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AI快速发展带动安全需求爆发 关注深度伪造视频、图像、文本等检测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0:45
A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双刃剑效应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双刃剑效应,既能赋能网络安全,又可能因滥用带来负面影响 [1][2] - AI新技术的脆弱性使得应用自身面临安全风险,需关注其潜在威胁 [1][2] AI安全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全球AI安全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1340亿美元,2023至2030年CAGR为27 6% [1][3] - AI赋能传统安全产品包括威胁检测、数据安全和防火墙等,展现出极大潜力 [3] AI大模型在网络安全运营中的应用 - AI大模型在告警降噪、攻击研判、自动响应与处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安全运营是安全行业最需要AI深度改造的环节 [3] AI内生安全的新赛道 - AI内生安全包括模型安全、数据与隐私安全以及系统安全性问题 [4] - AI模型安全涉及训练完整性威胁、测试完整性威胁和鲁棒性欠缺威胁 [4] - AI数据与隐私安全包括模型窃取、隐私泄露和梯度更新的数据泄露等威胁 [4] AI衍生安全问题与监管趋势 - AI衍生安全包括系统失误、滥用风险和国际军备竞赛等 [5] - 各国纷纷发布AI监管政策,如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5] - 建议关注深度伪造视频、图像、文本等检测产品的发展 [1][5]
杰创智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33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500万元-2,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308.81万元,同比上升152.62%-167.7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000万元-1,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549.81万元,同比上升128.17%-142.26%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盈利0.10元/股-0.13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22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主营业务影响 - 云计算业务受益于政企客户AI一体机采购需求旺盛,私有云和一体机产品快速增长,并探索落地智算云业务模式 [1] - AI+安全业务受益于通信安全管理产品进入规模采购期,以及新型执法科技产品如电磁网捕器、安保机器人等的销售推广,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 - 在新增股份支付费用的情况下,总体费用同比下降 [1]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约为500万元,主要为报告期内取得的投资收益 [2] 其他相关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的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三六零累投231亿研发拐点隐现 三年半亏逾40亿市值蒸发31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0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2亿元至-2.4亿元,扣非净利润-3.4亿元至-2.5亿元,均为亏损但同比减亏[1][4]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4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16亿元,同比增亏47.82%和102.44%[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8.39%),归母净利润亏损2.7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82亿元[5] - 2024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85亿元,2025年二季度有望扭亏或大幅减亏[5] 历史财务数据 - 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33.72亿元、35.35亿元、59.80亿元(同比+69.19%),扣非净利润2019年仅增3.10%[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37.9亿元(-22.04亿/-4.92亿/-10.94亿),2025年上半年预计再亏超2.4亿元,近三年半累计亏损逾40亿元[6] - 2024年投资净收益亏损6.4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亏损2.63亿元(同比大幅扩大)[7] 业务结构 - 2024年四大业务收入:互联网广告及服务41.66亿元(-7.85%)、智能硬件10.14亿元(-35.44%)、互联网增值服务13.79亿元(+25.51%)、安全及其他12.87亿元(-27.06%)[8] - 2021-2024年销售费用率从20.51%升至26.98%,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8.04亿元(同比+72.08%)[5][8] 研发投入与战略转型 - 2017-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31.11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32.02亿元(占营收40%)[2][8][9]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研发投入超30亿元(31.29亿/33.14亿/31.04亿/32.02亿)[8] - 践行"AI+安全"双主线战略,推出360智脑大模型、纳米AI搜索、360AI办公等产品,大模型解决方案覆盖近20个垂直领域[10][11] - 数字安全领域打造360安全大模型,捕获境外高级持续性威胁[11] 市值与市场表现 - 自2017年回A后市值较巅峰蒸发约3100亿元[2] - 2018年借壳江南嘉捷登陆A股,作价504亿元[6]
