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动策略

搜索文档
炒股这么容易,为什么还这么多亏钱的
集思录· 2025-06-10 22:03
投资策略有效性讨论 - 定投垄断大央企国企并股息复投的策略被认为胜率较高,但历史数据显示央企国企如中石油18年未回到中位线,银行股也曾被市场长期抛弃[1][4] - 指数点位对定投收益影响显著,6000点时期定投普遍盈利,2600点时期则普遍亏损[2] - 市场存在周期性,2007年"五朵金花"时期投资者多数未解套,策略有效性随时间变化[5] 市场行为与投资者心理 - 投资者常因初期策略短期有效而过度自信,随后市场变化导致策略失效并经历多次试错[2] - 新股民入市5年总收益20%相当于年化4%,收益水平引发讨论[1] - 投资自由度过高导致多数人成为"韭菜",仅有自律且有能力者能持续盈利[3] 实际操作案例 - 某投资者2018年开始定投宽基指数,采用PE历史百分位指标,低估时按周定投,20%收益率止盈,盈利周期1-3年[6] - 个股操作案例:赛轮轮胎15元买入,经历关税战跌停后采用每跌10%加仓策略,最终保本清仓[7] - 可转债投资尝试临近下修轮动策略,选取10只转债按董事会提议下修公告日介入,要求到期收益率>0且PB达标[7] 投资工具与策略演进 - 当前采用三策略并行:定投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20%止盈)、持有转债指数ETF并高抛低吸、短线交易有债底保护的即将下修可转债[7] - 计划未来使用"指数ETF+虚值看跌期权"策略,需50万资金门槛[7] - 投资被类比为围棋对弈和战场生存,规则简单但实际复杂度高,专业度差异显著[10] 行业周期与个股表现 - 央企国企2024年前走势疲软,与当前推荐形成对比[6] - 郑煤机和新集能源曾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但个股投资受突发事件影响大(如关税战)[7] - 可转债市场存在溢价率分化现象,低溢价率品种价格高且股性强,高溢价率品种债性强但依赖下修条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