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AI 优化或将助力 Lyft 崛起
美股研究社· 2025-06-26 17:27
公司基本面分析 - Lyft拥有215亿美元现金和短期投资 流动资产57亿美元 流动负债40亿美元 总负债48亿美元 [1] - 过去12个月净利润率仅为095% 但收入同比增长273% 毛利率保持在35% [1] - 2024年实现GAAP盈利 净收入500万美元 此前多年亏损 [2] - Uber现金和短期投资60亿美元 流动资产1235亿美元 总负债接近300亿美元 收入增长17% [1] - Uber净利润率(TTM)达到27% 盈利能力显著高于Lyft [3] 竞争环境分析 - Uber业务更加多元化 拥有庞大外卖业务 但近期外卖销售额出现下滑趋势 [2] - Lyft面临来自Uber的激烈竞争 以及Waymo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服务的长期威胁 [3] - 欧洲市场公共交通普及率高 可能成为拼车服务主要竞争对手 但也可能刺激非常规路线需求 [7] 估值与投资潜力 - DCF模型显示Lyft当前股价被低估 量化工具给予B-评级 [5] - 强劲营收增长和AI优化潜力使Lyft具有上涨空间 [10] - 市盈率传递积极信号 但实现持续盈利仍需时间 [2] AI优化机遇 - Lyft推出AI驱动收入助手 帮助司机提高收入 利用实时数据预测乘客需求 [6] - 该工具可减少司机等待时间 提高生产力 目前Uber尚未推出类似功能 [6] - AI优化可能成为提升Lyft盈利能力的关键 但效果需要时间验证 [6] 欧洲扩张战略 - Lyft斥资197亿美元收购德国拼车应用FREENOW 进入9个国家150个城市 [7] - FREENOW在欧洲多个主要城市是领先出租车平台 豪华车辆占比较高 [7] - 欧洲扩张可能成为收入引擎 但也存在资金陷阱风险 [7][10]
联手巨头集资30亿,安徽老板杀入出行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0:35
公司战略布局 - 进军Robotaxi赛道,成立上海造父智能,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首期出资超30亿元 [2] - 通过定增8.4亿元提升对永安行的持股比例至38.06%,未来可能进行深度整合 [3] - 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建智能驾驶技术、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及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 [10] 四轮车业务 - 顺风车业务覆盖300余个城市,司乘用户超2亿,认证车主超3000万 [5] - 市场份额达47.9%,行业排名第一,业务盈利且毛利率较高(参照嘀嗒72%) [6][7] - 面临严格监管,如江门市规定每天接单不超过两批次,公司通过广告投放吸引车主 [8] 两轮共享业务 - 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业务覆盖超500个景区,服务用户超1400万 [12] - 2024年用户品牌选择率:美团64.52%、哈啰57.32%、青桔47.22% [12] - 通过提价(工作日1.5元/15分钟,节假日1.8元/15分钟)和车身广告增加收益 [14][15] 用户增长与变现 - 注册用户超8亿,较2023年增长近2亿 [17] - 推出"街猫"App,注册用户1000万,付费用户300万,女性占比90% [17] - 拓展本地服务(租车、换电、现金贷等)及合作导流(飞猪、携程、游戏厂商) [18] 财务与资本动态 - 永安行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Q1亏损2462万元,应收账款7.96亿元未到账 [20] - 12个月内无重组上市或共享单车业务注入计划 [20]
共享单车“刺客”多 申诉退款费周折
齐鲁晚报· 2025-06-23 14:45
共享单车收费乱象 - 消费者遭遇骑行16分钟花费50元的高额收费,其中包含30元起步价和20元停车区外还车费 [1][2] - 部分不知名单车品牌伪装成主流品牌(如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外观相似但收费规则隐蔽且申诉渠道缺失 [2]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单车乱收费"的投诉达2712条,主要反映收费标准不合理和调度区域乱扣费 [3] 保险捆绑销售问题 - 用户扫码共享单车时被诱导购买保险,首月扣费0.6元,后续可能自动续费至近百元 [4][5] - 哈啰单车扫码界面频繁弹出保险广告,用户易误操作投保,退保需扣除已生效部分保费 [6][7] - 泰康在线通过共享单车二维码推广保险,投保界面未明确提示后续费用,涉嫌违规 [8] 行业监管与法律风险 - 律师指出共享单车平台未明确告知收费标准构成价格欺诈,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 [4] -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要求投保界面须为自营网页,第三方平台推广保险属违规行为 [8] - 平台未履行用户信息保护义务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需承担赔偿责任 [8]
“降温神器来了!骑车再也不烫屁股了”小黄车又升级了
齐鲁晚报· 2025-06-18 20:04
共享电单车座垫升级 - 济宁市美团电单车更换了3500个银色凉爽座垫,重点投放在商圈和公共交通枢纽 [5] - 凉爽座垫采用银白色高分子材质,外层反射辐射,内层快速散热,实测可降温20摄氏度以上 [3][5] - 普通座垫在夏季高温下表面温度可达60-70摄氏度,凉爽座垫能将温度维持在人体适宜范围 [3] 用户体验提升 - 市民反馈夏季骑行时普通座垫高温影响舒适度,凉爽座垫显著改善骑行体验 [1][3] - 济宁市6月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凉爽座垫解决了座椅暴晒发烫的痛点 [3] 运营与服务优化 - 公司计划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并优化服务,同时配合城市管理局做好车辆清洁和维护 [5] - 公司倡导用户文明骑行规范停放,以提升共享出行服务质量和城市形象 [5]
曹操出行(02643):IPO申购指南
