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深度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高杠杆扩张深陷高负债困局 双良节能豪赌光伏进退两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公司战略与扩张 - 2021年初双良节能总资产约40亿元、年净利润不足2亿元,两年内抛出287亿元硅片生产投资计划[2] - 2021年2月设立包头双良单晶硅科技公司进军GW级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项目[3] - 2021年3月启动包头一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总投资70亿元[4] - 2022年1月启动二期20GW项目投资62亿元,4月追加50亿元20GW组件项目,5月再投105亿元建设50GW拉晶项目[4] - 2020年末公司固定资产仅4.43亿元,总资产41.09亿元,营业收入20.72亿元,归母净利润1.37亿元[5] 融资与财务表现 - 公司借款额度从2021年30亿元逐年提升至2024年150亿元,利息费用从0.35亿元飙升至5.48亿元[6] - 2022年8月定增募资35亿元用于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随后拟发行26亿元可转债支持二期项目[7]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38.30亿元、144.76亿元、231.49亿元和130.3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10亿元、9.56亿元、15.02亿元转为-21.34亿元[1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5亿至-5亿元[12] - 资产负债率从不足50%升至82.77%,所有者权益从70.75亿元降至46.1亿元[13] 行业环境与风险 - 2024年硅片价格下跌超过50%,全行业亏损面扩大[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单晶硅产能达100GW,位列行业前三[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但下半年预计仅58-88GW[1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70-300GW[15] - 公司在建项目计划投资70亿元,尚需26.59亿元[14] 市场反应与评级 - 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公司股价涨幅近400%[7] - 2024年6月"双良转债"信用等级被下调至"AA-"[13] - 公司全部债务166.53亿元,短期债务占比75.73%,市值不足120亿元[14]
深度*公司*保利置业集团(00119.HK):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中经营韧性凸显 债务结构明显优化 兼顾稳与进
格隆汇· 2025-05-22 10:20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保利置业是保利集团地产主业与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保利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48.09% [1] - 保利集团的支持为保利置业提供了强大的融资保障和优质资产注入,助力房地产开发业务快速起步 [1] - 公司管理层多为保利系老员工,董事会主席万宇清拥有20年以上地产行业经验,推动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 - 2024年3月委任胡在新为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负责战略规划及运营管理,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1] 销售与土地储备 - 2024年销售金额542亿元,同比+1.1%,销售排名提升至第17名,首次进入TOP20房企行列 [2] - 一、二线城市销售金额占比达85%,2025年销售目标仍为500亿元 [2] - 2025年预计推货1200亿元,其中年初存量约750亿元,年内计划新增450亿元 [2] - 2024年拿地金额199.5亿元,同比-39.3%,拿地强度回落至37%,楼面均价上涨至2.07万元/平,同比+14.7% [2] - 2024年末总土储1316万平,权益比例70%,平均土地成本1.1万元/平,一线城市土储占比29%,二线城市占比44% [2] 多元业务发展 - 物业管理业务在管面积5274万平,同比+3.9%,2024年收入12.06亿元,同比持平 [3] - 酒店板块布局全国8个城市共9家酒店,其中4家为委托管理酒店,5家为自营酒店 [3] - 截至2024年末,持有投资物业总建面68.2万平,资产值约87亿元,酒店资产值35亿元 [3]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02.1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87.3% [4] - 2024年毛利率降至16.4%,同比-4pct,已售未结规模507亿元,毛利率约16% [4] - 2024年末有息负债规模705亿元,同比-4.7%,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38%,同比-0.5pct [4] - 2024年末净负债率77.2%,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70.4%,现金短债比1.77X [4] - 2024年每股派息0.021港元,股息率1.5%,分红率41%,较2019-2023年20%左右的分红比例明显提升 [4]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作为老牌央企背景房企,股东实力雄厚,经营韧性凸显,2024年销售逆势正增长 [5] - 已售未结资源充裕,毛利率水平不低,为未来结算奠定基础 [5] - 预计2025-2027年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90/404/4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9/2.0亿元 [5]
