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搜索文档
朗科科技
2025-11-01 20:4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朗科科技 主营业务为存储模组 包括SSD、DRAM内存条、U盘、移动硬盘、卡类等产品 同时公司正积极向算力领域拓展[2][4][24] * 存储行业 当前处于行情较好的大周期 公司对涨价幅度和持续性比较看好[2][13][48] * 算力行业 涉及国家东数西算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枢纽节点建设 以及国产算力、信创市场[5][6][8][20][26]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8亿元 同比增长约35% 规模净利润亏损约2800万元 但同比提升60%以上[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超3亿元 同比增长超80% 扣非后规模净利润亏损约860万元 同比亦提升超80% 改善明显[2] * 截至第三季度末 库存约3亿元 较年初增加约56% 公司主动增加库存以应对预期中的价格上涨[2][16][17] * 公司货币资金超5亿元 现金充足 为未来库存管理和备货提供较大余力[45][46] **业务结构与战略布局** * 产品结构以SSD为主 占比一半以上 其次是卡类、移动存储等产品 占比约20%-30% DRAM内存条占比约10%[4][24] * 库存结构与此对应 约80%以上为NAND产品库存 其余为DRAM库存[4] * 韶关国资控股后 公司定位为产业和资本化平台双抓手 在夯实存储主业基础上 向算力领域切入[5][6] * 公司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并与华为钻石级代理商汇信信息技术成立合资公司 旨在基于国产算力和信创市场 在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7][8][28] **市场展望与价格策略** * 存储行业处于大级别行情 公司看好涨价幅度和持续性 预计第四季度业绩将优于第三季度 对明年持更乐观预期[13][48] * 下游涨价能覆盖上游成本上涨 中间留存毛利润将提升 但下游涨幅不一定与上游涨幅完全同步[14][15] * 价格策略因客户类型而异 电商平台价格透明竞争充分 渠道客户、B端客户、OEM定制类客户议价空间更大 对毛利率提升更友好[11][12] * 报价基本按订单进行 随行就市 新订单即新报价 未与客户签订长期定价协议[43][44] **产能与未来规划** * 公司出货大部分由自有工厂(朗科半导体)生产 工厂位于韶关 当前产能未满 有富余空间 未来若订单旺盛可快速扩产[30][32][34] * 企业级存储是未来方向 受国产替代驱动 公司已做准备但尚未体现在财务数据中[20] * 全资子公司朗坤科技(位于韶关)主要负责服务器等国产化算力相关产品和服务[27][36] * 公司曾募资研发闪存控制芯片但项目已终止 年报中的产品分类因调整繁琐而未更新[22]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与地域优势** * 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下 粤港澳大湾区为8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 韶关是其中唯一的国家级集群城市 大型IDC建设需在此类区域进行[5][6] * 作为韶关国资在算力领域唯一的控股上市公司 公司有望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政府支持(如政策、补贴、专项资金、项目订单等)以带动业务[6][26][27] **合作细节与信息披露** * 与汇信信息的合资公司尚在工商注册过程中 具体合作细节(如是否包含算力芯片)未完全公开 规划方向为国产算力硬件和服务[8][10][28][38] * 该对外投资金额不大 后续是否会单独发布公告尚不确定[39]
股价暴涨8.75%!三季度业绩炸裂!存储大厂西部数据:AI和云数据需求强劲! 提高硬盘价格!(附电话会议全文)
美股IPO· 2025-11-01 11:4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超出市场预期的27.3亿美元 [1][3] - 非GAAP每股盈利为1.78美元,比分析师预期高出12.9% [3] - 非GAAP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3.9%,同比提升660个基点,环比提升260个基点 [4][1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0%至8.5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达到30.4% [4][18] - 公司预计第二财季营收约为29亿美元,每股盈利约为1.88美元,均高于分析师预期 [3][21] 业务驱动因素与市场需求 - 近90%的销售额来自云存储客户,云业务营收达到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 [5][19] - AI不仅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多产创造者,推动了对可扩展数据存储的强劲需求 [12] - 公司最新ePMR产品(容量高达26TB CMR和32TB Ultra SMR)在九月季度出货量超过220万块,本季度计划出货超过300万块 [15][23] - 公司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营收增长,表明其正处于半导体行业典型的8至10个季度的上升周期中 [5][7] 技术路线图与产品进展 - HAMR技术的鉴定进程已提前至2026日历年上半年,并计划在2027日历年上半年实现批量生产 [16][30] - 下一代ePMR驱动器的鉴定提前至2026日历年第一季度,计划容量点为28TB CMR和36TB Ultra SMR [27] - Ultra SMR与CMR的出货混合比例约为50/50,Ultra SMR可提供比CMR高20%的容量提升 [23][36] - 公司在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开设了先进的系统集成和测试实验室,以加速下一代高容量驱动器的采用和鉴定周期 [15] 客户关系与供应链 - 前七大超大规模客户均已提供覆盖2026日历年上半年的采购订单,其中五个客户覆盖2026整个日历年 [10][16] - 与一个最大客户签署了覆盖2027整个日历年的协议,显示了客户对公司产品路线图的信心 [16][33] - 2026日历年供需平衡将继续受到供应严重限制,预计到2027日历年下半年才有更多EB产能投入使用 [30] - 公司目前没有增加任何单位产能的计划,而是通过提高面密度技术和制造吞吐量来满足需求 [23] 资本分配与股东回报 - 第一季度产生了5.99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连续第二个季度远高于20% [18][41] - 公司将季度股息提高25%至每股0.125美元,并在本季度回购了约640万股普通股,总额达5.53亿美元 [4][21] - 自2025财年第四季度启动资本回报计划以来,已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向股东回报总计7.85亿美元 [21] - 公司持有20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流动资金为33亿美元,净债务头寸为27亿美元 [2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AI应用推动数据生成加速,公司预计EB增长趋势更接近23%的复合年增长率,高于此前预期的中 teens水平 [29][35] - 在数据中心存储架构中,HDD预计将继续占据约80%的存储位,因其在可靠性和总拥有成本方面具有固有优势 [43][44] - 公司看到HDD在AI相关资本支出中的占比已从低的个位数增长到4%至5%的范围 [34] - 公司已完全化解了主要竞争对手收购NTVAC可能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其HAMR开发在独立的ENLVA系统上完成 [44]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公司在内部部署AI工具,在特定制造用例中实现了高达10%的生产力提升,并在固件现代化方面看到约20%的生产力提升 [13][31] - 运营费用预计将环比下降至3.65亿至3.75亿美元的范围,部分得益于AI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 [21][31] - 通过向更高容量驱动器的产品组合转变、严格的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了每TB成本中高个位数的下降 [20][39] - 公司预计未来环比增量毛利率将保持在约50%的水平,这将推动毛利率的进一步改善 [25]
AI爆发巨量存储需求,存储行业供应短缺加剧,美股NAND龙头盘后再涨10%
选股宝· 2025-10-31 08:32
此外,据新浪财经30日报道,三星电子表示2026年HBM销售额将大幅高于今年,已锁定明年HBM客户 的需求;考虑明年扩大HBM生产,预计2026年移动和PC内存芯片将面临供应限制。 国盛证券认为,预计AI驱动的内存半导体超级周期预计会比过去的繁荣时期更加持久和强劲,供应短 缺的情况可能会持续3-4年。据TrendForce报道,第四季旧制程DRAM价格涨幅依旧可观,新世代产品涨 势相对温和,预估整体一般型DRAM(Conventional DRAM)价格将季增8-13%。 公司方面,据开源证券表示, 美股盘后西部数据再度涨超10%,公司为全球NAND存储龙头。 此前由于全球主要HDD制造商西部数据和希捷近年未规划扩大产线,无法及时满足AI巨量存储需求, 近期HDD已出现供应短缺,目前NLHDD交期已从原本的数周,急剧延长为52周以上,加速扩大CSP的 存储缺口。在云服务商在冷数据存储需求方面,当前市场冷数据存储需求缺口约180-200EB,CSP厂商 开始采用SSD加速替代HDD,兴业证券预计大容量的QLC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出现爆发性增长。 (4)海外原厂及模组厂商:美光、闪迪、西部数据等。 *免责声 ...
