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获得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青睐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地瓜机器人融资与产品发布 - 公司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线性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1] - 计划在6月正式发售RDK S100机器人开发套件,具备百TOPS级算力和异构架构设计,是行业首款单SoC算控一体计算平台 [1] - 公司2024年独立运营后发展迅速,团队规模增长至去年的两倍,客户达近200家,营收实现三倍增长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品牌理念是"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致力于构建软硬一体、端云协同的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 [1] - 已在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实现规模化落地,并与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2]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75家公司业绩表现各异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 [4] - 多家研究机构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包括仿生机器人、微纳感知赋能等方向 [4]
人形机器人表情交互:硬件自由度、皮肤材料与算法的三重挑战
36氪· 2025-05-28 17:48
人形机器人交互赛道核心观点 - 交互体验革命是人形机器人成熟度与普及率提升的关键突破口,面部表情技术将革新传统人机交互范式[1]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2030年将达1,037.52亿元,复合增长率81.31%,占全球市场44.6%[2] - 交互能力是人形机器人融入人类社会的核心需求,参考PC图形界面(GUI)和智能手机触屏的交互革命历史[4] 人形机器人技术分类 - 移动型:解决locomotion问题,代表企业包括宇树、众擎[6] - 操作型:解决灵活操作外物需求,代表产品为特斯拉Optimus[6] - 交互型:聚焦环境感知与互动,代表企业如EngineeredArts[6] 表情交互技术价值 - 梅拉宾法则显示人际沟通中55%信息通过面部表情传递,远超语言内容(7%)和语调(38%)[5] - 当前交互产品主要瓶颈在于表情体验不足,成熟表情技术将突破恐怖谷效应[8][15] - 交互类机器人相比功能型机器人更易落地,已涌现筑梦岛、星野等软件产品及千元级硬件产品[8] 表情头硬件关键技术 - 自由度设计需参照人类42块面部肌肉和30个动作单元(AU),分为主动/被动自由度[10][11] - 电机选择需平衡推力、速度、噪音和尺寸,主流方案为有刷空心杯电机+平行齿减速箱但存在寿命短缺陷[12][13] - 皮肤材料需模拟人类多层结构,需解决非线性弹性、抗疲劳等问题,硅胶材料仍存在塑料感缺陷[14][15] 表情头软件算法突破 - 表情生成技术从预编程转向自动生成,需解决表情多样性与设备适配性问题[16][17][18] - 声唇同步技术存在物理延迟挑战,目前仅少数企业实现自然口型同步[19] - 运动控制需攻克柔性材料建模、高精度电机控制和30+自由度协同三大难题[20][21] 行业代表企业 - EngineeredArts的Ameca机器人搭载自研Tritium系统,支持GPT-4接入和微表情模拟[22] - 无论科技(AnyWit)拥有国内领先的高自由度表情驱动系统和多模态交互算法,技术对标Ameca[22] 行业发展趋势 - 具备电机自研、皮肤设计、全栈算法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23] - 交互技术创新将复制PC和移动互联网的颠覆性发展路径[4][23]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独立运营1年便获10余家知名机构支持
IPO早知道· 2025-05-28 15:48
融资与战略定位 -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高瓴创投 五源资本 线性资本等11家投资方 [1]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 致力于构建软硬一体 端云协同的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 [1] - 商业生态覆盖消费级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新兴品类孵化 以及与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协同创新 [1] 技术产品体系 - 构建覆盖芯片 算法到软件的完整产品体系 算力范围5-500 TOPS 满足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狗等多场景需求 [2] - 6月将发售RDK S100开发套件 具备百TOPS算力 是行业首款单SoC算控一体计算平台 已获乐聚机器人等6家合作伙伴搭载 [2] - 旭日系列智能计算芯片在科沃斯 云鲸等头部客户产品中累计出货超500万片 年增长达百万量级 [3] 市场拓展与生态建设 -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已渗透扫地机 割草机等主流品类 同时孵化高尔夫机器人 泳池机器人等近百种新兴品类 [3] - 开发者生态赋能超200家中小创客 开发者用户达10万名 年增速100% 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 [3] - 高校合作从20家扩展至200家 包括清华大学等头部院校 构建从K12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3]
地瓜机器人融资1亿美元,目标是开发者的“操作系统”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5:19
