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

搜索文档
暑期档的超新鲜与不过时:《扫毒风暴》登顶,喜综热度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08:45
剧集市场表现 - 2025暑期档剧集竞争激烈,《扫毒风暴》以豆瓣8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2.8万+、单日播放量3000万+的成绩取代《以法之名》成为新榜首 [2][8] - 《以法之名》虽全网有效播放量达15.6亿、热度6162万,但豆瓣评分从7.8下滑至6.9,主要因结局争议 [14] - 古装IP剧《凡人修仙传》优酷站内热度破万创纪录,但剧情压缩和选角争议导致口碑分化 [16][17] - 《锦绣芳华》延续前作热度,微博话题何惟芳蒋长扬亲好猛单日阅读量破亿,但续集间隔半年引发观众疲劳 [17][18] 综艺市场动态 - 旅行探索类《地球超新鲜》开播即登顶,以2.5分优势领先《奔跑吧第九季》 [19] - 脱口秀综艺《喜单2》和《脱友2》女演员占比达39%,女性议题带动99个微博热搜和69个小红书TOP1话题 [22] - 《一饭封神》因抄袭网飞《黑白厨师》引发争议,赛制、评委配置和舞台设计高度雷同,但娱乐化改编吸引非专业观众 [29][30] 内容制作趋势 - 刑侦题材持续走强,《扫毒风暴》通过重剪镜头、简化叙事优化观看体验,豆瓣评分稳定在7.6分 [8][9] - 古装剧IP开发面临挑战,《凡人修仙传》男频内容女性化改编引发原著粉不满 [17] - 综艺内容女性向升级,脱口秀节目通过性骚扰、家庭暴力等议题制造话题热度 [22][23] 平台数据亮点 - 腾讯视频《扫毒风暴》单日涨幅创平台纪录,CCTV-8收视率从1.35%反弹至1.7557% [8] - 优酷《凡人修仙传》开播三天热度破万,市占率达7.7% [16] - 《喜单2》首播斩获99个微博热搜,《脱友2》三期节目小红书登顶64个热点 [22]
暑期档剧集上半场:“现象级”缺失,“探案”成小爆款高地?
36氪· 2025-08-03 16:04
暑期档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上半场(6-7月)整体热度不及预期,虽有《以法之名》《朝雪录》《临江仙》等平台破万剧,但市场趋冷现象明显 [1][3] - 头部剧集数据下滑:《以法之名》灯塔集均5058万、云合集均3500万,豆瓣12万+打分,较往年爆款标准偏低 [3][7] - 2025上半年长剧市场TOP3《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正片有效播放19.3亿,榜首数据仅相当于2024年第五名水平 [3] - 集均V30榜单显示头部剧集数据收缩:《漂白》5490万居首,但该成绩在2024年仅排第六 [4] 题材格局变化 - 司法刑侦剧崛起:《以法之名》登顶多平台月度TOP1,《扫毒风暴》豆瓣8.0分成为口碑冠军,打破古装剧垄断格局 [5][6] - 古装剧仍具市场基础:灯塔暑期档TOP10中《临江仙》《书卷一梦》等占4席,其中《锦绣芳华》豆瓣7.0分、打分人数近20万 [6][7] - 古装细分题材创新:《锦绣芳华》延续女本位叙事,《书卷一梦》尝试"穿书+无限流",《朝雪录》验证古装探案剧爆款潜力 [9] - 其他题材表现平淡:青春剧《焕羽》豆瓣7.1但热度不足,年代剧《淬火年代》沦为背景板 [11] 平台竞争策略 - 排播模式转向流量承接:平台采用同类型剧接档(如刑侦接刑侦、古装接古装)替代传统同题竞争 [12] - 爱奇艺案例:《朝雪录》站内热度连续7天破万,续看率81%,云合市占率32.4%,但商业价值与现象级爆款仍有差距 [19] - 多平台混战格局:优酷《以法之名》对垒腾讯《桃花映江山》、爱奇艺《书卷一梦》,后续《凡人修仙传》《定风波》加入战局 [12] 行业趋势观察 - 演员市场迭代:实力派"叔圈"演员(如雷佳音、张译)因角色同质化遭遇观众审美疲劳,市场开始反思盲目追捧现象 [13][14] - 爆款标准争议:平台破万剧指标(如爱奇艺热度值体系)引发讨论,市场期待现象级作品而非单纯数据达标 [15][19] - 悬疑元素受宠:司法刑侦与古装探案两类含悬疑标签的题材成为暑期档爆款高地 [9][11]
