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
搜索文档
当全球最大造船国遇上全球第一船级社:航运业绿色转型如何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8-21 16:18
国际海事新规与行业影响 - 国际海事组织《防污公约》附则VI修订案于2024年8月1日生效 实施史上最严碳排放规则[1] - 新规要求航运企业采用新技术并实施新实践做法以满足减排要求[3] - 碳税机制成为船东投资新技术与提升能效的重要驱动力[3]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中国造船业2025年上半年三大指标全球占比:造船完工量51.7% 新接订单量68.3% 手持订单量64.9%[4] - 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份额超过50%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领域成为优质供应商[12] - 中国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船厂从五年前1家增至当前6家[12] 绿色燃料转型挑战 - 全球船队中约92%仍使用传统燃料 绿色燃料船队规模有限[5] - 转型速度受基础设施、生产成本、安全风险及船员技能等多因素制约[5] - 中国在提供氨燃料、甲醇等多元新型燃料方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1] 减排技术方案 - 短期减排措施包括降速航行、航线优化及风力辅助推进系统[5] - 双燃料发动机设计允许船舶灵活切换替代燃料[5] - 数字化监测与人工智能分析有效提升船舶运营效率并降低能耗[8] 中挪经贸与技术合作 - 2024年中挪双边贸易额101.8亿美元 同比增长31.7%[3] - 挪威船级社中国业务占全球28% 过去5年在华业务量与营收翻倍 员工数从800增至1200余人[4] - 双方联合成立"未来船舶联合研究中心" 并在上海设立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9] 船舶安全与回收监管 - 老旧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率更高 且易导致环境污染[6] - 《香港国际拆船公约》于2024年6月生效 对拆船流程实施严格规定[6] - 船东需确保拆船操作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6] 行业转型系统性挑战 - 绿色燃料供应链地域分布不均衡制约可获得性[6] -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法规实施效果[6] - 海员职业吸引力下降 人才短缺成为行业长期挑战[6]
超250艘船!上市航运巨头即将诞生!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51
交易完成后,CMB.TECH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实体约70%股份,Golden Ocean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0%。 此外,Golden Ocean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度财报将不再单独发布,相关业绩将纳入CMB.TECH定于8月28日发布的季度报告中。 来源:海事服务网CNSS 根据8月19日最新公告,Golden Ocean Group Limited股东在百慕大汉密尔顿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正式批准了包括Golden Ocean与CMB.TECH Bermuda Ltd.相关的合并方案。 图源:Golden Ocean Group Limited 该合并自2025年5月28日宣布以来,被视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整合。合并后公司将拥有约250艘船舶,总价值逾110亿美元。 合并于8月20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前正式生效,同日也是该公司在纽交所和奥斯陆交易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Golden Ocean每股普通股将予以注销,股 东可按0.95股的比例换取CMB.TECH普通股。股份登记日期为纽约时间8月20日及奥斯陆时间8月21日,CMB.TECH股份预计于8月21日至22日陆续交付。 据悉,比利时航运巨头CMB.TE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27
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形势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趋稳,运价较2024年第一季度明显上涨但低于第四季度,呈现"弱增长、高波动"新常态 [1][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集装箱贸易量预计达2.19亿TEU,同比增长2.5%,较2024年下降3.7个百分点 [2] - 2025年5月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指数为136.3,同比增长4.1%,仍高于2020年以来均值120.00 [2] - 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6月回升至1,277.46,较2024年同期下降27.80%,上半年均值为1,258.46,较2021年峰值下降58.52% [6] - 主要航线运价同比显著下降:欧洲航线降41.47%、美西航线降17.36%、美东航线降10.62%、南美航线降41.58% [6] - 