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智能
搜索文档
上海促G60科创走廊迈向世界级,请看《浪尖周报》第50期
新浪财经· 2025-11-23 19:42
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协作与科创协同,智通财经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推出"浪尖计划"。作为"浪尖计划"的 子项目之一,《浪尖周报:长三角产业动态》聚焦长三角九大万亿GDP城市最新产业动态,精选129条9 城主要报刊一周(2025年11月17日-2025年11月23日)的重要新闻与领导活动资讯,呈现产业政策动向 与发展趋势。 杭州:"中国视谷"冲刺视觉智能万亿集群 合肥:量子企业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苏州:园区深化中新合作,构建六千亿产业集群 宁波:慈溪家电产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培育出口名牌 无锡:创新药企密集获批,三类一类新药上市 《浪尖周报》第50期,将于11月24日发布,结合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精选出以下内容: 产业头条: 上海:G60科创走廊锚定两大产业冲刺世界级 产业动态: 南京:加速打造更多"盒马村"直供基地 常州:康缘集团落户西太湖,建生物创新药基地 如您希望订阅《浪尖周报》,请填写【问卷】或扫描海报二维码完成订阅。订阅成功后,每周将通过邮 件为您推送最新产业动态。 南通:携手省沿海集团共建海洋产业特色园区 ...
湘湖边“论剑”共筑视觉智能新未来
新华网· 2025-11-18 17:05
行业宏观发展与目标 - 视觉智能产业被定位为杭州市“296X”产业体系中的2个万亿级集群之一,是唯一由杭州市牵头创建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2025年前三季度产业营收达到7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目标剑指万亿级产业规模 [1] - 行业下一步将锚定万亿级目标和国家级集群定位,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中国视谷”被视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冲击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突破口 [3] 产业生态与重要活动 - 大会发布了“湘湖论剑2025·中国视觉智能年度创新人物”榜单,聚焦于引领技术方向的科学引航者和推动技术落地的企业领航者两类核心人物 [3] - 产业链协作是重点,大会为三大链主企业(先临三维、云尖信息、网易)设立平行分会场,通过技术座谈、产品品鉴、合作洽谈等形式探索产业协作新机遇 [3] 核心企业技术与产品 - 先临三维展示了无线一体式手持3D扫描测量仪,可在1分钟内生成物品的3D效果图,无需电脑即可得出检测数据,打通了数据采集和检测的前后端 [5] -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厂,未来计划销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应用范围从小物件扩展至汽车等大型物体 [5] 核心区域政策与投资 - 湘湖作为“中国视谷”核心承载地,自2022年建设启动以来,已构建起“政策有力度、空间有广度、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5] - 目前湘湖新城已集聚高新产业人口超过2万名,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0亿元人民币 [5] - 未来湘湖将再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用于完善配套、培育人工智能硬件全产业链集群,以吸引创新项目与资源落地 [5]
湘湖论剑!启笔中国视谷“科创群侠传”
新浪财经· 2025-11-18 05:26
会议概况 - 湘湖论剑2025——“中国视谷”产业生态大会于11月16日在萧山湘湖举行 [1] - 超过150位科学家、企业家等视觉智能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参会 [1] 产业规模与目标 - 视觉智能产业集群是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唯一由杭州市牵头创建的国家级集群 [8] - 该集群被列为杭州“296X”产业集群中2个万亿级集群之一进行重点培育 [8] - 2025年前三季度产业营收达7104亿元,同比增长14.4% [8] - 产业目标为剑指万亿级规模,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8] 核心区域发展现状 - 湘湖作为“中国视谷”核心承载地,自2022年建设启动以来,目标为打造全国一流、全球有竞争力的视觉智能产业高地 [10] - 湘湖新城已集聚高新产业人口2万余名,落地项目总投资超250亿元 [12] - 未来计划再投入超100亿元完善配套、培育人工智能硬件全产业链集群 [12] 生态建设与活动 - 大会发布了首张全国视觉智能人物榜——“湘湖论剑2025·中国视觉智能年度创新人物” [10] - 该榜单由视觉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发起,聚焦科学引航者和企业领航者两类核心人物 [10] - 大会为“中国视谷”三大链主企业先临三维、云尖信息、网易设立平行分会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 [22] - 会议旨在以“侠客精神”构筑“科创群侠”协同共生创新生态 [22]
“中国视谷”产业生态大会发布创新人物榜
新华网· 2025-11-17 10:16
