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
搜索文档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外籍院士名单的公告
环球网资讯· 2025-11-21 09:36
院士增选总体情况 - 中国工程院2025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24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4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日本、乌克兰和葡萄牙 [4] - 研究方向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4]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5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奥地利 [6] - 研究方向集中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供应链优化 [6]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3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 [8] - 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材料腐蚀与环境断裂、航空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 [8]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4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芬兰、英国和俄罗斯 [10] - 研究方向覆盖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地质与矿产探测 [10]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德国和澳大利亚 [12][13] - 研究方向包括城乡规划与发展、结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12][13]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荷兰和美国 [14][15] - 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健康相关的水微生物学 [15] 农业学部 - 学部增选1位外籍院士,来自德国 [16][17] - 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及遗传工程 [17] 医药卫生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瑞士和英国 [18][19] - 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与工程、分子肿瘤学 [19]
美欧贸易协议“执行难”,多位美贸易高官将访欧
第一财经· 2025-11-17 18:01
美欧贸易协议执行现状 - 欧盟准备向美国提出"落实行动计划"以推进框架协议下一阶段执行[1] - 美国贸易代表批评欧盟关税水平偏高且存在大量法规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了美国产品出口[2] - 根据8月21日达成的框架协议欧盟同意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并为多种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更优惠市场准入但这些削减措施仍未落地[2] - 美国高级贸易官员将展开密集访欧行程以推动协议执行取得实质进展[2] 贸易数据与行业影响 - 今年9月欧盟对美国商品出口额环比大幅增长61%达到5309亿欧元同比上升154%[2] - 德国金属行业因国外压力严峻预计出口将下降化工和造纸行业也预计出口下滑[7] - 机械工程和食品行业的出口预期好于上个月但实际的出口增长尚未实现[7] - 德国出口业陷入困境短期内看不到真正复苏[3] 协议执行的具体障碍 - 欧盟方面提案需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批准生效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关键修正案要求美国首先取消对欧盟钢铝出口征收的50%附加关税后欧盟才能实施关税削减[4] - 修正案预计将在2026年1月或2月进行表决并在明年春季与欧洲理事会达成协议[4] - 美国官员对欧盟在执行协议方面进展迟缓感到不满认为正处于关键节点[4] 监管与合规争议 - 美方持续质疑欧盟多项合规规则的公平性认为《数字市场法案》《数字服务法案》数字服务税等措施具有歧视性意图削弱美国企业竞争力[4] - 美方批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跨境数据流动施加严格管控限制了美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运营灵活性与效率[4] - 美方对欧盟推进的可持续供应链新规表示担忧认为其体系复杂且具备域外适用效力将显著增加美国企业合规成本[5] 欧盟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 欧盟计划推动美方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特别是在葡萄酒和烈酒等具有出口优势的商品类别上[6] - 欧盟希望与美国建立更加系统的对话机制就标准数字贸易技术性壁垒和其他贸易争议展开合作以减少监管差异带来的摩擦[6] - 计划将聚焦钢铁和铝的合作为欧盟产品争取更有利的关税安排例如通过配额制度降低部分出口的税率[6] - 欧盟建议设立经济安全工作组集中讨论投资审查出口管制公共采购以及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等战略议题[7] - 行动计划还将涵盖欧盟在液化天然气和半导体等领域对美方作出的战略性采购和投资承诺[7]
德国工业竞争力“降至30年来最低点”?
