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零售

搜索文档
网友称“月薪2万元吃不起”,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我们不会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00:3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认为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较高的原因 [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不迎合消费者对便宜的片面追求 [1] - 公司强调不在品质上让步,但会优化成本以降低价格 [1]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表现 - 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吐槽价格过高,质疑"月薪2万吃不起" [3] - 部分消费者反映价格越来越贵但质量下降 [3] - 暑期热播剧带动荔枝品类销售金额超7700万元,相关话题量过亿 [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公司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3.91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同比分别下滑11%和66.06% [3] - 2023年上市后营收增速骤降至0.69%,归属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 [3] 门店扩张与收缩 - 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同比净减少966家至5127家,加盟店数量从6081家减至5116家 [5] - 去年年初计划未来十年营收突破千亿元、门店超万家,但目前扩张计划受阻 [5]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7日股价单日涨幅达13.7%,盘中一度涨超20% [5] - 当前股价报1.75港元,总市值26.94亿港元 [6]
百果园董事长谈水果贵:教消费者成熟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21:20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路线 认为好水果供不应求 [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1] - 公司拥有几千万会员 表明消费者认可其价值主张 [1] 行业供需状况 - 水果品质差异大导致价格分化 便宜水果供大于求 好水果贵且供不应求 [1] - 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倾向于选择便宜产品 [1] - 公司通过消费者教育帮助其建立品质认知并自主选择 [1] 价格策略 - 公司存在降价空间但绝不牺牲品质 [1] - 高品质产品定价策略基于供需关系 优质水果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搜狐财经· 2025-08-09 16:4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认为不同品质水果价格差异可达4-5倍[3]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通过降低品质换取低价,强调品质优先策略[3]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基础,认为核心客群认可其价值主张[3] 行业供需分析 - 高端水果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是价格高企的核心原因[3] - 低端水果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现象,导致价格竞争激烈[3] 消费者教育理念 - 公司将商业模式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与教育消费者成熟两类,自认属于后者[3] - 公司拒绝单纯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追求,致力于提升消费者对品质的认知[3] - 强调消费者知情权对选择的影响,认为信息透明化能改变消费决策逻辑[3] 成本优化空间 - 公司承认存在进一步优化成本的空间,可能带来价格下调潜力[3] - 成本优化以不损害品质为前提,与品质战略形成双重保障[3]
“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贵
搜狐财经· 2025-08-09 13:1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认为真正的好水果供不应求,并明确表示不会在品质上让步[1][3] - 公司采取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策略,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或单纯迎合低价需求[3] - 公司仍有成本优化空间,但降价不以牺牲品质为前提[3] 消费者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显示其在高价策略下仍具备较强的客户粘性[1] - 公司承认存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反馈,但强调知情权是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深圳,业务覆盖水果全产业链(采购、种植支持、物流、零售等)[4]
比荔枝还贵 柠檬身价翻倍
长沙晚报· 2025-08-05 10:44
柠檬价格暴涨 - 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达每公斤14.11元 较去年同期7.96元上涨77% [1] - 零售端柠檬单价从3.5元/个涨至5元/个 部分精品超市售价达每公斤30元 [2] - 盒马鲜生柠檬从会员免费赠品变为高价商品 5月起价格快速攀升 [2] 饮品行业应对策略 - 蜜雪冰城冰鲜柠檬水年销量11亿杯 长沙门店暂未涨价但北京上海已提价至5元 [3][4] - 瑞幸咖啡坚持使用安岳黄柠檬 霸王别姬改用价格较低的香水柠檬 [4] - 沪上阿姨等品牌部分门店下架黄柠檬产品 改用其他未减产品种 [4] 供应链短缺原因 - 四川安岳占全国柠檬产量70% 2024年遭遇50天极端高温导致减产 [5][6] - 2025年全球柠檬预计减产6% 土耳其阿根廷因花期天气不利产量下降 [6] - 当前市场供应依赖2024年库存 供需失衡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6]
百果园2024年亏亏3.8亿 董事长余惠勇却说“企业发展思路是对的”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32
百果园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由盈转亏,净亏损3 8亿元[1][3] - 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分别为4906万元、2 303亿元、3 233亿元、3 617亿元[3] - 2024年总营业收入102 7亿元,同比减少11 2亿元[3] 战略调整与门店优化 - 主动关闭965家加盟店(从6081家降至5116家),以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和质量[5] - 实施"高品质性价比"新战略,应对消费者对低价高质的需求变化[5] - 董事长余惠勇将亏损归因为战略转型的"阵痛",承认过往忽视价格竞争力[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消费趋势转向"高性价比"对高端水果零售模式形成挑战[5] - 公司通过门店结构调整和战略重新定位响应市场变化[5]
苏州鲜果壹号:做好这几个小细节,我们在淘宝闪购赚到钱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6:07