天融信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8亿元至8.5亿元 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证券日报· 2025-07-11 21:4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亿元至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5.98%至70.84%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8% [2] - 毛利率同比增长超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三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超过13% [2] 业务发展 - 公司深化"AI+安全"战略布局,抢占大模型应用安全市场 [2] - 天问大模型迎来重大升级,升级检测引擎、引入智能体专家、支持多元化基座大模型 [2] - 推出大模型应用安全网关、大模型安全防护产品与评估服务以及"1+3+X"大模型应用安全防护体系框架 [3] - 大模型安全网关率先通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测试,获首张《大模型安全防护围栏产品认证(增强级)》证书 [3] 战略规划 - 未来十年战略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和智算云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发布智算云平台、智算一体机,形成天融信智算云产品家族 [3] - 与华为正式开启全面合作,打造基于鲲鹏架构的智算一体机 [3] - 智算一体机签订和即将签署的订单规模已经超过20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有望过亿元 [4] - 未来3年至5年的云计算业务目标为产出至少达到安全板块产出的一半 [4] 行业趋势 - 在政策驱动下,大模型深入场景、加速向垂直领域渗透,大模型自身安全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一大机遇 [3]
天融信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上半年净利预计大幅减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9: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8亿元至8.5亿元,净利润预计-7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8%,推算可能已实现盈利 [1] - 毛利率同比增长超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三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13% [1] 战略布局与技术升级 - 深化"AI+安全"战略,天问大模型升级实现网络安全防御从"规则驱动"向"智能决策"跃迁 [1] - 大模型安全网关率先通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测试,获首张《大模型安全防护围栏产品认证(增强级)》证书 [1] - 与华为合作打造基于鲲鹏架构的智算一体机,预计全年销售额超亿元 [2] 未来发展规划 - 战略目标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和智算云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未来3-5年云计算业务目标为产出至少达到安全板块产出的一半 [2] - 在稳定币方面已有区块链、零信任、隐私计算等技术研究及应用,参与多个金融行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安全建设项目 [2]
运维效率成倍提高,安全智能体能否成为实现网安融合的“钥匙”?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6-11 10:53
AI在安全行业的应用演进 - 安全智能体显著提升效率,企业安全运维人员仅需一杯咖啡时间即可完成原本需数小时的网络安全筛查与解决[2] - AI对安全行业重构深入,行业共识为"用AI打败AI",57%企业担忧隐私与数据安全,55%担忧AI驱动的网络攻击[2] - 生成式AI将导致2025年企业网络安全资源激增,应用与数据安全支出预计增长15%以上[2] 安全行业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需求从单点产品堆叠演变为统一平台化解决方案[3] - 企业级安全理念迭代加速,Fortinet等厂商推动安全智能体处理复杂事件[3][4] 安全智能体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2010年起):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初步应用,安全产品以单兵作战为主[3] - 第二阶段(生成式AI问世后):AI深度融入攻防全链条,FortiAI V1实现AI辅助决策[8] - 第三阶段(当前及未来):安全智能体成为"中枢大脑",整合分散能力实现主动防御[8] 一体化安全体系趋势 - 企业需求转向整合多功能的统一平台,以应对复杂威胁并降低管理复杂度[4] - 安全运营成为核心产品形态,通过系统化管理提升整体防护效力[4][5] - Fortinet等厂商聚焦安全服务商与IT服务商融合,实现万物互联的自动化运营[4] 安全智能体的运作机制 - 智能体通过日志分析、威胁情报查询、知识库调用等复杂流程实现闭环处理[6] - FortiAI允许通过对话形式简化操作,降低生成式AI的普及门槛[6] 安全智能体的挑战 - 专有性挑战:通用模型缺乏行业特定知识(如工控协议漏洞、金融欺诈特征)[9][10] - 安全性挑战:需防范数据投毒与模型幻觉,依赖企业专有数据与专家监督学习[9] - 当前仍需人工确认最终结果,因生成式AI缺乏自我纠错能力[10] 行业未来方向 - AI推动安全行业从人工响应迈向智能自治,重构防御范式与突破效率瓶颈[10] - 技术将从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目标实现从"辅助驾驶"到"全自动驾驶"跨越[10]
共享“红衣大叔”10亿+流量ISC.AI 2025 招商“抢位战”开启
环球网· 2025-06-03 15:41
大会概况 - ISC AI 2025是亚太地区历史悠久的AI+安全双域盛会 将于8月6日至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1] - 大会将汇聚全球政要 行业领袖 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AI与安全融合的新趋势 [1] - 大会聚焦构建数智安全生态共同体 现正邀请AI和数字安全领域优秀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1] 行业背景 - 全球大模型技术参数规模已突破百万亿级 AI正加速渗透政府 金融 医疗 工业等关键领域 [3] - AI已成为驱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但大模型安全漏洞呈指数级增长 [3] - AI与安全步入共生共荣的新纪元 大会精准把握"AI+安全"新风口 [3] 资源扶持 - 大会提供五大资源扶持 助力企业实现品牌声量 资源链接 商业转化的多维跃升 [4] - 10万+观众覆盖政产学研用全产业链 包括政府监管机构 500强企业CIO/CTO 顶级投资机构和高校科研团队 [4] - 企业可获得"红衣大叔"周鸿祎直播推荐 共享10亿+流量曝光机会 [4] - 5000㎡沉浸式展区包含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双主题 设立三大互动体验区 [4] 商业机会 - ISC AI俱乐部提供直通千万级商机网络 企业可尊享会客厅服务 与行业领袖和投资机构面对面交流 [5] - 早鸟福利包括最高立减20万元 优先锁定论坛演讲席位和核心展区黄金位置 [5] - 合作等级分为钻石级 铂金级 黄金级和高级 早鸟优惠幅度从25%到70%不等 [6]
天融信(002212) - 2025年0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8:18