融资与公司定位 -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线性资本、Vertex Growth等一线基金 [2]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目标成为AI下沉至实体世界的核心基础设施 [2] - 选择从底层技术路径出发,覆盖芯片架构、算法、软件平台的全栈技术体系 [3] 技术能力与产品布局 - 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算力范围覆盖5TOPS到500TOPS,支持家庭级到工业级机器人需求 [3] - 整合算法、软件和SDK为一体,目标成为类似Raspberry Pi或NVIDIA Jetson的基础构件 [3] - 计划发布业内首款集成感知与运动控制的SoC平台RDK S100,具备百TOPS级算力 [3] 市场渗透与生态建设 - 旭日系列芯片已供货科沃斯、云鲸等品牌,累计出货量超500万颗,以软硬平台形态绑定客户 [4] - 开发者社区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聚集近10万名开发者,孵化数十个机器人应用类目 [5] - 采用开源生态策略,通过开放接口、社群运营、赛事活动构建技术生态系统 [5] 商业模式与行业定位 - 核心收入目前以硬件出货为主,软件与平台授权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6] - 对标NVIDIA CUDA和Android生态,试图建立机器人时代的基础层标准秩序 [6] - 被资本预期为"平台型公司",需验证技术、生态、出货能力的商业化路径 [6] 行业趋势与竞争策略 - 具身智能是OpenAI和特斯拉等巨头投入的方向,但行业标准与能力边界仍存分歧 [6] - 公司采取全栈技术+生态赋能策略,区别于以应用为导向的机器人创业公司 [7] - 定位为产业组织者,目标控制算力、理解算法、调度生态以嵌入终端应用 [7]
格斗赛之于人形机器人,犹如75年前的F1之于汽车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4:38
行业背景与意义 - F1赛事历史75年,从战后欧洲赛车市场恢复工具发展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之一,推动奔驰、法拉利等品牌形象及碳纤维、混合动力等技术民用化[1] - 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机甲拳王"在深圳文博会官宣,通过高强度对抗测试机器人稳定性与功能复用性,类比F1对汽车工业的技术催化作用[1][4] - 机器人格斗本质是技术验收,需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验证动态平衡、抗冲击等能力,为工业巡检、家庭服务等场景提供技术储备[4][9] 资本与融资动态 - 众擎机器人通过前空翻表演等互联网爆款内容完成近2亿元Pre-A轮融资,其1.8米高参赛机器人将展示高动态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吸引投资[2] - 2024年广东人形机器人公司密集融资:智平方获过亿元Pre A+轮、数字华夏数千万元天使+轮、帕西尼获比亚迪数亿元投资、逐际动力完成5亿元A轮[2] - 赛事高曝光度提升行业热度,北京人形机器人"半马"、无锡具身智能运动会等同类活动加速资本流入[2] - 投资逻辑从本体向零部件等细分赛道延伸,初创企业通过赛事低成本曝光促进产融对接[3] 技术整合与生态建设 - 参赛机器人需实现"大脑(AI算法)、小脑(运动控制)、身体(机械结构)"协同,涉及传感器、液态金属散热(降温18℃)、模型预测控制(响应0.1秒)等跨领域技术整合[5][9] - 深圳"机器人谷"形成产学研集聚效应,沿留仙大道分布优必选、乐聚等龙头企业,联动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业链[6] - 众擎机器人采用开源策略,通过俱乐部训练迭代激活"长尾创新",推动类似Android的开放生态[7] 应用场景与产业前景 - 格斗技术可直接迁移至灾害救援(崎岖地形行走)、工业巡检(抗冲击设计)、物流搬运(动态平衡)等高价值场景[9] -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预测行业3-5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产值超万亿,技术发展速度可能超预期[10][11] - 赛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器人集群,助力中国引领全球AI产业变革[9][11]
港股概念追踪|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将于5月29日举行 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受益产业发展(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4:03
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 - 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将于5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主题为"劳动最光荣" [1] - 大赛旨在激活上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 [1] - 关注焦点包括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家庭应用及创新场景应用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第三阶段 具备初步智能及交互功能 "机器替人"趋势明确 [2] - 特斯拉Optimus发布推动行业降本提速 采用仿生关节设计和空心杯电机技术 [2] - 运动控制大模型迭代与仿真数据训练性能升级有望加速机器人商业化进度 [1] - 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提升刺激机器人在工业、商业、医疗等场景落地 [3] 核心零部件与技术 - 动力总成、智能感应等高价值量部件需求增长 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2] - 空心杯电机及智能传感器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 - 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三大核心传感器融合成为技术发展方向 [3] - 车床和磨床为人形机器人量产核心设备 增量空间有望达到235.43亿元(100万台量产背景下) [4] 相关企业动态 - 德昌电机控股具备无刷直流电机、齿轮及金属加工领域技术积累 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 [3] - 速腾聚创2024年激光雷达总销量54.4万台 同比增长109.6% 市场份额26%全球第一 [3] - 速腾聚创推出机器人上半身操作解决方案及下半身移动解决方案 [3] - 越疆为全球协作机器人龙头 人形机器人DobotAtom2025年有望小批量落地 [3] - 津上机床中国拟建造新生产工厂 满足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行业对数控高精密机床需求 [4]
5亿“算力券”来了!珠海大手笔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1:42
