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离岸债

搜索文档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619
光大期货· 2025-06-19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以来中国资产表现偏强,股债齐升,计价6月可能的政策变化,股指和国债均呈震荡态势 [1] - 股指方面,因中美恢复沟通、消费刺激政策受关注、陆家嘴论坛召开等因素,二季度基本面或为“弱现实、强预期”,消费和科技风格可能占优,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全市场营收增速跌幅收窄,净利润同比约4%回升,但ROE仍在筑底企稳 [1] - 国债方面,跨月后资金面边际转松,6月债市难有趋势性行情,经历宏观扰动后跟随资金面及经济基本面波动,调整后呈横盘震荡格局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观点 - 股指点评包括中美恢复沟通、消费刺激政策思路或变、陆家嘴论坛受关注、PPI显示通胀低位、二季度基本面或“弱现实、强预期”、消费和科技风格或占优、一季度A股营收增速跌幅收窄、净利润同比约4%回升、ROE筑底企稳等,观点为震荡 [1] - 国债点评包括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10年期和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跨月后资金面转松、DR007上行0.4BP至1.53%、6月债市难有趋势行情、跟随资金面和基本面波动、调整后横盘震荡,观点为震荡 [1]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中,IH从2680.8跌至2677.4,跌幅0.13%;IF从3868.6涨至3872.2,涨幅0.09%;IC从5748.4跌至5738.0,跌幅0.18%;IM从6130.0跌至6124.2,跌幅0.09% [2] - 股票指数中,上证50从2684.0跌至2679.9,跌幅0.15%;沪深300从3870.4涨至3875.0,涨幅0.12%;中证500从5750.9跌至5745.9,跌幅0.09%;中证1000从6141.5跌至6135.4,跌幅0.10% [2] - 国债期货中,TS持平,TF从106.30跌至106.28,跌幅0.02%;T从109.16跌至109.14,跌幅0.02%;TL从120.82涨至120.90,涨幅0.07% [2] 市场消息 - 中国央行行长在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包括设立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 [4][5]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各指数基差走势图表 [7][8][10]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资金利率等图表 [13][14][17]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等图表 [20][21][24]
央行推动自贸离岸债发展,或部分缓解城投融资约束
华夏时报· 2025-06-19 11:05
央行支持发展自贸离岸债 -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重点提及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2][3] - 自贸离岸债又称"明珠债",是面向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区内及境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品种,发行人可为境内、自贸区内及境外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发行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是一种兼具传统离岸融资债券和在岸融资债券特点的创新金融工具 [3] - 上海自贸区2016年首发30亿元3年期地方政府债券,标志着自贸区债券市场诞生,但随后市场沉寂,2019年实现企业债首发,2022年发行规模首破百亿元,2023年发行火热,截至6月中旬发行规模超2022年全年的两倍,其中城投占比达77% [3] 自贸离岸债的市场发展与监管变化 - 2023年下半年监管趋严,严格限制城投类发行主体,自贸离岸债发行主体回归自贸区内企业及外资企业,2023年5月监管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只能投向自贸区内企业及境外企业发行的自贸债,不得投资自贸区外企业如城投,导致新增发行大幅减少 [4] - 2024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达16124亿元峰值,同比增长26%,2025年一季度发行规模超3780亿元,同比增长53.7% [5] - 2024年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净融资额增至约16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48%,其中城投美元债发行量同比增速高达220% [7] 自贸离岸债对城投公司的影响 - 自贸离岸债为业务触达"一带一路"但受境内收紧及美元债发行难困扰的城投公司提供融资新选项,但需发行人拥有境外基建项目资产、能依托境外收入作为还款来源或属地自贸区配套完善 [6] - 2023年发改委"56号令"实施后,中资境外债发行由备案登记制升级为审核登记制,对外债资金用途、资金回流等监管强化,城投境外债发行量一度收缩,净融资接近零,部分城投转向发行规则和资金规定相对灵活的自贸区债券,但2023年5月后城投借道自贸区融资暂停 [6] - 城投境外债发行市场仍显示出较强韧性,2024年因境内融资渠道收紧叠加到期债务压力,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同比回升以弥补境内资金缺口 [7]
央行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
华尔街见闻· 2025-06-18 10:08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8项重磅金融政策 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 [1]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1] 个人征信机构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进一步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2]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上海发展离岸贸易 [3]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3]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优化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 [4]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4] - 积极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4]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研究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4]
央行: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快讯· 2025-06-18 09:55
自贸离岸债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标准 [1] - 自贸离岸债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1] - 该举措旨在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 [1]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 - 该措施将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 - 优化措施旨在助力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