国元香港· 2025-06-17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谨慎申购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在31个城市拥有超34,000辆定制车的车队,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2024年定制车履行订单占公司GTV的25.1%,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擅长在聚合平台分配运力并优化运营 [2] - 2024年中国出行市场规模8.0万亿元,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3444亿元,渗透率4.3%,预计到2029年共享出行市场将增长至8042亿元,自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17.0%,渗透率提高至7.6% [2]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6.3亿、106.7亿和146.6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1亿、19.8亿和12.5亿元,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5.8%及8.1%的正毛利率 [3] - 按招股价计算公司上市估值约相当于2024年1.45倍PS,处于行业较高位置,鉴于公司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短期估值基本合理,中长期有增长空间 [3] 招股详情 - 保荐人为华泰金控(香港)、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 [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 [1] - 招股价格为41.94港元/股,集资额18.53亿港元 [1] - 每手股数100股,入场费4236.3港元 [1] - 招股日期为2025年6月17 - 20日,国元证券认购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9日 [1] - 招股总数4417.86万股,国际配售3976.07万股约占90%,公开发售441.79万股约占10%,均可调整并视超额配售权行使情况而定 [1]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 | 板块 | 代码 | 证券简称 | 收盘价(20250616) | 总市值(亿港元) | PS(2024) | PE(2024) | | --- | --- | --- | --- | --- | --- | --- | | 共享出行 | 9680.HK | 如祺出行 | 12.00 | 24.49 | 0.92 | -4.0 | | 共享出行 | 2559.HK | 嘀嗒出行 | 1.20 | 12.22 | 1.44 | 1.1 | | 共享出行 | DIDIY.OO | 滴滴出行 - ADR | 4.81 | 1776.98 | 0.79 | 129.3 | [5]
曹操出行(02643) - 全球发售
2025-06-17 06:09
发售股份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44,178,600股(视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6]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4,417,900股(可重新分配)[6]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39,760,700股(可重新分配及视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6] 价格与面值 - 发售价为每股41.94港元,另加相关费用[6] - 每股股份面值为0.00001美元[6] 时间安排 - 稳定价格行动30日后结束,稳定价格期于递交申请截止日期后第30日届满[3] - 香港公开发售2025年6月17日开始,20日中午截止付款[16] - 相关公告不迟于2025年6月24日登载[16] - 香港公开发售分配结果2025年6月24日或之前处理,25日或之前退款[18] - 预期股份2025年6月25日上午开始买卖[18] 其他要点 - 股份代号为02643[6] - 申请认购股数至少100股[10] - 公司采取全电子化申请程序,不提供招股章程印刷本[8] - 公司已申请股份上市及买卖[12] - 全球发售可重新分配,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总数上限为8,835,800股[13] - 公司预期授出超额配股权,可发行最多6,626,700股股份[13] - 香港公开发售初步提呈股份占10.0%,国际发售占90.0%[14] - 股份按每手100股为买卖单位[23]
永安行: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49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物联网和数据云技术的共享出行系统研发、销售、建设及运营服务,同时提供共享出行服务、智慧生活服务及分布式氢能数字平台业务[4]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公共自行车业务(系统运营服务和系统销售)、共享出行业务、智慧生活业务及氢能产品业务[4] - 2024年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系统运营服务40.08%、系统销售2.52%、共享出行23.49%、智慧生活14.05%、氢能产品19.87%[4]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8.75%,较2023年的12.15%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0.72%[4][6] 公共自行车业务 - 系统运营服务业务覆盖全国190余个城市,运营车辆约12.35万辆,2024年收入1.83亿元,同比下滑39.20%[4][8] - 系统销售业务2024年收入0.12亿元,同比下滑52%,主要因政府公共自行车系统采购减少[7] - 2024年系统运营服务毛利率转为-12.70%,主要受项目清算人员成本增加影响[8]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项目50个,协议金额约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个项目和1.44亿元[8] 共享出行业务 - 2024年收入1.08亿元,同比下滑24.48%,毛利率转为-4.15%[4][10] - 截至2025年3月末投放新一代公共自行车2.14万辆(覆盖4城)、助力自行车17.82万辆(覆盖24城)、氢能自行车7440辆(覆盖5城)[10][13] - 2025年一季度共享出行业务亏损加剧,毛利率降至-65.75%[10] 氢能业务 - 2024年氢能产品业务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333%,主要因收购浙江凯博并表[4][13] - 已建成15万辆/年氢能自行车生产线、15万瓶/年储氢器生产线及2万台/年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生产线[13] - 2024年氢能自行车产能利用率8.05%,较2023年的2.69%提升但整体仍较低[13] - 产品已通过德国TÜV莱茵认证,具备欧洲市场销售资质[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下滑15.96%;净利润-0.66亿元,较2023年减亏0.65亿元[4][25] - 2024年末总资产44.67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24.21亿元(主要为哈啰普惠股权投资)[3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3.98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84亿元,账龄超1年占比过半[3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7亿元,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入2.01亿元[37] 