沪指突破4000点!储能需求爆火,产业链订单排至2026年
搜狐财经· 2025-10-30 14:30
大盘: 创业板: 【盘面分析】 全球金融市场的主板指数开启新高模式,这依然是属于牛市共振的结果,英伟达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你也许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实际上英国、德国 等金融市场的总市值都没有超过5万亿美元,这是相当"可怕"的数值,也鉴定了科技的重要性!A股市场本周出现了连续3日指数新高,个股却出现跌多涨少 的情况,这只有场内投资者深有体会。中美会谈再次开启,以及外围金融数据月底集中公布,一切静待靴子落地后,机构资金必有新动向! 骑牛看熊发现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应将关注点放在各省现货市场开放节奏及储能允许进入电力市场的节奏上,政策上容量电价有望自北向南逐步 推广。得益于经济性的持续改善,国内独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接棒新能源配储,成为储能市场增长的新动能。其收入来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 是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实现价差套利;二是提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获取收益;三是以容量电价形式获得稳定补偿。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两市个股开盘跌多涨少,能源金属、风电设备、锂矿等板块表现较强,焦炭加工、医疗服务、玻璃玻纤等板块表现较差。储能概念延续 昨日强势,通润装备2连板,阳光电源涨超3%,续创历史新高,固德威、 ...
创50ETF(159681)交投活跃,存储芯片领涨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30 11:36
截至2025年10月30日 11:01,创业板50指数(39967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蓝色光标(300058)领涨 11.74%,欣旺达(300207)上涨11.19%,江波龙(301308)上涨10.32%;天孚通信(300394)领跌。创 50ETF(159681)最新报价1.55元。 储能方面,阳光电源今年第三季度创下净利润单季新高。最新财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收约664.02亿 元,同比增加3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8.81亿元,同比增加56.34%。前三季度,公司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133.14%。 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江波龙涨超10%续创历史新高,消息面上,三星、SK海力士和铠侠的SSD生产 线正在满负荷运转,部分型号订单的交付时间已排至明年下半年。由于AI服务器存储的需求远超预 期,SSD库存正在迅速消耗。此外,基础软件概念拉升,蓝色光标涨超10%,润泽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 同比增长210.74%。 创50ETF紧密跟踪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 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 ...
605178,强势7连板
证券时报· 2025-10-30 11:32
10月3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盘面上,广告包装、运输服务、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量子科技、CPO 概念、通信设备、有色、酿酒、医药等板块 跌幅居前。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上涨。稀土永磁、新能源车概念股涨幅靠前。安踏体育跌超3%,小米集团跌 逾2%,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涨近2%,紫金矿业涨近4%,宁德时代涨逾2%。 航运板块走强 盘初,航运板块走强,油运方向领涨,招商轮船涨停,中远海能、招商南油、中远海特、国航远洋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发展一揽子便利化政策,从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支持贸易新业 态等创新业务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推出9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便利市场经营主体办理 跨境贸易业务。 另外,西非马隆格/杰诺-中国宁波(260000MT)超大型油轮(VLCC)运价指数10月29日已涨至98.88WS,当日涨幅 6.51%,周涨幅10.01%,月涨幅6.68%。 早盘机器人概念异动拉升,方正电机涨停,利尔达、步科股份、昊志机电、德昌股份、三丰智能、上纬新材等跟 涨。 时空科技7连板 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时空科技(605178)7连板,江波 ...
