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9月17日以书面方式发出 [2] - 会议于2025年9月23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3] - 应出席董事8人 实际出席8人 会议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4][5] 董事会审议事项 - 全票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的议案 同意票8票 反对票0票 弃权票0票 [6] - 全票通过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案 同意票8票 反对票0票 弃权票0票 [8] - 取消监事会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临时股东会具体日期将另行公告 [7][9]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拟取消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与合规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13] - 修订内容包括《公司章程》及附件《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 同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13] - 变更依据为《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 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3] - 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前 第九届监事会将继续履行监督职能 [13]
黄、红、青、蓝,五彩斑斓!科技赋能点缀神州大地多彩“丰”景
央视网· 2025-09-24 11:56
央视网消息:"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时下,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神州大地满 是收获的幸福。 金黄:科技赋能稻谷香 说起秋天的颜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稻的金黄。在粮食主产区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超120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达到94.7%。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三和农场,大型全喂入式收割机有序驶入金色的稻田,收割、脱粒、分离一气呵成。 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万亩金黄色的稻谷爬满山坡。2025年,当地采用无人机高效运输作业,仅需3分钟就能将一袋重达40公斤的稻 谷,从田埂运至村民家中,改变了千年梯田的秋收景象。 火红:诉说丰收的喜悦 秋日的江西新余仙女湖是青色的。这里的渔民采用"巨网捕鱼"的方式,将鱼儿从四面八方逐渐聚拢。当渔网被缓缓拉起,一条条鱼 儿也跃出水面。2025年,当地秋捕预计将达到500万斤。 深蓝:科技助力"海鲜自由" 五彩斑斓:晒秋画卷迎客来 火红的辣椒构成了秋日里的另一番景色。这两天,青海海东循化县的2.5万亩线辣椒迎来第二茬采摘季。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晾晒 着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构成一幅火红的秋日丰收图景。 红彤彤的蔓越莓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
2025年8月全国带鱼(0.5-1公斤)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33.83元/公斤,同比增长2.2%
产业信息网· 2025-09-24 11:06
带鱼市场价格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带鱼(0.5-1公斤)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为33.83元/公斤 [1] - 价格环比2025年7月下降0.17元/公斤,环比下滑0.5% [1] - 价格同比2024年8月增长2.2% [1] 带鱼市场价格变动趋势 - 2025年8月环比降幅较上月减少1.7个百分点 [1] - 2025年8月同比增幅较上月减少0.9个百分点 [1] - 近一年价格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
2025年8月全国鲤鱼(1-2公斤)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16.12元/公斤,同比增长1.4%
产业信息网· 2025-09-24 11:06
近一年全国鲤鱼(1-2公斤)集贸市场价格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鲤鱼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年8月,全国鲤鱼(1-2公斤)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为16.12元/公斤,比2025年7月下降0.21元/公斤, 环比下滑1.3%,降幅减少2.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降幅减少2.3个百分点。 ...
