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搜索文档
Kulicke & Soffa and Lavorro Announce Strategic Partnership to Deliver AI-Enabled Smart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Prnewswire· 2025-07-09 21:05
战略合作 - Kulicke & Soffa与Lavorro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旨在为半导体价值链提供数据驱动的智能指导[1] - 合作整合Kulicke & Soffa的APTURA™设备和KNeXt™连接及设备管理方案 与Lavorro的生成式AI平台 以差异化竞争优势服务先进封装领域[2] - 合作目标包括帮助客户释放数据价值 提升工厂绩效 降低运营成本 并通过智能知识捕获扩展专业知识[2] 技术方案 - Lavorro平台包含FabAssist.ai™和ToolAssist.ai™ 采用专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 提供虚拟助手"Lucy"[2] - 虚拟助手功能涵盖问题诊断 配方优化 维护流程自动化 可提升平均修复时间(MTTR)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 - 解决方案能系统化专家知识 加速员工培训 决策制定 并提升半导体制造全价值链的绩效表现[2] 市场影响 - 合作标志着AI在半导体制造和设备服务领域实现运营化和价值创造的重要里程碑 特别是在先进封装领域[3] - 生成式AI技术能以创新方式捕获 合成和传播工程知识 提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并推动持续改进[3] - 解决方案已通过结构化部署计划开放早期采用 支持本地和云端环境 客户可预期在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人才培养 良率和质量方面快速获得投资回报[3] 公司背景 - Kulicke & Soffa是半导体组装技术全球领导者 服务于汽车 计算 工业 存储和通信市场 成立于1951年[4] - Lavorro是硅谷科技公司 专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生成式AI 其平台提供知识驱动的决策支持 自动化和员工赋能方案 客户包括全球晶圆厂和设备制造商[5]
中邮证券:给予艾为电子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00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高性能音频解决方案、成熟的艾为灯语产品、系统且完备的Haptic触觉反馈解决方案、高性能混合芯片、电源管理、信号链等IC产品,全方位覆盖客户的AI产品需求 [1] - 小米最新发布的AI智能眼镜中的音频部分选用了公司的高性能DSP数字SmartK类音频功放,该功放适配9mm*20mm超大发声单元,扬声器振幅提升20%,低频增强3dB [1] - 灯效部分搭配公司的高性能3通道呼吸灯驱动,实现充电状态指示、整机工作状态指示等功能 [1] - 电源领域搭配公司超低功耗LDO产品(300mA),为众多传感器供电,优化设备续航表现 [1] 新产品发布与市场前景 - 公司最新发布超低功耗高压180Vpp压电微泵液冷驱动产品,通过高压180Vpp和中低频振动(10~5000HZ)驱动微通道内冷却介质实现超低功耗、超小体积、超高背压流量以及超静音散热 [2] - 液冷散热驱动凭借主动温控强势崛起,散热效率较被动方案提升3倍以上 [2] - 该产品已在多家客户完成验证测试,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量产 [2] 财务预测与机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4/42.7/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8/7.5亿元 [3]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4.0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8.27 [4]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2.83 [6]
2 Stocks to Buy Now and Hold Forever
The Motley Fool· 2025-07-09 17:30
Few stocks ever land in the "buy now and hold forever" category for me. I can come up with a bear case for nearly every investment I have.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companies that have such a rock-solid investment thesis that I doubt the worst-case scenario would ever materialize. These stocks end up in my "buy now and hold forever" pile, and I've got two that I think fit in this category.Amazon (AMZN -1.93%) and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SM -0.54%) are two companies in this rarified section of my ...
