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

搜索文档
网红一姐,退出VC了
投资界· 2025-01-04 15:53
募资失利。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消息传来,金·卡戴珊(Kim Ka r da s h i a n)不再执掌由她创立的风投机构SKKY Pa rt n e rs,已正式辞任执行合伙人。 作为全球流量女王,卡戴珊的名字,许多人一定不会陌生。20 22年,她与凯雷集团前合 伙人J a y Sammo ns共同创立了这家风投,专注消费领域投资。 没想到,募资失败令卡戴珊风投事业夭折——过去近两年,SKKY旗下基金募集只到原定 规模的十分之一。这位全球网红一姐也没能扛住"募资难"。 这也许是这位全球红网一姐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失败经历。 回想2 5岁时,卡戴珊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两年后凭借经纪人母亲一手推出的真人秀 《与卡戴珊姐妹同行》爆红。这位拥有4. 3亿粉丝的超级网红偏爱创业,短短十多年间她 的商业版图扩展至影视、服装、游戏、美妆等领域,坐拥18亿美元财富。 卡戴珊旗下最成功的创业案例莫过于内衣品牌Skims,凭借着其强大的个人IP影响力,以 及戳中女性身材焦虑的痛点,上市开售仅两分钟就在全美卖出了近1 0万件。2 02 3年公司 估值一跃达到4 0亿美元(接近300亿人民币),一度传出 ...
小红书来了一位女将
投资界· 2024-12-31 14:55
小红书战略投资新动向 - 小红书迎来新战略负责人戴丽丹,她将担任首席战略官并负责组建战略投资团队,重点投资AI应用等硬科技赛道[4][6] - 戴丽丹此前在今日资本担任合伙人,拥有百度产品管理和哈佛MBA背景,职业生涯涵盖技术、产品和投资领域[8] - 公司战略投资部门将重新整合,原本分散的社区、广告和电商战略板块将统一向戴丽丹汇报[9] 小红书AI布局进展 - 公司已自研AI产品包括"小地瓜"大模型、AI绘画产品"Trik"、文生图功能"此刻"和AI聊天功能"达芬奇"[10] - 在AI领域投资方面,小红书参与了月之暗面超10亿美元融资,该轮投后估值达25亿美元[10] - 公司原计划以9亿美元估值领投月之暗面,后因阿里入局估值升至15亿美元而改为跟投[10] 小红书投资版图分析 - 公司已投资10余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消费领域,包括美瞳品牌Moody、咖啡品牌M Stand和奢侈品电商识季SENSER[14] - Moody连续三年稳居多渠道彩瞳销量第一,识季APP上线10个月即实现月交易额破1.6亿元[14] - 2023年后投资方向转向科技领域,除月之暗面外还低调投资了AI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15] 公司财务与估值表现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85%至37亿美元,净利润达5亿美元(2022年为亏损)[20] - 2024年预计利润翻倍超10亿美元,2024年四季度日均搜索量达6亿次(2023年中为3亿次)[20] - 2021年估值一度达200亿美元,2023年以170亿美元估值完成老股交易[19] 公司战略与生态建设 - 通过投资与社区生态形成协同效应,新消费品牌可借助平台种草能力快速成长[15] - 首次以LP身份入股金沙江创投基金,持股比例约12.89%,延续早期投资方关系[15][16] - 平台70%月活用户有搜索行为,1/3用户打开APP第一件事是搜索,搜索量已超百度一半[20]
她闯入VC圈
投资界· 2024-12-28 15:29
产业基金成立 - 天合光能联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建行集团成立建新星元绿色双碳产业基金,规模16亿元,聚焦光伏、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及绿色制造领域 [3][7][9] - 基金合伙人结构:建信(北京)投资和天合星元各出资800万元(0.5%)为普通合伙人,芜湖建享基金出资7.92亿元(49.5%)、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4亿元(25%)、江苏诚昱出资3.92亿元(24.5%)为有限合伙人 [9] - 该基金是国内首支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光伏上市公司共同发起的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期限至2030年7月 [7][9] 天合光能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最新市值超440亿元,是国内最早的光伏企业之一 [9] - 天合星元为公司旗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双碳产投融合平台 [9]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亏损13.73亿元,面临行业周期挑战 [14] 二代接班人动态 - 高海纯(31岁)为创始人高纪凡之女,现任天合光能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天合星元执行董事,已参与管理20余家关联公司 [5][10][14] - 2023年曾筹划分拆天合富家上市但终止,后主导成立星元瀚兴基金并投资人工智能企业优层智能 [14] - 周大福第三代郑志亮作为出资方代表参与星元瀚兴基金,显示二代正集体进入VC领域 [5][14][16] 行业接班趋势 - 民营企业80%为家族企业,2017年以来约75%面临交接班,创一代平均出生于1950年代末 [17] - 新希望刘畅、李书福之子李星星、王思聪等均通过VC路径积累经验,利用家族资源网络接触前沿产业 [16] - VC工作能帮助二代快速形成商业洞察力,见证企业生命周期,为接班做准备 [16]
