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
搜索文档
享有世界级港湾和突破性政策,三亚游艇产业不断刷新“成绩单”
海南日报· 2025-11-06 09:39
享有世界级港湾和突破性政策,三亚游艇产业不断刷新"成绩单"—— 从"千艇之城"迈向"亚太游艇之都"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 "坐游艇游三亚是必玩的项目。"11月4日,在三亚国际游艇中心的码头,北京游客朱先生及家人乘 一艘进口游艇出海,航行在碧海蓝天的风景中,三亚的美深深地印在朱先生的脑海,他深感不虚此行。 入冬,三亚迎来旅游旺季。凤凰岛周边,上百艘游艇在湛蓝海面驰骋。而这种"堵游艇"的景象,早 已从奇观变为了常态。 "三亚已形成完整的游艇产业链。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推进,支持游艇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落 地,将赋予三亚游艇产业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三亚邮轮游艇协会会长林明昆表示。 从"千艇之城"到"亚太游艇之都",三亚的向海而兴之路,将越走越宽阔。 (海南日报三亚11月5日电) 三亚也成为我国游艇产业重要集聚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近年来,三亚率先落地全国首个"入境 免担保""零关税游艇""五年内船龄游艇进口免关税"三重政策,出台《三亚市游艇旅游服务规范》等制 度标准,又推出游艇过户"一次办,不停航"改革试点,实现游艇过户期间不停航……一系列制度创新、 政策突破,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国际游艇资 ...
三亚发布“零关税”游艇全流程办理指南
海南日报· 2025-10-23 09:29
政策举措 - 三亚海事局联合三亚海关 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交通运输局共同发布《三亚"零关税"游艇全流程办理指南》[1] - 该指南系统性整合与梳理了海事登记 海关通关 边检手续 交通运输四大核心业务流程[1] - 指南通过清晰逻辑梳理和简洁图表展示 为申请人提供从"业务入口"到"游艇运营"的"一站式"指引[2] 政策亮点 - 一册集成流程透明 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办事依据 申请条件 材料清单等关键信息有机整合[2] - 破除壁垒信息互通 有效消除政策执行中的模糊地带与衔接堵点 为深化"信息互通 监管互认"奠定基础[2] - 精准服务提升体验 专门归纳解答企业常见疑难问题 并明确各单位咨询电话与线上渠道[2] 后续计划与影响 - 四部门将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以保障指南落地见效[2] - 将根据政策调整与企业反馈及时动态更新指南内容[2] - 此举旨在确保零关税游艇"进得来 手续快 管得好 走得顺" 切实释放政策红利[2] - "零关税"游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三亚游艇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1]
中外媒体探访三亚发展“购物+文旅+产业”的多元图景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09
免税购物行业 - 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已从单一购物场所升级为集免税购物、有税零售、餐饮娱乐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消费地标 [4]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最高接待7万人次 [4] - 随着离岛免税政策持续优化及针对岛内居民的离岛免税商品消费政策稳步推进,海南免税市场前景广阔 [5] 文旅融合行业 - 三亚·亚特兰蒂斯是海洋主题度假区,集酒店、水世界、水族馆、会展、餐饮、娱乐、购物、演艺八大业态于一体 [6] - 度假区内的“失落的空间”水族馆提供梦幻的沉浸式体验,并体现了公司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 [6] - 三亚·亚特兰蒂斯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载体 [6] 游艇产业 - 三亚国际游艇中心是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打造的综合平台 [8] - 该中心旨在建成世界一流的游艇展示窗口、国产游艇品牌出海中心和富有魅力的城市客厅 [8] - 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游艇专用码头之一,该中心预计年通关游艇2000艘次、接待游客1万人次 [8]
前三季度三亚新落地游艇产业链企业同比增长213%
海南日报· 2025-10-11 09:46
之前的游艇乘员限额一直在12人及以下,《2025特别规则》首次突破了游艇的人数限制,提高乘员 上限为26人,适用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登记、艇长24米及以上、乘员超过12人但不超过26人的中国 籍柴油动力和纯电池动力游艇。 在《2025特别规则》的研究制定与落地实施过程中,三亚中央商务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省交通 运输厅的有力统筹和海南海事局的指导下,联合三亚市交通运输局、三亚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单位通 力协作,共同推动制度创新与技术攻关。《2025特别规则》的正式发布与实施,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 产业制度创新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游艇乘员定额放宽至26人政策全面落地。该规则不仅在技术标准、 检验流程与安全监管等方面实现系统优化和与国际接轨,更在制度层面为海南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坚实保障。 此外,《2025特别规则》将进一步规范游艇运营安全管理,提升游艇企业合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显著增强海南游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游艇品牌和消费资源集聚三亚,为三亚提 升"千艇之城"城市能级、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核心区注入强劲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于8月21日正式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技术和 ...
