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书名越写越长,网文标题也“通货膨胀”了吗?
虎嗅· 2025-08-25 15:50
网文标题趋势分析 - 近五年网文标题长度显著增加 晋江TOP30爆款网文平均字数从2020年起持续拉长 短标题已成为强者的特权[11][12] - 2022年晋江TOP30标题平均字数达8个 起点达7.97个 最长标题达19个字(《男主们为什么都用这种眼神看我[娱乐圈]》)[12][16] - 标题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包含背景设定、人物属性、情节类型等多重元素 形成类似新闻报道的5W1H完整信息结构[18][19][22] 标题内容要素分布 - 人物维度占比最高 达37.5% 包含角色定位(16.1%)、人物性格(10.7%)和人物关系(10.7%)三大子类[19][26] - 情节维度占比31.25% 成长逆袭(10.7%)和情感羁绊(8.9%)为主要类型 系统金手指占5.4%[18][24][25] - 背景维度占比21.4% 现代都市(8.9%)、修仙异世(7.1%)和星际科幻(3.6%)为主流设定[19][27] 影视化改编规律 - 57.94%影视化作品保留网文原名 播出名比原名平均仅短0.47个字符[37][38] - 改编策略呈现两极化:直接保留原标题引流 或彻底重命名为更具诗意(《永夜星河》)或画面感(《他在逆光中告白》)的新名称[36][42][44] - 影视命名形成标准化模板:个人传记类用"传"(《甄嬛传》)、双人叙事用"行"、群像剧用"令"(《陈情令》)[45] 市场驱动因素 - 中下层作者更依赖标题吸引流量 需要通过堆叠关键词提高搜索曝光率 平台推荐机制偏好长标题[52][53][55] - 读者筛选成为关键功能 长标题可明确标识内容类型 避免不匹配读者误入导致差评 完读率提升25.56%[53] - 短书名被占用率达44.44% 促使作者创新标题结构 采用"先长后短"策略(如《至尊魔道大祖师》改为《魔道祖师》)[52][53] 读者态度分化 - 40%读者明确表示偏好长标题 认为能快速抓取关键信息 提供强烈情绪价值[58] - 97.5%读者质疑长标题文笔质量 认为标题俗气预示内容低质 13.75%认为过长标题难以记忆[58] - 36.25%读者倾向简洁标题 认为能更高效传达主题 12.5%读者对长标题产生羞耻感[58]
幸福蓝海:《重生,我在苏超踢前锋》在拍摄完成后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5:13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首部"苏超"主题精品微短剧《重生,我在苏超踢前锋》已完成拍摄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1]
幸福蓝海(300528.SZ):未参与电影《731》项目的出品制作
格隆汇· 2025-08-25 15:13
公司声明 - 公司未参与电影《731》项目的出品制作 [1] 业务动态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电影项目参与情况的询问 [1]
华策影视(300133):内容供给新政利好 爆款电影国庆档上映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内容制作龙头 受益广电新政 产能数量和质量有望持续提升 储备剧集和电影数量较多 具备业绩弹性 [1] - 广电总局2025年8月18日发文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广电试听内容供给 促进内容制作龙头产能释放 剧集价格或迎来提升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 扣非归母净利润7,216万元 同比增长68%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5% [2]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7,216万元 同比增长68% [2] 内容储备 - 2025年上半年开机6部长剧 包括《你是迟来的欢喜》《花好》等 [3] - 杀青5部长剧 包括《太平年》《极限刑诉》等 [3] - 取证3部长剧 包括《迷径之上》《锦绣芳华》《四喜》 [3] - 播出2部长剧 包括《国色芳华》《锦绣芳华》 [3]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开机《资治通鉴》(100集)《战争和人》(60集)《扫鼠岭》(30集) [3] - 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国庆档 [3] - 主控影片《狂野时代》《寻秦记》《我的朋友安德烈》均有望年内上映 [3] - 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 上线《以爱之名》《下一任,是幸福》等精品短剧 播放量均超过2亿次 [3] - 动画电影《小猪佩奇:完美假期》和《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有望2026年登录院线 [3] 技术发展 - 内容生产端运用AI至策划、制作等环节 研发"有风""国色"垂直模型 [4] - 重点开发AI多语种翻译、AI动态漫、AI剪辑等功能 加强数智化转型 [4] 海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8,812万元 同比增长28% [4] - 多部长短剧集在全球多地收获较高播放量 [4] 盈利预测 - 调高2026年EPS至0.29元(前值0.26元) [2] - 调高2027年EPS至0.34元(前值0.29元) [2] - 维持2025年EPS预测不变 [2] - 提升目标价至12.75元 维持"增持"评级 [2]
幸福蓝海:首部“苏超”主题精品微短剧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25 13:01
公司动态 - 幸福蓝海首部"苏超"主题精品微短剧《重生,我在苏超踢前锋》已完成拍摄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1]