国家发改委答21:每年500万科技工数人才优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4:15
研发投入增长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规模增至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1]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深圳作为创新标杆城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1] 关键技术突破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增量约1900亿块 [2]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 [2] 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10.4% [2] - 2024年在研创新药累计达4000余款,约占全球30% [2] 人才储备优势 - 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 [2] 创新生态构建 - 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开源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进入千行百业,形成特色技术发展路径 [3] 未来发展规划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
研报 | 预估3Q25 NAND Flash合约价季增5%至10%,手机需求弱抑制eMMC、UFS涨幅
TrendForce集邦· 2025-07-09 12:04
NAND Flash市场供需改善与价格走势 - NAND Flash市场供需失衡明显改善,原厂转移产能至高毛利产品导致市场流通供给量缩减,企业加码AI投资及NVIDIA Blackwell芯片大量出货支撑需求 [1] - 第三季NAND Flash平均合约价预计季增5%至10%,但eMMC/UFS因智能手机需求不明涨幅较低(0~5%) [1][2] 细分产品价格预测 - **eMMC/UFS**:第三季合约价季增0~5%,因智能手机需求平淡且供给充足 [2][6] - **Enterprise SSD**:第三季合约价季增5~10%,因NVIDIA Blackwell平台出货增长及北美Server需求扩大,但供应链交货延迟 [2][5] - **Client SSD**:第三季合约价季增3~8%,受库存回补、Windows 10停更换机潮及中国DeepSeek一体机需求推动 [2][4] - **3D NAND Wafers**:第三季价格季增8~13%,因原厂减少供应且终端需求转弱 [2][6] 细分市场动态 - **Client SSD**:OEM/ODM库存去化优于预期,叠加换机潮与大容量QLC产品推动,需求回升 [4] - **Enterprise SSD**:中国一线客户订单强劲,但产能受限导致供需紧张 [5] - **eMMC/UFS**:消费电子补贴政策效果减弱,车用市场尚未成熟,呈现"旺季不旺" [6] 产能与供应链调整 - 原厂优先释放产能至高毛利终端应用,模组厂Wafer库存增加且备货趋保守 [6] - 整体NAND Flash产出下降,原厂减少Wafer供应以优化利润 [6]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近一周新增规模领先同类!机构表示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43
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1.10%,成分股雅克科技上涨4.03%,至纯科技上涨3.76%,晶升股份上涨3.31%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1.27%,最新价报1.11元,盘中换手率17.11%,成交额5695.54万元 [1] - 半导体材料ETF近1周规模与份额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1] 屹唐股份上市表现 - 屹唐股份科创板上市,发行价8.45元/股,开盘价26.20元/股,涨幅达210.06% [1]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主营晶圆加工设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准,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 [1] - 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等离子体和晶圆热处理国际领先技术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客户覆盖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等头部厂商 [2] 半导体设备行业趋势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链横向品类扩张与纵向技术互补 [2] - 龙头企业有望通过资金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2]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样本股聚焦国产替代龙头,如北方华创(刻蚀设备)、沪硅产业(硅片材料)等 [3] 半导体材料ETF跟踪标的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覆盖40只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上市公司 [3]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C类(020357) [3]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迎量价齐升行情,机构称半导体制造自主可控逻辑坚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00