公司发展战略与创新 - 自2020年10月底起采用现有股权结构及管理机制,过去5年在国产化、数据安全等多领域持续创新,形成先发优势,2025年开启第四个“十年”,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与智算云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积极布局新方向、新产品、新业务,创新研发,吸收人才,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完善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管理,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和费用 [4][10]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IDC预测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71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9.2%;2028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7517.6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5% [4] 新兴安全领域布局 - 在智算云方面,提供智算云平台等系列产品及一体化智算中心建设方案;在云安全方面,构建全栈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发布多种云安全产品和服务;在物联网安全方面,聚焦三个方向,推出多款产品 [5] 销售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智算一体机实现销售200多万元,已签和即将签署的订单规模超过2000万元,按此速度全年有望过亿 [5]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7139.64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后为7188.37万元;2024年度为8301.32万元,同比略有增长 [7] - 2025年一季度预亏6500 - 7500万元,业务存在明显季节周期性,客户采购集中在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占比更高 [8] - 2024年其他流动资产科目期末余额2067.46万元,期初余额2088.21万元,主要是待抵扣及待认证进项税额,金额变动不大 [10] 营收提升举措 - 坚持技术创新,完善产品与解决方案;加强营销工作,优化营销布局,推进直销加分销并进的营销战略 [9] 股价相关问题 - 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整体环境、投资者情绪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将专注主营业务,提升市场表现,回馈股东 [13][14] 其他问题 - 本次拟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对营业收入、净利润业绩指标有所调整,以激励核心员工与公司发展 [11] - 如有重组相关事项,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5] - 2019年引入两大战略股东,未来是否引入新战略股东视业务发展需求而定 [15] - 将在股东会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后两个月内完成利润分配事宜 [16]
“一哥”也巨亏 网安公司入局AI找增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行业现状与困境 - 网络安全行业面临"红海"困境,市场饱和、价格内卷、客户预算吃紧导致项目减少,头部厂商如奇安信2024年巨亏超13亿元,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等也呈现1亿-4亿元不等的亏损 [2][4][5] - 行业过去十年依赖合规业务增长,但当前增长见顶,客户企业自研安全产品趋势增强,对外购服务依赖减少 [2][4] - 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部分项目甚至出现"利润为0也要做这单"的极端内卷现象 [4] AI技术驱动的行业转型 - 头部网络安全厂商如奇安信、绿盟科技、天融信等2023年起纷纷布局安全领域垂直大模型(如Q-GPT、风云卫、天问),将"AI+安全"视为未来核心方向 [2][10] - 生成式AI使攻击成本下降75%,催生高级网络钓鱼、深度伪造等新型威胁,倒逼防御体系重构,基于AI的新安全品类毛利率可达65% [7][10] - 现有AI安全产品对零日攻击拦截率不足45%,误报率高达12%,技术代际跨越需求迫切 [11] 增量市场机遇 - 合规需求升级:欧盟《AI法案》和中国《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催生AI模型审计、数据投毒检测等新服务 [7] - 垂直行业场景化需求爆发:金融领域AI欺诈检测、医疗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内容审核等推动安全解决方案定制化转型 [8] - 云原生安全成为必争之地,基于AI的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30% [8] 挑战与不确定性 - AI技术赋能攻防双方形成"猫鼠游戏",攻击者利用生成式AI可将钓鱼邮件效率提升80%,防御端需应对模型"幻觉"等新风险 [10][11] - 客户对AI安全产品的接受度仍处培育期,私有化部署方案对客户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行业对AI潜在安全风险的研究不足 [11] - 网络安全厂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未来市场格局可能被AI重塑 [7][11]
“一哥”也巨亏 网安公司入局AI找增量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15:38
行业现状 - 网络安全行业面临市场饱和、价格内卷、客户预算吃紧等问题,项目数量减少[1] - 行业过去十年因合规要求密集出台曾经历"黄金时代",但当前增长面临见顶[1] - 2024年多家上市网络安全厂商亏损,奇安信巨亏超13亿元,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等头部厂商亏损1亿-4亿元不等[4] 竞争格局 - 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部分产品报价低至800元(行业最低渠道价2000元)[3] - 客户企业自研意识觉醒,大型金融机构等开始自研安全产品,对外购服务依赖减少[3] - 项目周期长(1-3年),当前业务受客户1-2年前预算影响,企业"节衣缩食"导致网安服务优先级下降[3] AI转型方向 - 头部厂商纷纷布局AI大模型,奇安信发布"Q-GPT"、绿盟科技发布"风云卫"、天融信发布"天问"[2] - 生成式AI使攻击成本下降75%,催生高级网络钓鱼、深度伪造等新型威胁,倒逼防御体系重构[5] - AI安全新品类(威胁狩猎、攻击面管理)毛利率可达65%,成为突围关键[5] 增量市场机遇 - 合规需求升级:欧盟《AI法案》及中国《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催生AI模型审计、数据投毒检测等新服务[6] - 垂直行业场景化需求爆发:金融领域AI欺诈检测、医疗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内容审核推动深度定制解决方案[6] - 云原生安全:多云部署推动基于AI的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30%[6] AI应用挑战 - 攻击者利用生成式AI将钓鱼邮件效率提升80%,AI换脸可绕过生物识别验证[7] - 现有AI安全产品对零日攻击拦截率不足45%,模型"幻觉"导致误报率高达12%[7] - 大模型可能引发潜在安全风险,客户对AI安全产品的接受度尚处培育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