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O
icon
搜索文档
博时基金田俊维——解码“灰马股”长跑秘诀 锚定三大黄金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6-23 01:58
基金经理田俊维的投资策略 - 采用GARP策略为核心投资框架,融合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的内核,旨在规避单一策略的局限性 [1] - 投资风格强调以合理价格布局长期优质成长股,兼顾价值与成长、进攻与防御的平衡型投资框架 [2] - 投资体系持续迭代,通过拓展能力圈延伸至更多行业,并在自下而上选股逻辑中融入组合管理思维 [2] 成长性标的筛选 - 重点关注高速成长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标的,保持均衡配置 [2] - 高速成长潜力公司主要参考PEG指标,以科技公司居多 [2] - 高质量成长股以消费行业优质标的居多,注重竞争壁垒 [2] - 挖掘成长本质驱动力,高速成长股筛选以产业趋势为锚,高质量成长股需深度理解企业竞争优势与行业竞争格局 [3] 左侧布局与"灰马股"策略 - 擅长左侧布局,在标的估值低位或产业拐点初期介入 [4] - 不追逐热门赛道,以"灰马股"为核心持仓,独家挖掘处于成长初期、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潜力标的 [4][7] - 左侧投资升级为"逆向投资+组合管理"复合模式,有效控制组合波动 [6] 产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投资组合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选择,资产配置与行业配置贡献度较低 [7] - 锁定三大产业方向:数智化转型、安全与自主可控、新兴及未来产业 [7] - 数智化转型领域关注生成式AI推动的产业效率提升 [7] - 安全与自主可控方向看好电子、计算机、机械、国防等领域 [7] - 新兴及未来产业领域聚焦内需导向的科技领域 [7] 投资理念与生命周期关注 - 将产业趋势作为核心抓手,而非狭义定义为科技主题 [8] - 近年来关注企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集中研究新兴产业贝塔上行机会 [5] - 研究重心从衰退产业转向新兴领域,捕捉产业趋势拐点 [1][4]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军工+芯片+光伏+华为!公司已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
财联社· 2025-06-22 23:33
公司布局与业务动态 - 某公司已在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 涉及固态电池、军工、芯片、光伏、华为等多个领域 [1] - 某公司为众多银行提供CIPS、数字货币桥等信息化服务 业务覆盖数字货币、军工、跨境支付、云计算、区块链、低空经济、华为等 [1] - 某公司拟重组收购算力企业 业务涉及跨境电商、算力、AI眼镜、华为等领域 [1]
Should You Buy, Sell or Hold Dell Technologies Stock at P/S of 0.77X?
ZACKS· 2025-06-20 23:45
估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被低估 远期12个月市销率仅为0.77X 显著低于计算机与科技行业平均的6.36X [1][10] - 年内股价上涨1.2% 略低于行业1.6%的涨幅 主要受宏观经济挑战和惠普、联想等PC市场竞争影响 [3] - 表现优于微型计算机行业20.9%的跌幅 得益于产品组合扩展和丰富的合作伙伴基础 [5] PC市场现状 - PC市场复苏慢于预期 客户推迟采购以评估AI功能PC并等待Windows 10停更 [4] - 竞争性定价环境影响客户解决方案部门(CSG)的盈利能力 [4] - 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投资者情绪恶化 关税增加引发成本上升担忧 [4] AI服务器业务进展 - AI服务器订单激增121亿美元 Q1 FY26出货18亿美元 未交付订单达144亿美元 [10][15] - PowerEdge XE9680L服务器需求强劲 支持NVIDIA Blackwell Ultra平台及液冷系统 [14][16] - 与劳氏合作部署AI工厂 优化库存管理和门店服务 覆盖1700多家门店 [11] 合作伙伴与技术创新 - 合作伙伴网络扩展至劳氏、英伟达、沃利、微软、Meta、AMD等企业 [8][11][13] - 2025年5月推出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 增强AI数据平台和托管服务 [12] - 2025年3月与沃利合作开发安全AI解决方案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 [13] 财务指引与增长动力 - Q2 FY26收入指引28.5-29.5亿美元 中值29亿美元对应16%同比增长 [17] - 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2.25美元(±0.1) 中值增长15% 市场共识2.26美元对应19.58%增长 [18] - 创新产品组合、AI服务器需求扩张及合作伙伴生态构成核心增长驱动力 [17][19]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2
