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
搜索文档
河南东盟加大粮农合作
新华财经· 2025-10-13 16:08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4日在郑州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粮农合作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围绕"粮·融·智"三个维度展开 [1] - 博览会设置九大展区,包括国际板块的"一带一路"东盟国家主题展区、全球农产品贸易展区、国际合作示范展区,以及国内板块的乡村振兴成果展区、"豫农优品天下行"展区等 [1] 河南与东盟贸易关系 - 东盟已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达552.2亿元,增长9.9% [1] - 2024年河南省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额为6.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总出口额30% [1]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分别位居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第二、第三、第六和第九位 [1] 主要出口农产品 - 河南对东盟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食用菌、大蒜、禽肉、辣椒等 [1]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启幕 数智赋能粮农合作 创新驱动区域发展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展览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近3万平方米的规模全面呈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成果与亮点。展览现场布局 合理、内容多元,设置了国际展区、河南省情综合馆、河南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特色展馆,以及农机 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等专业展区,集中展示国内外粮农领域的新产品、新 技术和新模式,带来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的农业盛会。 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携优质农产品、农业机械和粮油加工成果集中亮相,国内各省份也将带来各具 特色的农产品与农业新成果。河南展区将重点展示"中原粮仓"的实力与优势,全面呈现粮食生产、农产品加 工、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成就。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绿色农业、食品加工、电商消费、乡村振兴等板 块交相辉映,大会不仅是一场汇聚农业科技与产业成果的高端盛会,更是一场全民共享、互动融通的精彩体 验。 黄河奔腾,沃野生金。中原大地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今更以"中原粮仓"的战略担当,肩负着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河南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0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 和良种繁育能力稳居全国首位,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3000万吨以上,凝聚成端稳"中国 ...
河南与东盟的“双向奔赴”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4日在郑州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粮农合作 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旨在助推河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 [1] 区位与物流优势 - 河南推动高铁成网、畅通出海新通道,并实现"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协同并进 [2] - 郑州—曼谷货运包机使泰国鲜虾3个多小时抵达中国,2小时可覆盖郑州及周边200公里半径消费人群 [2] - 中欧班列(郑州)南向延伸至老挝万象,衔接东盟铁路网 [2] 产业合作与成果 - 河南与东盟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等领域合作深化,形成共赢格局 [2] - 东盟热带水果进入河南市场,河南食用菌、零食和速冻食品出现在东盟超市货架上 [3] - 金星啤酒、好想你等豫企在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拓展市场 [3] - 河南豫农优品与东盟主流电商平台共建数字化跨境销售网络 [3] 贸易数据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河南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额达6.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总出口额30%,东盟是河南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主体 [3] 未来展望 - 河南凭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及与东盟高度互补的产业格局,正成为中国对接东盟市场的重要支撑 [3] - 未来将瞄准"河南农业走出去"与"东盟资源引进来"目标,深化双向贸易往来,提升开放通道优势,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3]
