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不想换工作,如何提升工作收入呢?|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6-21 18:20
行业选择与收入提升 - 选择高收入潜力行业的关键词:长坡(行业寿命长、天花板高)、厚雪(离钱近)、红利(行业处于红利期)[3] - 大多数从业者已在特定行业深耕多年,换行业难度较大[4] - 提升当前工作收入的途径包括成为行业专家、进入利润部门、成立一人公司或获取股权激励[5][15][21][33] 成为行业专家 - 渐进式创新比简单重复更能提升专业能力[5] - 持续微创新可积累为领域内专家优势[6] - 专家视角可带来行业内议价权,区别于普通从业者[12][14] 利润部门策略 - 公司分为利润部门和成本部门,后者在经济低迷时易被压缩[15][19] - 同一部门在不同公司的定位可能截然不同[16][17] - 应争取成为利润部门的核心角色以增强职业稳定性[20] 创业与价值获取 - 成立一人公司或数字游民模式可降低创业成本[30] - 股权激励是风险较低的价值获取方式[33] - 私募基金行业年注销量达上千家,显示创业高风险[26][27] 行业趋势把握 - 指数基金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第一个1万亿用17年,第四个1万亿仅用7个月[41] - 新兴机会存在于红利基金、固收+指数基金、REITs等细分领域[45] - 前瞻性布局需提前10年积累,如头部指数基金公司的成功案例[43] 职业发展视角 - 应从"公司内从业"转向"行业内从业"视角[10] - 资深专家需用经验预判行业未来增长点[47] - 提前积累能力可抓住行业爆发期机遇[48]
想要提升收入,该选什么样的行业呢?|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6-14 21:54
行业选择 - 选择行业需关注三个关键词:长坡、厚雪、红利 [6] - 长坡指行业寿命长且天花板高,需对社会有贡献且各方受益 [7][8] - 厚雪指行业利润高,分为高毛利(消费、医药、科技头部公司)和资本密集(金融、公用事业、能源国企央企) [13][15][17] - 红利期行业特征包括收入盈利高速增长、大规模扩招、从业人员收入高、应届生高薪 [22] - 行业红利期过后通常仅头部公司存活并占据多数盈利 [24] 收入提升因素 - 供求关系影响收入,高速发展期人才供不应求可获薪酬溢价,成熟期则薪酬增长放缓或裁员 [30] - 创造独特价值是核心竞争力,使人才在行业内受追捧 [31][32] - 行业影响力包括人脉、解决上下游问题能力、代表作或知名案例(律师、医生、科研、金融等领域) [33][34] - 构建复利模式让工作积累产生持续效益,如医生通过杏林展示能力 [35][40][42] 行业案例 - P2P行业因底层资产问题无法持续,早期参与者获利但投资者受损 [9][10][11] - 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行业红利期后仅头部公司存活 [25] 书籍推广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上市首日登京东金融与投资榜销量第一 [49] - 该书全球畅销30年,被华盛顿邮报评为十大投资佳作,巴菲特称为价值连城指南 [50]
北京人力(600861):政府补贴助力利润增长 关注后续政策催化&技术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30.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44.4% [1][2]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106.9%,非经常损益中政府补贴贡献2.58亿元 [2] - 25Q1营收108.4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180.4%,其中政府补助4.18亿元 [2] 业务结构 - 2024年业务外包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3.96%,占比最高 [2] - 人事管理/薪酬福利/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收入分别为9.9亿元/12.0亿元/43.4亿元,同比变动-9.06%/+4.68%/+12.60% [2] - 业务外包毛利率3.22%,同比下降0.05pct,人事管理毛利率82.30%,同比下降3.92pct [3]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4年整体毛利率5.48%,同比下降0.72pct [3]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2.1%/0.1%,同比分别下降0.2pct/0.5pct/0.4pct [3] - 归母净利润率1.8%,同比提升0.4pct [3] 战略与股东回报 - 2024年新增千人规模大客户30家,与德科集团、华为技术签订全球合作协议 [3] - 2024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合计3.96亿元,现金分红比例50.0%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国内招聘市场需求稳步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望逐季回升 [1][4] -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格局优且分散,公司凭借国企背景和全国布局强化竞争力 [1][4]
身处红利行业,为啥赚不到钱?
虎嗅APP· 2025-03-24 07:47
行业现象分析 - 《哪吒2》票房达150亿人民币但外包特效师因高强度工作和低薪(起薪4000元,资深者1万,总监级3-5万)转行房产中介 [1][18] - 电影特效行业存在"行业赚钱但从业者未受益"现象,外包团队按计件收费且不承担票房风险,但面临账期压力和低价竞争 [4][6][17] - 游戏特效师收入高于电影特效师,因游戏领域需求更稳定且频次高 [19] 薪资决定因素 - 市场稀缺度决定薪资:猎头顾问(稀缺)薪资高于派遣团队(可替代性强),外教薪资是中方教师2-3倍 [12][15][17] - 离销售端越近的岗位越易分到红利:影院工作人员(直接产生销售)收入随票房增长,房产中介吃足地产红利 [21][23] - 核心团队(20%)创造80%价值,非核心岗位(如外包特效师)难以获得高分成 [26][28]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效行业门槛低(中专学历可入行)、供大于求(每年仅少数电影投入超2亿特效预算),导致价格透明且利润薄 [17][18] - 生物科学等"天坑专业"因人才过剩导致就业难,体现"人才红利"对从业者的负面影响 [31][32] - 香港影视行业存在"内卷红利",演员统一片酬但周星驰等导演要求更高工作强度 [33][35] 甲方-乙方关系 - 电影甲方常以"工匠精神"要求无限修改,乙方被迫接受免费加急、延长账期等不平等条款 [37][39][41] - 广告/特效行业存在外行指挥内行现象,需求模糊(如"五彩斑斓的黑色")增加执行难度 [39] 职业发展建议 - 避免过度竞争赛道(如公务员考试),寻找差异化竞争力 [44] - 选择具备市场/技术红利的公司,而非将员工视为红利的公司 [47] - 薪资由岗位市场价值(Pay for Position)决定,非工作强度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