2025-06-20 19:08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布局多条自主研发新药线路,1类新药研发获2个IND批件,治疗领域涵盖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2] - 搭建DMPK、肿瘤药效等多项关键技术平台 [2] - 针对神经和抗肿瘤领域布局多条管线,有望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 [3] - 2023年中枢神经药物全球市场容量超50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1734亿元,占全球消费总额3%,预计2025 - 2030年从约400亿元增长至2000亿元 [3] - BIOS - 0623是潜在First - in - class项目,在神经性疼痛临床前模型有优势,预期副作用少 [4] - BIOS - 0632正在IND研究中,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前模型表现优,能减少相关风险 [4] - 2023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2357亿美元,中国约2800亿元,2023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超490万人 [5] - BIOS - 0629是潜在Best - in - Class第二代XPO1抑制剂,在药效和成药性方面有优势,正在IND研究中 [6] - 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13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76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7%,中国自2022年起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预计2030年达199亿美元 [6] - BIOS - 0625是自研新一代RIPK1抑制剂,适应症为自免疾病炎症性肠病,已基本完成GLP毒理研究 [7] 创新药BIOS - 0618进展 - BIOS - 0618是自主研发新靶点药物,全球同靶点仅1个品种获批上市,首个适应症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全球独家 [8] - 已完成临床试验显示有良好PK特性和安全性,无成瘾性,处于临床Ib期 [8] - 2025年4月获第二个适应症临床批准,用于OSA患者的EDS,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启动阶段 [9] - 全球9.36亿人患轻度至中度OSA,4.25亿人患中度至重度OSA,中国约2.1亿人患OSA,同靶点竞品有一定销售额,约20%人群受EDS困扰,尚无有效治疗 [9] 改良新药研发进展 - 改良型新药可借鉴已知活性成分药品研究数据,缩短临床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 [10] - 公司在研改良新药项目20多个,获临床批件11个,多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最快品种已申报NDA并完成现场核查 [10] - 改良新药BIOS - 2216已转让,三方合作推进临床研究 [10] - 公司在研发策略上有跟随策略和创新尝试 [10] - 2025年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规模预计达5600亿元 [11][12] 子公司赛默制药发展现状 - 赛默制药位于浙江金华,提供全面技术服务等,解决注册相关问题,有多种剂型生产线 [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设面积260余亩,建成厂房及配套实验室16.3万平方米,完成570多个项目落地验证,申报注册435个项目,49个品种通过药品注册核查,26条生产线通过GMP符合性检查 [13] - 米诺地尔原料药于2025年3月取得CEP证书,已有多个原料药提出欧盟注册申请并受理 [14] - 2023 - 2024年助力6家客户产品中标集采,涉及6个产品 [14] 公司CRO主营业务现状 - 2024年第10批集采政策落地和相关公告征求意见稿出台后,CRO/CDMO行业低迷,订单下滑,部分订单终止或暂停,竞争激烈 [15] - 2025年政策有修复和利好,如调整委托生产管理、缩短新药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时间等,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大幅修正,股价涨幅大 [16] - 政策引导行业向高生产管理能力CDMO企业集中,利好赛默医药,释放MAH企业投资热情 [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手研发订单稳定执行,获各类批件70余项,领先品种获批提升赛默制药CMO业务收益 [17][1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98项,已获批25项 [18] 公司海外布局规划 - 组建浙江玖盈科技有限公司和百诚医药(澳门)有限公司,连接全球创新资源 [19] - 赛默制药获米诺地尔欧盟CEP证书,与大型药企达成出海战略合作 [19] - 加大在东南亚区域战略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强化与越南当地企业合作 [19]
泰格医药(300347):新签订单显示临床CRO行业有望触底回升
华兴证券· 2025-06-19 1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公司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 68.05 元,较当前股价有 34%的上行空间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业绩受公允价值损失影响,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仍受行业周期影响,但新签订单恢复增长,现金流改善,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9] - 考虑到 2024 年公司业绩变化以及临床 CRO 行业整体尚处恢复阶段,对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进行调整,维持“买入”评级,下调 DCF 目标价至 68.05 元 [8][9] 各部分总结 