暑期档过半,剧集市场还在等待爆款
36氪· 2025-07-15 07:32
2025年暑期档剧集市场表现 - 暑期档过半,电影市场总票房刚过30亿,剧集市场云合有效播放单日估值在2亿左右徘徊,低于去年同期的2.5亿以上 [1] - 今年暑期档缺乏头部大剧引领,但呈现多元竞放格局,行业从古偶扎堆转向现实主义题材 [1] - 刑侦政法题材成为热点,《以法之名》《正当防卫》《扫毒风暴》《利剑·玫瑰》等剧集接连上线,实现司法系统全景式解剖 [1][3] 刑侦政法题材剧集特点 - 四部刑侦政法大剧以职业化聚焦替代传统泛化叙事,平台在细分赛道上深耕 [3] - 创作团队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和专业咨询,如《以法之名》走访四省检察院,《扫毒风暴》以真实冰毒案为原型 [5] - 剧集将司法案件转化为社会矛盾棱镜,引发观众对司法公正、法律伦理等议题的思考 [7][9] 古装剧创新趋势 - 古装剧市场降温,2024年云合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的作品从23部降至15部 [11] - 《书卷一梦》打破传统古偶套路,融合穿越、无限流和"纸片人觉醒"设定,解构叙事 [11][13] - 《朝雪录》融合宋代法医技法与东方志怪元素,形成"硬核法医+中式恐怖"风格 [13][15] - 《锦绣芳华》虽收视不如前作,但集均10.5广告刷新招商纪录,拓宽商业场景 [15] 平台内容策略与排播 - 长视频平台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共荣,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分别以《以法之名》《正当防卫》《扫毒风暴》强化剧场品牌 [5] - 《利剑·玫瑰》尝试央视+视频平台联播,开创主旋律剧全域覆盖模式 [5] - 暑期档下半场优酷押注男频IP《凡人修仙传》,站内预约量突破200万 [16][18] - 爱奇艺《定风波》有望以暗黑美学和团队探案模式成为黑马 [21] - 腾讯视频《枭起青壤》融合都市悬疑与《山海经》神话,期待值较高 [23]
专访《以法之名》董晴:为角色想得越多,表达得就越准确
南方都市报· 2025-07-12 00:12
演员董晴的表演生涯 - 董晴在《以法之名》中饰演律师张文菁,凭借一段长台词成为暑期档出圈热梗 [1][3] - 张文菁角色打动董晴的原因是其坚韧、勇敢、正直和对正义的追求 [8] - 董晴为塑造律师角色观看大量庭审视频,并将两页半专业术语台词背至肌肉记忆 [11] 角色塑造方法论 - 董晴通过构建角色背景故事(如学法律原因、毕业年限、案件类型)来增强表演深度 [15] - 在拍摄重场戏时,董晴因穿着厚重戏服在高温下反复表演导致体力透支 [19] - 董晴认为演员需先喜欢角色才能塑造成功,强调与角色共同成长 [27] 观众反馈与行业认可 - 《以法之名》播出后,董晴在抖音爆款片段获超百万点赞,观众开始记住其本名 [21][23] - 十年前《最好的我们》中"贝塔"角色至今仍被观众称呼,董晴视其为珍贵经历 [25] - 近年通过《心居》《去有风的地方》等剧持续输出多元角色,刷新观众认知 [27][29] 职业发展与新作动态 - 新剧《我和我的命》中饰演跨越30年时代的传统女性李娟,与谭松韵再度合作 [31][33] - 董晴坦言演员选择权有限,但会珍惜每个机会并在有限空间内全力演绎 [35] - 《以法之名》热播后收到更多优质剧本邀约,面临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甜蜜困扰 [37][40]
总台暑期档电视剧类型丰富 现实题材创作结硕果