产业大会概况 - 湘湖论剑2025产业生态大会于11月16日在杭州萧山湘湖举行,主题为“中国视谷”产业生态 [1] - 超过150位视觉智能领域的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参会,共商产业创新合作 [1] - 大会是“中国视谷”建设三周年的总结会和动员会,也是杭州“296X”集群发布后的首场视觉智能核心盛会 [2] 产业发展规模与表现 - 视觉智能产业作为杭州牵头创建的唯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纳入杭州“296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 [1] - 2025年前三季度,该产业营收达到7104亿元,同比增长14.4% [1] - 自2022年视谷建设启动以来,湘湖作为核心承载地已集聚高新产业人口2万余名,落地项目总投资超过250亿元 [1] 未来发展规划与投入 - 未来将再投入超过100亿元完善城市配套、引进优质资源 [1] - 产业将聚焦智能芯片等细分赛道,培育人工智能硬件全产业链集群 [1] - 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创新产品、先进技术从萧山走向全球 [2] 产业生态与合作 - 湘湖已构建起全周期赋能的产业生态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马思伟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分享前沿洞见 [1] - 先临三维、云尖信息、网易(网易灵动、网易有灵)等三大链主企业设立平行分会场,通过多形式对接探索产业协作新机遇 [1] 人才激励与行业认可 - 大会发布全国首张视觉智能人物榜——“湘湖论剑2025·中国视觉智能年度创新人物” [2] - 向优秀科学家和企业家发出“科创群侠英雄帖”,广邀天下英才 [2]
姚高员在视觉智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第一次例会上强调:努力打造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3:01
行业政策与战略 - 杭州市召开视觉智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第一次例会 [1] - 集群建设需紧密衔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1] - 目标是将视觉智能产业集群培育成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 行业发展目标 - 发展视觉智能产业集群旨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1]
助力杭州打造专精特新名城
每日商报· 2025-08-22 07:20
核心观点 - 杭实集团通过"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机制扩容创新企业生态圈 以党建引领集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力量并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2] 党建联建机制进展 - 党建联建于2023年7月成立 通过深化联建机制以红链牵引实现资源集成赋能企业发展 [1] - 2023年招募首批2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加入红色朋友圈 [1] - 2024年新增视觉智能 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赛道 新吸纳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1] - 新成员浙江众合科技为深交所上市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1] 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 杭实集团作为杭州首家世界500强市属国企 致力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并构建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生态共同体 [2] - 集团打造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园区 采用楼下生产楼上创新的工业上楼模式 培育目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地 [2] - 携手国新国同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设立专精特新产业基金 旨在培育更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2]
杭商课堂里的创业新答案
杭州日报· 2025-08-19 10:12
中国视谷发展 - 中国视谷作为工信部第二批国家集群 具备政策 空间 平台 资金 产业 生活六大优势 [2] - 视觉智能产业展示巨大潜能 案例包括23公里远距离监控设备 3分钟心脏疾病检测技术 掌静脉识别门锁等创新应用 [2] - 企业承接前沿技术需构建产业生态 注重生产 生活 生态三生融合 外地企业可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或科技合作对接资源 [3] 思本经济理论 - 思本经济强调思想成为核心生产力 企业需从卖产品转向卖理念 个人需从拼体力升级到拼认知 [4] - 创业本质是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需结合技能与市场需求 失败经历仍能培养立体能力 [4] - 企业需建立道德力(愿景 使命 价值观) 在不确定环境中以热爱为起点设计商业模式 同时追求全球化市场与极致性价比 [4][5] 细分赛道创新 - 港流科技通过产品科技化与定制化实现差异化 如铺装化生态地坪具备防静电 负氧离子释放等功能 铺装速度远超传统涂装 [6][7] - 应对行业价格战需将细分市场做到极致 掌握定价权 企业长远发展路径为产品→渠道→平台→生态 [7]
杭实集团产业投资加速迈向生态化时代
杭州日报· 2025-08-14 10:54
云豹智能AI网络研发中心项目 - 投资10亿元的云豹智能AI网络研发中心总部项目签约落户"中国视谷"窗口园区 [3] - 项目将引入超百人的研发团队 [3] - 由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动各级产业基金出资引进的高能级重大产业项目 [3] 杭实集团产业投资体系 - 构建"1+1+4+4"产业投资体系:一个实业智投数字化产业投资平台 一只实业智投百亿母基金 四个投资平台(杭实资管 杭实产投 工投发展 低空公司) 四个域外招投联动中心(北京 上海 香港 深圳) [3] - 累计参与设立产业基金67只 组建规模超600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金额超500亿元 [5] - "母基金+特色子基金"运作模式 子基金通过4大投资平台聚焦特色赛道 [4] 重点投资领域与基金布局 - 联合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中国视谷"产业基金 重点投向视觉智能标志性项目 [5] - 设立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向低空制造 低空视觉 