今年前三季度三亚新落地游艇产业链企业同比增长213%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21:02
今年前三季度三亚新落地游艇产业链企业同比增长213% 中新网三亚10月10日电 (张月和)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副局长钱晓明10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技术 和检验特别规则(暂行)2025》(下称《规则》)宣贯会上说,今年截至9月底,三亚新招引落地游艇产业链 相关企业25家,同比增长达21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投资吸引力。 "目前,三亚中央商务区已集聚游艇产业链企业123家,涵盖销售、租赁、维修、旅游消费等多个环 节。"钱晓明表示,三亚作为中国游艇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 资源和政策优势,近年来在游艇制度集成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品牌会展打造和全产业链招商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今年5月27日,"海道号"试点游艇在三亚首航,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乘员定额放宽至26人的政策 试点落地。8月21日,中国海事局发布《规则》,10月1日起《规则》施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 ...
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17 21:46
治理体系改革 - 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以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衔接并明确责任归属 [1] - 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政府部门应用AI技术并推动科技革新 [1] 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 - 成立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 [2] - 财政司司长牵头制定优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产业和高潜力企业落户 [2] - 重点引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生命健康科技及AI数据科学产业 [2] - 优化游艇产业配套发展游艇经济 [2] 国际中心建设与区域合作 - 整合外地办事处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2] - 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2] - 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2] - 建设北都大学城并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2] - 打造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 [2] 民生领域措施 - 在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等九个范畴提出改善措施 [2] 发展环境评估 - 香港享有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与国际机遇叠加优势 [3]
经济日报: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8-26 15:34
立法体系建设 - 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得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和聚焦具体问题的立法体系 [2][3]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 推动游艇进出港艘次同比增长33%至38.44万艘次 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5%至236.89万人次 [3] - 针对"五个图强"战略出台专项法规 包括种子进出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及商业航天发展条例 [4][5] 精准立法实践 - 采用"小切口"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全文仅10条 直接针对免税商品二次销售牟利行为 [5] - 2024年"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其他案例包括《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若干规定》(9条)和《"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6] 执法机制创新 - 组建白鹭女子执法队等柔性执法队伍 通过服务型说理式执法减少冲突 三亚市已成立6支女子执法分队 [7] - 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成立美安综合执法服务站 企业可实现单一窗口对接 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 [8] - 实施"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 首违免罚与签订承诺书结合 大东海商圈试点10家餐饮店外摆经营资格 [9] 纠纷解决机制 - 前端通过公证制度预防纠纷 凤凰公证处提供远程视频公证平台 为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公司提供加急法律服务 [10] - 后端仲裁机制创新 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人独立运作 提升案件裁决中立性和国际公信力 [11] - 国内率先实施临时仲裁制度 允许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 2023年7月完成首例临时仲裁案件 已有4宗案件落地 [12][13]
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海南探索打造“全国一流水平营商环境”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7
