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国家育儿补贴落地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8-02 10:54
政治局会议经济政策部署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 - 重点工作包括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改革、稳住外贸外资、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等[2] - 增量政策可能包括降息、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等[2]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起全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直至3周岁[3] - 2025年前出生未满3岁婴幼儿可按月折算领取补贴[3] - 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中央财政为主要支出方[3]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 下半年重点实施十大行业稳增长行动,扩大内需巩固工业经济[4]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开发应用[4] - 加强光伏等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淘汰落后产能[4]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7] - 生产指数50.5%仍处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49.4%落入收缩区间[7] - 极端天气影响需求释放,但生产活动稳中有增[7]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9] - 三个月内举行第三场经贸会谈,释放相向而行信号[9] 特朗普关税新政 - 对多国征收10%-41%不等"对等关税",叙利亚最高41%[10] - 8月起对铜半成品征收50%关税,暂停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11] 美联储利率决策 - 连续第五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4.25%-4.50%不变[12] - 内部出现罕见分歧,2名理事支持降息25个基点[12] 平台企业竞争规范 - 美团、淘宝、京东联合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13] -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避免价格信号扭曲[14] - 监管总局约谈后平台营销收缩,但补贴变体仍存[14]
反内卷要打“持久战”,新能源车光伏仍是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30 13:06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 -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成为工业稳增长重点工作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是治理重点[1][2] -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八大工作 包括扩大内需 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需巩固 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需加强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2] 反内卷长效机制建设 - 7月起政策层面密集部署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行业"反内卷" 钢铁 水泥 电池 塑料加工等多个行业协会发起反对"内卷式"无序竞争号召[6][7]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8]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9]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大规范举措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 - 中央指导组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调研 与北汽 比亚迪等车企及行业协会座谈[12] - 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 强调健全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举措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13] 法治建设与价格监管 - 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 明确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具体措施[16]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17] - 价格法修正草案增设多条"反内卷"相关条款 完善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规定 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18]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22]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超76.3% 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产业底座"[24] - 截至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69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69.8天 同比增加3.9天[25] 重点行业稳增长措施 - 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包括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行业[2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完善人形机器人 物联网 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23]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 超高清视频 智能穿戴 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23]
工信部将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从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获悉,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突出"强筋壮骨"、价值 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八个方面工作。 在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 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完善中国开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 社区。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 一批工业智能体。 其中,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方面,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 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 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 化"专项。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在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方面,出台构建促进专 ...
工信部: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8日消息,当日在京召开的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 出,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会议表示,做好下半年工作,要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 会议提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 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 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 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 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优化重点产 业链全球布局。 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 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 ...
工信部最新发声!巩固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券商中国· 2025-07-28 21:04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2]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2]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2]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2]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应用 [2]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3] 重点行业政策动向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成为结构性行情主线 [5][6] 市场机构观点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协同的政策体系 [5]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5] - "反内卷"政策强度持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7]
工信部最新发声!事关“反内卷”和扩内需等
证券时报· 2025-07-28 20:5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1]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1]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2] -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1] - 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1]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 [1] -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1] 扩大内需与科技创新具体措施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2]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3]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协同并进的政策体系 [4]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等构成结构性行情主线 [4] - "反内卷"政策强度不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5]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将实施
新华社· 2025-07-28 19:12
工业经济稳增长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1] -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 -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 - 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 - 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1]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1]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2]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2]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 [2] - 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 [2]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 [2] - 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2]
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7-28 18:1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和9.5% [3]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3]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3]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扩大内需与工业稳增长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5]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应用 [5] - 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扩大"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实施 [5]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5] - 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 [5]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政策 [5]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5] - 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工业智能体 [5] 数字化转型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完善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5]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5]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推广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5] - 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5] 信息通信业发展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加大万兆光网试点力度 [5] - 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 [5] 企业培育与服务 - 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5] - 推动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建好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 [5] 行业治理与改革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5]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5] 防汛与应急保障 - 扎实做好通信畅通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
围绕三个方面提出39条具体措施 深圳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 实施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对符合条件的来深就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5万元、10万元补贴 [2] - 2025年发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万人次以上 扩大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适用范围 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2] - 2025年开设儿童生长发育特色专科2个以上 儿童心理保健门诊6个以上 争取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新增2个以上 辅助生殖机构总数达到10家以上 [3] - 2025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50所以上 新增中小学学位10万个 [3] - 2025年新设立10个以上前沿交叉学科 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开设急需学科专业 [3] - 减少汽车购买和使用限制 优化演艺赛事活动审批和管理 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 支持临街商铺规范有序外摆经营 [3] 加大优质多元消费供给 - 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全屋智能、现代时尚、户外装备四大类产品 支持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智能手表、人形机器人等企业在核心商圈、机场、高铁枢纽等设立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 [1][4] - 鼓励公园、旅游景区运营方与企业合作在园区内设立智能眼镜、人工智能翻译耳机等产品租赁点 提供实时导览、智能翻译等体验服务 [4] - 支持知名美食品牌在深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 培育引进一批价格适中、符合大众需求的连锁餐厅 [4] - 促进物业和家政服务市场发展 拓展"一老一小"消费场景 培育引导健康消费 激发宠物消费活力 [4] - 开展轻、小型无人机适飞空域评估划设 优化可飞行空域 在蛇口邮轮母港、深业上城、后海中心、东湖公园、梧桐山等建设低空飞行场景应用示范点 [4] - 高水平打造"从深圳出发看世界"等邮轮旅游品牌 [4] - 建成运营市内免税店 新增口岸免税店和40家离境退税商店 在口岸、交通沿线、景区场馆、商圈展会配备及推广多语种人工智能翻译产品 [5]
深圳出台“扩消费39条”
第一财经· 2025-06-09 09:27
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发布39条提振消费措施,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全屋智能、现代时尚、户外装备四大类产品支持[1] - 方案突出深圳特色,包含提升消费能力、扩大优质供给、加强政策保障三大方向[1][4][7][12] - 2024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7.7亿元(+1.1%),2025年1-4月达3161.73亿元(+3.7%)[2]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 实施分层级人才补贴:本科生3万/硕士5万/博士10万[4] - 2025年计划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超6万人次[4] -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支持工会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工资[5] - 公积金新政:购房首付可提取公积金,租房提取比例从65%提至80%[6] - 优化汽车摇号规则,放宽新能源车指标条件(2023年汽车销量49.5万台)[6] 加大优质多元消费供给 - 支持2600家人工智能企业设立旗舰店,推广智能眼镜/手表/人形机器人等产品[8] - 发展时尚消费:推动服装/珠宝/家具企业推出限量款,搭建"深圳潮品"电商专区[9] - 培育户外装备消费:建设骑行服务中心,构建水上运动全链条生态[9] - 激发宠物经济:2025年建成90个宠物友好场所,支持宠物药械研发(2024年宠物超50万只)[10] - 发展低空消费:优化无人机空域,深圳无人机产业产值超1000亿(占全球70%消费级市场)[10] - 挖掘电竞动漫产业:2024年游戏收入超1000亿(占全国50%),建设电竞文化体验中心[11] - 新增40家离境退税商店,2025年Q1入境游客800万人次(+17.3%)[11] 加强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 - 设立外贸优品专区,支持400+场展会(2025年211场境外展补贴最高60万)[13] - 推动26类对美出口消费品、89种优势工业品纳入以旧换新国补品类[14] - 支持消费基础设施REITs发行,深圳REITs规模全国领先[14] - 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