搜狐财经· 2025-11-13 07:00
德国企业竞争力评估 - 德国工业界对自身竞争力的评价已降至历史最低点,36.6%的受访企业表示其竞争力相较于欧盟以外国家的企业出现下降,为该机构31年调查来最差结果 [1] - 与7月份24.7%的调查结果相比,36.6%的数据大幅上涨 [1] - 在欧洲内部比较,德国企业也觉得自身竞争力在下滑,认为相对于其他欧盟成员国竞争力下降的企业比例从12.0%升至21.5% [1] 行业冲击情况 - 德国所有行业都受到冲击,能源密集型企业的状况尤为严峻 [1] - 化工行业超过半数企业报告竞争力下降 [1] - 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商中竞争力下降的比例高达47% [1] - 机械工程行业约有40%的企业报告竞争力下降 [1] 经济表现与结构性问题 - 德国第三季度工业产出下降0.8% [2] - 结构性问题已产生严重影响,若缺乏深度改革,德国恐将在国际竞争中持续落后 [2] - 德国经济存在根本性的结构问题,包括人口结构变化、熟练劳动力短缺、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日益繁重的官僚程序 [2] - 德国经济被总结为存在供给侧问题 [2] 政府改革议程 - 德国必须实施全面改革才能重获经济竞争力,该国正陷入结构性危机 [2] - 提出"2030议程",其原则是加强竞争、减少政府干预 [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HBGRY) Q2 2026 Earnings Call Prepared Remarks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11-13 04:11
核心观点 - 公司在高度动态的业务环境中实现符合预期的稳健财务业绩 [2] - 尽管面临外汇效应和关税影响 但公司业务基础趋势呈现积极态势 [2][4] - 公司独特的全球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 [3] 上半年订单情况 - 上半年基本订单额为11亿欧元 对比去年卓越的德鲁巴展会年度有所调整 [3] - 订单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影响 特别是美国市场的犹豫情绪 [3] - 公司在部分国家如意大利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3] 财务表现 - 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 尽管面临2300万欧元的重大外汇逆风 [4] - 战略措施正在生效 基础业务表现呈现积极趋势 [4] - 净销售额增长由包装系统集成的强劲需求驱动 [4]
镇江市机械工程学会正式成立!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理事会顺利召开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18:52
学会成立概况 - 镇江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理事会于11月1日在镇江市明都大饭店召开 [2] - 会议在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和镇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举行 [2] - 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及全市十余家机械行业骨干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会 [2] 会议议程与选举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草案及会费标准管理办法 [4] - 会议选举产生13位理事和1位监事 [4] - 第一届理事会选举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忠强为会长 [4] - 选举江苏华龙精密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楠和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建为副会长 [4] - 选举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孙万为秘书长和法人 [4] 学会发展方向 - 新当选会长张忠强表示学会将立足镇江、面向产业,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开放型服务平台 [5] - 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徐爱民提出聚焦产业需求、拓展协同网络、夯实组织基础的期望 [4] - 镇江市科协副主席翟海希望学会为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4] 行业技术交流 - 大会最后阶段进行了优秀成果案例分享与技术交流 [7] - 来自江苏大全长江电器、江苏大学、江苏超力电器、江苏科技大学、丹佛斯动力系统的五位专家进行了分享 [7] - 技术交流主题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动力等领域展开 [7] - 学会成立标志着镇江市机械工程领域即将迈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新阶段 [7]
德国10月出口预期指数下降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24
德国整体出口预期 - 德国10月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8点,低于9月份的3.4点,显示出口行业情绪恶化 [2] 预期下滑的行业 - 德国金属行业受海外压力影响预计出口将下降 [2] - 德国化工行业面临出口下滑预期 [2] - 德国造纸行业面临出口下滑预期 [2] 预期改善的行业 - 德国汽车行业对海外业务非常乐观,出口预期再次上升 [2] - 德国电气设备制造行业计划增加出口 [2] - 德国饮料行业计划增加出口 [2] 预期不明确的行业 - 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出口预期好于上月,但增长势头不明 [2] - 德国食品行业出口预期好于上月,但增长势头不明 [2]
开思基金陈京伟: 重视港股龙头公司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6:38