市场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1 06% 成分股雅克科技上涨4 11% 至纯科技上涨3 76% 晶瑞电材上涨3 00% 江丰电子和晶升股份等个股跟涨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1 27% 最新价报1 11元 [1] - 半导体材料ETF盘中换手16 34% 成交5437 41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732 44万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2 [1] 行业观点 - 中美关系变量不改变半导体制造自主可控的底层逻辑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板块 [1]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通过横向品类扩张和纵向技术互补的双轨整合 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全产业链竞争力重构 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资金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1] 指数与ETF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在刻蚀设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 以及在硅片和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环节打破海外垄断的沪硅产业和南大光电等龙头企业 [2]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联接C(020357) [2]
谷歌AI制药将进行人体试验;阿里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观察者网· 2025-07-08 09:19
谷歌AI制药进展 - 谷歌DeepMind分拆公司Isomorphic Labs由AI设计的抗癌药物准备启动首次人体试验 [1] - Isomorphic Labs利用AlphaFold技术开发药物 AlphaFold 3模型可"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预测所有生命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1] 阿里开源网络智能体 - 阿里云通义正式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 其构建方案及部分数据集已在Github开源 [1] - WebSailor-32B和WebSailor-72B在BrowseComp评测中表现优于DeepSeek R1、Grok-3等闭源模型 仅次于OpenAI DeepResearch [1] 腾讯3D生成模型 - 腾讯混元推出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 解决3D资产生成中布线质量和复杂物体建模难题 [2] - 该能力已上线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 旨在提升美术师建模效率 [2] 智元机器人新品 - 智元发布双形态人形机器人灵犀X2-N 可在轮式和足式之间自由切换 [3] - 足式状态下可盲走上台阶并手持12斤重物 轮式形态可应对单边桥、斜坡等复杂地形 [3] 国产机器狗破纪录 - "新一代黑豹2.0"以10.3米/秒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8.89米/秒的机器狗世界纪录 [4] - 该纪录已沉寂十年之久 [4] 字节跳动TikTok动态 - 字节跳动否认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甲骨文牵头的美国财团 [5] - 交易仍需中美两国政府批准 美国政府设定的最终截止日期为9月17日 [5] 苹果欧盟罚款 - 苹果就欧盟5亿欧元(5.86亿美元)罚款提起上诉 称该决定"远远超出了法律的范畴" [6] - 欧盟委员会根据《数字市场法》于4月对苹果处以该罚款 [6] 中国电动车行业 - AlixPartners报告预测中国129家电动车品牌到2030年仅15家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 [7] - 残酷竞争将引发行业洗牌 多数品牌将被迫退出市场 [7] 长鑫存储上市 - 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中金、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7] - 公司注册资本达601.9亿元 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 [7] 美国加征关税 - 美国对14国加征关税 日本、韩国等面临25%税率 老挝、缅甸面临40%最高税率 [8] - 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特朗普将关税谈判截止日期推迟至同日 [8]
高盛-市场反馈_对人工智能仍持积极态度;先进封装渐获关注;买入台积电(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台积电(TSMC)、联发科(MediaTek)、日月光半导体(ASE)、All Ring Tech Co.、Gr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rp.等公司均给出“买入”(Buy)评级 [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情绪积极,但持仓操作滞后,许多长期基金未充分参与反弹,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大多持观望态度 [1][2] - 看好台积电,其2025年全年营收和资本支出指引基本不变,预计2026年有上行风险,主要源于先进节点和CoWoS价格上调以及2纳米需求增长 [5][6] - 先进封装受关注,小芯片设计成本优势推动其在各应用领域更广泛采用,预计2025 - 2027年CoWoS出货量和产能将持续增长 [7] - 联发科AI ASIC项目潜在取消或延迟是投资者近期关注重点,但长期ASIC市场增长前景仍被看好 [8] - 投资者对日月光半导体兴趣增加,其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受关注,预计将受益于先进封装应用拓展,2025 - 