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 畅通经济民生良性循环
广州日报· 2025-06-09 05:49
消费与经济民生互促机制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1] - 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表现为GDP增长、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多,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后可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 [2] - 民生改善反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拉动内需,教育医疗投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3] 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 消费升级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服务消费提质助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繁荣 [4] - 消费需求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倒逼传统产业技术革新,如纺织服装业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6] - 智能家居消费需求催生智能家电、安防系统等新产品,移动支付普及推动第三方支付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等新兴产业发展 [7] 新消费增长点培育 - 服务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是消费升级方向,需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的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 [9]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推动跨界融合创造新消费场景 [9] - 绿色消费政策体系需完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 [9] 消费环境优化 - 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消费前提,需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通信条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10] - 市场监管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10] -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维权渠道 [10]
晶采观察丨亮眼“成绩单”背后 端午文旅消费“新”潮涌动
央广网· 2025-06-04 09:49
文旅行业端午假期表现 - 端午假期文旅市场主打"新"字,民俗体验玩法多样且融入AI等科技元素,如河南漯河将60余个非遗项目搬进商超,AI数字人讲述端午故事和机器人教学包粽子等创新形式[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日均21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出行需求旺盛[1] - 亲子旅游订单占比达35%,"传统文化+亲子互动"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成为新热点[1] 文旅消费新趋势 - 端午与"六一"双节叠加效应显著,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力并开辟新路径[1] - 多地开启"宠客"模式,如常州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所有A级景区,体现服务创新[2] - 传统节日与新消费场景融合展现无限可能,反映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和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
河南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1511万人次 旅游收入近6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4:51
此次假期期间,河南多地开展龙舟竞渡活动,以丰富游客体验维度。第十三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淅川站 集聚省内外众多队伍,以舟为笔、以水为墨,开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龙舟大赛;新乡宝泉大峡谷的"高 峡平湖"龙舟赛,吸引来自上海、河北、山西等国内15支龙舟劲旅、190余名龙舟健儿参赛;开封清明上 河园借助AI技术复原《金明池争标图》,再现宋代龙舟竞渡场景,带游客"穿越"到千年前看开封城里的 热闹景象。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双节叠加效应带动亲子游热潮,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文旅供给,满 足游客多元出行期待。郑州建业电影小镇推出了"回到小时候"主题活动,构建适合全年龄段参与的沉浸 式文旅空间;安阳红旗渠风景区推出"修渠铜人巡游"、实景演出《红旗渠往事》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 感受先辈们的艰辛与付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景区内,化身"科学导师"的"诸葛亮"现场演示趣味实验, 带孩子们探索科学和历史的碰撞。 中新网郑州6月3日电 (记者刘鹏)记者3日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端午节三天假期,河南全省 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旅游收入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3%。 资料图为游客夜游洛阳龙门石窟。刘鹏摄 端午 ...
端午假期前两日,四川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近两成 童趣与传统相遇 亲子游成主力军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文旅市场数据 - 端午假期第二天全省909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34 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4 22% 门票收入4472 1万元 同比增长2 43% [2] - 假期前两日累计接待游客968 07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49% 门票收入7234 74万元 同比增长0 39% [2] - 全省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当日接待群众80 78万人次 假期前两日累计接待154 92万人次 [2] 亲子游市场表现 - 成都欢乐谷 绵阳仙海旅游度假区 攀枝花鑫岛欢乐世界等景区亲子游客流同比增幅均超80% [4]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儿童诗乐演出 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举办双节主题活动 广安华蓥山旅游区推出特色亲子活动 [4] - 民俗体验 文博场馆 自然探索类亲子旅游产品需求旺盛 [4] 短途游市场趋势 -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游客环比增长81 88% 剑门关景区增长125 96% 碧峰峡景区增长132 95% 元通古镇增长84 46% [5] - 近距离 短行程 慢休闲 优品质的短途旅游成为假期爆款 [5] 文化主题活动 - 成都博物馆举办青铜大展并配套古乐舞表演 还原2400年前礼乐场景 [6] - 凉山州德昌县推出"寻味端午·药韵德昌"主题盛会 融合文化传承与健康养生 [6] - 绵阳三台县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 宜宾长江音悦街推出非遗市集 汉服巡游等活动 [6]
成都出台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1 07:31
核心观点 - 成都市发布《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六大方面26条重点任务推动消费增长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100个以上特色消费场景,举办120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通过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1] - 方案涵盖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 [1][2][3] 大宗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拓宽补贴范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规范流通秩序 [1] - 汽车消费领域计划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二手车零售额增长30% [1] - 住房消费方面2025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推进395个老旧小区、63个城中村改造,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1] 服务消费扩大 - 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发展,打造天府国际动漫城等文创载体,培育"谷子经济" [2] - 推动大熊猫基地创建5A景区,发展"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模式,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20场以上,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2] - 生活服务领域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推广宠物友好场所 [2] - 针对"一老一小"计划增设800台电梯、更新1000台老旧电梯,新增3830个老年教育学位,推动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2] 新型消费培育 - 培育首发经济,2025年落地800家首店、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打造50个首发地标,培育110个新消费品牌 [3] - 发展低空消费,丰富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场景,支持建设航空运动基地和起降设施 [3] - 平台经济方面发展即时零售、无人车配送等模式,2025年网络零售额目标增长5%以上 [3] 消费场景创新 - 提质场景载体、举办高品质活动、促进入境消费升级、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促进增收减负方面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3] - 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与放心消费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3]
