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

搜索文档
京东入局酒旅搅动行业风云:一场与携程的“破独”之战
搜狐财经· 2025-06-20 20:15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通过公开信正式宣布进军酒店行业,提出免除最高3年佣金、利用8亿用户资源引流、结合外卖高频场景三大举措[1][2] - 公司选择酒旅作为新增长引擎,因该行业毛利率高达80%以上,且携程2024年净营收533亿元仅占京东总营收4.6%但利润达京东一半[3][6] - 入局手法采用价格战+舆论战,针对携程佣金痛点(10%-30%)推出免佣政策,对标飞猪2%-8%的佣金比例[6] 携程市场地位与行业痛点 - 携程过去5年占据酒旅行业50%以上市场份额(GMV口径),2025Q1净利率达31%,形成垄断格局[3][7][14] - 酒店供应商利润倒挂严重:华住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6.8%,锦江酒店收入降4%,行业头部净利率仅10%左右[7][9] - 携程"调价助手"系统引发商家强烈不满,该系统自动同步竞品低价且关闭困难,黑猫投诉相关投诉达350条[11][12]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现有竞争者中美团占15%份额,飞猪+抖音占10%,携程系仍控制半壁江山[14] - 京东面临用户心智培养难题,酒旅与外卖消费场景差异大,需长期投入改造供应链[15] - 携程已切断与京东原有合作,下架分销产品显示其供应链掌控力,高星酒店多与携程有十年以上合作[16] 市场机会与潜在影响 - 华住等酒店集团OTA订单占比超50%,行业存在摆脱渠道依赖的需求,但中小酒店仍高度依赖OTA[10] - 监管层面已关注自动跟价功能问题,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平台取消该功能防止恶性竞争[12] - 行业需要新竞争者打破携程定价权垄断,京东入局可能重塑OTA格局[13][1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前三季度文旅企业数据:携程营收405.1亿元(同比+18.66%),净利润1749.1亿元(同比+72.95%),远超同程旅行等竞争对手[8] - 酒店集团表现分化:亚朵营收同比+63.38%净利+82.79%,而格林酒店营收降17.22%净利降27.65%[9] - 京东2025Q1净利润105亿元(同比+36.8%),经营利润率从3%提升至3.5%,主要依赖3C家电17.1%的增长[3]
MCN难赢舆论战
36氪· 2025-06-09 08:13
事件概述 - 前MCN于5月16日发布声明指控签约达人"特厨隋坡"违反竞业限制条约并开设风格相似的新账号 [1] - 前MCN试图通过舆论施压但结果适得其反 隋坡粉丝量突破200万且舆论一边倒支持隋坡 [4][3] - 事件本质为合同纠纷但前MCN选择公开化处理 导致自身陷入更被动的舆论局面 [2][4] 前MCN策略失误分析 定位偏差 - 声明中混淆"利益诉求"与"情感需求" 用"忍气吞声""拼死一战"等情绪化表述模糊核心诉求 [7][8] - 将普通网民划入对立面 指责其参与"网暴" 进一步丧失公众好感度 [7][8] 执行缺陷 - 采用业余的"备忘录小作文"形式发布声明 被嘲讽团队缺乏基础办公能力 [10] - 对比游絮案例中专业视频呈现(提词器/字幕/证据链) 前MCN沟通方式缺乏说服力 [10][12] 形象管理 - 以机构IP而非个人形象发声 难以触发公众共情 而游絮通过真人出镜弱化"资本"标签 [13] - 自曝设定每月30条视频KPI等细节 强化"吸血打工人"的负面形象 [12] 行业规律揭示 - 舆论战中个体网红天然占据优势 公众倾向将MCN视为"资本"而站队个人 [4][5][13] - 历史案例(微念/东方甄选等)显示MCN普遍难逃"吸血鬼"标签 仅游絮曾短暂逆转但最终败诉 [13][14] - 网民判断多基于情感立场而非事实 非理性站队现象显著 [15][16] 结果影响 - 隋坡团队仅2人即重建顶流账号 前MCN失去核心IP后未能恢复竞争力 [16] - 事件反向提升隋坡美誉度 前MCN公众形象跌至谷底 [16]
【环时深度】盘点印巴冲突升级背后的舆论暗战
环球时报· 2025-05-20 06:48
