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瑞金医院牵手华为把病理大模型开源了:诊断门槛在降低,但仍有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6-30 23:26
病理AI行业现状与挑战 - 病理诊断是疾病尤其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长且病理医生缺口大、分布不均,AI应用成为行业焦点[1] - 中国5000家医院中不足5%将数字化诊断应用于日常流程,数据质量差、格式不统一制约模型精度[3] - 病理大模型开发面临四大挑战:数据规模小、算法标注成本高、算力与PB级数据矛盾、存储成本高企[3] RuiPath病理模型技术突破 - 模型基于瑞金医院百万张高质量数字病理切片训练,覆盖7大癌种,在14个任务测试中7项达业界领先水平[1] - 采用16张国产910B算力卡训练,通过华为ModelEngine工具链缩短70%业务上线时间,数据处理周期节约80%[4] - 临床覆盖19个病种上百个诊断任务,关键指标超90%,诊断效率提升至秒级[4] 开源策略与行业影响 - 开源核心视觉基础模型及测试数据集,降低基层医院AI部署门槛,节省数据准备与模型开发初始成本[1][4] - 模型可覆盖中国每年90%全癌种发病病例,开源有望扩展剩余10%未覆盖肿瘤的诊断能力[4] - 瑞金医院数字化病理平台年增1.5PB数据,为模型迭代提供持续支持[3][4] 落地障碍与数据瓶颈 - 医院切片质量差异大,检测仪器、试剂、操作规范不统一影响模型输入数据质量[6] - 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大规模数据共享[6] - 当前开源模型虽推动AI平权,但医院参与部署的积极性与数据积累仍存挑战[5]
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核心收入来自同仁堂中医医院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2:1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 [1]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通过投资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在北京、浙江等地布局20余家线下医疗机构 [1] - 公司构建"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1] 收入结构 -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和三溪堂保健院贡献大部分收入,2021-2023年占比分别为70.1%、59.5%、65.1% [2] -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超80%,2021-2023年分别为4.5亿元(95.8%)、5.96亿元(85.5%)、7.31亿元(81.6%) [2] - 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爆发式增长,2021-2023年分别为530万元(1.1%)、8770万元(12.6%)、1.38亿元(15.4%)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1年4.7亿元增至2023年8.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8% [3] - 毛利从2021年7922.9万元增至2023年1.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6.2% [3] - 2023年实现盈利4459万元,此前两年为亏损状态 [3] 战略规划 - 未来将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中医+"特色服务体系 [1] -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医养健康产业集团 [1]
镁信健康首次“闯关”港交所,股东包括蚂蚁集团和多家国企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30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拟赴港上市 高盛 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是国内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 以服务保单数量计算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为约160个城市的惠民保提供综合服务 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 93亿份 与超140家药企及超90家保司合作 [2][3] - 公司定位于解决患者 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 主要涉足创新药械支付解决方案与商业健康险服务两大赛道 [3] 股东及融资情况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30亿元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上海医药 中国人寿再保险等 [2] - 持股前十的大股东包括CEO张小栋 上药云健康数字科技 上海盈卓健康科技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等 [2] 市场地位及业务成果 - 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公司去年助力中国约40%的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 通过"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累计为患者节省约67亿元自付费用 [3] 行业前景 -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620亿元增至2030年410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6 7% [3] -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773亿元增至2030年2 3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 8% [3] - 行业增长得益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及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需求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0 69亿元 12 55亿元 20 35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38% [4]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3 32亿元 4 61亿元 7 29亿元 [4]
杭州又一独角兽要IPO!
IPO日报· 2025-06-30 21:00
公司概况 - 微脉是中国TOP3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累计为约5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年收入达6.53亿元,投后估值5.59亿美元(约40.05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成立于2013年,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3] - 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裘加林间接控制公司24.35%的投票权[8] 业务模式 - 微脉与中国157家医院合作设立全病程管理中心,配备专业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覆盖治疗前到治疗后的全过程[3][4] - 服务内容包括医疗咨询、院内看诊、治疗安排、用药管理、康复指导等,覆盖产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等超80个病种[3][4] - 业务分为全病程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4.7亿元,占比72%)、医疗健康产品销售(2024年收入1.26亿元,占比19.4%)和保险经济服务[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5.12亿元增长至6.53亿元,全病程管理服务收入从3.96亿元增至4.7亿元[5] - 年度亏损从4.14亿元降至1.9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2.33亿元大幅收窄至0.3亿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收窄57.5%和69.5%[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14万元,流动负债净额达20.42亿元[9][10]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IDG资本、百度资本等知名机构,D+轮融资后估值达5.59亿美元[7] - 百度资本通过佰顥投资以4100万美元获得22,702,456股,IDG资本以7,623,200美元获得4,221,106股[8] 发展战略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AI能力、扩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拓展医疗管理生态圈、策略性投资或收购以及营运资金[1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改善负债结构[11]
据港交所文件: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快讯· 2025-06-30 20:54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杭州又一独角兽要IPO!
