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
搜索文档
杰普特20251030
2025-10-30 23:2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杰普特[1] * 公司业务聚焦于激光器、激光/光学设备及光通信器件[3][13] * 主要下游行业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动力电池及储能、泛半导体、被动元件等[3][4][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与增长来源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超过15亿元[3] * 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增长来源包括:消费类激光器贡献约1.5亿元增量[2][4]、锂电池和储能扩产带来良好销售表现[2][4]、通信行业资质认证及扩产带来单季3,000万元增量且已实现盈利[2][4][5]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42%,净利润率达17%,创下新高[6] 业务板块进展与展望 **通信业务** * 通信业务被视为公司下一个重要增长曲线,2025年预计完成约1亿元量级收入,未来2-3年目标超过10亿元[2][7] * 第三季度通信业务经营利润率已与公司整体持平[2][7] * 公司在泰国和惠州工厂扩展顺利,订单增速快[7] * 光通信自动化设备导入提升效率,例如NPO后端检测设备将检测时间从两人两小时缩短至一人20分钟[16] * 通信业务第三季度毛利率约30%,预计随规模扩大和自动化设备导入将进一步提升[16] * 对2026年通信业务规模达5亿元或更乐观目标充满信心,可触达性高[17] **消费电子领域** * 为A客户折叠屏手机提供的Face ID Meta Lens已小批量出货,预计2026年大批量出货,潜在设备空间约30亿元,对应利润约10亿元[2][9] * 独家服务A客户XR线条检测需求,并参与AI眼镜项目,与OpenAI对接新需求[9][18] * 确定性的项目包括Face ID检测及折叠屏手机相关检测设备,2025年及2026年需求明确[18] **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 * 大客户扩产指引乐观,二线及海外客户开始采用公司激光器,趋势向上[2][10] * 主要配合C客户提供3至4款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及相关配件,在各类型产品结构中市占率、格局及研发进度良好[20] **激光器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激光器业务收入约9亿元,其中MOPA激光器6.5亿元,固体激光器1亿元,连续光激光器1.5亿元[3] * 消费类激光器因技术方案升级将继续贡献大幅增量[2][6] * 与创想3D合作持续推进,预计2025年12月会有大批量产品出货[12] * 激光器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C端的应用场景(如3D打印)处于从0到1的初期阶段[11] **其他设备业务** * 被动元器件设备收入约为1亿元,其中测试分选机是最大增量,预计2026年订单将实现国产化从0到1的突破[3][19] * PCB激光盲孔专机设备已获得东山、盛宏等客户订单,并进行A客户测试,市场空间广阔[4][8] * 在软板国产化替代方面已站稳脚跟,2026年可开始起量[22] 其他重要内容 **客户与竞争格局** * 在大客户方面,如创想3D的部分激光器为独供(MOPA和固体紫外),半导体蓝光为共供[24] * 对于二线客户有信心以高市占率或独家方式合作[24] **运营与规划** * 公司预计2026年总人数将增至2,000-2,100人(2025年约为1,900-2,000人)[30] * 2026年整体费用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其中研发和管理费用增幅约10%,销售费用可能随收入增长增加30%[30] * 库存减值占利润或收入比例将持续下降,但绝对值无法明确预测[21] **新领域布局** * 公司投资了随动智能(占股5%),在机器人领域有所布局[25] * 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关注设备类、组装类业务及激光传感器和光学器件等远期需求[27] * 北美子公司针对A客户及其他消费电子、激光检测设备需求,并开发OpenAI硬件需求,目前处于早期阶段[22]
Why Is 3D Systems (DDD) Down 7.9% Since Last Earnings Report?
