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加强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管理 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
金融时报· 2025-06-24 09:41
金融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问题 - 金融服务领域存在价格不合理问题 部分金融机构通过隐性收费抬高贷款成本 以担保费 会员费 咨询费 服务费等名目收取费用 实际贷款利率远超国家规定 [1] - 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等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部分消费者遭遇催收机构"暴力"催收 造成生活困扰和精神损害 [1] 监管处罚与行业现状 - 金融机构因违规行为频遭行政处罚 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因"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被罚140万元 [2] - 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委外催收情况 不正当催收行为是行业风险点 也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领域 [2] - 消费金融公司与助贷机构合作普遍 第三方平台成为重要获客渠道 但合作机构管理亟待加强 [3] 助贷业务管理动态 - 助贷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披露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3] - 宁银消费金融官网公布35款合作助贷产品 尚诚消费金融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等4家机构已披露相关信息 [3] 行业监管趋势 - 监管部门对消费金融业务保持强监管态势 助贷新规过渡期临近 行业需确保业务合规以应对市场竞争 [4]
消费金融公司发债忙 年内7家发行总规模逾百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24 06:25
海尔消费金融债券发行情况 - 海尔消费金融于2025年6月18日完成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簿记建档工作,实际发行总额为10亿元,票面利率2.20%,期限3年 [1][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中长期资金,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2] - 此次发债是公司继2025年3月发行15亿元ABS、4月落地行业首单ESG挂钩银团贷款后的又一重要融资动作 [2] 行业发债动态 - 年内已有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合计规模超百亿元 [1][4] - 中邮消费金融于2025年6月13日发行15亿元3年期金融债,票面利率1.9% [2] - 行业发债热度预计持续,更多公司将发力多元化融资渠道 [1][4] 发债驱动因素 - 内部因素: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需通过多元化融资满足资金需求 [3] - 外部因素:政策支持及扩大内需消费背景带来业务扩张契机 [3] - 金融债相比其他融资渠道成本更低,优势明显 [4] 政策环境支持 - 2023年11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简化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取消非资本类债券事前审批 [4] - 监管政策改善行业融资环境,增强市场对消费金融债券信心 [4] - 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明确,进一步便利融资 [4]
江苏中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校准消费金融市场坐标:让信用不负期待
搜狐财经· 2025-06-23 22:09
换言之,看似缥缈的「信用」和真实掌握在人们手中的货币一样,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宝贵财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整个资本市场、整个现代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础上的,金融行业乃至整个 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以此作为支撑。 反过来,在信用采集、使用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市场参与者们实现市场突围,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量从2006年的5.2亿增长至2016年的8.9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信用基础数据库。最新数据显 示,截止到2023年9月,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1.64亿。 在减少征信白户、填补信用市场「空白」的层面,消费金融行业贡献颇丰。 随着信用完善、金融服务优化、社会价值创造的「正循环」不断加速,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变革也在为更深刻的金融服务变革、更大 范围的经济环境优化创造价值。 货币 + 信用 = 支出总额。 这是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视频中所展示的公式,并且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 ...
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获“AAA”评级
金融界· 2025-06-23 17:21
评级结果 - 海尔消费金融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获中诚信国际"AAA"评级 [1] - 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公司优势 - 股东支持力度较强 其中海尔集团持股49%为第一大股东 [1][2] - 自营业务占比较高 [1] -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1] - 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1] 股权结构 - 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 经过两次增资及未分配利润转增 2024年末注册资本达20.9亿元 [2] - 2024年11月海尔集团受让财务公司19%股权后 持股比例升至49%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 行业挑战 - 政策及竞争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1] -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资产质量 [1] - 业务快速扩张对资本/人才/技术/风控形成压力 [1]
观察丨围剿金融“黑灰产”进行时,识别标准、行业共治需落地
券商中国· 2025-06-21 12:45
金融"黑灰产"专项打击行动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项工作 重点打击贷款 保险和信用卡领域的四类非法行为 包括非法存贷款中介 恶意逃废债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及不正当反催收 [1] - 专项工作开展以来 济南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反催收联盟"敲诈案 上海警方侦破贷款领域黑灰产案件20余起 [1] - 金融机构通过多渠道开展消费者宣传并征集线索 形成多方配合的打击态势 [1] "黑灰产"新业态特征 - 金融"灰产"规模自2021年起爆发式增长 规模扩大十倍以上 主要依托抖音 快手等平台以"债务减免""征信洗白"等名义收取高额佣金 [2] -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4年发布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 首次明确"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三类灰产形式 但标准尚未正式落地 [2] - 30%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文本存在雷同 显示黑灰产采用专业化 隐蔽性强的技术手段 [3] 金融机构应对挑战 - 非法代理维权人员多来自催收行业 利用经验教唆债务人并伪造投诉 倒逼金融机构减免债务 [3] - 核实债务人证明真实性需跨行业协作 单家机构面临时间和人力成本压力 [4] - 部分机构引入AI智能风控体系 有效识别异常投诉行为 [4] 行业治理方向 - 需建立跨行业共治体系 解决识别标准不统一和调查成本高的问题 [4] - 黑灰产泛滥导致金融消费者资金损失 扰乱金融秩序 助长逃废债风气 挤占真实维权资源 [4]
