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否定论
搜索文档
2025,一直“在线”!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5 00:03
研究团队与理念 - 研究团队秉持研究为本、求真务实、勤勉服务、敬畏市场的理念,致力于在持续迭代中逼近真相 [2] - 2025年是团队全面升级的一年,推进了研究框架的体系重构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示,秉持"研之有理、落地有声"的理念 [2] - 团队强调研究员要"回归本源",以研究为主、勤勉服务、保持谦卑、敬畏自然 [26] 研究团队核心成员 - 赵伟为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行业奖项 [4][5] -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分析师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曾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6][7] - 屠强为申万宏源宏观资深高级分析师、国内经济组主管,拥有7年宏观研究经验,是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10][16] - 陈达飞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央行经济金融调研机制年度优秀报告一等奖 [12][13] - 团队包括研究方向为财政、货币金融的分析师,拥有6年宏观研究经验 [18][19] 2025年宏观经济研究焦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的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下半年焦点在于关税谈判的反复、滞胀预期的验证和《美丽大法案》的落地 [21] - 研究聚焦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经济金融冲击,关税对物价和增长的影响一般在2-3个季度达峰,若美国失业率升至4.6%可能引发衰退恐慌 [21] - 研究关注特朗普冲击和美元"大逆转"背景下的流动性冲击,美国多次出现"股债汇三杀",不可低估美元贬值预期下"套息交易"反转的趋势性变化 [22] - 研究聚焦地缘政治风险对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的影响,在特朗普冲击下市场重新拥抱"东升西降"叙事 [23] 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动向 - 经济"三驾马车"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当人均GDP在1-3万美元、城镇化率达70%、老龄化提速时,服务业供需会加快扩张 [28] - 促消费政策更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完善,扩内需是长期战略,政策持续向制造业倾斜以应对"关税冲击" [29] - "反内卷"或是转型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 [31] 研究服务与产品体系 - 公司提供四个系列超过150场会议,涵盖从短期到长期、从事件驱动到深度研究的全方位研究服务 [32] - "洞见"系列共95期,专注于深度专题研究分享,针对市场核心主题或长期趋势进行系统阐述 [35][36] - "速见"系列专注于第一时间解读市场热点事件,提供快速清晰的专业视角 [38][40] - "灼见"系列以推动研究落地为核心,邀请宏观专家、产业嘉宾与投研专家进行深度研讨,例如2025年2月28日召开的开年复工"成色"研讨会 [42]
2025,一直“在线”!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24 14:09
研究团队与理念 - 研究团队在2025年进行全面升级,推进研究框架体系重构和研究成果系统展示,秉持"研之有理、落地有声"的理念 [2] - 研究是在持续迭代中逼近真相的"久久为功"工作,强调永不停步的否定与重构,坚守研究为本、求真务实、勤勉服务、敬畏市场 [2][26] - 团队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拥有经济学博士学历,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23年7月应邀参加李强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 [4][5] 研究团队专业背景 - 宏观首席分析师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和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背景,曾任国金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在《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6][7] - 国内经济组主管屠强拥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和FRM资格,7年宏观研究经验,担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和中国人民银行调研机制专家 [10][11][16] - 研究团队成员涵盖经济学博士、金融硕士等多元学历背景,研究方向包括基本面研究、长期趋势思考、中国进出口、供应链研究等 [16][18][19] 2025年宏观经济研究焦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下半年关注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交织影响 [21]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物价和增长的影响一般在2-3个季度达峰,若美国失业率升至4.6%可能再次引发"衰退恐慌" [21] - 美元"大逆转"背景下的流动性冲击表现为美国多次出现"股债汇三杀",通胀压力是"股债汇三杀"的土壤 [22] 经济转型与政策研究 - 经济"三驾马车"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人均GDP1-3万美元、城镇化率70%、老龄化提速阶段服务业供需加快扩张 [28] - "反内卷"是转型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主体 [31] - 政策着力点转向"以人为本",促消费政策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完善,制造业持续获政策倾斜以应对"关税冲击" [29] 研究服务与产品体系 - 提供四个系列共150+会议服务,涵盖从短期到长期、事件驱动到深度研究的全方位研究 [32] - "洞见"系列聚焦深度专题研究,针对市场核心主题或长期趋势进行系统阐述,已举办95期会议 [35][36] - "速见"系列专注于第一时间解读市场热点事件,提供快速、清晰的专业视角助力把握短期市场动向 [38][40]
