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搜索文档
2025亚洲评价周活动在西安市举行
中证网· 2025-09-05 15:20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徐金忠)日前,由中国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发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亚太财 经与发展学院)和亚洲开发银行独立评价局承办的"2025亚洲评价周"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活动开 幕式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主持。 2025亚洲评价周活动的主题是"应对挑战:继往开来"。在为期4天的研讨活动中,来自财政部预算评审 中心、山东省财政绩效评价中心、陕西省西安市财政局、浙江省台州市财政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 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国内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以及多家国际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发展 合作新动态及对绩效评价的新要求""支持'宜居城市'建设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包容性评价过程如何促 进变革""强化气候行动的可评估性与质量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发起了"亚洲评价周"系列年度活动。今年恰逢活动 创立十周年。作为区域内绩效评价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能力建设盛事,"亚洲评价周"一直秉持"打造亚洲 地区乃至全世界一流的绩效评价领域能力建设和交流沟通平台"这一初衷,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努力 推动各方进一步加深对绩效评价理论的理解和认知,促进 ...
【西安】“五个精打细算”把好关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陕西日报· 2025-08-18 08:14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 并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2] - 西安市将政府收支预算 部门和单位收支预算 政策和项目支出预算 以及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2] - 西安市初步构建起涵盖事前 事中 事后各环节全链条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2]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 西安市坚持做好"五个有" 即决策有评估 过程有监控 完成有评价 结果有反馈 反馈有应用[2] - 通过事前预算绩效评估集中财力服务保障中央 省上和全市重大战略 重要任务 重点改革 "砍掉"低效无效项目支出需求[3] - 每年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编纂《重点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目标手册》[4] 预算绩效管理项目规模 - 西安市制定全年预算绩效管理项目计划包括50余个重点预算绩效管理项目[4] - 临潼区2024年对20个项目开展重点预算绩效评价 涉及资金7.87亿元[4] - 周至县2024年开展事前预算绩效评估项目236个 涉及资金10.78亿元[5] 资金节约与重新配置 - 周至县通过事前预算绩效评估节约资金1.45亿元[5] - 节约资金主要来源于生态保护 县城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 民生 水利 教育 乡村振兴 应急 医疗 文旅 产业发展等领域[5] - 节约资金后续继续安排在同领域范围或统筹安排在已入项目库的项目[6] 绩效结果应用 - 临潼区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区级目标责任考评 并全部应用于下年度预算编制[4] - 绩效评价结果由第三方现场"开盲盒"逐一通报[4] - 在教育 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 绩效评估结果直接影响资金分配 确保资源流向服务质量高 公众满意度高的项目[4] 预算执行监控 - 西安市将市级专项资金全部纳入事中预算绩效"双监控"[4] - 对30项市级专项资金全面开展监控 对未完成和因情况变化无法实现的绩效目标分析偏差原因[4] - 及时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及时督导部门改进管理 及时校正调整绩效目标 并与当年预算调度及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4]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关于四川省2024年省级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2025年7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四川日报· 2025-08-07 08:48
财政收支情况 - 2024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5.7亿元,为预算的96.3%,同比下降1.8%,收入总量9903.7亿元 [2] -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1.9亿元,完成预算的85.5%,较上年增长8.3%,支出总量9522.5亿元 [2] - 省级结转资金381.2亿元,实现收支平衡 [2] -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1.9亿元,为预算的115.4%,收入总量4692.3亿元 [2] -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0.8亿元,完成预算的70%,支出总量4623.4亿元 [2] -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3亿元,为预算的125.3%,收入总量38.7亿元 [3] -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4亿元,完成预算的70.6%,支出总量31.9亿元 [3] -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227.2亿元,为预算的101.1%,收入总量13639.9亿元 [3] -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607.1亿元,完成预算的99.2%,支出总量5728.9亿元 [3] 地方政府债务 - 2024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4028.9亿元,其中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406.5亿元 [3] - 债务余额控制在核定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 [3] 预算执行情况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0.6亿元,支出增加816万元 [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加199万元,支出未发生变化 [4]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增加105万元,支出未发生变化 [4]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减少0.9亿元,支出增加0.8亿元 [4] 财政管理建议 - 持续强化预算决算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加快谋划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 [5]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 [5] - 加大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力度,加强资产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 [5] - 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地方立法,深化预算与绩效管理全链条融合 [5] -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 重大战略部署 - 加强各类财政性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6] - 持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 - 统筹文旅、体育、商贸等领域资金政策,支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6] - 强化"两重"建设资金常态化监管和跟踪问效 [6] 民生保障 - 持续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生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 [7] - 加大促创业、稳就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贫困家庭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7] - 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要加力支持文旅体育、教育医疗、"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 [7] - 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7] 财政风险防范 - 持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享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8] - 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规模 [8] - 完善全口径债务监测体系,加大违规举债查处问责力度 [8] - 建立健全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多渠道统筹化债资源 [8] - 加强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贯通协同,严肃财经纪律 [8]
关于2024年省级决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7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四川日报· 2025-08-07 08:48