股价表现 - 2025 年 6 月 17 日收盘价为 50.61 元,52 周最高/最低价为 82.79/41.61 元,市值 61.46 亿美元,当前发行数量 8.72 亿股,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 7800 万美元,流通盘占比 72%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66.03 亿元,同比下降 10.58%;归母净利润 4.05 亿元,同比下降 79.99%,主要系持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损失所致,剔除该影响,扣非净利润为 8.55 亿元 [6]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15.64 亿元,同比下降 5.79%;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同比下降 29.6%,主要系执行前两年低价订单;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 1.98 亿元,同比增长 37.26% [6] 订单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净新增合同金额超 20 亿元,同比增长 20%,国内客户恢复显著,海外客户稳定贡献 [7]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有望实现同比 9.64%/13.68%/16.87%的增长 [7] 竞争优势 - 国际化布局:已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海外员工达 1600 余人,国际总部落地香港,推进海外多中心临床执行力 [7] - 数字化投入:围绕 AI 与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持续投入,提升临床试验效率,推动服务能力升级,预计释放效率红利 [7] 盈利预测调整 - 因 2024 年营收及利润低于预期,对 2025/2026 年公司营收预测下调 33%/35%,毛利下调 42%/45%,归母净利润下调 49%/44%,EPS 预测下调 49%/43% [11] - 分业务看,将临床实验技术服务、临床研发咨询服务 2025/2026 年收入分别下调约 34%/34%和 34%/39% [11] - 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预测,2025 年分别下调 25%,2026 年分别上调 50% [11] - 新增 2027 年预测,预计收入 99.6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1 亿元,EPS 为 2.90 元 [12] 估值分析 - 采用两阶段 DCF 模型估值,WACC 为 9.3%,永续增长率为 2.0%,得出目标价 68.05 元,隐含 34%的上行空间 [15] - 目标价对应 2025 年预测 P/E 为 44 倍,高于可比公司平均预测 P/E(24 倍),随着行业景气回升及公司收入利润改善,估值有望修复 [15] 财务报表 利润表 -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6.03 亿、73.1 亿、83.99 亿、99.58 亿元,毛利润分别为 22.42 亿、25.57 亿、29.2 亿、36.37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4.05 亿、13.53 亿、17.62 亿、25.05 亿元 [20]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资产分别为 286.71 亿、305.45 亿、324.62 亿、351.94 亿元,负债分别为 46.07 亿、38.09 亿、40.61 亿、44.01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 240.64 亿、267.37 亿、284.02 亿、307.93 亿元 [2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 10.97 亿、20.48 亿、12.71 亿、16.68 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 -47.39 亿、-8.71 亿、-8.9 亿、-9.88 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 -17.02 亿、-0.97 亿、-2.33 亿、-2.95 亿元 [22]
继续下滑,符合预期!A股接下来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6-18 16:58
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试问自己,能否做到知行合一? 板块上: 6月18日,电商促销,商品打折,A股也跟着凑热闹,继续缩量打折。截止到中午收盘,待涨家数超 4100家,多家上市公司都在降价甩货。 这个走势跟之前的预判是相符的,在大家节衣缩食的日子里,A股难以有效掀起一波大行情。 所以,一切走高都是出来的机会,一切向下无人问津都是重新进场的时机。 我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玩的。 昨天写了个文章,说A股90%的时间不适合交易,很多人认可,这点我很欣慰。说明多人人还是明白事 理的。 反攻之后,快速缩小涨幅,收出了长长的上影线,是一种更加需要警惕的信号。 第三:银行无奈护盘 为什么说无奈呢?因为银行今天的护盘,有点不情不愿的,冲高回落之后看到指数走低,继续反攻。 我能够感受出来,这个时候推动银行护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是未来要持续还的。 A股震荡,也在慢慢往我预判的方向发展,不疾不徐,坐看潮起潮落。 我是财经聪哥,一个立志花10年让1亿粉丝轻松看懂财经的男人,关注我,一起向上成长。 第一:CRO大跌 这是好事,我早就能够感受出来,CRO已经上攻发力,继续涨只不过是受创新药产业利好的影响而 已。 我已经 ...