政策支持措施 - 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和1亿元的"模型券",分别给予企业实际购买费用50%和30%的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0万元的"算力券" [1][3] - 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三级以上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 [3] - 组织"揭榜挂帅"专项任务支持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 [3] - 对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8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 [3] - 对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等载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 [3] - 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可再获得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3] 应用场景与金融支持 - 评选智能终端标杆产品,对每个入选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每家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4] - 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转型项目,按不超过投入额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5] - 对解决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需求并实际落地的优质解决方案,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5] - 发挥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作用,推动设立总授信额度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信贷支持体系 [5] - 创新推出"算力贷""算法贷"等专属金融产品,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提供金融保障 [5] 产业发展目标 - 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 [1][5] - 加快培育一批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3] - 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建设重大平台载体,拓展更广阔应用场景 [5] - 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成果转化项目 [5]
机器人概念股局部反弹 襄阳轴承涨停
快讯· 2025-05-28 11:05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襄阳轴承涨停,斯菱股份涨超5%再创历史新高,机科股份、鑫宏业、日海智能、豪恩汽电、江南奕帆、捷强装备等跟涨 [1]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具身智能,可以更好地与人类互动或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提供服务 [1] - 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未来可能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平均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 [1] - 预计市场空间将超过汽车、智能手机,至少是数万亿市场规模 [1]
首个面向柔性衣物灵巧操作的仿真平台来了,北大、伯克利联合发布
机器之心· 2025-05-28 11:02
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王昱然、吴睿海、陈越,导师为北京大学董豪老师。课题组致力于统一的物体表征操作研究,以实现具有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的物体操作 策略。 在机器人操作领域,柔性物体,尤其是衣物的操控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难题。与刚体或铰接物体相比,衣服具有近乎无限的状态空间,以及复杂的动力学特 性,这使得现有方法在应对衣物操作时表现欠佳。 董豪课题组已在柔性物体操作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其中:(1)GarmentLab作为首个全面的衣物和柔体操作环境与基准平台,提供了关于柔体、流体、可变形物 体的各种仿真和针对二指夹抓取的大量操作任务;(2)GarmentPile重点关注堆叠柔性物体的相关操作,通过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使机器人能够针对不同堆 叠状态下的衣服泛化并高效完成调整和操作。 (3)泛化能力强的策略框架 HALO 提出分层策略 HALO(Hierarchical gArment-manipuLation pOlicy),结合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与扩散方法(diffusion),自动生成可泛化的操作轨迹,在面对 形状与状态变化巨大的衣物时,表现出优于现有模仿学习方法的稳定泛化能力。 然 ...
MIT club of Hong Kong代表团来访华沿机器人
财富在线· 2025-05-28 10:54
公司动态 - 华沿机器人CEO王光能向MIT香港校友会代表团全方位讲解公司产品线,包括协作机器人精度、力控、AI视觉性能展台,以及焊接、喷涂、螺丝拧紧等应用场景演示[1] - 重点展示全新发布的S50大负载机器人,并介绍在高性能电机、伺服控制、运动算法等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1] - 国际业务部Remi详细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强调在核心技术自主化、产品线多元化和场景落地智能化方面的突破[3] - 公司产品已在全球100+国家和地区应用,包括土耳其建筑钢结构焊接、西班牙3C视觉分拣、罗马尼亚AI装配等场景[3] 技术合作 - CEO王光能透露与华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合作,将基于华为云AI能力联合开发AI驱动的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产品[3] - 双方合作旨在使协作机器人具备自主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探索机器人与大模型深度结合的前沿技术[3] 行业趋势 - 活动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趋势,MIT代表团重点关注行业前沿技术与未来应用问题[1][3] - 交流活动体现全球顶尖学府智慧与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创新碰撞,有利于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