头部班轮公司垄断地位稳固,前四大公司占据全球57.50%市场份额,近洋航线公司(如万海航运)表现优于跨太平洋航线公司 [8] 班轮公司运力格局 - 全球运营集装箱船7,352艘,总运力3,270.28万TEU(按载重吨计3.88亿吨) [8] - 运力排名前三为:地中海航运(671.88万TEU/20.6%份额)、马士基(458.95万TEU/14.1%)、达飞轮船(401.93万TEU/12.3%) [9] - 租赁船舶占比差异显著:以星航运达89.1%,韩新海运仅14.7% [9] 新造船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船成交192.01万TEU/202艘,以TEU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25.78% [11] - 集装箱船占全球新船订单载重吨的46.45%,同比上涨超30% [11] - 新船订单大型化趋势显著:17,000TEU以上超大型船占比54.88%(同比升23.04个百分点),12,000-17,000TEU船占比10.00% [13] - 绿色燃料船舶占比达85.55%,其中LNG动力占58.86%(70艘),甲醇动力占14.39%(16艘) [15] - 新船价格指数同比涨2.32%至117.04,但万箱以上船型价格回落 [16] - 中韩船厂垄断99.41%订单:中国船厂占比66.02%(江南造船接单21.60万TEU),韩国船厂占比33.39%(现代重工接单34.40万TEU) [20][23] 船队与二手船市场 - 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达3,178.87万TEU,同比增长8.3%,增速持续放缓 [20] - 二手船市场成交119艘(同比降16.78%),金额30.98亿美元(同比降13.87%),可售船舶稀缺推升交易溢价 [18] 船东投资行为 - 头部船东积极扩张船队,前三名下单量占比47.38%:达飞海运(43.20万TEU/22.50%)、中远海运(25.90万TEU/13.49%)、地中海航运(21.88万TEU/11.39%) [23][24] 行业未来趋势 - 供给端运力增速将持续放缓,绿色燃料船舶将成为新增主力,欧盟碳税加速高排放旧船淘汰 [26] - 需求端受美国关税政策压制,近洋航线及新兴市场(东南亚、拉美)成为主要增长点,红海局势推升局部运价波动 [27] - 甲醇/LNG/氨燃料动力船将成为航线竞争力关键要素,环保政策倒逼行业绿色转型 [27]
海航科技: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10%
证券日报· 2025-08-19 22:13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453,719.28元 同比增长30.10% [2]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95,736.63元 同比下降23.89% [2]
德翔海运拟建造两艘新造船舶
智通财经· 2025-08-19 20:34
公司资本支出 - 公司与卖方订立经修订造船合约 建造两艘新造船舶 总代价1.26亿美元(约9.79亿港元) 单艘成本6278万美元(约4.899亿港元)[1] 战略发展目标 - 建造新船舶符合集团长期发展战略 将提升股东整体利益[1] - 新增船舶将扩大自有船队规模及总运力 增强把握市场机遇能力[1] - 通过维持自有与租用船舶均衡组合 重点提升自有船舶比例以实现长期成本优势[1] 运营效益提升 - 自有船舶可规避租船费率波动与租期限制 降低单位运营成本[1] - 新船采用现代化节能环保设计 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满足严格环境法规[1] 市场竞争优势 - 新增运力将强化客户服务可靠性及频密服务能力[1] - 船舶部署将重点应对亚太及其他主要市场集装箱航运需求增长[1]
海航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149.57万元,同比下降23.89%
新浪财经· 2025-08-19 18: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5亿元 同比增长30.10% [1] - 净利润7149.57万元 同比下降23.89% [1]
浙江首个海事与仲裁合作协议在杭州签署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8:26
同时,双方将围绕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联合开展法律风 险防控培训,共同探索优化符合浙江航运业发展需求的规则或程序指引以及涉外海事临时仲裁制度,填 补国际规则适用空白,提高海事仲裁专业化水平,加快占领新兴领域仲裁市场,提升浙江海事纠纷解决 的全球竞争力。 据悉,此次合作是行政调解与商事仲裁有机结合的有力实践,将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增强浙江海事 纠纷解决的公信力。(完) 签约现场。杭州海事局供图 中新网杭州8月18日电(王逸飞 沈锦锦)18日,杭州海事局与杭州仲裁委员会/杭州国际仲裁院在杭州签署 《推进海事调解与仲裁融合发展服务浙江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浙江省首个海事"调解 +仲裁"合作机制正式建立,浙江省提升海事纠纷解决质效、海事融合治理水平迈入新阶段。 此次合作聚焦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整合双方专业优势,构建海事纠纷多元化解决体系,为优化营商环 境注入法治新动能。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仲海共济"文化品牌,深化海上"枫桥经验"实践,通过党建 融合、"一站式"海事纠纷解决平台建设、优势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共育等举措,实现调解优先、依法仲 裁、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大幅 ...