2025,一直“在线”!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4 00:04
研究团队介绍 - 研究团队由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领导,其拥有经济学博士背景,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曾于2023年7月应邀参加李强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 [4][5] - 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宏观首席分析师,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和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背景,曾在《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6][7] - 团队资深高级分析师屠强拥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和FRM资格,担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和中国人民银行调研机制专家 [10][11] - 分析师陈达飞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经济形势分析会,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央行经济金融调研机制年度优秀报告一等奖 [12][13] - 国内经济组主管屠强拥有7年宏观研究经验,专注于基本面研究和长期趋势思考 [16] - 助理分析师耿佩璇拥有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和1年宏观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中观高频跟踪和产业趋势分析 [16] - 助理分析师浦聚颖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和6年宏观研究经验,专注于财政和货币金融研究 [18][19] 研究理念与框架 - 研究是在持续迭代过程中不断逼近真相的工作,需要永不停步的否定与重构才能成长 [2][26] - 2025年是团队全面升级的一年,推进了研究框架体系重构和研究成果系统展示 [2] - 团队秉持"研之有理、落地有声"理念,致力于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独立研究成果 [2] - 研究员要"回归本源",以研究为主、勤勉服务、保持谦卑、敬畏自然 [26] 2025年宏观经济研究焦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 [21] - 下半年关注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相互交织的影响 [21] - 关税对物价和增长的影响一般在2-3个季度达到峰值 [21] - 特朗普冲击和美元"大逆转"背景下的流动性冲击是重点,美国多次出现"股债汇三杀"现象 [22] - 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全球宏观经济和资产定价重要因子,市场重新拥抱"东升西降"叙事 [23] 中国经济转型研究 - 经济"三驾马车"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包括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与服务出口 [28] - 当人均GDP达1-3万美元、城镇化率70%、老龄化提速阶段,服务业供需会加快扩张 [28] - 促消费政策更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完善,扩内需成为长期战略 [29] - 政策持续向制造业倾斜,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保障,"新动能"正对冲"老动能"回落压力 [29] - "反内卷"或是转型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站位更高、涉及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31] 研究服务形式 - 提供四个系列超过150场会议,涵盖从短期到长期、事件驱动到深度研究的全方位服务 [32] - "洞见"系列共95期,聚焦深度专题研究分享,针对市场核心主题或长期趋势进行系统阐述 [35][36] - "速见"系列专注于第一时间解读市场热点事件,分析直接冲击与潜在影响 [38][40] - "灼见"系列以推动研究落地为核心目标,邀请宏观专家、产业嘉宾与投研专家进行深度研讨 [42] - 举办定期电话会议,如2月3日由赵伟主持的会议涵盖《三分钟掌握》等主题 [34]
研究立身、勇立潮头(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2 00:02
研究理念与团队介绍 - 研究团队坚持研究为本、求真务实、勤勉服务、敬畏市场的理念 强调研究需在持续迭代中逼近真相 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 [3][22] - 2025年团队推进研究框架体系重构与研究成果系统展示 秉持研之有理、落地有声的理念 [3] - 团队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为经济学博士 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2023年7月应邀参加李强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 [8][9] - 团队宏观首席分析师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曾在《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著有《流动性经济学》等专著 [11] - 团队宏观资深高级分析师为FRM持证人 