“电子茅台”价格暴涨快过黄金,行业大佬:30多年来第一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6:21
美股存储板块近期表现 -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股存储板块大幅上涨,希捷科技涨17.2%,西部数据涨超12%,SanDisk涨超10%,美光科技涨近3% [1] - 近两个月(2025年9月1日至10月29日)存储板块个股累计涨幅惊人,希捷科技累涨54.41%,西部数据累涨72.37%,美光科技累涨89.13%,SanDisk累涨283% [1][2] 存储产品价格暴涨现状 - 内存条近一个月价格翻番,例如原价200多元的内存条涨至400多元,原价1000多元的涨至近2000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171.8% [3] - 10月13日至18日期间,DDR5 16G和DDR4 16G均价相较上周分别上涨20.59%和11.11%,相较上月涨幅分别高达58.73%和43% [3] 存储芯片技术分类与AI驱动需求 - 存储芯片主要分为NAND闪存(数据持久化存储)和DRAM(实时数据暂存) [4] - HBM作为基于DRAM的高端品类,满足AI计算、服务器等场景对海量数据实时流转的需求 [4] - 自2022年底生成式AI热潮以来,存储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向HBM生产 [5] - Yole Group预计2025年HBM产品营收将接近翻倍,达到约340亿美元,2030年前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3%,届时其营收将超过DRAM市场总营收的50% [5] 产能转移与供应结构性失衡 - HBM生产消耗的晶圆容量是标准DRAM的三倍多,例如OpenAI每月90万片晶圆订单相当于消耗全球DRAM月产能的53% [5] - 中国公司在低端DRAM芯片上的竞争促使三星和SK海力士(控制全球DRAM市场约70%份额)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 [5] - 主要厂商自2025年初起调整战略,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全停止DDR4内存颗粒生产,将产能转向DDR5和HBM,直接挤压DDR4产能 [5] 市场行为与行业预期 - 年初起有经销商大量囤货锁价,华强北等电子集散地自二季度出现大规模扫货现象,导致民用市场现货流通量减少 [6] - TrendForce报告显示,由于三大厂转移产能并宣布DDR4等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期,引发市场积极备货,2025年第三季度DRAM合约价上涨10%至15%,第三季涨价幅度达40%至45% [6] -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当前四大存储类别全面缺货涨价局面在其三十余年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并认为第四季度才是存储大多头的真正起点和严重缺货的开始 [10] 厂商盈利能力与成本传导 - 韩国KB证券研究主管Jeff Kim预计,若涨势持续,明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可能超越HBM [7] - 估算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达60% [7] - 美光科技预测2026年HBM与非HBM业务均将保持健康的利润率 [7] -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成本压力,部分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英国个人电脑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内存成本较一年前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 [8] - 小米集团高管表示存储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并将手机不同版本间价差过大归因于存储成本上涨 [8]
电子行业周报:电子上游“通胀”起,AI拉动下存储“周期与成长共振”-20251029
国信证券· 2025-10-29 22:45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电子上游“通胀”预期渐起,AI拉动下存储行业呈现“周期与成长共振”格局 [1] - AI需求持续强劲,超过此前预期,非AI市场正在温和复苏 [1] - 存储芯片、部分被动件、高阶CCL等环节已呈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趋势 [1] - 继续推荐自主可控(代工+设备)、本土算力+存力产业链 [1] 存储芯片市场 - 存储价格持续抬升,周期向上趋势明确 [2] - 9月以来512Gb/1Tb Flash Wafer现货价格上涨超25% [2] - 1TB PCIe 4.0 SSD自9月以来累计上涨超20% [2] - 企业级存储价格持续上扬,服务器大容量需求增加消化产能较大,消费类市场供应受到挤压 [2] - 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机遇期,建议关注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及兆易创新等 [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TI 3Q25营收47.42亿美元(YoY +14.2%,QoQ +6.6%),接近指引上限 [3] - TI预计4Q25营收42.2-45.8亿美元(YoY 5.3%-14.3%,QoQ -11.0%至-3.4%) [3] - 客户库存保持在低位,商务部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问卷 [3] - 客户低库存和反倾销调查有利于加速国产替代,推荐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等公司 [3] PCB产业链 - PCB产业链整体表现超预期,多家公司业绩亮眼 [4] - 上游钻针供应商鼎泰高科3Q25收入5.53亿元(YoY +33%),钻针业务供不应求 [4] - PCB设备厂大族数控3Q25收入15.21亿元(YoY +95%),归母净利润2.28亿元(YoY +282%) [4] - 大族数控AI类业务收入占比预计从年初的20%提升至全年的30% [4] - 生益电子预计1-3Q25实现归母净利润10.74~11.54亿元,对应3Q25归母净利润中值5.83亿元(YoY +548%,QoQ +77%) [4] - 建议关注具备高端产能与客户结构优势的沪电股份、生益科技、鹏鼎控股等 [4] AI服务器与资本支出 - 2025年全球八大CSP合计资本支出预计突破4200亿美元,年增达61% [5] - 2026年AI机柜方案持续放量,总资本支出有望达到5200亿美元 [5] - 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建议持续关注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等 [5][7] - DeepSeek开源OCR新模型,模型参数量为3B,一张英伟达A100每天可处理20万页数据 [7] - 国产ASIC及GPU推理芯片将帮助降低成本,建议关注翱捷科技、灿芯股份、芯原股份等 [7] 面板市场 - 10月下旬32/43/55/6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为35/64/123/171美金 [8] - 55/6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环比下滑0.8%/1.2% [8] - 电视品牌客户旺季需求告一段落,采购动能开始下滑,面板厂开始执行产能调控 [8] - 推荐京东方A等,同时LCD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 [8]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上涨2.88%,电子行业上涨8.49% [1][11] - 电子子行业中元件上涨12.84%,光学光电子上涨4.04% [1][11]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上涨5.20%、2.94%、0.70% [1][11] 重点投资组合 - 消费电子推荐组合包括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等 [9] - 半导体推荐组合包括中芯国际、翱捷科技、德明利、华虹半导体、圣邦股份等 [9] - 设备及材料推荐组合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拓荆科技等 [9] - 被动元件推荐组合包括江海股份、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 [9]
美股存储板块继续狂飙
格隆汇APP· 2025-10-29 22:11
个股价格表现 - 希捷科技股价大涨13% [1] - 西部数据股价上涨超过8% [1] - SanDisk股价上涨超过7% [1] - 美光科技股价上涨超过5% [1] - Rambus股价上涨超过5% [1] 主要公司市值与涨幅 - 三星电子市值为4494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87% [3] - 美光科技市值为2471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62% [3] - SK海力士市值为2464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95% [3] - 西部数据市值为434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820% [3] - 铠侠市值为337亿美元 [3] - Pure Storage市值为314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55% [3] - SanDisk市值为259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066% [3] - Rambus市值为122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15% [3] - 希捷科技市值为92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71% [3] 行业产品与技术焦点 - 行业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NAND闪存、DRAM、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的制造与解决方案提供 [3] - 产品应用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企业级存储、工业、汽车存储市场及云原生存储等多个领域 [3] - 技术发展重点包括3D闪存技术研发、存储接口芯片与IP(如DDR5)以及全闪存存储阵列 [3]
Jim Cramer Highlights Micron as One of the “Companies Whose Products are in Short Supply”
Yahoo Finance· 2025-10-29 00: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NASDAQ:MU) is one of the stocks on Jim Cramer’s radar recently. Cramer mentioned it as one of the companies whose products are in short supply. He said: “I’m going to add Micron, MU, to the list of companies whose products are in short supply. That allows these stocks to go higher for far longer than most investors expect. Sometimes it can go for years… A fine company like Micron, which I typically interview every three months, told me to lower my expectations of the coming, oh,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