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衰退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连开3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58
马斯克为何断言美国没救了?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最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表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美国基本没救了。作为在美国商界影响力的科技大亨,这番言论立即引发广泛讨论。究竟是什 么让这位商业奇才对美国前景如此悲观?让我们从内外两个维度深入分析。 美国内部顽疾难除 今年初,马斯克接受特朗普政府邀请主导效率改革计划。原本希望通过精简机构、裁撤冗余岗位来提升政府运作效率,但实际操作中却遭遇重重阻力。改革 不仅导致数千名公务员失业,预期中的行政效率提升和财政节约都未能实现,反而因补偿金等问题增加了政府开支。更令马斯克沮丧的是,他因此背上了破 坏政府正常运转的骂名,连特斯拉的市值都受到波及。 这次经历让马斯克深刻认识到美国官僚体系的积弊之深。更令他愤慨的是,当他公开反对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债的大而美基建法案时,竟遭到特朗普的公 开斥责。这一事件暴露出美国领导层对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缺乏足够重视。 中国三记重拳出击 与此同时,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采取的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困境。 第一记重拳:美债持续减持 中国近期再次减持257亿美元美债,使持有总量降至7000亿美元左右,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这已是今年第四次 ...
德林控股陈宁迪:“大而美”或将加速美降息,影响不容小觑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23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通过《大而美法案》,核心内容包括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落实减税及增加军事支出等竞选承诺、削减民主党支持的医疗补助和新能源补贴 [1] - 法案将使联邦政府债务未来十年增加约3.8万亿美元,机构预测较为保守,实际可能远超预期 [10] - 法案通过后,预计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保险,300万人失去食品券资格 [8] 财政与债务影响 - 美国财政部账户现金余额从年初8000亿美元降至4567亿美元,预计8-9月将面临流动性压力 [2] - 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可使美国在2026年11月中期选举前不再触及上限 [4] - 2024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达1.13万亿美元,超过国防支出8860亿美元 [13] - 渣打预测稳定币法案将带动额外1.6万亿美元国债需求,利好短期国债销售 [21] 经济政策影响 - 法案包含约4.5万亿美元减税措施,主要惠及企业和富人 [7] - 取消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及绿色能源补贴,直接影响特斯拉等电动车制造商 [9] - 两房重新上市可能为政府提供数千亿美元资金 [22] - 油价从75美元跌至65美元有助于控制通胀 [2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国5月通胀率2.4%,失业率4.2%,已具备降息条件 [13] - 法案可能加速美联储降息,9月降息可能性大增 [17] - 预计年底前可能有超过1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 [23] - 美联储可能8-9月结束量化紧缩,与降息同步 [22] 市场影响 - 香港楼市租金连续5个月上涨,降息信号或带动房价止跌回升 [17] - 预计美元兑日元年底升至130,明年中升至120 [20][23] - 美股、港股可能9月创新高,BTC和黄金资产将随美元指数下滑而上扬 [23] - 传统汽车制造商受益,电动汽车制造商受损 [11]
5月15日电,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谈及美国衰退可能性时表示,“我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性”。
快讯· 2025-05-15 20:24
摩根大通CEO对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的评论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不排除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1]
耶伦称特朗普关税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衰退几率显著上升。(英国金融时报)
快讯· 2025-05-01 17:11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将带来"极大的负面"经济影响 [1] - 该政策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显著上升 [1] 宏观经济形势 - 当前政策环境加剧了美国经济下行压力 [1]