央视新闻· 2025-07-10 14:1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暑期档剧目 - 暑期档推出丰富剧目类型包括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等,如《淬火年代》《以法之名》《四喜》《高兴》《生万物》《归队》《我们的河山》《阵地》等 [1][2] - 《淬火年代》通过民营机械厂转型故事展现中国制造发展历程 [2] - 《以法之名》以检察侦查视角突破传统涉案剧框架,揭示司法系统内部机制 [2] 现实题材剧集创作趋势 - 现实题材占据创作中心地位,多部作品在白玉兰奖获奖并在总台播出后引发关注 [4] - 《城中之城》全景式描写职场人生,《我是刑警》以纪实风格呈现刑警办案,《我的阿勒泰》以散文化手法拓展创作新样态 [7] - 现实题材在数量、质量、收视率方面领先,反映时代生活变化并注入社会思考 [9] 电视剧国际传播与出海表现 - 中国电视剧出口额占视听节目出口总额70%以上,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 《我的阿勒泰》入围法国戛纳电视节主竞赛单元,《繁花》获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内容大奖,《玫瑰的故事》快速发行至国际市场 [11] - 古装剧如《庆余年2》《长相思2》《琅琊榜》持续热播海外,科幻剧《三体》国内外反响热烈 [13][15][17] - 现实题材与古装剧结合展现立体中国形象,科幻剧因国际化属性易引发海外共鸣 [15][17]
《以法之名》总制片人:刀刃向内,这可能是唯一一部检察侦查题材剧
观察者网· 2025-07-09 19:30
选题与创作背景 - 最高检影视中心选择"检察侦查"作为《以法之名》的核心题材,源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和"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政策导向[1] - 原剧本从扫黑除恶题材转向检察侦查题材,历经三年更换三拨编剧,主题调整导致多次重写[1] - 检察侦查作为检察机关的"隐藏职能",此前未被纳入主要创作方向,因其长期属于刑事执行检察厅的小职能[1] 题材独特性与审查机制 - 该剧可能是"唯一一部"反映检察侦查的剧集,因最高检资源有限且需避免同质化,且涉及保密侦查手段无法公开[3] - 内容审查包含十余道程序,成立专门编审委员会,整合检察实务、法律实务及新闻工作者进行多维度把关[3] - 协审单位在备案和成片审查中提供超预期支持,包括内容把关和审片提速[6] 角色塑造与行业现象 - 法治题材选角倾向"老面孔"源于职业剧特性,法律从业者的专业气质难以通过新演员快速呈现[9] - 新人演员董晴(饰张文菁)通过自荐试戏获得角色,其表演将被动型律师角色转化为主动叙事核心[10][13] - 蒋欣饰演的女检察官"郑雅萍"通过三天深度采风贴近原型,定妆照被评价为"最符合女检察官形象"[16][18] 剧情设计与现实映射 - "政法家族"设定反映基层司法系统熟人社会特征,如亲属关系集中(检察官弟弟是警察、岳父是政协副主席等)[21] - 角色李人骏和许言午的"好坏模糊性"旨在展现领导层决策复杂性,非为过审妥协而是艺术化表达人性多面[24] - 剧中案例"万海案"基于湖北、湖南、辽宁等地检察侦查真实案例综合提炼[20] 市场反馈与创作理念 - 36集体量突破短剧趋势,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全民向作品,观众评价"无短剧味"令主创欣慰[28][29] - 16-17集抒情段落引发"拖沓"争议,但主创认为情绪铺垫对人物塑造至关重要[30] - 与优酷(敦淇工作室)、傅东育导演合作中,以"立场一致"为前提解决艺术与法律专业的分歧[32] 社会影响与行业意义 - 该剧播出时正值高校招生季,至少三所政法院校使用其海报宣传,可能提振法律专业报考意愿[22] - 最高检影视中心旨在通过作品缩小检民距离,普及检察机关职能[33] - 同类作品如《第二十条》推动正当防卫条款普及,间接影响《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中"互殴"认定标准[34]
新老剧集厂牌掰手腕,谁能跑赢暑期“逆风局”?