豫宴东盟 一席和韵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农业基本盘与现代化转型 - 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约1.6亿亩 [4]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在"十四五"末突破6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 [4] - 农业生产呈现"播种用北斗、打药无人机、灌溉用手机"的智能新常态 [4] 农产品加工业与龙头企业 -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万亿级产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6103家 [5] - 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5] 多元化食物供给与产量 - 2024年油料、蔬菜、食用菌年产量分别为717.33万吨、8068.58万吨、196.71万吨 [6] - 2024年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生猪出栏6029万头,较2020年增加39.8% [7] 国际贸易与区域合作 - 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额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552.2亿元,增长9.9% [8] - 2024年河南自东盟进口农产品2.6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3% [9] - 2024年河南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6.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总出口额的30%,为最大出口市场主体 [15] 重点企业与国际供应链 - 万邦集团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是中国最大农产品交易市场,进口产品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 陈氏阳光、中豫建投等集团与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有深度业务合作,持续推进河南-东南亚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11] 具体贸易事件与物流突破 - 2024年8月25日,15吨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次通过包机进入中国境内 [12] - 2024年9月22日,柬埔寨首批腰果出口至河南 [13] - 2025年4月15日,满载越南木薯淀粉的专列(44个集装箱)抵达郑州,为万邦集团首批集采的20个专列之一 [14] - 2023年6月26日,首趟至越南胡志明市的农产品出口全程冷链国际班列从郑州发出 [16] - 2024年12月3日,首批"豫农优品"集装箱食品直销马来西亚 [17]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打造"豫农优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远销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分别位居河南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第二、第三、第六和第九位,主要出口食用菌、大蒜、禽肉、辣椒等 [15]
成都市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携手企业共拓产品“出海”新通道
搜狐财经· 2025-10-12 21:40
红星新闻网(记者 夏思扬)10月12日报道近日,由成都市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指导,成都 市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联合会主办的"立园满园,共建共享"四川农产品贸易全链路解析沙龙在 四川农产品进出口园区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平台推介、经验分享与资源对接,共同探讨四川农产品 贸易的新路径、新机遇,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实现共建共赢。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四川农产品进出口园区的智慧冷链中转区、跨境产品检验区和育种育苗 基地,亲身感受园区现代化设施。四川农产品进出口园区运营方招商负责人干雨佳详细推介了四川农产 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这一全国首个省级农产品跨境贸易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展示了其如何通过线上线下 融合,为川品出海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 现场举行了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四川隆康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长江集团焕新事业 部、阿里巴巴国际站产品(四川)渠道服务商蜀侠网络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直播电商、数字外 贸和服务赋能三大通道,为四川农产品企业提供直达顶流的服务支持。四川长江集团焕新事业部总经理 梅雪林分享了"焕新生活·大夏臻品"特色农产品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平台致力于解决地标产品"有产品 ...
青海瑞农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1 21:4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海瑞农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马国全,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经 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销售;牲畜饲养(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 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零售;谷物销售;牲 畜销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 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58种热带水果批量进京,从采摘到上架新发地最快仅需72小时
新京报· 2025-10-11 15:47