5月1日电,耶伦称特朗普关税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快讯· 2025-05-01 17:11
耶伦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评论 - 耶伦认为特朗普关税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 - 美国经济衰退几率显著上升 [1]
特朗普百日,乱象丛生
搜狐财经· 2025-04-30 15:07
经济政策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推出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的组合拳,但未能激活美国经济,反而导致通胀加剧、消费萎缩 [4] - 传统能源回潮和加密货币监管放松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并加剧贫富分化 [4] - 美联储强硬抗拒降息,特朗普扬言罢免鲍威尔,破坏美联储独立性,导致股市大跌、债市震荡、美元贬值 [4] - 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民众对特朗普的信任度暴跌至39%,创近八十年新低 [4] 贸易与制造业 -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45%的关税,并波及欧洲、日本、墨西哥等盟国 [6] - "全球加税"政策导致中小企业破产潮,"美国制造"信心大幅流失,未实现制造业回流 [6] - 华尔街对贸易政策反应负面,工人罢工频发,但特朗普仍宣称"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6] 能源与加密货币 - 传统能源行业政策回潮,与放松加密货币监管共同加剧市场波动 [4] - 能源和金融监管政策缺乏连贯性,进一步扰乱市场预期 [4] 政府改革与人事动荡 - 特朗普绕过国会依赖行政令治国,大搞人事清洗和机构重构 [3] - 美国国际开发署、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关键部门被砍预算或裁撤,十余万公务员被"买断离职" [3] - 马斯克作为政府改革顾问最终请辞,改革以"虎头蛇尾"告终,联邦政府更加臃肿混乱 [3] 国际关系与外交 - 特朗普外交政策导致美国国际形象受损,俄乌停火谈判破局,乌克兰和俄罗斯均不买账 [7] - 美国接连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卫组织等多边机制,丧失制度优势 [9] - 特朗普发表"吞并加拿大""重夺巴拿马运河"等言论,在联合国沦为笑柄,盟友敬而远之 [9]
【广发策略刘晨明&李如娟】“东升西落”不只是宏观叙事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3-09 15:58
核心观点 - 春节前后市场变化显示"东升西落"趋势可能不仅是宏观叙事,A股TMT成交额占比突破过去5年40%上限,美股科技成交占比在23年率先突破40% [3] - 美股当前下跌背后是信心危机导致"美国例外论"退潮,MAG7指数本轮调整已持续54个交易日,下跌15.7%,超出前4次平均表现 [9][22] - 美国基本面出现下行压力,GDPNow模型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为-2.8%,1-2月美国政府裁员超过6万人 [7][16][17]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将从2024年2.5%提升至2025年13.8%,为1931年以来最高水平 [19] - 当中美基本面不同步时,美国走弱或走平+中国回暖的组合对A股资产表现最有利 [26][27] 市场表现 - A股TMT成交额占比突破过去5年40%上限,与美股科技成交占比突破趋势类似 [3] - 科创50与纳指100的负相关性达到-0.78,恒生科技与纳指100的负相关性达到-0.57,显示中美科技股走势分化 [13] - MAG7指数本轮调整已持续54个交易日,下跌15.7%,超出前4次平均35个交易日和10.4%跌幅的表现 [22] - 2月特斯拉在德国销量同比骤降76%,部分源于消费者抵制运动 [6][17] - 年初以来美国雇主已宣布裁员22万人,创2009年以来新高,其中政府裁员超过6万人 [7][17] 经济基本面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为-2.8%,主要来自私人消费和净出口拖累 [16] - 1-2月美国雇主已宣布裁员22万人,创2009年以来新高,政府裁员主要来自DOGE部门行动 [17] - 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从2024年2.5%提升至2025年13.8% [19] - 2月制造业PMI边际回落,但服务业PMI仍在走高,制造业新订单回落可能与关税预期有关 [29][30] - 科技七巨头2025年一致预期增速从55.8%下滑至31.7%,2026年进一步下滑至15.6%,但绝对增速水平仍不低 [31][32] 投资机会 - 中期维度看好科技成长主线,关注AI应用、字节产业链、一体机和本地化部署 [36][37] - 机器人领域关注腱绳和电子皮肤细分,低位成长关注军工电子,主题投资关注文化出海、低空经济 [37] - 中资科技股重估条件已具备:25年ROE有望结束下行、中国科技产业相对优势呈现、估值及ERP位置提供安全边际、地缘风波可控 [36] - 过去15年春节后躁动期平均持续31个交易日左右,目前时间刚刚过半,"四月决断"是留意风险偏好波动的窗口期 [36] - 进入3月,小米、字节、腾讯等大厂业绩和发布会可能带来更多产业进展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