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搜索文档
太湖水之变磨砺三十年,水质从Ⅴ类提升到全湖Ⅲ类,恢复到良好标准
中国环境报· 2025-06-25 10:46
太湖治理历程 - 太湖水质从Ⅴ类提升到全湖Ⅲ类,恢复到良好标准用了30年 [1] - 2007年5月底的大规模蓝藻暴发成为治理转折点,无锡居民经历"守着太湖却没水喝"的困境 [4] - 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进入为期十年的退捕禁捕期,渔民全部上岸 [8] - 2024年苏州、湖州、无锡、常州四地开展固体废物水上运输环节联合整治行动 [19] 治理难点分析 - 太湖平均水深仅1.9米,最深处不足4米,属于浅水型湖泊,自净能力弱 [2] - 蓝藻在5℃-7℃停止分裂,暖冬会加速其生长,春季呈指数型增长导致夏季暴发 [2] - 2022年太湖流域总人口占全国4.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9.8%,经济密度高 [3] - 2005年监测显示67%点位为劣Ⅴ类水质,排污量远超环境容量 [3] - 纺织、印染、化工等高污染产业长期环绕湖体布局,周铁镇曾聚集300多家化工企业 [12] 治理措施 - 1995年启动"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程,1998年实施"零点行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3] - 采用"太湖之星"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精准找出蓝藻密集区域 [10][11] - 无人机航拍、风云三号卫星、湖面浮标站等技术手段助力精准治理 [11] - 周铁镇关停151家化工企业,2022年建成"无化区",引进大拈花湾等新兴项目 [12] - 无锡2007-2024年实现产业转型,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税收贡献达64% [14] 产业转型成效 - 无锡2007年GDP3858亿元,以传统制造业为主,2024年形成7个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 [14] - 江苏省太湖流域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增长3.6倍,以0.4%国土面积承载全国近1/10经济体量 [14] - 周铁镇通过企业腾退获得可观的污染物排放指标,2025年生态价值"变现"将超千万元 [13] 协同治理机制 - 2008年建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16] - 2020年成立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实现"河海一体化"监管 [16] - 苏州吴江区与湖州吴兴区建立交叉联合执法区域,设立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 [17] - 2018年浙江和江苏建立太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开展联合巡湖 [18]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br/>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6-25 09:29
粮食与农产品稳产保供 - 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集成技术 [2] - 稳定生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30万头以上,智能化升级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个 [2] -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治理黑土区侵蚀沟227条 [3] -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4] - 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0万亩,提升蔬菜等农产品供应能力,支持深远海渔业设施和海洋牧场建设 [6]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增加农机报废更新机具种类,拓展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 [4] - 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葠窝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4] - 构建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4] 农村产业与农民增收 - 重点培育海参、人参、梅花鹿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少于50家 [10] - 改造升级县域电商直播基地不少于40个,建设乡镇集贸市场60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万立方米 [10] - 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发展特色种养、民宿、手工作坊等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县、工业强县和文旅强县 [11] - 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劳务协作,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11]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0座 [13] - 推进5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建设村级为农服务站点81个 [13] - 建设县域医疗重点专科40个,提升村卫生室3500所,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4] - 新增农村垃圾收集设施1.4万个、转运设施14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0%以上 [15] 乡村治理与改革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推进农垦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 [25] - 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资保供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5] - 培育乡村工匠,培训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1万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团(组)160个以上 [24] -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加强"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 [22]
南农晨读 | 共护良田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09:01
