost,赋能4个GMP连续化生产项目 [68] - 合成生物学平台:100个 + 公斤级以上项目(>20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高通量筛选技术 + 自研算法提升定向进化 [69] ESG发展 - Wind ESG评级为AA,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获多项ESG相关奖项,已承诺遵循科学碳目标倡议,多家子公司获相关评级且位居行业前列 [72] 企业战略与工作重点 长期战略 - 聚焦化学创新与先进制造,包括标准化和自动化的合规设备、工艺和连续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等方面 [74] 2025年重点工作 - 深化客户价值创造体系,强化技术转化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提高交付质量、赢得客户信任,打造组织能力 [76]
多元储能技术助力新能源消纳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38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挑战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5年达到亿千瓦级 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达3.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86% [1] - 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弱点 新能源消纳问题成为发展重要制约 需通过储能技术实现稳定供应和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 [1] - 储能技术 氢能技术将成为与风光发电技术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术 需研发高性能 低成本 长寿命的储能电池 [1] 储能技术融合发展 - 抽水蓄能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具有技术成熟 储能容量大 寿命长优势但存在地理限制问题 [2] - 压缩空气储能属大容量长时储能 但存在转换效率低 建设成本高缺点 可通过与抽水蓄能共享设施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投资成本 [2] - 通过水气共容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结构可提高储能效率 降低压储成本 优化地下洞室和送出线路设计实现技术融合 [2] 氢能储能与能源转型 - 氢能是更长时间维度储能技术 通过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可将波动性电源转化为可储存可调度的清洁能源载体 [2] - 可再生能源制氢不受电网约束 可实现就近消纳 适用于远海岛屿 沙漠 矿区等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 [2] - 氢能产业已基本具备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能力 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成本大幅下降 自主可控供应链基本形成 [3] 能源产业跨界融合 - 推动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探索车网互动模式 实现交通与能源协同发展 [3] -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 开发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根据环境自动调节能源消耗 [3] - 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 利用新能源制氢产品 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绿色化学与资源利用 - 绿色化学涵盖无害可再生原料 绿色溶剂 绿色催化 高效反应路线等内容 是实现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3][4] - 我国每年因使用化石能源产生二氧化碳约100亿吨 现存废弃塑料约10亿吨 年新增约5000万吨 [4] - 通过化学化工技术将二氧化碳 生物质 废弃塑料等废物转化为化学品 能源产品和材料 实现变废为宝 [4]
多元储能技术成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关键
中国经济网· 2025-03-26 00:37
新能源发展现状 - 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5年达到亿千瓦级 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达3.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6% [1] 储能技术发展需求 - 风光发电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缺陷 新能源消纳问题成为发展重要制约 [2] - 新型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将成为与风光发电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术 [2] 多元储能技术融合 - 抽水蓄能具有技术成熟和储能容量大优势但存在地理限制 压缩空气储能存在转换效率低和建设成本高缺陷 [3] - 通过共享地下洞室和送出线路等设施可实现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储能协同 减少重复建设并降低投资成本 [3] - 水气共容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结构可提高储能效率并降低压储成本 [3] 氢能技术应用 - 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可将波动性电源转化为可储存可调度的清洁能源载体 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 [3] - 氢能适用于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 包括远海岛屿和沙漠矿区等场景 [3] - 氢能产业链已形成自主可控供应链 具备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能力 [4] 能源产业跨界融合 - 需推动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探索车网互动模式实现交通与能源协同 [4] - 推广绿色建筑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实现根据环境自动调节能耗 [4] - 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 利用新能源制氢产品降低传统能源依赖 [4] 绿色化学与资源转化 - 绿色化学是解决经济资源环境矛盾的核心方向 涉及无害原料和绿色催化等领域 [5] - 中国每年因化石能源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约100亿吨 现存废弃塑料约10亿吨且年新增5000万吨 [6] - 通过化学化工技术可将二氧化碳生物质和废弃塑料转化为化学品与能源产品 [6] 企业实践案例 - 正泰新能源计划推进源荷聚合服务业务 推动风光储氢等跨产业环节耦合发展 [6] - 企业布局绿色电力-绿色制造-绿色产品产业链闭环 涵盖光储产品制造和绿氢绿醇设备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