保利置业集团(00119):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中经营韧性凸显,债务结构明显优化,兼顾稳与进
中银国际· 2025-05-20 1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利置业作为销售和拿地均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债务结构持续优化,经营端韧性凸显 [5] - 公司核心亮点包括股东实力雄厚、经营韧性凸显、能适时调整战略、管理层经验丰富且引进市场化人才 [5] - 公司已基本调整到位,未来将朝更稳健正向的方向发展,已售未结资源充裕,毛利率水平不低,能为未来结算奠定基础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峥嵘三十载,再创美好启新程 - 发展历程:保利置业是保利集团地产主业与资本市场重要平台,历经初创成立期(1985 - 2004 年)、稳步发展期(2005 - 2015 年)、发展瓶颈期(2016 - 2021 年)、逆势成长期(2022 年至今),市场地位逐步提升 [16][17][18][19] - 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为保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保利集团合计持有公司 48.09%股份,为公司提供融资保障和资产注入支持 [25][30] - 管理层:董事会主席万宇清经验丰富,推动公司进入新发展通道;2024 年 3 月胡在新任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有望带来新机遇;2020 年至今持续推动人才市场化 [33][34][35] 地产开发业务 - 打造产品系:打造“甲第”“誉”“赋”“印”“壹号”五大产品系,满足多元需求 [38] - 销售:2007 - 2015 年规模稳中有升,2016 - 2019 年经历下挫,2020 年重回上升通道,2024 年销售金额 542 亿元,同比 +1.1%,排名第 17 名,首次进入 TOP20;2025 年销售目标 500 亿元,预计推货 1200 亿元 [40][41][42][50] - 拿地:2010 年至今布局 31 个城市,累计获取 165 个项目;2024 年拿地金额 199.5 亿元,同比 -39.3%,拿地强度 37%,楼面均价 2.07 万元/平,同比 +14.7%;2024 年、2025 年 1 - 3 月地块均在一、二线城市 [8] - 区域表现:上海与济南市场销售表现较好 [8] - 土地储备:2024 年末总土储 1316 万平,权益比例 70%,平均土地成本 1.0994 万元/平,同比 -2%,高能级城市和长三角占比提升 [8][14] - 开竣工与结算:受行业下行影响,2024 年新开工面积 156 万平,同比 -29.6%,竣工面积 455 万平,同比 +7.3%,结算金额 379 亿元,同比 -2.1% [14] 多元业务 - 物业管理:上海保利物业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多类型物业,截至 2024 年末,项目 288 个,在管面积 5274 万平,同比 +3.9%,2024 年收入 12.06 亿元,同比持平 [8] - 投资性物业及酒店:保利商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相关业务,截至 2024 年末,酒店 9 家,分布 8 个城市;持有投资物业总建面 68.2 万平,资产值约 87 亿元,酒店资产值 35 亿元 [8] 财务指标分析 - 营收与业绩:2024 年营业总收入 402.1 亿元,同比 -1.9%;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 -87.3%;核心净利润 3.4 亿元,同比 -80.6% [8] - 盈利能力:2024 年毛利率降至 16.4%,同比 -4pct,已售未结规模约 507 亿元,毛利率约 16% [8] - 偿债能力:2024 年末有息负债 705 亿元,同比 -4.7%,一年内到期占比降至 28%,信托贷款占比降至 3%,债券融资占比提升至 34%,平均融资成本降至 3.38%,同比 -0.5pct;净负债率、剔除预收后资产负债率为 77.2%、70.4%,同比下降 16.4、2.2pct;现金短债比 1.77X,同比 +0.24X [8] - 现金流:2024 年末货币资金 345 亿元,同比 +9.1%,2023、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净流入 54、68 亿元 [8] - 分红:2025 年修订股息政策,原则上每年分派,金额不低于归母净利润 40%;2024 年拟每股派息 0.021 港元,股息率 1.5%,分红率 41% [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390 / 404 / 40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 / 4% / 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 / 1.9 / 2.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 / 5% / 2%;对应 EPS 分别为 0.048 / 0.051 / 0.052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