36氪· 2025-07-09 08:57
暑期档剧集市场现状 - 行业局势严峻,头部公司如正午阳光、柠萌影视、华策影视、西嘻影业等推出的剧集表现平平,仅扫黑题材《以法之名》表现尚可 [1]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长安的荔枝》《临江仙》两部古装大戏因内容争议草草收场,未能突围 [1] - 正午阳光的《淬火年代》未能继承《大江大河》系列的成功,传播声量和口碑远不及前作 [3] - 西嘻影业的《焕羽》因剧情元素混杂和缺乏CP感劝退观众,话题刻画摇摆不定 [6] - 柠萌影视的《书卷一梦》和华策影视的《锦绣芳华》两部古装剧表现不及预期,前者因"降智"古偶宿命,后者播放量和讨论度远不及前作 [6] - 暑期档第一战以惨淡告一段落 [9] 暑期档后续竞争格局 - 7月后市场竞争加剧,新一批剧集将上线,包括老牌公司和新贵厂牌 [10] - 慈文传媒的悬疑剧《正当防卫》聚焦司法题材,汇集高叶、张鲁一等一线艺人,具备较强号召力 [10][12] - 新丽传媒的《扫毒风暴》瞄准缉毒领域,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顶配,包括段奕宏、秦昊等影帝级演员 [12] - 新丽在腾讯视频2025-2026片单中多次出现,涉及古装、都市女性、谍战等多类型剧集 [14] - 正午阳光将推出现偶《樱桃琥珀》,题材覆盖面和演员流量更具吸引力 [14][16] - 柠萌影视的古偶《子夜归》融入东方志怪元素,由许凯、田曦薇领衔主演 [16] - 柠萌发布2025剧集片单,涵盖现实、现言、古装、奇幻等多个题材 [18] - 稻草熊影业、耀客传媒、闲工夫文化等公司也将推出多部剧集参与暑期档竞争 [18] 市场整体表现与展望 -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暑期剧集市场整体水位明显下降,尚未出现收割全年龄层观众的剧集 [20] - 行业寄希望于后续两个月能有高质量大剧在"逆风局"中突围 [20]
2025中国家庭智慧大屏发展报告发布,酷喵月活1.48亿行业第一
财经网· 2025-07-08 21:52
行业格局 - 酷喵2024年月活用户达1.48亿,超越银河奇异果成为行业第一,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和芒果TV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1][5] - 智能电视累计激活3.9亿台,同比增长2.6%,覆盖约10.2亿人,与短视频用户同期规模相当[5] - 长视频平台在智能大屏端市场格局稳定,酷喵、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的月活均在亿级[5] 用户行为 - 智能电视日均开机率52.4%,每天有超过一半的家庭在智能电视上观看视频内容[10] - 智能电视用户日均观看4.5小时,超过同期我国网民人均每天用手机上网时长4.1小时[10] - 少儿内容观看时长同比增速最快,达到76%[9] 内容表现 - 经典内容收视时长TOP100电视剧中,20部经典剧占据用户22%的收视时长,《甄嬛传》《知否》位居前两位[9] - 新热内容如《藏海传》《蛮好的人生》《以法之名》等爆款内容在大屏端受到观众追捧[9] - 优酷在大屏端打造"内容推荐"、"沉浸式观看"和"视觉升级"三大亮点,提升用户决策效率[10] 平台数据 - CIBN酷喵月均活跃终端数14,861万台,银河奇异果14,357万台,云视听极光12,032万台,芒果TV 6,799万台[3] - 云视听小电视、华数鲜时光、云视听快TV、央视频TV月均活跃终端数分别为4,668万、2,989万、576万、367万台[3]
暑期档追剧季,让优酷白夜剧场陪你“牛气一夏”
中国食品网· 2025-07-03 15:36
国产悬疑剧市场发展 - 国产悬疑剧近年来成为视听产业热门品类 2017年《白夜追凶》引爆全民追剧热潮 后续《白夜破晓》《边水往事》等爆款持续涌现 [3] - 市场存在题材同质化与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优酷通过《白夜剧场》IP打破同质化困境 以"悬疑+"模式拓展题材边界 从猎奇叙事转向社会议题 [3] 优酷《白夜剧场》战略 - 平台从追逐"热度"转向精耕"品质" 通过"守正系列三部曲"等原创内容建立差异化优势 《以法之名》为首部聚焦检察侦查题材的剧集 历时三年打磨剧本 [6] - 采用顶级制作阵容 傅东育郑世龙执导 张译李光洁等实力派演员加盟 开播即获悬疑剧迷广泛好评 [6] - 与牛栏山达成冠名合作 通过品牌联动强化IP商业价值 牛栏山金标酒"匠心酿造"理念与剧场品质追求形成协同 [3][8] 热播剧《以法之名》表现 - 剧情围绕检察官侦破司法人员徇私枉法案 揭露黑恶势力与职务犯罪 主演董晴"20秒致命连环问"演技片段引发全网热议 [6] - 作为暑期档重点剧目 通过社交平台话题发酵实现破圈传播 进一步验证《白夜剧场》持续输出精品的能力 [6][8] 品牌营销联动 - 牛栏山通过冠名深度绑定《白夜剧场》IP 推出"牛气一夏"追剧场景营销 倡导"纯粮酒+悬疑剧"的消费组合 [8] - 剧场在内容展示界面植入品牌元素 如"真相大自 酒等"等创意标语 引导用户搜索行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