耕地保护与农业成果 - 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强调耕地作为粮食生产命脉的重要性[4][5] - 广东以占全国1.9%的土地承载8.9%人口和10.9%经济总量,实现连续25年耕地占补平衡及4年净增长[6][7][8] - 全省建立12.01万名田长和7.45万个精细网格的耕地保护体系[7] 海洋牧场与种业发展 - 广东2024年7月启动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培育的高品质种苗30%无偿用于帮扶海洋牧场种业[12][13] - 项目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14] 荔枝产业与乡村振兴 - 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团队,通过采摘协助、分拣装箱及直播带货四项举措助力"大井桂味"荔枝销售[19][20][21][22] - 增城仙进奉荔枝2025年收获季启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七省区荔农代表参与上市仪式[44][46][47] - 茂南区举办荔枝诗会,邀请鲁迅文学奖得主等十余名诗人采风,结合文化推广农业产业成果[39][40][41] 文旅与农产品推广 - 中山市沙溪镇、大涌镇举办2025村BA广东省赛,"中山香农"品牌联盟企业现场展销原产地农产品[25][26][27] - 广东茶文化通过待客、早茶等场景展现饮食文化基因,强化地域品牌价值[30][31][32][33][34][35] 文化教育与公共设施 - 佛山魁星书院藏书11400册,2024年3月挂牌后举办95场活动,服务超1万人次[50][51][52][53] - 广州隔山书院半年内举办80场惠民活动,吸引5万人次参与,成为岭南文旅新枢纽[55][56][57] 灾害应对与公益行动 - 怀集县农业系统组织十多家企业向洪涝受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体现行业协作精神[60][61][62][63]
157万余尾鱼虾放流珠江,番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亮点多多
南方农村报· 2025-06-24 23:3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2025年6月24日番禺区在海鸥岛水生资源增殖再生平台举行增殖放流活动 投放鱼苗虾苗157万余尾 包括草鱼 黄鳍鲷 鲮鱼 白鳝 九节虾等多个种类 [2][3][5] - 番禺区连续44年举办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 近五年累计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超550万尾 [6][7] - 通过科学布局优化放流品种与数量结构 水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丰富 本地特色物种如黄鳍鲷 麻虾等种群数量呈现回升态势 [7][8][9]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 番禺区持续开展巡河护水 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10][11] - 建立名优渔业治理模式标杆 包括名优养殖尾水治理模式 陆基异位处理模式 "三池两坝"工艺模式等多种养殖尾水处理标杆性治理点 [14][15][16] - 引导推广名优渔业品种 如笋壳鱼 忘不了鱼 澳洲银鲈 班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等 采取生态混养 减少尾水排放 [17][18][19] 渔业发展成果 - 番禺区名优渔业以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1][12][13] - 名优渔业区域公共品牌"番禺优鲜"通过生态养殖模式增添健康底色 [19] - 活动由番禺区委书记黄彪 区政协主席邓耀棋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健雄 区政府副区长郭洪杰等领导及相关部门 行业协会 渔业企业代表参加 [20][21][22]
广州新船海上“牧鱼”
广州日报· 2025-06-24 09:47
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交付 - 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将于6月26日在广州南沙的中船黄埔文冲船厂正式交付 [2] - 该船标志着中国三文鱼深远海养殖进入新阶段,深海牧场开启蓝色粮仓新机遇 [2] "苏海1号"技术特点与生产能力 - 该船如同巨型海上三文鱼养殖加工厂,夏季可移动到黄海冷水团海域进行养殖 [5] - 全船全年满载养殖可产出8000吨三文鱼,约150万尾三文鱼 [5] - 船上配备冰鲜和速冻加工设施,最快24小时内可将产品送达居民餐桌 [5] - 24小时内可完成16次与自然海水的水体交换,保证养殖水体的新鲜、干净 [5] - 具备游弋式生产特性,可躲避台风、赤潮等不利环境,提高养殖安全性和稳定性 [5] 项目投资与建设情况 - 总造价近6亿元,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 [5] - 投资运营主体为江苏连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在连云港) [5] - 2023年初启动建造,2025年4月完成综合海试 [5] 市场影响与预期 - 首批三文鱼预计明年端午上市,届时三文鱼价格有望下降 [5] - 将大大降低国内海鲜消费市场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 [5] - 具备全年连贯养殖优势,可实现错峰上市 [6] - 配备全球领先的三文鱼自动化加工车间,可实现冰鲜、冷藏两种加工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6]
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24 07:12
股东会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6月23日14:00在北京总部基地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大楼11层会议室召开,采用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结合的方式 [2][4][5] -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9:15-11:30、13:00-15:00)和互联网系统(9:15-15:00)进行 [3] - 参会股东及代表共169名,代表股份211,158,916股(占总股本57.716%),其中现场出席3名(持股57.379%),网络投票166名(持股0.337%) [8][9][10] 议案表决结果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包括普通决议事项及关联交易议案(关联股东中国水产有限公司等回避表决) [12][13] - 中小投资者(持股<5%)表决结果单独披露,具体比例未列明 [14] 监事会变动 - 监事会主席云经才因退休辞职,辞职将在新任监事选举后生效,其未持有公司股份 [30] - 第九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提名王小霞为新任监事候选人,获全票通过(3票同意) [26][27] - 王小霞现任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财务部总经理,曾任公司总会计师,无持股且符合任职资格 [33][34] 法律程序合规性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确认股东会召集、表决程序合法有效 [18] - 监事会会议通知及出席人数(3/3)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要求 [25] 文件备查 - 股东会决议、法律意见书及监事会决议等文件存档于巨潮资讯网 [20][29]
鱼满塘、粮满仓 智慧农业领跑“三夏” 绘就希望的田野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6-23 14:29