资本结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29.15%,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565.24%,财务杠杆较低[30][36] - 主要债务为"永安转债",2024年末余额5.41亿元,累计转股金额3.13亿元[3][36] - 2024年EBITDA 1.30亿元,对刚性债务和利息支出的覆盖倍数分别为0.21倍和2.86倍[37] 公司治理 - 2025年3月控制权变更,上海哈茂成为控股股东,杨磊成为实际控制人[38] - 拟向上海哈茂定向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8.40亿元,发行完成后上海哈茂及杨磊合计持股比例将达38.06%[38] - 原实控人孙继胜承诺现有业务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否则需现金补偿[38] 行业环境 - 共享两轮车行业形成无桩单车为主、有桩单车为辅格局,美团、滴滴和哈啰单车占据主导地位[4] - 行业受政策变化、居民偏好影响较大,部分城市出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导致监管趋严[4] - 地方政府财政弱化导致公共自行车业务回款时间延长,系统运营服务发展萎缩[4][8] - 氢能产品市场仍处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不畅风险[4]
滴滴出行25Q1财报点评:国内出行利润超预期,看好长期稳健增长及盈利空间
招商证券· 2025-06-06 16: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滴滴出行2025Q1营收533亿元同比+8.5%,经调整净利润29亿元同比+115%,看好其共享出行市场稳固份额及长期利润增长潜力 [1] - 中国出行业务增长符合预期、利润率超预期,国际业务维持同汇率下快速增长,持续回购彰显经营信心,预计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2/113/149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1923.8亿、2067.99亿、2223.72亿、2402.13亿、2590.12亿元,同比增长37%、7%、8%、8%、8% [2] - 2023 - 2027E经调整EBITA分别为 - 21.63亿、21.95亿、72.7亿、112.06亿、153.62亿元,同比增长 - 83%、 - 201%、231%、54%、37% [2] - 2023 - 2027E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6.2亿、56.05亿、82.27亿、112.81亿、148.84亿元,同比增长 - 、804%、47%、37%、32% [2]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 - 0.10元、0.26元、1.99元、3.08元、4.44元,PE(经调整)分别为281.8、31.2、21.2、15.5、11.7 [2]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21055万股,总市值223亿美元,每股净资产11.27美元,ROE(TTM) - 2.33,资产负债率19.1%,主要股东Softbank Vision Fund持股比例20.0%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 - 7.6%、15.0%、84.0%,相对表现分别为 - 11.6%、8.2%、81.8% [4] 中国出行板块 - 2025Q1 GTV 780亿元同比+9.3%,单量32.6亿单同比+10.3%,Q1 ASP约24元同比 - 0.9%,预计2025全年单量增速有望达10%,GTV增速有望达8% [4] - 2025Q1 Platform sales 160亿元同比+24.6%,占GTV 20.5%同比提升2.5pct [4] - 2025Q1经调整EBITA 31.3亿元,EBITA Margin为4%高于全年指引3.7%,同比+1pct [4] 国际业务 - 2025Q1 GTV 236亿元同比+13.2%(固定汇率下+27.9%),单量9.89亿单同比+24.9% [4] - 2025Q1经调整EBITA - 1.76亿元,EBITA Margin - 0.7%同比+1pct [4] - 2025年预计国际出行将实现盈利,金融业务年底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外卖业务重启巴西市场 [4] 其他业务 - 2025Q1收入20.9亿元同比 - 0.4%,经调整EBITA - 5.28亿元,全年维持 - 30亿亏损指引 [4] 股份回购 - 2025年3月董事会批准24月内可回购20亿美元股份,2025年3 - 5月共回购3.06亿美元,预计全年回购规模不低于去年水平 [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654.75亿、699.09亿、818.04亿、995.94亿、1237.76亿元 [5]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83.51亿、739.84亿、731.53亿、727.96亿、726.44亿元 [5]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307.81亿、451.91亿、465.88亿、488.72亿、510.76亿元 [5]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6.38亿、64.55亿、108.71亿、152.8亿、205.23亿元 [6]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4.8亿、 - 141.42亿、 - 7.09亿、 - 1.95亿、8.63亿元 [6]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5.38亿、 - 66.02亿、2.45亿、10亿、10亿元 [6] 利润表 - 2023 - 2027E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923.8亿、2067.99亿、2223.72亿、2402.13亿、2590.12亿元 [7]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1629.35亿、1689.93亿、1801.22亿、1919.3亿、2033.24亿元 [7] - 2023 - 2027E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 5.03亿、12.58亿、96.66亿、149.71亿、215.68亿元 [7]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年成长率分别为37%、7%、8%、8%、8% [8]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5.3%、18.3%、19.0%、20.1%、21.5% [8]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1.4%、31.4%、30.1%、28.3%、26.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