丰收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4 06:5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描绘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丰收景象和庆祝活动,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和农产品产销两旺的繁荣局面 [9][10][11][12][13][14][15][16][17][18] 秋收生产情况 - 全国各地秋收工作全面展开,黑龙江地区水稻开镰收获,收割机田间作业呈现繁忙景象 [13] - 内蒙古锡林浩特土豆田采用收获机作业,土豆破土而出,农民进行分拣装车 [13] -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6.5万亩甜糯玉米迎来丰收,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 [13] -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32万亩水稻进入收割期,种植户组织农机开展收割 [13] 经济作物与水产丰收 - 山东枣庄百亩梨园硕果累累,采取订单销售、游客采摘和零售等多种销售方式 [14] - 贵州贵定县百香果种植基地果实挂满藤蔓,果农进行采摘 [14] - 江苏高邮湖和山东东营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大闸蟹品相优良,迅速投放市场 [15] - 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 [15] 丰收节庆祝活动 - 安徽宣城旌德县举办传统"打八响"农耕技艺展示,村民以传统方式庆祝丰收 [10] - 云南红河县哈尼族群众举行"卡农欧"传统仪式,吟唱祈福歌谣感恩自然馈赠 [10] - 北京通州区于家务国际种业会展中心设置八大展区,打造沉浸式丰收体验 [11] - 上海举办无人机航拍征集、主题市集和无人机灯光秀等城乡共庆活动 [12] - 海南儋州市开展"三农"成果展、惠农夜市、非遗文化展和农民趣味运动会 [12] - 重庆黔江区举办传统打谷接力赛、稻田摸鱼、挑粮等项目及丰收大集 [12] 农产品产销对接 - 河南郑州举行金秋消费季暨脱贫地区消费帮扶产销对接展会,近500家企业展出万余种农产品 [16][17]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从9月持续至11月底,6家电商平台推出25项惠农措施,8家金融机构发布34项助农举措 [18] - 金秋消费季已累计带动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 [18] - 福建厦门举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30个省份的2000余种农产品集中亮相 [18] - 辽宁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凤城蚕蛹、东港杂色蛤等产品月销售额增长30%以上 [18] - 浙江上线"浙农优产·百县千品"产销对接平台,汇集1.14万个供应商和4.53万个商品,总销售额达8.95亿元 [18]
中国与乌干达开展农业合作—— 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9-24 05:58
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的农业合作 -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4年来,其“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优先的共识持续凝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 [1] - 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提质升级,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1] 杂交水稻技术推广与成效 - 中国专家组在乌干达连续实施3期南南合作项目,派出近6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 [2] - 经过多年的优良品种引进及示范种植,乌干达杂交水稻单产达到当地常规水稻的2至3倍 [2] - 项目共实现约9万亩稻田的高产,涉及近8000个农户,户均年增收约800万乌干达先令 [3] - 当地媒体称杂交水稻不仅可以帮助乌干达摆脱饥饿,还能帮助国家实现稻米出口 [3] 小米新品种引进与推广 - 中国农业专家向乌干达引进了优质狐尾小米品种,其抗旱、抗病,且产量比当地普通小米高出4至5倍 [3] - 目前狐尾小米示范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涉及近150个农户,户均年增收250万乌干达先令 [3]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应用 - 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门设立了稻渔种养试验及示范点,推广稻鱼共生模式 [4] - 该模式中稻田可为鱼提供保护和有机食物,鱼能为水稻提供养分和氧气,不用农药,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5] - 示范中心进行了4轮稻田养鱼示范,面积共计5000平方米,在10个区建立示范点50个,累计发放鱼苗超40万尾 [5] - 专家组还向农户提供鱼饲料及生产设备、开展技术指导,并编制详细的水产养殖培训手册 [5] 农业产业园多元化经营 - 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开展水稻、玉米、高粱等高产经济作物示范项目 [5] - 园区建立肉鸡和肉牛养殖示范中心、启动乌干达山羊品种改良计划 [5] - 园区建成有15万只蛋鸡的养殖场和可日加工100吨大米的加工厂,同时开发牛肉干、醪糟、小米锅巴等深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 [5] 技术培训与能力建设 - 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在乌干达原计划惠及9600人,实际直接和间接受益农民已达7万人 [6] - 项目共计培训农民1.4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上万份,提升了当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用相关技术的能力 [6] 合作拓展与未来展望 - 中乌两国已签署干辣椒、野生水产品输华协议 [6] - 中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组织达成科技交流合作协议,设立中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 [6] - 乌干达正通过实施“第四个国家发展计划”,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转型和农民增收的驱动力,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农业合作 [7] - 中国农业技术在当地的普及和推广对非洲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非中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7]
设施渔业激活老产业:一条虹鳟鱼“游出”生态经济双赢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2:00