担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及中国人民银行调研机制专家 [14][15]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变化 - 经济三驾马车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 包括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与服务出口 [24] -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在1-3万美元、城镇化率达70%、老龄化提速阶段服务业供需会加快扩张 [24] - 2025年上半年新三驾马车已明显提速 显示经济转型之机脚步已近 [24] - 新发展阶段政策着力点转向以人为本 促消费政策更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完善 [25] - 政策持续向制造业倾斜 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保障 新动能正对冲老动能回落压力 [25] - 反内卷成为转型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站位更高、涉及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26] - 反内卷覆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及居民 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及区域治理 [26]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 [29] - 下半年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相互交织 [29] - 关税对物价和增长的影响一般在2-3个季度达峰 焦点转向经济数据验证 [30] - 若美国失业率升至4.6%可能再次引发衰退恐慌 [30] - 积极财政背景下的通胀压力是股债汇三杀的土壤 上半年美国多次出现股债汇三杀 [31] - 美元贬值预期下套息交易反转趋势不可低估 [31] - 地缘政治已成为全球宏观经济和资产定价重要因子 2025年初市场重新拥抱东升西降叙事 [32] - 美元贬值性质(周期性或结构性)及俄乌、中东局势演绎成为关注焦点 [32]
研究立身、勇立潮头(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1 00:04
研究团队介绍 - 研究团队由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领导 其拥有经济学博士背景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7][8][9] - 团队包括宏观首席分析师 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历并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10][11] - 团队配备宏观资深高级分析师屠强 具有FRM资格和中国人民银行调研机制专家身份[13][14][15] - 分析师陈达飞多次参与政府部门经济形势分析会 研究成果获央行经济金融调研机制年度优秀报告一等奖[16][17] 研究理念与方法 - 研究被定义为持续迭代逼近真相的过程 强调"久久为功"的工作理念[3][22] - 团队在2025年推进研究框架体系重构 秉持"研之有理、落地有声"的理念[3] - 要求研究员回归研究本源 保持谦卑和敬畏市场的态度[22]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 - 经济"三驾马车"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 包括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与服务出口[24] - 当人均GDP处于1-3万美元区间且城镇化率达70%时 服务业供需将加速扩张[24] - 2025年上半年新"三驾马车"已明显提速 表明经济转型步伐加快[24] - 政策着力点转向"以人为本" 促消费政策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保障完善[25] - 政策持续向制造业倾斜 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保障[25] - "反内卷"成为转型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 具有更高站位和更广覆盖面[26] - 反内卷政策覆盖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 注重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26]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最大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29] - 下半年关注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的影响[29] - 关税对物价和增长的影响通常在2-3个季度达到峰值[30] - 若美国失业率升至4.6% 可能引发衰退恐慌[30] - 积极财政背景下的通胀压力是"股债汇三杀"的土壤[31] - 美元贬值预期下需警惕"套息交易"反转的趋势性变化[31] - 地缘政治已成为全球资产定价重要因子 2025年初市场拥抱"东升西降"叙事[32]
年中展望 | 美国“例外论”的终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11:37