ZACKS· 2025-09-11 00:3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亏损7美分 较市场预期的13美分亏损有所收窄 去年同期亏损14美分[2] - 总收入9480万美元 同比下降16.3% 较市场预期低3.56%[3] - 非GAAP毛利润3720万美元 同比下降19.8% 非GAAP毛利率下降170个基点至39.2%[7] - 调整后EBITDA为亏损1290万美元 同比恶化530万美元[7] 收入构成 - 产品收入5380万美元 同比下降25% 占总收入56.7%[3] - 服务收入4100万美元 同比下降1.2% 占总收入43.3%[4] - 医疗解决方案收入4500万美元 同比下降7.9%[6] - 工业解决方案收入4980万美元 同比下降22.6%[7] 业务细分 - 医疗解决方案业务专注于牙科 医疗设备 个性化健康服务和再生医学[5] -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服务于航空航天 国防 运输和通用制造业[5] - 医疗科技业务同比增长13% 环比增长16% 受个性化健康服务和FDA批准的手术导板及植入物需求推动[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1.164亿美元 较上季度1.35亿美元下降[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960万美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129亿美元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9730万美元[8] - 总债务1.226亿美元 较上季度2.123亿美元显著减少[8] 市场表现与评级 - 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下跌7.9% 表现逊于标普500指数[1] - 获得Zacks评级第二级(买入) 预期未来几个月将获得高于平均的回报[11] - 增长评分B级 动量评分B级 价值评分D级 综合VGM评分C级[10] 业绩驱动因素 - 收入下降主要因宏观经济环境挑战和关税不确定性 导致大型OEM客户削减资本支出[3] - 医疗解决方案收入下降主要因牙科领域特定客户采购减少 该客户曾在2024年进行大量采购[6] - 毛利率下降因业务组合变化 受2025年第二季度Geomagic业务剥离影响[7]
计算机行业周报:计算机持仓占比低位!AI链商业化拐点将至-2025072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6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计算机行业后续发展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持仓占比低位,三大逻辑看好后续计算机演绎;技术渗透与股价复盘,本轮AI行情符合科技板块演绎规律,AI链将迎来估值提升;科大讯飞推理大模型X1正式升级上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2持仓情况 - 2025Q2计算机行业公募基金配置占比2.6%,较上季度降0.6pcts,处2010年来10%分位;配置系数0.56,较25Q1降0.11;持仓占比在三十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十三 [8] - 2025年AI仍为计算机全年主线,看好后续演绎的逻辑有:国产算力推出超节点方案,性价比提升且与海外差距缩小;多款基础大模型推动AI应用商业化;多领域创新不断,稳定币、3D打印、物理AI等成看点 [9] - 前十大重仓股相对稳定,美图公司新进,用友网络退出;前十大中3家加仓,7家减仓;加仓AI应用相关标的,金融IT、AI应用加仓幅度大,拓维信息等获加仓 [17][18][21] 估值情况 - 2025年7月22日,计算机行业PE(TTM)为85.4x,处历史93.40%分位数,PS(TTM)为3.4x,处历史48.90%水平,PCF(TTM)为45.7x,处历史13.00%水平;当前估值超2020年、2023年高点,后续随着宏观经济复苏等,估值有望消化、市值提升 [24] 技术渗透与股价复盘 - 云计算以广联达为例,云渗透约15%-40%为最佳投资窗口期;智能驾驶以德赛西威为例,智驾渗透与业绩共振时为最佳投资窗口期;半导体以北方华创为例,最佳投资窗口期在低渗透率时期 [27][31][32] - A股不同科技板块演绎节奏受新技术确定性和可跟踪性影响;本轮AI行情符合科技板块演绎规律,AI应用类似云计算,预计下半年进入市值快速提升阶段,AI国产算力类似半导体+智能驾驶,业绩兑现后将迎市值抬升 [36][37] 重点公司更新 - 2025年7月25日,科大讯飞推理大模型X1升级上线,在综合能力、幻觉治理、多语言等方面提升,已用于多场景,24年大模型中标数量和金额国内第一,AI收入增长良好 [38] 重点标的 - 数字经济领军有海康威视、金山办公等 [47] - AIGC应用有金山办公、鼎捷数智等 [47] - AIGC算力有浪潮信息、海光信息等 [47] - 数据要素有税友股份、博思软件等 [47] - 信创弹性有海光信息、太极股份等 [47] - 港股核心有中国软件国际、金蝶国际等 [47] - 智联汽车有德赛西威、虹软科技等 [47] - 新型工业化有鼎捷数智、思看科技等 [47] - 医疗信息化有润达医疗、嘉和美康等 [47]
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华西证券· 2025-07-07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加速放量,引领折叠屏产业链创新升级,看好折叠屏UTG盖板、铰链等核心增量环节以及液态金属、3D打印等新工艺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叠屏手机加速渗透,引领智能手机创新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暖,达12.38亿部,同比+6.4%,苹果、三星、小米占据半壁江山,CR3为50% [12] - 折叠屏技术成智能手机领域受关注的创新方向,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首款消费级量产折叠屏手机,2019年起多家厂商入场 [15] - 