大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数智农业与服务贸易大会暨第三届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会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新发地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引领、产业融通”,集中呈现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1] - 大会设立4大主题展区,吸引约200家企业参展,并举办两场专业推介会 [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厨房展厅通过数据化菜谱控制火候,炒菜机器人能在5分钟内完成川湘菜系经典菜品 [1] - 炒菜机器人技术将逐步推广至社区食堂和餐饮企业,实现“产地直供+智慧烹饪” [1] - 智能种植展厅的“智能水培种植舱”实现无土栽培、自动补光浇水,生菜可“摘下即食”,适配家庭狭小空间 [1] 供应链与冷链物流创新 - 依托新发地32万亩海外种植基地,联合冷链物流企业构建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温控物流体系 [2] - 泰国山竹、越南榴莲等58种热带水果实现批量进京,从采摘到上架最快仅需72小时 [2] - 通过该物流体系,进口水果价格较传统渠道降低15% [2] 产业合作与投资成果 - 展会期间共达成37项产业链合作,覆盖智慧种植、数字仓储等领域,总投资额超12亿元 [2] - 新发地市场与北京种业之都、中华财险、丰台区餐饮协会等达成产业合作,并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服务贸易协议 [2] - 博彦科技、北水嘉伦等企业分别就技术合作与冷链物流达成合作,打通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条资源 [2] 特色农产品与数字化平台 - 开幕式上集中展示了来自8个省份的特色农产品,包括山西隰县玉露香梨、河北赞皇大枣、海南椰子等 [1] - 公司正推动建设覆盖330万亩种植基地的数字化平台,为每棵蔬菜提供“数字身份证” [2]
如何看待有消息称美国不准备降低对华关税税率
搜狐财经· 2025-10-10 23:01
美国贸易代表发言要点 - 美国总统表示当前对华征收55%关税即为协议内容,并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现状 [2] - 美方希望继续与中方进行定期磋商,以扩大非敏感商品贸易,例如美国农产品和中国消费品 [2] 美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 - 特朗普政府不打算取消自2月1日和2月27日起以芬太尼为借口对华加征的关税,该部分关税使美方对华总关税税率累计达20% [3] - 美方无意重启激进的贸易战措施,希望将11月10日到期的贸易休战以当前关税条件达成长久性妥协 [3] 美方在贸易关系上的意图 - 美国希望说服中国多购买其农产品和液化天然气等商品,并希望中国出售其所需的稀土等资源 [3] - 美国将继续维持对华高科技产品禁运和科技封锁,并限制中国制造业产品进口 [3] 美方战略背后的动机 - 美方希望将更多资源转向国内事务,因此意图管控对华冲突规模,维持已获得的关税利益,同时避免被政敌指责为对华绥靖 [4] - 美方策略符合极限施压和漫天要价的原则,旨在通过高要价试探中方底线,以在后续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成交条件 [4] 下一阶段中美博弈焦点 - 美方试图将师出无名的20%芬太尼关税常态化和固定化,以长期维持对华关税优势 [5] - 中方博弈关键在于打破美方的极限施压策略,可能采取对等关税等措施明确底线 [5] 中美贸易纠纷的根本原因 - 关税问题仅是美国对华遏制和脱钩战略的结果之一,而非根本原因 [6] - 更致命的障碍来自非关税手段,包括技术封锁、高科技产品禁运、制裁、留学交流限制及金融外汇限制等 [6] - 中美贸易纠纷的病根在于美国执意遏制中国发展以确保霸权地位,以及特朗普推动的去全球化和脱钩战略 [6]
受益中国需求,巴西大豆产销两旺
环球时报· 2025-10-10 07:06
巴西国家供应公司(Conab)数据显示,2024/2025作物季,巴西大豆产量升至63 亿蒲式耳(1蒲式耳等 于27.216千克),成为出口量增长的基础。与此同时,巴西农民正受益于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据巴西 通讯社报道,代表600万美国农民的美国农业局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受关税冲突影响,从6月到8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几乎为零",并且中国未采购任何美国明年收获的新作大豆,此举为巴西、阿根 廷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该组织表示,2025年1月至8月,中国仅从美国进口580万吨大豆,同比下降近80%。相比之下,巴西成 为对华大豆主要供应国。同期,巴西向中国市场出口超过7700万吨大豆。阿根廷在暂停出口税后增加大 豆销售,并在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后退还了税款,此举推动了该国对中国大豆销售的增长。香港《南华 早报》近日报道称,阿根廷大豆出口订单9月飙升至7年高点,中国进口商在出口税暂停期间采购了数百 万吨。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舒宇】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 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022亿吨,超过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出口量。路透社分析称 ...
杨凌首趟冷链班列启程!新鲜水果“坐”火车直抵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10-07 16:24
10月1日,西安国际港站汽笛长鸣,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驶向俄罗斯莫斯科。在这趟列车上,两个特殊的冷链冷柜格外引人注目——里面 整齐码放着来自四川会理的20吨黑籽酸石榴和来自西安周至的22.4吨海沃德猕猴桃。这是杨凌示范区内企业——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首次通过铁路 冷链运输将新鲜水果直接送往俄罗斯市场,标志着杨凌在构建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通道上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我们将继续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化冷链运输方案,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通过这条'钢铁丝路'走向国际市场,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王斌 信心满满地说。 火车从西安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直达莫斯科沃尔西诺站。最关键的是,搭载的全自动冷藏冷柜具备恒温恒湿功能,在跨境换装(如从中国标准轨换 至俄罗斯宽轨)时,只需整体吊装冷柜,柜内环境丝毫不受影响。运输途中,柜体全程密封,温度稳定维持在设定范围,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反馈数 据,确保每一颗石榴、每一个猕猴桃都处在最佳保鲜状态。 "对比之前的汽运模式,中欧班列不仅时效稳定,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算了一笔经济账,"铁路运输 受天气、路况影响小,单位运量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