行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行业从传统流水养殖向高密度、低耗水的现代化设施渔业转型,利用温室大棚和循环水系统实现全年化生产[7] - 设施渔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一个70立方米水的池子年产鱼量达5000斤,每立方米水产出80至100斤鱼,相比传统流水养殖一个池子年产几百斤有巨大飞跃[7] - 现代化设施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平方米,涵盖虹鳟、加州鲈、南美白对虾等高附加值品种,推动行业从"靠天吃饭"向"可控生产"转变[7] 生产模式与产业链优化 - 采用"分层接力养殖"模式,基地专注育苗至20至30克,分给养殖户养成1斤左右大规格苗,再送至大水面育成6斤以上的"三文鱼",提升成活率和效益[6] - 养殖场配备循环水净化系统和净化过滤装置,严格控制水温,确保鱼肉品质与散养无区别[1][6] - 行业不止养鱼卖鱼,还发展垂钓、现场加工等休闲渔业,60%的鱼通过垂钓和本地销售,价格稳定且收入增加[9] 市场发展与区域规划 - 兰州市提出"1533"发展目标,规划养殖1万亩鱼、产量5000多吨、发展30个品种、实现产值3亿元[9] - 区域计划改造老池塘、盘活500多亩空塘和2000亩盐碱地,推广稻鱼种养模式,一亩地能多赚几千元[9] - 成功实现兰州鲇人工繁殖,每年产出30万尾苗,加州鲈越冬试验成功,为养殖户提供新的增收渠道[9] 人才带动与产业复兴 - 专业水产人才引入先进技术,为老渔业注入新活力,带动20多户养殖户重拾本行并吸引年轻人回乡[1][10] - 利用"非疫区"优势进行育苗,提升鱼苗抵抗力,再分阶段养殖至成鱼,有效控制疾病风险[5][6] - 从1983年试养第一尾虹鳟成功,到如今现代化设施初具规模,行业完成从粗放养殖到设施精养的升级[10]
新华时评|秋分岁稔道丰年
新华社· 2025-09-23 21:33
秋分岁稔道丰年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春华秋实,大地流金。秋分节气,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说起收成,总是会提到年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 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粮食生产格局,随着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升高, 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品质,面临更多挑战。庆祝丰收节,一起话年景、唠收成,更能感受粒粒 皆辛苦的来之不易。 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投劳投力,也离不开政策给力与科技发力。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党中 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促进农业基础持续稳固。好收成 要靠科技支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新农人,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模式。丰收的背 后,更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与实践的硕果累累。 全国广大农民和在"三农"战线上的工作者是丰收节的主角。他们是"汗滴禾下土"的耕作者收获者,是耕 地红线的守护者建设者,是深入一线的"科特派",是满腿泥土的农技工作者。他们奔走山乡,让森 林"粮库"日益丰盈;他们耕海牧渔,把海鲜鱼货送上万家餐桌……在这个特殊节日,我们更加感念他们 的辛劳付出,祝他们安康 ...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9-23 21:19
农业政策与宏观发展 - 国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2] - 各地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站稳1.4万亿斤台阶 [3] -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13] 农业生产与科技应用 -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通过“四良融合、机制赋能、科技支撑”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高产创建示范户预计亩均增产50公斤 [4]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6] - 山东大户陈家村聘请专家团队科学决策,农业物联网实时监测作物长势,智能分选和冷链物流体系完善 [4] 乡村产业与价值拓展 - 大户陈家村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从鲜果到果汁、果酒的全产业链,统一注册商标,并将果园打造成3A级旅游景区,带动周边10多个村发展 [5] - 福建澳角村做足“海”文章,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电商、海岛旅游齐头并进 [7] - 四川苍溪县科研团队杂交选育出猕猴桃新品种“鑫中1号”,填补市场空档期 [6] 农民收入与生活品质 -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降到2.34 [9] -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 [9] - 福建澳角村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大多数村民过上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 [7]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建设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11]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3] - 江西罗坑村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2万元,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12]
东方海洋9月23日大宗交易成交5065.0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07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3日大宗交易成交量1948.10万股,成交金额5065.06万元,成交价2.60元与收盘价持平[2] - 买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烟台黄海路营业部,卖方为华泰证券绍兴府山营业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1.07亿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2.60元,单日下跌2.62%,日换手率3.38%[3]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714.59万元,近5日累计下跌8.77%[3] -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1.07亿元,成交额1.38亿元[3] 公司基本信息 -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19日[3] - 公司注册资本为195894.65万元人民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