今年最忙VC:他们投出超70笔
投资界· 2024-12-04 17:07
公司概况 - 中科创星成立于2013年,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发起,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的平台 [3] - 累计管理基金总规模超110亿元,已投资超过490家硬科技企业 [5] - 2024年以来投资超70家硬科技企业,投资金额超18亿元,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 [7] - 投资轮次集中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占比超90% [7] - 平均每年投资约60家硬科技企业,2024年出手数逆势增加 [8] 投资策略 - 专注早期硬科技投资,科学家创业项目超200家,中国科学院项目占比超1/4 [10] - 提出硬科技ESK价值理念:经济价值(E)、社会价值(S)、知识价值(K) [10] - 投资方向包括光子技术、半导体、商业航天、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能源、大模型、可控核聚变、eVTOL、具身智能等 [9]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1家 [10] - 典型案例包括驭势科技(累计投资近亿元)、唐晶量子(5个月完成产线建设) [10][11] 募资与退出 - 北京三期基金规模33.2亿元,LP包括国家级母基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市场化资本、保险公司 [7] - 国资LP关注前沿赛道布局能力,市场化LP关注募资和退出能力 [7] - 退出方式不依赖IPO,通过老股转让、S份额转让、并购实现退出 [8] - 投资企业再融资率达68%(剔除2023年10月后新投项目) [11] 行业观点 - 当前一级市场低活跃周期是投资良机,估值下降使投资更从容 [8] - 硬科技投资周期将持续二三十年,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方向 [13] - 科技创新需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风险投资体系 [14] - 提出科技金融"郑国渠"体系:国家级母基金为主动脉,市场化机构为毛细血管 [14] - 并购将成为主流退出渠道,IPO放缓相当于"高考"更严格 [8] 投后服务 - 构建"软服务+硬服务"投后体系,投后赋能占早期机构50%以上实力 [11] - 提供产业资源对接,带领被投企业走访千亿级上市公司获取订单 [11] - 目标成为兼具财务VC判断能力和CVC产业赋能能力的机构 [11]
IPO早知道「2024年度榜单评选」正式启动,今起接受申报
IPO早知道· 2024-11-25 10:15
榜单评选启动 - IPO早知道正式启动2024年度榜单评选工作 计划于2025年1月初发布榜单 [2] - 榜单评选已连续举办四年 过去四年有各类LP咨询评判维度及排名依据 数十家GP主动提供IPO案例及相关数据 [2] - 为增强榜单完整性与真实性 预留足够时间接受各方申报 涵盖问卷填写、自荐/推荐等环节 [2] 榜单设置 - 主榜单为「2024年度IPO最佳投资机构 TOP100」 围绕IPO项目数量等维度评选 [3] - 设立面向不同领域、类型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2024年度最佳投资机构」榜单 [4] - 设立面向上市企业服务者的「2024年度IPO最佳服务机构」榜单 [4] - 特别新增「2024年度最佳并购退出」榜单 [4] 主榜单评选标准 - 2024年IPO市场不理想 但IPO退出仍是绝大多数机构最核心的退出渠道 [6] - 中概赴美IPO和港股18C执行为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6] - 评选100家在IPO项目数量等维度领先的投资机构 不仅看数量 也突出早期敢于下注、投出有行业影响力项目的机构 [6] 细分领域榜单 - 设立覆盖消费、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智能制造、新能源、出海、ESG、新锐机构、CVC/产业资本等细分榜单 [8] - 设立"年度价值捕手"投资人榜单 [8] IPO服务机构榜单 - 设立面向投行、法律服务机构、审计服务机构、行业研究与咨询机构、证券交易所等中介机构的细分榜单 [10] - 在上市环境险峻情况下 中介机构价值更加凸显 [10] 并购退出榜单 - 特别增设「2024年度最佳并购退出」榜单 因IPO退出艰难 [12] - 2024年诞生多笔具有代表性的并购交易 为VC/PE带来可观回报或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12] 申报信息 - 投资机构可自荐并购案例参评并购退出榜单 [13] - 设有「2024年度最佳投资机构」和「2024年度IPO最佳服务机构」申报通道 [13] - 各榜单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25日 [14]