A股收评:三大指数上涨,北证50跌0.65%,PCB、电子元件及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近3500股下跌,成交1.22万亿缩量154亿
格隆汇· 2025-06-18 15:19
市场表现 - 中国央行宣布8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A股主要指数小幅上涨 沪指涨0.04%报3388点 深证成指涨0.24% 创业板指涨0.23% [1] - 全天成交1.22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54亿元 全市场近3500股下跌 [1] - 科创50指数涨0.53% 万得全A指数持平 中证1000指数跌0.10% 中证2000指数跌0.28% [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元器件板块涨2.08% 软饮料板块涨1.57% 航天军工板块涨1.11% 银行板块涨0.91% [2] - PCB、电子元件板块走高 沪电股份等多股涨停 存储芯片板块拉升 科翔股份20%涨停 CPO概念走强 中京电子涨停 AIPC、光通信模块、3D摄像头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盲盒经济板块下挫 元隆雅图跌逾8% 农药兽药板块走低 苏利股份跌停 稀土永磁板块回落 宁波韵升跌停 脑机接口板块回调 诚益通领跌 CRO、小金属及乳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3]
Fortrea (FTRE) - 2024 FY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17 20:04
市场与增长前景 - Fortrea的总可寻址市场规模超过350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 预计2024年至2025年CRO市场将经历较软的增长,长期CRO市场增长率为6%至9%[8] - 2022年制药和生物技术临床开发支出估计为1000亿美元[9] 运营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超过三分之一的过渡服务协议(TSA)已退出,剩余部分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前退出[27] - Fortrea计划在2024年改善利润率并优化业务结构[25] - Fortrea的非GAAP财务措施包括调整后的EBITDA和自由现金流,旨在增强对公司财务和运营表现的理解[4] - Fortrea的目标是将SG&A与同行基准对齐,以提高运营效率[27] 客户与市场反馈 - Fortrea的客户基础多样,拥有长期关系,全球商业足迹广泛[23] - Fortrea在2023年实现了积极的市场和客户反馈,服务需求正在正常化,预订和管道有所改善[24] 质量管理与经验 - Fortrea的质量管理系统基于30年的行业经验,确保满足客户和监管要求[32]
GigaCloud: Tariff Challenges Remain A Disruption To Growth Potential
Seeking Alpha· 2025-06-17 19:51
公司业务模式 - GigaCloud Technology Inc 的业务模式受到认可 其长期增长故事具有吸引力 [1] - 公司致力于颠覆跨境贸易和物流行业 [1] 行业现状 - 跨境贸易和物流行业目前面临经济动荡的挑战 [1]
CRO概念下跌1.65%,主力资金净流出4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18:32
CRO概念板块表现 - CRO概念板块下跌1.65%,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圣诺生物、美诺华、睿智医药等跌幅居前,分别下跌8.64%、8.04%、6.58% [1][2] - 万邦医药、谱尼测试、华测检测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96%、3.37%、2.25% [1][4] 资金流动情况 - CRO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09亿元 [2] - 4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净流出居首,达3.37亿元,联化科技、睿智医药、凯莱英分别净流出1.36亿元、1.05亿元、8644.52万元 [2] - 华测检测、东诚药业、金石亚药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2923.81万元、2350.64万元、1525.24万元 [2][4]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脑机接口、可燃冰、页岩气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63%、3.34%、2.48% [2] - 重组蛋白、减肥药、创新药等概念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05%、2.02%、1.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