财联社8月15日早间新闻精选
新浪财经· 2025-08-15 08:18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储能行业动态 - 152家储能企业联合发声反内卷 涵盖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供应链单位 [2] A股市场交易活跃度 - A股单日成交额达2.3万亿元 创历史第28次突破两万亿记录 同时为近十年第2个成交额及两融双破"2万亿"交易日 [3] - 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并超越2月21日的52.14万名 [4] 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后者已提交A股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9] - 康达新材拟以2.75亿元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切入特种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领域 [14] - 中持股份第一大股东长江环保集团拟协议转让24.73%股份 [10]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创三年新高 [11] - 网易Q2净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9.4%低于预估284亿元 经调整每股ADS收益14.81元低于预估15.03元 [12] 股东持股变动 - 西藏旅游股东旅投集团拟减持不超过0.97%股份 [10] - 伯克希尔哈撒韦Q2减持苹果2000万股及美国银行2631万股 同时加仓雪佛龙逾345万股 [20] 业务澄清与风险提示 - 寒武纪澄清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信息不实 [8] - 大元泵业公告液冷温控业务为原有业务 Q1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仅约160万元 [15] 国际宏观经济 - 美国7月PPI同比上涨3.3% 显著高于6月2.3%及市场预期2.6% 创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19] -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降至6.58% 连续第四周下降并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17]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标普500指数微涨0.03%并连续三日创历史收盘新高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2.13% [16] 国际合作与政策动态 - 中国与印度就恢复直航保持密切沟通 持续推动尽早恢复 [6] - 香港金管局与证监会联合提示稳定币市场波动风险 股价剧烈波动可能导致非理性决策 [5]
全岛封关后,还会采取哪些举措 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52
贸易管理制度建设 - 进一步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以推动货物贸易做强做大 [2] - 加快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推动"既准入又准营"以适应服务贸易发展要求 [2] 投资环境优化 - 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2] - 深入实施承诺即入制改革,加快建立以过程监管为重点的投资便利制度 [2] 金融政策制度开放 - 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进一步丰富账户功能和应用场景 [2] - 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等试点探索 [2] 出入境管理政策便利化 - 实施更加宽松的商务人员临时出入境政策及便利的工作签证政策 [3] - 进一步完善居留制度以放宽人员自由进出限制 [3] 航运制度自由开放 - 加快"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持续优化船舶检验管理政策以提升航运服务能级 [4] - 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和航权限制,积极推进开放第七航权 [4] 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构建 - 调整完善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推动有序扩大通信资源和业务开放 [5] - 加快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跨境海底光缆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5]
特朗普威胁无效,50%关税生效前48小时,中方为巴西送去五年大单!各国已经收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22
美国对巴西关税政策背景 - 美国宣布对巴西输美商品加征50%惩罚性关税 生效时间为2024年8月6日 涉及巴西35.9%的输美商品 包括咖啡豆、牛肉和金属制品等核心出口品类 [3] - 关税政策基于贸易失衡和干涉内政指控 被解读为政治施压工具 旨在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腐败调查 [3] 关税对巴西经济影响 - 巴西年出口收入可能损失1750亿雷亚尔 咖啡豆出口受冲击尤甚 美国市场99%的咖啡豆依赖巴西供应 [4] - 国内政治压力加剧 右翼势力借机煽动 卢拉政府面临主权信誉与经济损失的双重困境 [4] 巴西的反制与产业应对 - 巴西政府指控美国关税完全出于政治动机 威胁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制品实施对等报复性关税 [4] - 农业协会公布美国市场对巴西产品依赖数据 联合瑞士、缅甸等国呼吁WTO介入调查 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替代美国需求 [5] 中国的关键支持措施 - 在关税生效前48小时(2024年8月2日) 中国新增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对华出口资质 签署五年期协议 覆盖咖啡豆、牛肉和食糖等产品 [5] - 协议预计每年为巴西创造超50亿美元出口额 直接承接美国市场缺口 [5] - 中远海运增开南美直航降低物流成本 中国银行提供雷亚尔-人民币远期信用证以锁定汇率风险 [7] 战略与体系化合作升级 - 中巴合作从商品贸易迈向贸易-物流-金融三位一体体系融合 支持巴西去美元化倡议 2024年人民币在巴西外汇储备占比达6.8% [7] - 长期合作扩展至光伏能源和基建投资 形成产业互补基础 构建发展中国家抗风险贸易网络范本 [8] 国际反应与美国国内压力 - 瑞士暂停采购美国F-35战机并启动对等关税 印度无视美国威胁深化与俄中合作 [7] - 美国国内咖啡豆和牛肉价格上涨冲击零售业 农场主因出口订单流失向政府施压 [8]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信号 - 中国推动WTO改革反对关税霸权 倡导公平包容的全球贸易规则 [8] - 单边主义政策有效性受质疑 南南合作模式成为新兴市场应对霸权的新路径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