【财经早报】688049,上半年净利翻倍,拟10派1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8:11
电影市场 - 2025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0亿元 [1][3]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暑期档票房榜前三位 [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1][2] - 央行公开市场8月25日有266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2] 铁路客运数据 - 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2] - 日均发送旅客达1523万人次 [2] 上市公司业绩 - 炬芯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60.12% 净利润9137.54万元同比增长123.19% 拟10派1元 [1][4] - 科创新源上半年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43.90% 净利润1760.40万元同比增长520.71% [4] - 安硕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4.48% 净利润1188.32万元同比增长182.65% [4] - 久远银海上半年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1.33% 净利润2994.81万元同比增长160.02% [4] - 泰禾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4.13亿元同比增长23.15% 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72.20% 拟10派2元 [5] - 中钢天源上半年营业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16.94% 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43.07% [5] - 锡业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10.93亿元同比增长12.35% 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增长32.76% [5] - 华厦眼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31% 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20% [5] - 金螳螂上半年营业收入95.28亿元同比增长2.49% 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3.95% [5] 公司资本运作 - 招商南油计划回购股份 资金总额2.5-4亿元 用于注销减资 [6] - 格林美计划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6] 新股发行 - 沪市主板新股华新精科8月25日申购 发行价18.6元/股 [1][2] - 本周共有2只新股申购 包括沪市主板和北交所各1只 [2] 市场解禁 - 本周A股37只股票面临解禁 合计解禁市值924.68亿元 周环比增加1.74% [2] 指数发布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中证恒定久期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指数系列、中证智选安徽100指数 [2] 退市信息 - 中国恒大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 [2] 产品发布会 - 华为8月25日14:30举行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 [2] 行业研究 -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发展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规模化装车应用 [7] - 全固态电池在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取得关键进展 [7] - 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迎来需求爆发 [7]
更多《甄嬛传》要来了,广电21条能救爱奇艺们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1:33
广电政策调整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 广电总局发布"广电21条"举措 明确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 此举引发影视行业强烈反响 多家影视股出现涨停[1] 政策对市场化创作的利好 - 古装剧对中国影视业至关重要 《甄嬛传》持续产生收益超过十年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片有效播放量均突破250亿次 成为流量顶级剧集[2] - 电视剧集数限制适当放开 40集上限政策调整 为《甄嬛传》这类76集的长剧创造更大创作空间[2] - 季播剧播出时间限制放宽 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爱奇艺表示该政策可缩短制作周期30%以上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2] 头部IP开发与行业资金状况 - 阅文集团拥有《庆余年》《全职高手》等头部IP 预计政策放开后将推动更多影视项目落地[3] - 影视行业面临严重资金短缺 爱奇艺Q2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870万元[4]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 当前为1.14亿 平台收缩内容成本导致优质内容减少[4] 头部剧集的长期价值与行业挑战 - 《甄嬛传》播出十余年仍保持商业价值 2023年相关周边产品及粉丝活动持续活跃[4][5] - 政策虽提供利好 但行业仍需应对观众审美变化和短视频竞争压力 投资风险依然存在[5]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进军文旅 将打造更丰富更精细场景 “竖店”又上新“片场一日游”在路上