国际金融报· 2025-06-30 20:54
公司概况 - 微脉是中国TOP3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累计为约5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年收入达6.53亿元 [1][4] - 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成立于2013年,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 [3] - 截至2025年6月20日,已与157家医院直接签约并设立全病程管理中心,覆盖超80个病种 [4] 业务模式 - 提供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全病程管理服务,包括医疗咨询、看诊、用药管理、康复指导等 [3] - 为制药公司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以促进研发和营销活动 [3] - 为合作医院提供院内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以建立全病程管理系统 [3] - 业务分为全病程管理服务(占收入72%)、医疗健康产品销售(占19.4%)和保险经济服务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12亿、6.28亿、6.53亿元 [5] - 全病程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3.96亿、4.37亿、4.7亿元 [5] -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收入从5196.9万元增至1.26亿元 [5] - 经调整净亏损从2.33亿元大幅收窄至0.3亿元 [5]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IDG资本、百度资本等知名机构 [6] - 2025年D+轮融资后估值达5.59亿美元(约40.05亿元人民币) [6] - 百度资本通过佰顥投资以4100万美元获得2270万股 [7] 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裘加林通过iChoice Holding间接控制24.35%投票权 [7] - 主要股东包括佰穎投资(2270万股)、源码资本(387.6万股)、IDG资本(422.1万股)等 [7] 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底持有现金及等价物3614万元 [8] - 2022-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8亿、19亿、20.42亿元 [9]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AI能力、扩大业务规模及战略投资等 [9]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香港IPO
快讯· 2025-06-30 20:52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1]
6.30犀牛财经晚报:上半年IPO受理同比增长362% 沪指半年上涨2.76%
犀牛财经· 2025-06-30 18:49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A股IPO受理134家 同比增362% 其中北交所占比最高达83家 创业板19家 科创板15家 深证主板9家 上证主板8家 [1] - 6月成为IPO受理爆发月 单月受理107家占上半年总量79.85% 其中6月23日至28日集中受理73家 [1] 光伏玻璃行业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起集体减产30% 预计7月国内产量降至45GW 供需失衡状况将改善 [1] 服务器市场预测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达3660亿美元 同比增44.6% 其中x86服务器增长39.9%至2839亿美元 非x86服务器增长63.7%至820亿美元 [1] - Arm架构服务器增长率达70% 占全局总出货量21.1% [1] 车用LED与车灯市场 - 2025年车用LED市场产值预计达34.51亿美元 车灯市场达357.29亿美元 2025年下半年车市生产有望复苏 [2]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 特斯拉V4超级充电桩首批投入使用 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 首次向非特斯拉车辆开放 [2] 企业动态与资本市场 - 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高盛中金汇丰为联席保荐人 [3] - 联得装备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金额1.57亿元 [3] - 和林微纳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4] - 中国交建计划回购5-10亿元股份 价格不超13.58元/股 [4]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潍柴重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32-1.51亿元 同比增40%-60% [4] - 涛涛车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1-3.6亿元 同比增70.34%-97.81% [5] A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沪指涨2.76% 北证50指数涨39.45% 国证2000指数涨超10% [6] - 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固态电池等题材轮动 近20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 全市场3700多只个股上涨 [6] - 化工股联合化学上半年涨440% 问鼎"股王" [6]
关爱泌尿健康 正确认识尿失禁| 世界尿失禁周义诊活动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6-30 17:40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较常 见。长期尿失禁不仅会导致泌尿系统病变,引发膀胱炎、尿道炎等,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 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为"世界尿失禁周",为提高公众对泌尿健康的重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 团队于济南市高新区泰康之家-儒园社区举办尿失禁科普宣教和义诊活动,呼吁更多居民关注到泌尿系 统疾病,正确看待尿失禁。 世界尿失禁周由国际尿控协会于 2009 年发起设立,定于每年 6 月最后一周的周一至周五,旨在全球范 围内推广尿失禁防治知识,为患者提供专业医疗帮助。这一疾病日的设立,源于尿失禁在全球范围内的 高发性与认知误区 —— 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尿失禁发病率达18%-53%,45岁已育女性中 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 40%;美国数据则显示,超半数女性受尿失禁困扰,18岁以上人群中 16.6%受 排尿障碍疾病影响,发病率高于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沉默的流行病,被人忽视的"社交癌" 尿失禁这一被医学界称为"社交癌"的疾病,正以沉默的方式侵蚀着老年人的生活尊严。据医疗数据显 示,全球约20%的人群正遭受不同程 ...
新里程收盘下跌1.79%,滚动市盈率66.47倍,总市值74.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41
公司股价及估值 - 6月30日收盘价为2.2元,下跌1.79%,总市值74.5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66.47倍,高于行业平均41.55倍和行业中值42.46倍 [1] - 市净率为3.69倍,略高于行业平均3.55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共有7家机构持仓,包括5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数为13.91亿股,持股市值34.36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药品及医疗产品、医疗服务 [1] - 核心产品"独一味胶囊"为全国独家品种,入选国家基药和医保目录 [1] - "独一味"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同比下降9.35% [1] - 销售毛利率为27.96% [1] 行业对比 - 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公司PE排名第34位 [1] - 行业龙头药明康德PE为17.87倍,市值1997.63亿元 [2] - 行业平均总市值为162.61亿元,中值为58.65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