折叠屏手机有横折式和竖折式,2024年中国横折和竖折手机占比分别为67.4%和32.6% [17]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1780万台,预计2027年达7000万台,2024 - 27年CAGR为57.8%,苹果有望2026年推出折叠iPhone带动放量 [20]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华为以48.6%市场份额领先 [23] - 折叠屏手机硬件端有折叠痕迹明显等问题,软件端有外屏利用率低等痛点 [24] - 主流厂商折叠屏手机厚度及重量持续优化,2021 - 23Q3横折叠手机平均厚度由15.1mm减薄到11.1mm,平均重量由289.2g减重到252.8g [29] - 折叠屏手机价格不断下探,2021 - 23Q3横折叠手机均价从14032元降至9942元,竖折叠手机均价从8294元降至6766元,2024年持续下行 [31] - 铰链和盖板是折叠屏手机核心价值增量,三星Galaxy Fold1显示模组和机械结构件成本占比分别提升13.3%和5.8%,华为Pura X显示模组和铰链系统占比合计70% [36] 铰链:折叠屏核心零部件,各品牌积极布局打造差异化 - 铰链负责支撑和引导屏幕开合、悬停,结构复杂,要满足20万次以上开合寿命,厂商对其结构、材质和工艺全面升级 [38] - 折叠屏铰链分水滴和U型,水滴型折痕浅、减少屏幕磨损,华为、OPPO等内折叠手机基本采用,三星Galaxy Z Fold 5系列也采用 [40] - 国内厂商基于水滴型铰链精简结构、引入创新材料实现轻量化,如小米MIX Fold 4龙骨转轴2.0 [44]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约32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154亿美元,2024 - 32年CAGR为21.69% [47] - MIM工艺流程包括造粒、注射、脱脂、烧结,后续还需整形等处理,结合塑料注射成形和粉末冶金优势,适合大批量生产复杂金属产品 [53] - MIM技术相比传统金属加工和CNC技术,有设计自由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我国MIM行业快速发展,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41.4亿元,2020 - 26年CAGR为11.65%,消费电子应用占比超50% [56][62] - 液态金属即非晶合金,性能优于常用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高效,后处理工序精简,锆基液态金属已用于头部品牌折叠屏手机铰链 [67][74] - 钛合金适合轻量化消费电子产品,传统加工难度大,3D打印可降低制造难度,有材料利用率高、缩短研发周期等优点 [75][77] - 荣耀Magic V2和OPPO Find N5采用钛合金3D打印铰链,带动钛合金在折叠屏领域应用 [79] 盖板:实现折叠的核心部件,加速推进UTG技术布局 - 柔性盖板需兼具透明度、可折叠性和可恢复性,常用材料是CPI和UTG,UTG逐渐取代CPI成主流,2023年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UTG使用占比提升至70%,2028年UTG出货量有望超5100万片,2024 - 28年CAGR为19.99% [87][88] - 不等厚超薄玻璃UFG有望成下一代主流方案,中间弯折区30um,两边非弯折区70 - 150um,无需贴膜 [96] - UTG生产分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一次成型法技术壁垒高,被国外制造商掌握,二次成型法是国内厂商主要采用方案,但产品存在外观良率欠佳等问题 [101][103] - 柔性玻璃需切割处理,传统切割方法不适用,需采用非接触式激光切割 [104] - 超薄玻璃需钢化提高强度,化学钢化后的玻璃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是UTG盖板加工企业首选工艺 [107] 投资建议 -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UTG的蓝思科技,铰链的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液态金属的宜安科技,3D打印的华曙高科、铂力特 [7]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4 08:32
市场拓展与客户关系 - 公司将资源投入规模大、增速快的区域市场,开展大客户战略,拓展产品线,在重点市场设本土团队,提供优质服务,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且稳定增长 [1][2] - 大客户选择新供应商周期通常为 6 - 12 个月,决策流程复杂、要求高、有个性化需求、需建立信任关系;公司已与各区域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有成熟管理体系 [3] 产品研发与竞争 - 公司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竞争对手产品组合与公司差异大,公司在氧化锆材料领域不断创新 [4] - 今年推出 F1、P1 两款 3D 打印设备,以 EZPRINT - P1 为例,有高速打印、全自动排版、精准打印(多批次打印一致性 97%以上)等优势,3D 打印业务将开拓欧美等成熟市场 [5] 市场情况与展望 - 公司重视国内市场,虽短期部分客户采购意愿延期,但对国内整体经营乐观,价值客户有升级转型和设备更新意愿,经营指标健康 [6] 园区建设亮点 - 园区将建成“零碳园区”,配备光伏发电设施;有智能立库及物流,实现精准化管理和系统自动入出库;有智能制造 MES 系统,实现订单交期自动回复和计划派工自动化;“黑灯工厂”识别 20 余项生产工序,实现产线高层次自动化 [8] 产品应用与股东情况 - 公司 3D 设备及材料在下游用于齿科模型、种植导板等,冠桥含 53%陶瓷含量 [8] - 5%以上大股东暂未申请减持,公司会与股东沟通减持意向并及时披露信息 [8] 其他业务应用 - 景德镇万微公司的氧化锆粉体可应用于电子、生物等领域,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有进展会及时公告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