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质量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廊坊银行时隔三年或将迎新任行长,与董事长同为国有大行出身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53
本月第一天,公众号"廊坊银行掌上资讯"发布文章,内容中提到"在河北省固安县召开的2025年度政银企对接工作会上,廊坊 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代为履职)付铁军、战略副总监兼县域管理部总经理张忠永受邀出席。" 上述消息显示,付铁军已出任廊坊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代为履职)。这意味着待相关程序完成后,付铁军有望出任该行 新任行长。 事长,不再担任行长职务。廊坊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末邵丽萍为该行董事长,并代为履行行长职务。此后廊坊银 行行长职位未再有过新人选。 廊坊银行成立于2000年底,是由廊坊市政府发起设立的国资参股银行,其前身为廊坊市商业银行,2008年正式更名为廊坊银 行。公开信息显示,付铁军此前担任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副行长。2024年11月底其曾以建行沧州分行副行长身份出席高校活 动,直至本次传出履新。相同的是,廊坊银行现任董事长崔建涛也来自国有大行,原为中国银行廊坊分行行长。去年底,河 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显示,崔建涛廊坊银行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已获批。 近年来,廊坊银行不慎踩雷华夏幸福,业绩表现及资产质量问题因此备受市场关注。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为3028.36亿 元,较年初减少53. ...
A股42家银行上半年利润1.1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7:58
核心观点 - 银行业营收净利实现正增长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净息差降幅收窄 收入结构多元化 分红力度增强 [2][4][5][6][13][14] 营收与净利润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营收合计2.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 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2][4] - 六大行营收1.81万亿元 净利润6825.24亿元 占整体市场超六成 工商银行以4090.82亿元营收居首 同比增长1.8% [4] - 30家银行营收保持正增长 9家银行营收降幅收窄 33家银行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6家银行增速超10% 杭州银行增速达16.7% [4][5] - 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转正 包括北京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5]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 - 净息差1.53% 较年初下降8BP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 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28BP 存款成本率下降25BP [5] - 利息净收入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但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97% 中间业务收入增3.06% 其他非息收入增10.68% 投资收益增23.46% [5][6] 收入结构优化 - 工商银行国际化与综合化业务占集团营收9.8% 税前利润13% 中国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6] - 邮储银行中收和其他非息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建行非息收入占比超25% 财富管理等重点业务占手续费收入超六成 [6][7] 资产规模与信贷投放 - 42家银行资产总额321.3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6.35% 六大行资产总额214.02万亿元 增7.18% [9] - 贷款和垫款总额179.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13.4万亿元 增8.07% 8家银行实现两位数增长 西安银行以22.94%增速居首 [9][10] - 信贷结构优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万亿元 同比增22.9% 绿色贷款余额42.4万亿元 较年初增14.4%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6万亿元 同比增12.3% [10] - 中国银行贷款总额23.0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6.74% 绿色贷款增17.21% 制造业贷款增12.99%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超三成 [11] - 光大银行企业贷款新增1976亿元 同比增量翻倍 交通银行对公贷款较年初增3764亿元 增幅7.18% [11]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15% 环比下降1BP 25家银行不良率同比下降 9家持平 8家略有抬升但增幅在0.1个百分点内 [12] - 资产质量稳定得益于宏观经济支撑 监管政策引导和银行风险管理努力 拨备覆盖率充足 [12] 分红情况 - 18家银行实施中期分红 7家银行为上市以来首次 包括招商银行 常熟银行等 [13][14] - 六大行现金分红总额2046.57亿元 工商银行分红503.96亿元居首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分红分别为486.1亿元 418.2亿元 352.5亿元 [14] - 沪农商行 上海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分红比例超30% 分别为33.14% 32.22% 30.7% 35% 招商银行为首次分红 [15] - 中信银行中期分红比例30.7% 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15]
上海银行业绩排位再生变数 新帅能否重启资产扩张正循环?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9:13