全球宏观经济叙事切换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从"美国例外论"转向"美国否定论",主要受Deepseek时刻、特朗普关税冲击和美国财政约束影响 [2][8] - 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在1-3月连续运行于50荣枯线以上(50.1/50.6/50.3),4月回落至49.8,显示工业生产前置效应 [2][8] - IMF将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测从1月的3.3%下调至4月的2.8%,其中美国从2.7%降至1.8%,欧元区从1%降至0.8% [2][23] 关税冲击与经济影响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底的2.4%升至2025年5月的16%,4月9日峰值达27%,为二战以来新高 [54][57] - 关税对经济影响路径:进口价格→PPI→CPI,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2025Q4达3.3%峰值,较当前反弹近1个百分点 [71][109] - GTAP模型显示关税对美国短期GDP影响在-0.5%至-0.9%之间,长期影响-0.2%至-0.5% [81][82][83] 财政政策与美债压力 - 《美丽大法案》中80%为延长现有减税措施,20%为新增减税,预计未来十年增加赤字3.1万亿美元 [89][90] - 法案通过后2026年美债净发行量或达2.2万亿美元,显著增加长债供给压力 [103][137] - 2025年4月美国赤字率已达6.8%,预计2026年将升至7.4%-7.6% [92]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德国DAX涨20.2%,恒生指数涨15.6%,而美股震荡走平,黄金大涨30.1%至3381美元/盎司 [25] - 美国进入"股债汇三杀"高发阶段,2025年已发生3次日频维度三杀事件,超过2000年以来总和 [115][121] - 美元指数从1月110降至6月初98.7,贬值幅度达11%,欧元和日元兑美元分别升值10%和9% [25][112] 技术竞争与长期挑战 - 美国在AI技术竞赛中的领先优势从一年多缩短至不到三个月,Deepseek出现缩小了技术差距 [134] - "孪生赤字"问题持续,6%以上财政赤字+4%以上贸易赤字状态难以为继 [137][144] - 美元资产安全溢价面临重估,贸易逆差-美元资产正反馈循环可能逆转 [6][144]
申万宏源:美国或已经进入“股债汇三杀”高发阶段
智通财经· 2025-06-13 06:42
全球宏观经济预期差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的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 主要原因为Deepseek时刻 特朗普关税冲击和美国财政约束 [1][2] - 当前基准假设为美国经济"放缓但不衰退" 通胀上行与经济下行压力基本对称 建议先关注通胀上行压力 再关注经济下行压力 [1][5] - IMF4月下修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测至2.8% 较1月下降0.5个百分点 其中美国从2.7%下调至1.8% 欧元区从1%下调至0.8% [2] 贸易与关税影响 - 2025年1-3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高于50荣枯线(50.1 50.6和50.3) 4月回落至49.8 商品贸易量价呈V型 5月底价格增速已恢复年初水平 [2] - 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面贸易冲突 导致全球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前置" 但为下半年经济增长蒙上阴影 [2] - 若6月中旬关税有效期未延长 特朗普或采取122 338条款等措施维持关税杠杆 下半年重点关注"抢进口"动能转弱 进口价格传导及总需求转弱 [4] 财政政策与法案 - 《美丽大法案》以延长现有减税为主(占比80%) 新增减税仅20% 经济提振效果有限 但将明显抬升未来2-3年赤字率 增加长债供给压力 [4] - 关税收入难以完全对冲法案造成的财政缺口 高赤字问题将持续存在 [4] 资产价格范式转变 - 美国或进入"股债汇三杀"高发阶段 主因高通胀导致股债双杀叠加双赤字引发债汇双杀 这种现象可能"脉冲式"重现 [5][6] - 彭博一致预期显示通胀反弹持续2-3个季度 年底PCE与核心PCE通胀高点分别为3.1%和3.3% [5] - 若AI浪潮非美国独有 科技股高估值将受挑战 若"孪生赤字"不可持续 美元贬值周期延续 美债"安全溢价"将降低 贸易逆差-美元资产正反馈循环走向对立面 [6]
年中展望 | 美国“例外论”的终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1:2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的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主要因素包括Deepseek时刻、特朗普关税冲击和美国财政约束 [2][8] - 下半年市场焦点将转向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需关注短期交易节奏和全球资金再平衡趋势 [2][8] - 美国经济基准假设为"放缓但不衰退",通胀上行与经济下行压力基本对称,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2025年四季度达到3.3%的高点 [5][71] 叙事切换:从"美国例外论"到"美国否定论" - 2025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高于50荣枯线(50.1/50.6/50.3),但4月回落至49.8,商品贸易量价呈V型复苏 [2][8] - IMF将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测从1月的3.3%下调至4月的2.8%,其中美国从2.7%下调至1.8%,欧元区从1%下调至0.8% [2][23] - 大类资产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年初至1月13日延续特朗普交易;1月14日至4月4日衰退预期升温;4月5日后出现"股债汇三杀" [3][27][30][35] 关税的经济冲击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底的2.4%升至2025年5月的16%,4月9日峰值达27% [54][58] - 关税对经济影响遵循"进口价格-PPI-CPI"传导路径,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2025年四季度达到3.3%的峰值 [71][75] - GTAP模型显示关税对美国短期GDP影响在-0.5%至-0.9%之间,长期影响在-0.2%至-0.5%之间 [81][83] 《美丽大法案》影响 - 法案80%内容为延长现有减税措施,20%为新增减税,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财政赤字3.1万亿美元 [89][90] - 2026年美债净发行量或达2.2万亿美元,显著增加长债供给压力 [103][108] - 即使加征全球关税带来2.5万亿美元收入,仍不足以弥补法案造成的3.3万亿美元赤字增加 [92] 美元-美债安全资产地位 - 美国进入"股债汇三杀"高发阶段,2025年已发生11次周频维度"三杀",远超历史同期 [115][121] - AI技术竞赛中美国领先优势从一年多缩短至不到三个月,科技股高估值面临挑战 [134][137] - "孪生赤字"(财政赤字6.8%+贸易赤字)不可持续,美元贬值周期或将延续 [137][139][144]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6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09:1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下半年港股市场处于历史性变化初期,中长期困扰港股的问题有望改善,中性假设下恒生指数尚有约12%潜在收益空间,有望成为内外资配置中国资产重要市场并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作用;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下半年关注关税、滞胀预期和《美丽大法案》影响;教育行业供需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高教、K12培训均有发展机会;基础化工行业成本下降,关注周期和成长板块投资机会;美股关注AI、制造、金融创新等板块机会 [3][10][11][14][15][18][19][22] 市场指数表现 大盘指数 - 上证指数收盘3385点,1日跌0.44%,5日涨1.28%,1月涨0.68%;深证综指收盘2010点,1日跌0.79%,5日涨2%,1月涨1.45% [1] 风格指数 - 大盘指数昨日跌0.5%,1个月涨0.29%,6个月跌3.1%;中盘指数昨日跌0.82%,1个月涨0.69%,6个月跌6.36%;小盘指数昨日跌0.93%,1个月涨1.08%,6个月跌2.22% [1] 行业涨幅 - 出版、个护用品、化妆品等行业涨幅居前,出版昨日涨2.28%,1个月涨4.02%,6个月跌7.44%;个护用品昨日涨2.26%,1个月涨4.5%,6个月涨29.82% [1] 行业跌幅 - 软件开发Ⅱ、IT服务Ⅱ、半导体等行业跌幅居前,软件开发Ⅱ昨日跌2.47%,1个月跌0.99%,6个月跌11.15%;IT服务Ⅱ昨日跌2.37%,1个月跌2.4%,6个月跌2.84% [1] 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 市场现状与前景 - 港股市场处于历史性变化初期,中报季前窄幅震荡、中枢缓升,中长期困扰港股的问题有望改善,中性假设下今年余下时间恒生指数有12%潜在收益空间 [3][10] 港股通资金影响 - 港股通资金改变市场估值体系,降低离岸市场折价,使港股隐含股权风险溢价ERP下限下行约0.6个百分点至5.4%,对高股息行业和回港上市中概股成交影响显著 [10] 融资重启作用 - 今年港股融资活动大幅回暖,抽水效应小,A股公司赴港上市带来先进制造业资产,关注IPO募资规模等交易指标 [10] 内外资参与情况 - 内地投资者通过ETF配置港股偏向科技等方向,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创新高且偏向科技成长,外资对中国股票资产有增配空间 [10] 市场观点 - 中报前是牛市换挡期,中长期港股市场定位发生变化,关注互联网科技、医药等成长板块投资机会 [10][18] 海外宏观经济展望 上半年经济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平稳,美国对等关税引发贸易冲突,IMF下调全球GDP增速预测,大类资产叙事从“美国例外论”转向“美国否定论” [11] 下半年焦点 - 下半年焦点是宏观数据验证,关注美国“抢进口”、库存、价格传导和总需求转弱情况,特朗普《美丽大法案》经济提振效果有限但增加长债供给压力 [11] 市场趋势 - 美国面临双赤字问题,美元走弱或成解决债务困境选择,美股高位震荡,关注增强美国影响力等板块机会 [19] 教育行业投资策略 职业技能培训 - 青年人群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井喷,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800亿元,渗透率5%,成长空间大 [4][15] 高教办学 - 高教办学投入拐点显现,经营效率有望提升,部分高教公司股息率超10%,具备安全边际 [15] K12培训 - K12培训机构从完全市场化竞争走向特许经营,产能扩张带动营收和利润高增 [15]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 市场环境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布伦特油价55 - 70美元/桶,成本端中长期下降,化工品价差有望修复 [22] 投资建议 - 关注周期和成长板块,传统周期关注白马及细分企业,氟化工制冷剂和轮胎企业受益,成长标的关注半导体、面板等材料企业 [22] 美股策略观点 市场表现 - 年初以来美股深“V”反弹,4月以来部分行业反弹居前,散户和零售投资者是反弹主力 [19] 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策关注财政收支,面临经济和金融约束,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美股 [19] 行业机会 - 关注AI、制造、金融创新等板块机会,AI产业链确定性高,制造和金融创新板块有望受益于政策 [19]
2025年中期海外宏观经济展望:美国“例外论”的终结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22:15
叙事切换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下半年焦点是关税谈判、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2] - 上半年全球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前置”,但美国对等关税为下半年蒙上阴影,IMF下调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测至2.8%[14][23] - 上半年大类资产宏观叙事从“美国例外论”转向“美国否定论”,市场逻辑演绎分三个阶段,“美国否定论”是多因素共振结果[3][32][47] 矛盾转移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大幅上升,司法挑战难改关税冲突格局,下半年焦点或转向宏观数据验证[51] - 《美丽大法案》已通过众议院,能否按期通过参议院存在不确定性,法案或使赤字扩大,增加美债供给压力[80][86][97] 范式转变 - 美国经济基准假设为“放缓但不衰退”,通胀与经济下行压力对称,先关注通胀后关注增长[98] - 基准假设外需关注非对称滞胀风险,更应关注“胀大于滞”风险[103] - “股债汇三杀”在高通胀、加息等环境易发生,本轮兼具“滞胀”与“财政担忧”,或“脉冲式”重现[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