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 2024年四川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5.6亿元,为预算的97.5%,增长1.9% [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47.2亿元,完成预算的90.6%,增长5.6% [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61.2亿元,为预算的96.2%,支出6025.5亿元,完成预算的88.2% [4]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1.8亿元,为预算的142%,支出90.8亿元,完成预算的80.5% [4]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827.4亿元,为预算的101.5%,支出5965.3亿元,完成预算的99.3% [4]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5.7亿元,为预算的96.3%,下降1.8% [5] - 税收收入844.7亿元,为预算的94.4%,其中增值税434.9亿元,企业所得税207亿元,个人所得税63亿元 [6] - 非税收入131亿元,为预算的111% [6]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60.3亿元,教育支出235.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68.6亿元 [6]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1.9亿元,为预算的115.4% [9] - 筹集资金4692.3亿元,其中支出160.8亿元,补助市县416.7亿元,转贷市县专项债务4017.5亿元 [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3亿元,为预算的125.3% [10] - 筹集资金38.7亿元,其中支出16.4亿元,补助市县1.7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3.8亿元 [10]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 -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227.2亿元,为预算的101.1% [10] - 筹集资金13639.9亿元,其中支出5607.1亿元,上缴中央87.2亿元 [10]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 2024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079.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531亿元,再融资债券2548.2亿元 [11] - 2024年末全省债务余额24028.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074.3亿元,专项债务15954.6亿元 [12] 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 统筹20亿元支持前沿科技攻关,投入13亿元支持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14] - 投入53.6亿元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和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14] - 下达8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过650万件 [14] - 投入228.5亿元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5] - 安排专项债券1542亿元支持18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 [16] - 投入18.8亿元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17] - 投入8839.3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18] 财政管理改革 - 出台《关于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33项政策措施 [20] - 建立财政支持战略找矿投入机制,调整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比例 [20] - 修订《四川省省级财政性资金管理决策程序规定》,加强预算编制质效 [21] - 建立财政绩效监督"三管三必须"工作机制,推动绩效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22]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省本级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辽宁日报· 2025-08-01 09:12
2024年辽宁省本级财政决算核心数据 -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8亿元 完成预算98.1% 收入总计5031.3亿元 支出总计5031.3亿元 实现收支平衡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5亿元 完成预算110.8% 收入总计1350亿元 支出总计1350亿元 [1]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4亿元 完成预算113.1% 收入总计5.6亿元 支出总计5.6亿元 [2]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413.3亿元 完成预算96.7% 支出3467.2亿元 当年收支结余-53.9亿元 年末滚存结余614.8亿元 [2] - 全省政府债务余额14019.5亿元 其中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932.3亿元(一般债务463.6亿元 专项债务468.7亿元) [2] 财政政策与资金管理 - 统筹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 科学安排"两重""两新"资金 [5] - 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 促进重大建设项目配套融资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5] - 强化"四本"预算统筹 加强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有机衔接 [7] - 依法依规组织收入 严禁征收"过头税费" 强化预算约束 杜绝无预算支出 [7] 财税体制改革方向 -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 强化各类收入管理 [6] - 加快实施零基预算改革 打破支出固化格局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匹配程度 [6] - 持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培植壮大财源 推动高质量发展 [6] 预算绩效管理 - 将绩效评价贯穿事前评估 事中执行和事后运用全过程 [8] - 强化绩效指标设置与财政支出标准衔接 科学设置绩效目标 [8] - 健全新政策新项目事前评估机制 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和分析 [8] -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作为优化预算安排和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参考 [8] 风险防控措施 - 全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完善资金足额优先保障机制 [9] - 严格财政暂付款管理 落实"只减不增"要求 [9] - 统筹财政资源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坚决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9] - 加快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转型发展 健全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 [9] 监督机制强化 - 加强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同 规范权力运行 [11] - 围绕重大战略落实 重大政策实施 重大项目推进开展审计监督 [11] - 聚焦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暂付款管理 债务管理等方面开展重点监督 [11] - 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形成财经监督威慑效应 [11]
中央部门连续十五年“晒账本”,绩效信息公开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07:33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 - 中央部门依法依规集中向社会公开2024年度决算 这是连续第十五年公开 [1] - 公开渠道包括各部门门户网站和财政部门户网站"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专栏 [1] - 公开内容包含部门概况 9张部门决算公开表 部门决算说明和专业名词解释4个部分 [1] 绩效评价信息公开 - 2024年中央部门绩效信息公开范围更广 随决算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数量增至743个 比上年增加27个 [2] - 示例项目"推动融合创新发展项目"绩效自评总得分9.9分 其中"运营指标"实际完成40.8万人 远超≥10万人的预算目标 [2] - 财政部推动部门评价工作 要求以5年为周期实现重点民生项目评价全覆盖 [2] - 2024年财政部确定55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 聚焦科技教育 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 [2] 政府采购公开 - 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连续第十年公开 包含整体支出和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落实情况 [3] - 自然资源部2024年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比60.6%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采购授予中小企业比例达100% [4] - 政府采购通过订购首购制度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4] 绩效评价影响 - 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推动财政资金向高效益领域倾斜 [3] - 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 改变"重投入轻产出"的传统预算模式 [3]
政策高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10 23:58
政策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规范重大工作决策机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与权力运行监督 [2][3] -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等重点领域 [4][5] 信用与金融改革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十项重点任务包括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分类失信信息、简化修复流程等,助力企业信用恢复 [6]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与数字技术赋能 [7][8] 区域与产业调研 - 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在福建调研强调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9][10] -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湖北调研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中 [9][10] 财政与预算管理 -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2024年中央决算草案,指出预算管理、财税政策、政府投资等问题,建议规范预算决算、加强绩效管理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