“三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昆山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城乡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旨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动要素双向流动 [1]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是关键 包括人才 土地 资本等 [1] - 昆山作为先行者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1] 城乡产业融合 - 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产业融合起点 昆山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链式模式 [2] - 累计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家 培育龙头企业73家 带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 [2]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 物联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4.54% [2] - 推动"农业+"模式 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形成"一村一品"特色项目 [2] - 制造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3% [2] - 形成"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融合型产业体系 [2] 城乡公共服务 - 实施"教育共同体"计划 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 [3] - 创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供给模式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乡村休闲体验项目 [3] - 通过"城乡结对""飞地经济"等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跨区域统筹 [3] 城乡要素流动 - 深化户籍改革 实行"居住证+积分"落户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和子女入学服务 [4] - 探索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4] - 推行"土地银行"模式 农民可存入土地经营权获取分红 [4] - 构建"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体系 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 [4]
1-4月,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0%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4:54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3 0% 汽车制造业增长39 5%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 2% 高于规上工业18 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6 1%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 9个百分点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2 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 9%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 4%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0 6%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 7%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 1% [2] - 工业投资增长13 8%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 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 8% 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8 5%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 0%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 5% 商品房销售面积269 6万平方米 下降9 9% [2] 服务业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111 8亿元 同比增长6 3% 10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469 5亿元 占比42 2% 增长6 4% 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 7个百分点 [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85 0亿元 增长14 2% 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 2个百分点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8 0% 社会工作增长14 0% 教育增长5 2% [3] 消费市场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54 2亿元 增长3 0%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2 2亿元 增长3 2% [4]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 2%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 9% 线上商品零售额172 4亿元 增长32 7% [4] - 餐饮收入40 2亿元 下降2 6% 商品零售614 0亿元 增长3 4% [4] 外贸与物价 - 进出口总额793 4亿元 增长22 4% 出口496 8亿元 增长10 4% 进口296 6亿元 增长49 6% [5] - 一般贸易进出口732 1亿元 占比92 3% 增长23 3% [5] - CPI累计上涨0 5% 衣着价格上涨1 8% 医疗保健上涨1 9% 教育文化娱乐上涨6 2% [5] - 居住价格下降0 4% 食品烟酒下降1 4% 交通通信下降2 4% [5]
珠海1至4月外贸进出口突破1117亿元 同比增长16.2%
搜狐财经· 2025-05-25 18:21
工业生产 - 1至4月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6% [1] - 珠海"4+3"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9% 其中新能源增长8 2% 集成电路增长2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2 7% 智能家电增长1 1% 精细化工增长9 0% 高端装备制造增长42 2% [1] 固定资产投资 - 1至4月珠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1 2% [1] - 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 2%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9 2%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 8% [1] 消费市场 - 1至4月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 60亿元 同比增长5 6% [1] -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0 3%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长12 0% [1] 进出口贸易 - 1至4月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1117 18亿元 同比增长16 2% [1] - 出口总额757 73亿元 增长12 3% 进口总额359 45亿元 增长25 4% [1] 规上服务业 - 1至3月珠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00 61亿元 同比增长9 5%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 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 2%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3 0% 居民服务 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 4%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0 5% [2] 财税金融 - 1至4月珠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 84亿元 同比增长3 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 70亿元 同比增长1 0% [2] - 4月末珠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 9%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 5% [2]
前4月北京地区进出口近万亿元 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35
外贸总体表现 - 前4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9982.4亿元,其中出口2005.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8% [1] - 4月单月出口53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达10个月新高 [1] - 月度进出口规模在出口带动下连续回升 [1] 企业结构分析 - 民营企业前4个月进出口1293.7亿元,占地区总值13%,其中出口486.1亿元同比增长35.3% [1] - 自贸区进出口1184.6亿元,出口311.4亿元增长12.1%,拉动地区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 [2] - 中关村示范区进出口191.5亿元增长13.4%,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 [2] 区域贸易格局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001.3亿元,占比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1] - 对越南进出口141.4亿元增长24.8%,对墨西哥进出口103.6亿元增长28.5% [1] 新兴产业动态 - 汽车制造、绿色低碳、文化产业合计拉动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 [2] - 汽车出口73.7亿元增长51.3%,汽车零配件出口84.8亿元增长39.8% [2] -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1.6亿元增长66.6%,国潮玩具出口11.8亿元增长320.6% [2]
发掘小票根的大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5-10 06:04
行业定义与特征 - 票根经济是围绕电影票根、演唱会票根、景区门票根等展开经济活动与商业模式的新兴业态 [1] - 该模式将戏剧演出、艺术展览、体育赛事、交通出行等产生的票根与其他消费门类联动 [1] - 消费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或单一领域,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消费生态 [1] 市场表现与案例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通过周边商圈创新尝试购物、餐饮、停车等优惠联动,带动多领域消费超100亿元 [1] - 旅游景区通过联动电影票根、演唱会票根给予优惠和免票待遇,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并增加消费频次 [1] 发展模式与方向 - 目前票根+已实现与旅游、文化、娱乐等多个产业的深度融合 [1] - 需要经营者依托大数据构建精准用户画像,创新融合消费形式并强化优惠力度 [2] - 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参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