营收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3.44亿元 同比增长4.18% 但被南京银行284.8亿元超越 在长三角城商行中排名降至第四 [1][2][3] - 净利润132.3亿元 同比增长2.02% 增速在5家城商行中垫底 其他四家增速均超8% [1][2][3] - 利息净收入164.53亿元 同比增长1.72% 净息差1.15% 较去年下降2BP [3][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6亿元 同比减少5.96% 其中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9% [4][5]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8.31亿元 同比增长12.05% 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流转收益 [5][6] 资产与资本状况 - 总资产3.29万亿元 同比增速仅2.18% 远低于江苏银行26.99% 宁波银行14.39% 南京银行16.86% 杭州银行12.63%的增速 [1][7] - 贷款总额1.44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2.22% 公司贷款增长1.87% 个人贷款下降5.89%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8% 在5家城商行中排名第一 [1][7] - 净资产收益率5.5% 在5家银行中垫底 其他四家普遍在7%以上 [7] 业务结构优化 - 定期存款占比65.27% 较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 负债端成本改善 [3] - 对公贷款增量主要投向制造业 相关贷款较去年末增加125.7亿元 [4] - 区域经营布局覆盖长三角 京津 粤港澳和中西部重点城市 [8] 管理层与战略方向 - 2025年迎来新董事长顾建忠 提出聚焦科创 绿色 普惠和制造业领域 [8] - 计划深化四大体系建设 包括人才组织 产品创新 客户服务和渠道体系 [8] - 近200亿元可转债存续 转股后可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 [8]
上海银行业绩排位再生变数,新帅能否重启资产扩张正循环?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6: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3.44亿元 同比增长4.18% 在长三角城商行中排名第四 被南京银行284.8亿元超越 [2][3][4] - 净利润132.3亿元 同比增长2.02% 增速在5家城商行中垫底 其余4家增速均超8% [2][3][4] -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5.5% 在5家城商行中最低 其余普遍超7% [9]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164.53亿元 同比增长1.72% 净息差1.15% 较去年下降2BP 负债端成本改善 [5][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6亿元 同比减少5.96% 代理业务收入增8.69% 财富管理规模增长驱动 [6][7]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8.31亿元 同比增12.05% 因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 [7][8] 资产与资本 - 总资产3.29万亿元 同比增速仅2.18% 远低于江苏银行26.99% 宁波银行14.39% 南京银行16.86% 杭州银行12.63% [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8% 在5家城商行中最高 有近200亿元可转债存续 转股可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 [9][10] - 贷款总额1.44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2.22% 公司贷款增1.87% 个人贷款减5.89% 制造业贷款增125.7亿元 [5] 战略布局 - 新董事长顾建忠提出锚定科创绿色普惠制造业重点领域 深化人才组织产品创新客户服务渠道四大体系建设 [10][11] - 覆盖长三角京津粤港澳中西部重点城市的区域经营布局 前期布局网点产能逐步提升 [10]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不良率1.18% 与去年末持平 定期存款占比65.27% 较上年末降0.7个百分点 [2][5]
天津银行姗姗未至“万亿俱乐部”
北京商报· 2025-03-25 22:17
资产规模与盈利表现 - 总资产达9259.94亿元 同比增长10.1% 负债总额8565.84亿元 同比增长10.4% 但未突破万亿规模[1][3] - 营业收入167.1亿元 同比增1.5% 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 同比增1.1% 增速较2023年分别下滑2.9和4.4个百分点[3] - 盈利规模被重庆银行反超 重庆银行归母净利润51.17亿元 同比增长3.8%[4] 收入结构与息差表现 - 利息收入309.9亿元 同比降0.7%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0.9%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03% 同比降49个基点[3] - 净利息收益率1.47% 同比降18个基点 主因响应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策[3] - 行业层面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0家净利息收入下滑 降幅区间0.61%-21.63%[4] 中间业务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8亿元 同比增6.9% 主要增长动力为结算清算手续费[6] - 顾问咨询费收入同比降70.8% 银行卡费收入降14.9% 其他手续费佣金收入降73.8%[6] - 交易净损益实现10.1亿元 同比增幅达180.6%[7]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不良贷款率1.7% 与上年持平 但不良贷款金额增加7.9亿元至76.1亿元[7] -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4.5% 制造业不良率6.19% 较2023年上升1.2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不良率升至1.41%[7] - 逾期1-3年贷款增102.8% 逾期3年以上贷款增72.9%[8] 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 - 启动"双五战役" 包括化险、收入、成本、存款、诉讼五大攻坚战及能力素质等五大提速战[9] - 出资5亿元参与捷信消金股权重组 持股10% 旨在突破地域限制拓展零售及普惠金融[9][10] - A股上市进程仍处辅导期 尚未取得部分外部批复[9]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压力 负债成本居高不下[4] - 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激烈 需全面尽职调查与投后管理[10] - 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提升负债成本管理能力 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