水生蔬菜种植 - 三岔河镇是陆良县水生蔬菜种植核心区 种植面积近万亩 农技人员分组下田进行技术指导 帮助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害 [1] - 陆良县种植水生蔬菜1 84万亩 采用"农技指导+无人机植保"的科学管护模式 效率大大提高 [4] - 农技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病虫害问题 确保早发现早防治 农户使用植保无人机播撒肥料 [1][4] 智慧农业 - 重庆南川区大观镇蔬菜智慧工厂采用智能水肥系统 保水效率比传统土壤提升45% [6] - 智慧工厂配备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200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 光照 二氧化碳等数据 形成"数字健康档案" [8] - 10亩智慧工厂亩产值最高达15万元 是传统种植模式的2到3倍 带动300多户村民增收 [10] 渔业发展 - 博斯腾湖结束100多天禁渔期 正式迎来开湖捕鱼季 年产量约4000吨 夏季捕捞将持续到9月 [12][16] - 千岛湖"水上夏收"期间 渔工捕获上万条鲢鳙鱼 游客见证渔业丰收 [18] - 淳安县推进"保水渔业"产业 创新"以鱼护水 以鱼净水 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8]
渔业法修订草案即将二审,增加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等规定
新京报· 2025-06-23 13:12
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主要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审议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 [1] - 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增加渔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 [1] - 增加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扶持和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方面的规定 [1] - 与相关法律做好衔接,加大全链条监管力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1] - 明确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随船转让 [1] - 明确娱乐性垂钓或手工采集零星水产品不属于捕捞作业,同时禁止违规垂钓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1] - 增加加强渔港建设、维护和服务方面的规定 [1] - 完善禁渔区、禁渔期制度,明确禁渔的区域范围、起止时间和禁止作业类型 [1] - 将渔具准用目录管理调整为禁用目录管理,鼓励使用推荐渔具目录规定的渔具 [1] - 完善法律责任,严格规范没收船舶的适用情形,明确相关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 [1] 转产转业渔民扶持政策 - 我国在部分海区、湖泊、河流实施减船转产和禁渔区、禁渔期等制度,部分渔民退出捕捞作业 [2] -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台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扶持安置政策 [2] - 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增加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做好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扶持工作 [2]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依法维护转产转业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2]
平台、低空、海商、渔业“四大经济”:法律修改将有大动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2:48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 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定 重点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 [4] - 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反不正当竞争职责 完善协调机制 [5] - 平台经营者需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处置机制 保存记录并报告 [6][9] - 明确商标/字号混淆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标准 [6] - 规定数据权益侵害和恶意交易的构成要件 [7] - 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 [9] - 禁止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评价等行为 [9] 民用航空法修订 - 新增"发展促进"章节 支持大飞机/发动机核心技术研发 [15] - 优化低空空域资源配置 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 [15] - 完善适航审定体系 建立分级管理方式 [15] - 加强航班延误服务保障 明确需提供食宿安排 [16][17] - 要求公布运输总条件格式条款 保障旅客知情权 [16][17] - 新增开放航权规定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5] 海商法修订 - 将国内港口间海运纳入调整范围 统一法律适用 [19] - 缩短海上货物运输索赔时效至1年 [18] - 新增电子运输记录法律地位 支持航运数字化 [19] - 增设船舶油污损害责任专章 [20] - 明确国际海运合同适用条件(装/卸货港在中国) [20] 渔业法修订 - 新增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22][27] - 调整渔具管理方式 从准用目录改为禁用目录 [26] - 明确娱乐性垂钓不属捕捞作业 禁止违规垂钓 [24] - 加强渔港建设维护服务 [25] - 完善禁渔区制度 明确范围/时间/作业类型 [26]
我国拟修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0:55
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主要内容 - 增加渔业安全生产规定,强化行业安全标准 [1] - 新增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扶持及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条款 [1] - 加强全链条监管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衔接 [1] - 明确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可随船转让,优化资源配置 [1] - 界定娱乐性垂钓和手工采集水产品不属于捕捞作业,同时禁止违规垂钓并设定法律责任 [1] - 强化渔港建设、维护和服务管理要求 [1] - 完善禁渔区及禁渔期制度,细化区域范围、时间及作业类型限制 [1] - 渔具管理从准用目录调整为禁用目录,鼓励使用推荐渔具 [1] - 修订法律责任条款,规范船舶没收情形及罚款幅度 [1] 立法进程背景 - 草案初次审议于2024年12月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 [1] - 二次审议稿根据多方意见形成上述九项核心修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