低空物流等产业赛道 [5] - 重点支持低空经济 视觉智能 合成生物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投资培育景业智能 华澜微电子等400多家企业 [5] 产业投资数字化平台 - "实业智投"数字平台整合全国2.4亿市场主体数据 覆盖86条产业链 [6] - 平台移动端可实现项目信息一键获取与实时预警 [6] - 以"总体一盘棋"理念聚合产业 投资和内外部资源 [6] 工投发展园区运营模式 - 采用"基金+基地+服务"模式 既做企业"股东"也做"房东" [8] - 在建和运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9] - 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主攻"工业上楼" 打造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地 [9] - LOFT49聚焦文化创意 数字创意产业 一期已开放 二期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9] 域外创新资源整合 - 四大域外中心(北京 上海 香港 深圳)吸引优质科创资源向杭州汇聚 [10] - 构建"一平台 两中心 一基金"合作体系:杭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平台 杭州创新孵化中心 香港成果转化中心 杭港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10] - 采用"香港孵化+杭州转化"模式 [10] - 杭港科创中心已吸引80余个项目对接 促成7个项目入驻香港成果转化中心 10个项目入驻杭州创新孵化中心 [11] 项目招引与落地成果 - 上半年四大中心举办或参与招商活动近20场 向区县推送项目线索超50项 [11] - 落地杰成镍钴 沃飞长空等亿元以上项目 [11] - 与杭州七大城区签订"招投联动"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协议 [11] - 通过基金协同 园区共建 项目共育等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1]
桐庐以文润城展画卷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桐庐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数字技术成为强劲引擎,推动"人工智能+文化"等新业态发展[7] - 棱镜光电搭建车载AID、AR-HUD全息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及检测线,核心技术应用于车规级智能车软硬件解决方案、儿童智能教育设备及AI驱动的交互硬件模组[9][10] - 分水制笔产业通过技改升级,由"专精特新"企业领衔,年产85亿支笔,产品附加值提升30%[11] 传统产业升级 - 分水制笔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8%,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与温州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产品检测中心、模具研发中心[11][12] - 横村镇从家庭作坊转型为特色产业集群,计划通过工厂店业态创新、农商旅资源整合,构建"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全渠道营销体系[12] 文旅产业发展 - 桐庐位列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8位,连续6年上榜且连续3年位列前十[13] - 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串联杭州马术中心、瑶琳仙境等资源,打造华东区域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14] - 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开辟"文旅+影视"新赛道[14] 文旅产品创新 - 瑶琳仙境通过5.0版灯光系统完成"科技焕颜",红灯笼外婆家景区植入度假酒店与亲子游乐设施,垂云通天河景区借助AR技术转型为"OMG心跳乐园"[14] - 梅蓉村千亩稻田成为"黄金左岸"大地艺术展厅,石舍村串联"舍庐艺术馆""洒秀"咖啡馆等形成文创生态圈,翙岗古村以叶浅予国漫IP为媒注入文化肌理[15] 交通与旅游联动 - 杭温高铁开通使桐庐进入"双高铁时代",18分钟直达杭州,推出"高铁+酒店""高铁+景区"联票及长三角主要城市旅游直通车[15]
新兴产业聚链成势:多能互补产业集群锻造高质量发展新质引擎
央视网· 2025-07-22 16:03
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新产业加速成长成为经济亮点 各地依据资源禀赋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集群新格局[1] - 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 串联起生机勃勃的产业链[1] 中国视谷产业生态 - 视觉智能产品融入数字安防、工业视觉、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包括78倍变焦摄像头和15天落地VR镜片等创新产品[4] - 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拥有超100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 - 采用"门对门"配套模式和"朋友圈"式协作 提升全产业链研发生产效率[7] 技术创新突破 - 光学模组研发周期缩短至几天 二维光波导镜片通过10x10mm模组呈现五六十寸影像[10] - 新型VR眼镜显示效果比传统产品提升一倍多[10] 产业链培育成果 - 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8家[13] - 形成完整视觉智能产业链 涵盖上游算法与芯片设计、中游显示设备、下游云平台及运营业务[13] 产业发展前景 - 中国视谷成为杭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新窗口 实现全域联动和辐射带动[14] - 带动产业链共建、创新链互促、供应链协同 预计2027年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0亿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