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21:51
海尔消费金融融资动态 - 海尔消费金融成功簿记发行2025年首期金融债 规模10亿元 期限3年 发行利率2.2% 牵头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联席主承销商包括国泰海通证券等7家机构 承销团成员含中金公司和蒙商银行 [1] - 2024年公司融资动作频繁 全年发行三期ABS累计46.5亿元 发行一期金融债15亿元 2024年9月完成增资 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0.90亿元 增幅近40% [1] - 2025年已发行三期ABS"25够花1A/1B/1C" 合计规模15亿元 2024年末表内资产规模达293亿元 较前两年显著增长 [1] - 公司回应加速融资目的为降低资金成本 延长负债期限 补充资本实力 支持线上线下业务扩张 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提升规模 [1] 消费金融行业融资趋势 - 2024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金融债/ABS融资 Wind数据显示尚诚消金 中邮消金等机构合计发行金融债106亿元 [2] - 行业专家指出发行金融债/ABS可夯实负债端实力 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 将利率优势传导至资产端 [2]
“618”商战落幕!精算型消费成趋势,分期免息消费人数增19%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20:03
618购物节概况 - 今年618活动持续近40天 从5月13日启动至6月20日结束 是史上最长618购物节 [1] - 立减 国补 消费券 分期免息成为今年618四大关键词 [1] 分期免息消费表现 - 使用分期免息付款消费的用户同比增长19% [1][3] - 支持高期数分期免息的商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 [4] - 85%消费者在有能力付全款的情况下 会优先使用分期免息付款 [4] - 手机 电脑 数码 家电 家装 电动二轮车 运动户外 珠宝首饰等品类提供花呗分期12期免息 [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精算型消费成为趋势 消费者追求资金效率最大化 [4][5] - 国补叠加花呗分期免息的省钱攻略在小红书平台最受欢迎 [4] - 广东 浙江 江苏是使用分期免息消费者最多的前三省份 [6] - 北京消费者偏爱用分期免息购买宠物用品 上海消费者偏好洗护清洁类商品 广东消费者偏好男装 [6] 行业影响 - 分期免息模式契合消费者理性规划需求 帮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分期免息降低消费决策门槛 为商家注入增长动能 推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6]
践行金融为民 守护千家万户 | 金美信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财富在线· 2025-06-20 19:53
金融消费者保护行动 - 公司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围绕"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 [1] - 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矩阵精准触达消费者,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1] 重点群体金融教育 - 针对"老少新"群体(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开展专项活动,防范金融诈骗 [2] - 在厦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主题宣教活动,覆盖"以房养老"陷阱、民间投融资风险等热点议题 [2] - 设计沉浸式金融知识游园会,通过"金融知识圈圈乐"等游戏提升老年人反诈能力 [2] - 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诈骗场景,增强老年人防骗技巧识别能力 [2] 多渠道知识普及 - 线上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漫画、短视频等多元化内容 [3] - 围绕"618防骗"、个人征信等议题制作系列科普素材 [3] - 内部通过海报、LED屏等形式强化员工金融知识培训 [3] 未来规划 - 将持续创新宣教形式,推出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 [3] - 致力于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3]
“618”期间,广东人最爱分期免息?把“能赚会算”坐实了!
搜狐财经· 2025-06-20 19:27
618促销活动表现 - 今年618促销活动持续近40天 为史上最长618 [1] - 分期免息用户同比增长19% 广东 浙江 江苏为使用最多省份 [1] - 立减 国补 消费券 分期免息成为四大促销关键词 [1] 分期免息消费趋势 - 分期免息订单增长最快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 文教用品 电动车 动漫潮玩 3C数码 [3] - 电动车品类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 分期免息订单占比达20% [3] - 高期次免息商品的分期使用比例更高 [3] 区域消费特征 - 北京消费者偏爱用分期免息购买宠物用品 [3] - 上海消费者分期免息购买洗护清洁类商品居前三 [3] - 广东消费者分期免息购买男装需求旺盛 当地集中全国80%高端男装品牌 [3] 行业消费趋势 - 国货品牌成为消费主导 新能源汽车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 [3] - 动漫潮玩行业受Labubu等IP带动呈现增长 [3] - 传统分期免息品类手机数码 家电家居仍保持稳定需求 [3] 分期免息模式影响 - 分期免息模式契合消费者理性规划需求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有效降低消费决策门槛 为商家注入增长动能 [4]
科技+场景+资金:消费金融巨头如何筑起“护城河”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22:00
消费金融行业融资动态 - 消费金融市场融资活跃度持续攀升,头部机构构建多元化融资矩阵 [1] - 马上消费金融发行1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优先A档票面利率1.85%创年内新低 [1] - 中银消费金融拟发行15亿元金融债券,中邮消费金融已完成15亿元金融债券发行 [1] - 中原消费金融拟发行1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海尔消费金融完成10亿元金融债券簿记建档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但居民短期贷款前5个月减少2624亿元 [1]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始于1985年首张信用卡发行,2009-2013年为试点期,首批4家持牌公司成立 [2] - 2014-2017年为爆发期,持牌公司增至24家,银行系主导 [2] - 2017年至今进入规范期,监管强化资质、利率、催收等要求,持牌公司稳定在31家 [2] - 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成为竞争关键 [2] 行业分化现状 - 前五名头部机构净利润合计占比超60%,尾部10家机构市占率不足5% [3] - 头部机构通过科技、场景、资金三维度构建护城河,传统机构面临转型阵痛 [4] 科技赋能与场景构建 - 头部机构将科技融入获客、风控、审批全流程,提升效率与个性化服务 [4] - 马上消费金融发布"天镜"大模型3.0,招联消费金融大模型使审批效率提升40% [5] - 场景金融成为差异化竞争策略,中邮消费金融上线"YO生活"平台,海尔消费金融覆盖家电、医美等1800多家门店 [6] 资金渠道多元化 - 头部机构拓展ABS、金融债、同业拆借等多渠道融资,平滑市场波动 [5] - 多元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业务稳健扩张 [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2025年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家鼓励加大消费贷款投放,重点发展服务消费 [7] - 服务消费成为内需增长潜力点,消费金融公司可拓展相关金融场景 [8] - 居民贷款率稳定增长,借贷意愿与杠杆空间仍有潜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