印巴冲突与舆论战 - 2019年印巴冲突主要发生在空中,未使用无人机或导弹攻击地面目标,而2024年冲突规模和烈度显著升级,涉及越境行动和更激烈对抗 [1] - 双方在冲突中均通过国内舆论引导宣称胜利,巴方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印方称精准打击巴境内军事目标,但信息真实性存疑 [1] - AI深度伪造技术加剧舆论场混乱,例如网民使用Grok模型验证战机击落视频真伪,部分早期流传影像被判定为伪造 [2] 虚假信息传播案例 - 印媒曾散布巴港口遭"毁灭性打击"、巴省区"宣布独立"等不实消息,迎合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情绪 [4] - 巴社交媒体流传飞行员跳伞视频称俘获印飞行员,后被军方辟谣 [3] - 美国CNN援引匿名消息称巴击落印度"阵风"战机,但印度主持人帕尔基驳斥为"假新闻" [3] 双方国内舆论策略差异 - 印度通过塑造"战斗英雄"(如被俘飞行员改编电影)和莫迪强硬表态(宣称巴"主动求和"并威胁核武)强化民族主义叙事 [2][4] - 巴方刻意保持低调报道,停火后以"成功击退入侵"而非"战胜"定义冲突,并借空军军官奥朗则布形象提升军方公信力 [5][6] - 巴学者指出因国力弱于印度,巴方更注重解决内部问题而非煽动反印情绪 [6] 国际干预与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提前宣布停火引发印方不满,印度坚持克什米尔为"内政"拒绝第三方调解,认为美国介入损害其"战略自主权" [7] - 巴方疑似通过释放"召开核武会议"信号促使美国介入,美媒称白宫因"震惊情报"被迫调解,可能涉及巴核战略舆论操作 [7][8] 技术对舆论战的影响 - 社交媒体成为虚假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印方要求平台删除战机残骸贴文,巴方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红军官塑造正面形象 [3][6] - 国际媒体如《经济学人》指出印媒不实报道与民族主义情绪关联,而巴方通过辟谣机制控制国内信息流向 [4][6]
“阵风”战机被击落,“印度优势”破产
虎嗅· 2025-05-09 19:56
经过5月6日深夜到7日凌晨的激烈空战,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在8日进入看似烈度变低,实则更为紧张的模式。 当天,印度不再大规模出动固定翼飞机,转而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无人机攻击。据巴基斯坦军方通报,巴军一日之内击落了25架由印度发射的以色列 制"哈洛普"(Harop)自杀式无人机。 因4月下旬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的一场恐袭事件,印巴局势陡然升级。印度空军于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发动"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设施"进行袭击。 连续数日,印度社交网络和部分主流媒体上充斥着各类耸动消息。如新德里电视台(NDTV)宣称,巴基斯坦一架F-16战斗机5月8日晚被印度地对空导弹 击落;还有消息称,印度又击落了两架JF-17战斗机…… 然而,这些消息始终未能得到验证。不知来源的印巴冲突真假信息四处传播,很难分辨哪些是交战方有意为之,哪些为博点击的网民所制作。 最反映这场战争"舆论战"属性的,莫过于印度"阵风"是否被击落的验证过程。 经过5月7日凌晨的交火,巴基斯坦军方第一时间宣布双方发生大规模空战,并宣布击落了5架印军战机,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新锐"阵风"战斗机。然而, ...
海外反转交易继续,国内科技赛道有亮点
虎嗅· 2025-04-29 19:54
1、轮番"嘴炮"护市,美国高层担心市场重返"危险区域" 今天国内股票市场整体波澜不惊,没有出现太多机会。会议的效应仍在继续发挥作用,所以整体几大指 数基本都是小幅下挫。科技板块中,虽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有小幅上涨,但在五一小长假之前大幅发 挥的可能性并不大。真正的看点来自海外。 我们来重点解读一下美国方面现在面临的状况。美国在与中国打关税战碰了一鼻子灰后,现在转而去打 舆论战。这场舆论战不仅特朗普在执行,最近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在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来维护市 场。他在最新采访中对中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通过胁迫和引诱,希望中国在当下微妙时刻 与美国坐下来谈。 他的手段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胡萝卜"。他说中国有责任解决贸易问题。这话有点大言不惭。当初是 谁掀起关税战的,谁就应该是第一责任人。但他现在把锅甩给中国,认为中国有责任解决贸易问题。如 果中国与美国坐下来谈,可能会实现关税减免。这是胡萝卜,但最终能否吃到嘴里还不确定。 1、轮番"嘴炮"护市,美国高层担心市场重返"危险区域" 2、国内市场需时间消化压力,密切关注科技赛道亮点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