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进入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阶段 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建设核心支撑 [1]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签约265个项目 总金额达2336亿元 体现企业落户信心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设定2025年营商环境达国内一流水平目标 2025年为关键实现年份 [1] 立法体系构建与产业覆盖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2021年颁布 赋予海南省人大制定自贸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的立法体系 [2] - 游艇产业立法成效显著:2022年出台《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后 2024年游艇进出港38.44万艘次(同比增33%) 游客236.89万人次(同比增35%) 注册游艇保有量超1780艘 [3] - "五个图强"立法全覆盖:种子进出口管理规定(向种图强) 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规定(向绿图强) 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向数图强) 商业航天条例(向天图强)制定中 [3] 精准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 "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包括《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10条)《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规定》(9条)《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5] - 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规定明确失信名单标准与惩戒措施 支持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信息 [4][5] 执法方式创新与实践 - 柔性执法实践:三亚组建6支女子执法分队(如80人白鹭执法队) 采用服务型说理式执法降低冲突成本 [6] - 综合执法改革:2017年建立省级联席会议 推行"一个系统管检查""综合查一次"模式 美安园区实现单点对接执法 [7] - "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首违免罚与承诺书制度 大东海商圈10家餐饮外摆试点 违规取消资格 [7][8] 全流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前端公证服务创新: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助力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 区块链存证平台解决"五难"问题 [9][10] - 后端仲裁机制突破: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定机构 提升中立性与国际公信力 [10] - 临时仲裁制度落地:2023年施行《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规定》 已处理4宗案件 实现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与人员 [11][12] - 目标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通过全球仲裁资源互联与规则动态优化 [12]
首届消博会第二批参展品牌名单公布
海南日报· 2025-08-18 18:38
参展品牌阵容 -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公布1号馆综合服务展区与旅居生活展区参展品牌名单 涵盖游艇、汽车、房车、消费电子、户外运动装备等16个细分领域 [1] - 欧姆龙、戴尔科技、捷豹、路虎、德国汉斯游艇、三星、索尼等国际知名品牌确认参展 [1] 消费电子与科技行业 - 欧姆龙将携新品电子体温计亮相展会 聚焦健康监测设备创新 [1] - 戴尔科技集团作为首家报名参展消费电子区的跨国企业 将展示全线消费产品 [1] 零售与服务业态 - 苏宁国际联合日本最大综合免税平台乐购仕(LAOX) 及全球优选品牌零售服务商苏皮士参展 整合免税供应链资源 [1] - 毕马威将在展会发布国际旅游零售报告及《中国新国货50榜单》 聚焦消费行业趋势研究 [1] 医疗与跨境服务 - 盛诺一家推出"国际方案 国内治疗"模式 使国内患者在海南即可享受国际水准医疗服务 [1]
生态画卷展新“颜” 增“绿”生“金”点亮多样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 2025-06-28 15:57
厦门五缘湾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 - 五缘湾海域面积17 05平方公里 占地面积10 76平方公里 建有厦门最大湿地公园 被称为城市"新客厅" [1] - 20年前为生态遭破坏的滩涂泥地 因海堤阻断导致海水交换差 过度养殖和垃圾倾倒造成海岸侵蚀严重 [7] - 2002年起启动生态修复 拆除内湾海堤 设置纳潮口 累计退塘还海约100公顷 清淤70多万立方米 [9] - 建设10处截流阀门等污水处理设施 确保污水不入湾 [11] - 内湾海域面积从1 12平方公里增至2 42平方公里 纳潮量增加500万立方米 生态用地增加2 3倍 绿化率从5 4%提升至13 8% [12] - 湿地公园保留野生植被 设立无人生态小岛 记录鸟类135种 包括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4][18] - 中华白海豚数量回升至80多头 建成8公里环湾步道和1公里黄金海岸 [18] - 2024年游艇帆船出海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聚集上百家游艇企业 形成海洋文旅和生态康养业态 [7] - 湖里区新增12座口袋公园 总数达62个 [20] 青岛莱西市矿坑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 - 南墅镇废弃矿坑积水最深超40米 水量600多万立方米 废水pH值仅1-2 远低于国家标准6-9 [22] - 2019年启动治理 采用"复配药剂+原位水体交换"创新方案 解决深层水体污染难题 [24][26] - 2023年开发民宿项目 打造越野 游艇 餐饮等特色旅游 2024年10月试运营 [29] - 从污染区转变为水清岸绿的打卡地 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