港股市场历史表现与转折点 - 2020年是港股市场重要分水岭 之前港股与美股呈正相关性 之后不再同频 [1] - 2020年后港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原因包括成长股和消费股估值过高 互联网公司遭遇监管风暴 外资持续流出 龙头地产公司出现风险事件 [1] - 当前上述因素普遍发生扭转 港股IPO融资激增 龙头公司港股价格已超过A股价格 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持续攀升 市场趋于全面活跃 [1] 港股板块表现与估值前景 - 近一年来港股科技 红利 医药等板块表现显著优于A股市场 港股仓位高低成为机构投资胜负手 [2] - 港股互联网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 高股息标的受益于低利率环境 创新药板块BD出海业务激增且国内医保政策环境回暖 [2] - 相比其他全球主要市场 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具备进一步上涨空间 港股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2] 行业龙头公司投资价值 - 中国资产重估应从港股开始 港股龙头公司流动性更好 潜在回报水平更高 [2] - 龙头公司基本全产业链通吃 更有能力开展全球业务 特别是在电池 逆变器 家电 机械工程等行业 只有龙头公司能建立海外售后网络 [2] - 龙头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因有更多数据和资源投入而更受益 未来或具备更大估值空间 [2] - 过去十年中国大部分行业集中度提高 未来五到十年是行业龙头与追赶者拉开差距的阶段 参考美股巨头"七姐妹"的发展趋势 [3] 投资策略 - 基于长期持有想法能选到看得明白的好公司 更接近价值投资状态 [3] - 以股东心态长期投资 股票投资如同艺术品投资 好东西买了要长期持有 投资关键是"选对 买对 拿住" 拿住是最难最重要最容易出错的阶段 [3]
开思基金陈京伟:重视港股龙头公司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6:34
港股市场历史表现与转折点 - 2020年是港股市场重要分水岭,此前与美股呈正相关性,此后不再同频 [1] - 2020年后港股表现不佳的四个原因包括成长消费股估值过高、互联网公司遭遇监管、外资持续流出、龙头地产公司风险事件 [1] - 当前上述不利因素普遍发生扭转,港股IPO融资激增,龙头公司港股价格已超过A股价格,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持续攀升,市场趋于全面活跃 [1] 港股板块表现与估值分析 - 近一年港股科技、红利、医药等板块表现显著优于A股市场,港股仓位成为机构投资胜负手 [2] - 港股互联网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高股息标的受益于低利率环境,创新药板块BD出海业务激增且国内医保政策回暖 [2] - 尽管反弹较多,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处于全球主要市场相对低位,具备进一步上涨空间,且港股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2] 行业龙头公司投资价值 - 中国资产重估应从港股开始,港股龙头公司流动性更好、潜在回报水平更高 [2] - 电池、逆变器、家电、机械工程等行业中,只有龙头公司具备出海并建立全球售后网络的能力 [2] - 龙头公司拥有更多数据和资源投入,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受益,未来或具备更大估值空间,参考美股“七姐妹”的发展趋势 [2][3] 投资策略核心 - 投资应基于长期持有理念,以股东心态进行,更接近价值投资状态 [3] - 投资核心是“选对,买对,拿住”,其中“拿住”是最难、最重要、最容易出错的阶段 [3]
重视港股龙头公司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4:15
港股市场历史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0年是港股市场重要分水岭 之前与美股呈正相关性 之后不再同频 [1] - 2020年后港股表现不尽如人意源于四因素 成长消费股估值过高 互联网公司遭遇监管 外资持续流出 龙头地产公司风险事件 [1] - 当前驱动因素普遍扭转 港股IPO融资激增 龙头公司港股价格已超A股 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持续攀升 市场趋于全面活跃 [1] 港股板块表现与估值 - 近一年港股科技 红利 医药板块表现显著优于A股 港股仓位成机构投资胜负手 [2] - 港股互联网公司受益人工智能技术 高股息标的受益低利率环境 创新药板块BD出海激增且医保政策回暖 [2] - 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处相对低位 具备进一步上涨空间 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2] 行业龙头公司投资逻辑 - 中国资产重估应从港股开始 港股龙头公司流动性更好 潜在回报更高 [2] - 龙头公司具备全产业链通吃能力 更易开展全球业务并建立售后网络 如电池 逆变器 家电 机械工程行业 [2] - 龙头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因更多数据资源投入更受益 未来或具更大估值空间 [2]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策略 - 过去十年中国大部分行业提高集中度 未来五到十年是龙头与追赶者拉开差距阶段 参考美股"七姐妹"发展趋势 [3] - 投资应基于长期持有想法选看得明白的好公司 更接近价值投资状态 [3] - 投资核心是"选对 买对 拿住" 其中拿住是最难最重要最容易出错的阶段 [3]
德国ZEW经济信心指数微升但不及预期 现状指数创历史最低
新华财经· 2025-10-14 22:14
核心观点 - 德国ZEW指数呈现“预期改善、现状恶化”格局,反映出德国经济面临短期困境与中长期信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1][2] 经济信心指数 - 10月德国经济景气指数录得39.3点,较9月前值37.3点上升2.0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1] - 该读数低于机构调查预测值,一项调查预期值为41.0点,另一项调查预期为42.6点 [1] 经济现状指数 - 10月ZEW现状指数大幅下滑至-80.0点,较9月的-76.4点恶化3.6点 [1] - 该读数显著低于预期的-74.8点,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1] 行业层面表现 - 出口密集型行业预期显著改善,机械工程与制药行业的信心提升最为明显 [2] - 汽车行业情绪继续小幅恶化,宝马公司因需求疲软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2] 政策与前景 - 德国政府提出的万亿欧元投资计划具体实施细节暂未披露 [2] - 分析师对国防与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投入表示期待 [2] - 受访者对德国中期经济复苏仍持谨慎乐观态度,市场对中长期前景的预期并未转向悲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