公司表现 - 鲜果壹号水果店网上单品订单量暴增5倍以上,21家连锁专卖店单品订单量增长400%以上 [1] - 入驻淘宝闪购后,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商品毛利率达到5%~10%,7月份员工人均月薪将增长500~1000元 [3] - 公司计划走出苏州,前往苏北和无锡、常州开设新店,并向鲜花、烘焙、果汁、深加工产品拓展 [7] - 公司将招聘一批营销人员以扩大企业规模,发挥中小企业稳岗扩岗的内生动力 [8] 行业动态 -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平台消费券,通过线上流量反哺线下商家,给中小商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5] - 淘宝闪购上线以来,3074家商家、超26万非餐饮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日订单创下8000万新高,市场日订单总量超过2亿单 [5] - 新注册商家超过24万,6月份商家店均实收环比增长近100% [5] - 淘宝闪购的500亿平台消费券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一口价商品等方式激发消费活力,给新兴服务业商家带来新客流 [6] 商业模式创新 - 淘宝闪购将电商和地面履约能力集合起来,形成"空对地"的消费新模式 [5] - 商家充分利用淘宝闪购的流量,调整店面布局,加大果切工作台,扩大SKU,增加甘草水果和鲜花类目 [6] - 鲜果壹号水果店优化果汁品类,改进包装和口味,适应消费者需求 [7] - 淘宝闪购的创新探索形成"需求--供给--就业--收入"的良性循环,推动中国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8] 消费趋势 - 淘宝闪购满足更多元的需求,如鲜花礼赠、"夜间经济"等场景化需要 [6] - 鲜果壹号水果店适应苏州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习惯,推出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 [7] - 外卖新兴力量激活增量市场,消费增量辐射至全产业链,推动就业市场向"新就业形态"升级 [8]
水果店竟成了最难做的生意
虎嗅APP· 2025-07-13 10: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水果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快速涌入导致价格战和利润下滑,个体经营者平均经营周期从2019年的4.3年缩短至2024年的1.8年 [2][5] - 线上渠道冲击显著,水果消费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的17%飙升至2024年的39%,25~35岁人群线下购买频次同比下降42% [10] - 行业巨头百果园面临经营压力,2024年闭店965家,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0年的5168元降至3824元,综合毛利率跌破8% [9] 经营困境与转型尝试 - 个体经营者尝试多元化经营(如增加蔬菜、干果、香烟等品类)或直播带货,但成功率低,仅12.7%通过直播找到突破口 [7][8] - 高端水果需求下降,进口水果滞销,部分门店因无法覆盖租金和损耗亏损30万元 [5][13] - 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加剧竞争,73%的外卖订单选择最便宜商家,实体店沦为"免费样品展示区" [10][14] 供应链与成本问题 - 行业冷链覆盖率不足30%,生鲜损耗率高达25%~35%,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40%(美国市场的2.3倍) [9] - 三级分销体系效率低下,从产地到消费者平均经历4.2次搬运,终端售价与产地收购价差异显著(如海南芒果田头价3元 vs 北京实体店15元) [9][1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果产量1.47亿吨(同比+3.2%),但批发均价同比下降11.6%,主产省滞销率达18.7% [10]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变化 - 63%消费者采用"线下挑选+线上下单"模式,对价格敏感度提升 [10] - 全品类商超(如盒马、叮咚买菜)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数字化供应链压低价格,削弱专业水果店优势 [14] - 创业门槛低导致参与者过剩,人流分散加剧经营难度,部分区域同业态门店密度过高 [2][14]
水果店竟成了最难做的生意?
虎嗅· 2025-07-12 20:01
行业现状 - 水果零售行业个体经营者平均经营周期从2019年的4.3年缩短至2024年的1.8年 [6] - 百果园2024年闭店965家 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0年5168元降至2024年3824元 综合毛利率跌破8%较2020年下降5.3个百分点 [12] - 水果行业冷链覆盖率不足30% 生鲜损耗率高达25%-35%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40%是美国市场2.3倍 [13] 竞争格局 - 社区水果店数量激增导致恶性竞争 山东滨州某社区水果店从2016年独家增至2024年十余家 [1][2] - 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17%飙升至2024年39% 25-35岁人群线下购买频次同比下降42% [14] - 73%水果外卖订单选择最便宜商家 实体店逐渐沦为"免费样品展示区" [15] 经营困境 - 高端水果滞销严重 北京商超15元/颗海南芒果产地收购价仅3元 电商直采价压至8元 [1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果产量1.47亿吨同比增3.2% 但批发均价同比下降11.6% 主产省滞销率达18.7% [16] - 全品类平台(七鲜/盒马/叮咚)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数字化供应链持续压低零售价格 [21] 转型尝试 - 12.7%生鲜实体店通过直播带货找到新突破口 但多数经营者仍在生存线挣扎 [11] - 传统水果店尝试增加蔬菜/干果/香烟等品类 但差异化不足难改经营颓势 [2][4][10] - 精品水果店增加鲜花礼盒等创新业态 但客流量未见显著改善 [2][9] 系统性挑战 - 三级分销体系导致水果从产地到消费者平均经历4.2次搬运 [13] - 行业创业门槛极低 新手因缺乏成本控制和损耗管理知识导致经营失败 [19][20] - 消费者对高端水果需求明显下降 更倾向性价比消费 [21]
行进中国丨东盟果香飘 “邕”抱消费热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57
东盟水果消费热潮 - 广西暑期消费季活动推动榴莲、山竹等东盟水果消费热潮,南宁市民享受"东盟水果自由" [1] - 沃尔玛超市金枕榴莲促销价19.99元/500g,单个榴莲消费不足100元吸引大量顾客 [3] - 超市榴莲单日销量高峰超1000公斤,周末需增派人员维持秩序 [3] 东盟水果品类与市场表现 - 菲律宾香蕉、泰国山竹、椰青等东盟水果从高端商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 [5] - 南宁建成广西最大水果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超150万吨,其中进口水果占比达30万吨 [6] 供应链与物流优势 - 南宁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冷链物流基地,强化水果批发市场建设 [6] - 批发市场至商超的供应链完善,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推动东盟水果流通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南宁计划深化与东盟贸易合作,扩大优质水果进口规模 [10] - 政策导向推动"果香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