2027年FOCoS产能将大幅提升 [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工智能市场情绪与投资者持仓情况 -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情绪积极,尤其是5月中旬台北国际电脑展后,近期人工智能订单削减担忧缓解,下游ODM厂商人工智能服务器机架组装良率提升强化了这种积极情绪,但投资者持仓未跟上,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许多长期基金仍持观望态度 [2] 台积电(TSMC) - 即将于7月17日举行的分析师会议预计无太大惊喜,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美元计价接近20%中段同比增长)和资本支出(380 - 420亿美元)基本不变,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7%(美元计价)的预测 [3][5] - 2026年盈利前景有上行潜力,一是先进节点和CoWoS可能更大幅度提价,预计2026年5纳米及以下节点价格同比上涨3%,CoWoS上涨5%;二是智能手机对2纳米需求可能增强,预计2026年营收同比增长17.1%(美元计价) [6] -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新台币1,210元,基于20倍目标市盈率应用于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得出,美国存托凭证(ADR)目标价242美元 [4][13] 先进封装市场 - 小芯片设计在向2纳米迁移时的重要性被多数投资者低估,其成本优势和混合集成能力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如CoWoS在各应用领域更广泛采用,预计2025 - 2027年CoWoS出货量分别达66.4万、108万、156.6万片晶圆,产能分别达67.5万、120万、174万片晶圆 [7] 联发科(MediaTek) - 近期投资者关注其AI ASIC项目潜在取消或延迟风险,这可能影响2026年盈利,但长期来看,长期基金对其ASIC市场总潜在市场(TAM)扩张故事仍持积极态度,看好其向450亿美元ASIC市场的持续扩张 [8] - 维持对联发科积极看法,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和其营收从2025年起恢复增长,有望从传统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供应商转型为人工智能参与者,2025 - 2027年营收和盈利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6%和21% [17] - 目标价新台币1,800元,基于20倍目标市盈率(较其5年交易平均水平高1个标准差)应用于2026财年每股收益得出 [18] 日月光半导体(ASE) - 投资者对日月光半导体兴趣增加,主要讨论其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其正在开发FOCoS - bridge和FOCoS - CL,预计2026年美国CPU供应商将成为其FOCoS - Bridge的主要采用者 [10] - 随着先进封装终端应用从人工智能扩展到非人工智能领域,预计日月光半导体和矽品精密(SPIL)将积极提升先进封装产能,2025 - 2027年FOCoS产能分别达5千、1.5万、3万片晶圆每月,2026年和2027年产能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00% [11] - 看好日月光半导体在OSAT行业的领导地位,预计其将通过持续获得市场份额跑赢同行,鉴于需求逐步恢复、结构盈利能力改善和新人工智能业务机会,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新台币165元,美国存托凭证12.10美元 [19][20][22]
芯片基板,巨变前夜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7 08:54
行业复苏与增长预测 - IC载板生态系统在经历2023年挑战后呈现复苏迹象,预计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达310亿美元,主要受AI、HPC及消费电子、汽车、国防领域渗透推动 [2] - 2024年有机AICS市场规模小幅反弹至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积层IC载板占据主导且份额持续增长 [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更大、更复杂的高ASP基板需求,支持生成AI、数据中心及先进封装要求(如精细互连、高良率、可控交货时间) [7] 技术分类与市场动态 有机先进集成电路基板 - 2024年进入新增长阶段,市场规模超150亿美元,未来十年持续增长,关键应用于计算、网络及汽车领域的复杂封装架构 [8] - 供应链集中在东亚,中国、美国、欧洲探索国内产能建设以应对供应短缺,亚洲仍保持规模与技术领先 [13] 玻璃芯基板(GCS) - 从实验室迈向早期商业化,2025年预计推出商用产品,瞄准高密度计算应用,长期潜力显著 [9] - 2030年GCS市场价值预计达数亿美元,受HPC、AI及电信行业推动,美国、韩国、中国战略投资加速布局 [20] SLP技术 - 应用从高端智能手机扩展至消费电子及汽车领域,2025年旗舰移动设备广泛采用,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50亿美元(CAGR 4.5%) [10][21] 供应链转型与区域发展 - 供应链向区域多元化转型,政策激励(如中国10亿美元产能投资、欧美《芯片法案》)推动本土化,但亚洲仍主导有机基板生产 [21][23] - 材料供应链多样化挑战积层材料主导地位,新进入者或缓解瓶颈并增强韧性 [23] 技术趋势与创新 - 封装尺寸向120×120 mm²以上突破(如英特尔2026年EMIB路线图),推动有机与玻璃基板技术升级 [18] - 嵌入式芯片技术向工业应用扩展,聚焦设计流程协调、良率提升,汽车与工业领域成重点 [14] - 共封装光学器件(CPO)为IC载板提供新应用场景,嵌入式芯片与GCS技术或形成协同 [18]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IC载板从被动封装平台转型为半导体性能与系统集成的战略推动者,生态系统地位显著提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