解放日报· 2025-08-24 10:15
核心观点 -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推出古装微短剧内外景基地 进军文旅市场 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微短剧生态圈 [1][2][3][4][8] 基地建设与规模 - 古装基地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含5000平方米外景区域及模块化内景区域 [1][3] - 外景含城墙瞭望塔 古风街商铺戏台 九曲桥状元府邸 内景含皇宫大殿 王府 寝宫等主题场景 [3] - 年服务剧组预计达50个以上 场景利用率85% 单场景日均支持2-3组拍摄 [3] - 配套服饰道具库房面积达数千平方米 含数万件从横店等地调拨道具 [4] 业务模式创新 - 从短视频广告拍摄转型为微短剧全产业链服务 提供IP 场地 投放支持 [6][8] - 发展文旅业务 与旅行社合作片场一日游项目 主打银发群体客源 [4] - 住宿配套已建成230间房 满房时需加行军床 并带动周边餐饮商超消费 [8]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短剧行业向精品化发展 观众对场景精细化需求提升 [3][6] - 剧组成本控制需求强烈 转场拍摄费时费力 园区通过丰富外景避免业务流失 [6] - 与喜马拉雅 华誉影视合作"喜报计划" 整合内容IP 制作 发行资源 [8] 区位与竞争优势 - 园区前身为姚记扑克生产厂房 2020年改造为拍摄基地 [5] - 占地面积200多亩 远小于横店5万亩 但通过产业生态和服务差异化竞争 [8] - 属地政府协调外景搭建审批问题 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6]
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
虎嗅· 2025-08-23 20:40
政策举措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内容供给层面开源[1][3] - 举措涉及剧集行业集数时长 题材审查 地区限制等痛点 审批效率提升或复制游戏行业触底反弹路径[1] - 2014年广电总局曾对引进剧实施数量限制 内容要求 先审后播 统一登记四项原则 导致引进剧数量大幅下跌[8] 市场反应 - 政策宣布当天影视板块全线飙升 百纳千成 华策影视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午间收盘涨停[1] -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影视行业属于内容供给强驱动型产业 若审批效率提升 题材空间扩大 放开地区限制 行业或迎来"游戏版号放开"式修复窗口[1] 引进剧历史演变 -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剧无硬性限制 缓解国内电视节目匮乏 《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模仿潮流[8] - 1990年《关于引进海外电视节目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引进剧首次明确规范 1999年CCTV-8专业调控引进剧来源和播出时段[11] - 2000年代日韩剧强势崛起 2008年CCTV-8《海外剧场》韩剧播出比例达19%[12] - 2009年广电总局禁止互联网传播未取得版权许可及发行许可证的海外剧[15] - 2010年搜狐视频首家引进正版美剧《迷失第六季》 2013年以2.54亿用户覆盖位列视频网站第一[19][20] - 2013年爱奇艺购入《来自星星的你》首周播放量破千万 优酷与SBS签200部韩剧[23] - 2014年政策收紧导致《制作人》延迟三个月播出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下架[25][26] - 2015年海外付费版权剧占比57% 韩剧占35% 爱奇艺以每集25万美元引进《太阳的后裔》播放量近10亿每集[28][29] 行业现状 - 2024年电视剧(含网络剧)发行数量为281部 较五年前下降超50% 接近200部行业底线[34] - 全球创意荒现象普遍 欧美日韩内容质量不复以往 仅《黑暗荣耀》《怪奇物语》级爆款能引发市场海啸[4] - 韩剧市场泡沫化严重 中腰部制作公司被流媒体泡沫吞噬 赞助植入从10-20个降至零[37] - 美剧市场受疫情和好莱坞萎缩影响 2023年原创剧集数量减少14%[39] - 视频平台从烧钱买版权转向差异化内容竞争 新一轮版权之战不会焦灼[5] 受众变化 - 高质量海外剧主要受众为年轻高知人群 Z世代文化消费迁移导致吸引力存在不确定性[6] - 00后 10后因2014年限制政策少有接触引进剧的机会[7][8] - 历史引进剧曾培养观众审美偏好 如拉美剧因集数过多被淘汰[10] 平台战略转型 - 视频平台从引进剧转向IP开发 《花千骨》《青云志》等网文IP作品成为主流[31] - 2015年视频平台付费模式加速增长 第三季度较2014年初增长463% 爱奇艺凭《盗墓笔记》成为首家会员破千万平台[28] - 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不以量取胜 注重独到眼光和差异化内容[32] 潜在影响 - 引进剧回归可填补内容产量缺口 类似电影市场引进片在淡季补充供给[43] - 倒逼国产剧内容创作升级 促进创新性发展[43] - 优质国产剧通过竞争可立足本土市场 跻身全球舞台 推动文化出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