晚点财经丨红杉募资180亿元,在手资金超千亿;中概股以前借钱做新业务,现在买自家股票
晚点LatePost· 2024-07-10 22:52
红杉募资 180 亿元,在手资金超千亿 - 红杉中国3月完成新人民币基金募资180亿元,为近一年中国风投机构最大募资[3] - 不包括新募资,红杉中国在手现金约153.2亿美元(占资管规模25%),主要来自2022年7月的90亿美元募资[4] - 红杉中国资管规模达560亿美元,2005年以来投资1500多家企业,160多家IPO退出,140多家成长为独角兽[4] - 分拆后一年内投资19家新成立企业,包括AI公司月之暗面(2023年10月、2024年2月两次投资)[4] 中概股回购潮 - 快手更新回购计划,签署60亿港元自动回购协议(160亿港元三年计划的一部分),已累计回购61.7亿港元[4] - 2024年港股中概股新增31个回购计划,2023年新增20个(如满帮、腾讯音乐)[4][5] - 三年前互联网公司举债扩张(如美团百亿美元融资做社区团购,拼多多年烧448亿元销售费用),现转向利润分配[5] - 阿里45亿美元可转债获超额认购,资金用途包括新业务和回购[7] 富士康提前旺季招工 - 郑州富士康小时工价上调至25元/时(返费模式在职90天可额外获7500元),深圳龙华部分岗位时薪25元[7] - iPhone 16系列备货目标上调至9000万部,但iPhone 15系列在华激活量Q2同比下滑1.88%,市场份额退居第三[7] - 劳务市场工价低于往年(上海昌硕时薪23元 vs 往年26-27元),工厂年龄限制趋严(拒23岁以下及42岁以上)[7] 法拉利电动车战略 - 投资2亿欧元建意大利电动车工厂,2025Q4推出首款纯电超跑(起售价≥50万欧元/388万元),自研高压电池/电机[8] - 设计由苹果前设计官Jony Ive参与,CEO强调将保留品牌DNA(如F1技术移植、电机声浪模拟)[8] - 对比:保时捷Taycan降价至百万元仍销量下滑,兰博基尼推迟纯电至2028年,宾利/劳斯莱斯侧重工艺延续[8] 台积电市值逼近万亿美元 - 台积电股价盘中首破万亿美元,收盘市值9681亿美元(年内涨幅贡献近半)[8] - 全球7家万亿美元公司中6家为美国科技企业(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1家为沙特阿美(起源与加州石油公司相关)[9] - 券商预计台积电Q2营收同比增长36%[10] 其他行业动态 - **比亚迪**:投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厂(年产能15万辆,2026年投产),为欧洲第二工厂[12] - **ASML**:新CEO称欧洲汽车业依赖中国成熟芯片,中国大陆连续三季成ASML最大市场[24] - **蔡司**:首次在华购地建苏州工厂,引入高端显微镜产线,中国成其最大单一市场[16] - **香港IPO**:7月9日当周迎7宗IPO,年内主板上市33家(与2023年同期持平)[18] - **卡塔尔航空**:2024年Skytrax全球最佳航司排名第一,国泰/长荣进前十,海南航空列第12[22]
捕鲸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晚点LatePost· 2024-07-04 19:27
无趣的时代可能反而是好的时代,虽然没有太多的杀戮征伐,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冒险故事。 特约作者|Value Gamer 编辑丨宋玮 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捕鲸时代已经结束了,对投资者来说,未来将是一个略显 "无趣" 的陆地耕种时代。已经习惯在喧嚣巨浪中捕鲸的冒险家,可能无法 立刻适应略显安静的陆地,但无趣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有趣的本质。 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北美洲的捕鲸行业。 事实上,捕鲸业是 19 世纪美国的核心产业之一,直到世纪后期才逐渐被纺织业所替代。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部所在地新贝德福德,曾经像新英格兰地区王冠 上的钻石那样闪闪发光。曾几何时,那些从它的港湾出发去捕杀抹香鲸的渔船使它成为北美洲最富裕的城市。到 1854 年,每年捕鲸的产生收入 1200 万美 元,这让新贝德福德成为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在后世实控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斯坦顿家族的祖先,就曾是新贝德福德捕鲸业的一个首 领。 作为一个在 16 世纪才兴起的商业化产业,捕鲸业的投资模式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风险投资行业很接近,甚至连收益分配方式也很相似(风险投资行业的 carry 机制就来源于捕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