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26 11:11
行业概况 - 水下机器人是可潜入水中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水下极限作业的机器人,通过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水下导航定位、水下通信等技术实现水下打捞救援、水下探测、水下资源开采等功能 [1] - 水下机器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自主式、遥控式和混合式,按功能可分为观测型、作业型和科学调查型,按航行深度可分为浅海型和深海型,按是否载人可分为载人和无人 [2] - 产业链上游是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及核心技术系统研发企业,中游是水下机器人制造企业,下游应用场景涵盖海洋工程、水产养殖、科学研究、水下娱乐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到遥控潜水器大发展,再到技术突破与合作研究,而今进入自主研发与智能化发展的过程 [4] - 1953年美国研制出首艘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此后20年各国研制出20多艘潜水器 [4] - 1975-1985年因海洋油气开发需求,遥控潜水器数量增至400余艘,90%以上服务于海洋石油业 [4] - 1986-2011年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中国引进技术并开展自主研发 [4] - 2012年至今中国水下机器人向智能化迈进,成功研制"蛟龙"号、"潜龙"系列等先进设备 [6] 行业政策背景 - 2024年9月《水下助推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规定水下助推机器人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流程 [10] - 2022年6月《"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推动水下机器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 [10] - 2022年5月《中国制造2025》促进机器人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10] - 2021年12月《"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等目标 [10] -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研制工业控制装备,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7.6亿元,同比增长28.3%,2014-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5.32% [11] - 2024年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中,ROV份额占62.83%,AUV占37.17% [13] - 海洋工程是水下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所占份额为25% [1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水下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广东有48家,山东47家,江苏19家 [18] - 行业竞争派系分为消费级和工业及军工级,消费级以瀚海蓝帆、潜行创新、鳍源科技等为代表,工业及军工级以云洲智能、巨力索具、中信重工开诚等为代表 [19] - 2025年第一季度天海防务以7.47亿元营业收入领先其它企业,其"海巡"系列AUV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 未来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水下机器人加速融合,自主作业能力显著提升,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 [23]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海洋资源勘探等传统领域需求增长,环保、考古、太空模拟等新兴领域迎来新机遇 [23] - 2030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747.4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3% [28]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开赛!
新华网财经· 2025-05-26 10:57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 - 5月25日杭州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参赛主体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全身含23至43个关节电机,起步售价9.9万元[1] - 赛事三大看点:技能流畅度与专业度、人类操作者临场应变能力、机器人倒地后快速起身动作表现[1] - 比赛规则:每轮三回合,每回合2分钟,头部/躯干击打有效,手部击打得1分,腿部击打得3分,倒地扣5分,8秒不起扣10分[4] 机器人技术表现 - 参赛机器人掌握8套基础动作,包括直拳、飞踹、正蹬等,并能释放组合拳与终极大招,被击倒后可快速起身[6] - 控制方式包括语音操作、体感操作及遥控手柄(本次赛事采用),操作者熟练度直接影响机器人表现[6] - 当前用户集中于科研/教育端,部分用于体验,客户可进行二次开发[6] 技术挑战与突破 - 格斗对抗性对系统稳定性要求极高,需应对动态环境与随机干扰,考验算法、电机及减速机性能[9] - 机器人采用低密度轻量级材料,受击后金属外板形变小,关节电机等核心部件有特殊保护[9][10] - 技术进步速度达每月一次,通过AI实现算法升级,训练结合动作捕捉与强化学习,模拟专业运动员动作[10] 行业动态与融资 - 众擎机器人宣布2025年12月启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自由格斗赛《机甲拳王》,计划每季度举办一赛季[13] - 智元机器人获京东科技等新一轮融资,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13] - 小鹏汽车申请足式机器人步态控制专利,行业预计产业化分三阶段推进,生活场景落地需5-10年[14]
机器人格斗大赛开赛;全球AI安全损失急剧增长;马斯克称回归724工作状态
观察者网· 2025-05-26 09:18
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于5月25日开赛,四台宇树G1人形机器人展示勾拳、踢腿等动作 [1] 华为昇腾AI技术 - 华为在昇腾AI开发者峰会上推出业界规模最大的昇腾超节点技术,实现384卡高速总线互联,由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构成 [3] AI安全损失 - 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损失从2023年85亿美元剧增至2024年143亿美元,预计2025年突破235亿美元,AI辅助攻击变异率每24小时达93% [4] 马斯克工作状态 - 马斯克因X、xAI、特斯拉关键技术发布及星舰发射计划回归全天候工作状态 [4] 苹果产业链争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对海外制造的苹果手机征收25%关税,美国专家认为将产线迁回美国不现实,可能导致手机售价达3500美元(约25100元人民币),苹果更倾向加大AI领域投资 [4][5] 罗永浩百度电商首播 - 罗永浩在百度优选直播首秀4小时GMV超5000万元,观看人数超千万,百度优选月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长281%,GMV翻倍,数字人直播GMV增长超11倍 [6] 小米汽车门把手设计 - 小米YU7电动内翻门把手通过极寒测试,表面结冰可通过按压、敲击破冰,建议极端天气停放室内 [6] 蔚来充电站起火事件 -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方充电站内一台其他品牌车辆热损引燃2辆蔚来汽车(ES6、ET7),无人受伤,蔚来协助用户保险理赔及复购 [6]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进展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撤回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诉讼,收购基本获美国主要监管机构通过 [8] 任天堂Switch2卡带 - 任天堂宣传视频首次展示Switch2卡带样式,颜色由黑色改为红色,Logo替换为Switch 2标志 [9][10]
自变量机器人:中国团队自研全球顶尖“机器人大脑”丨光合说
创业邦· 2025-05-26 08:03
光速光合投资理念与策略 - 光速光合以"思考、专注、探索、创新"为投资信仰,注重长期主义价值,通过深度行业研究寻找创新机会 [2] - 投资风格强调与创业者长期相伴,拒绝短期投机行为,案例包括对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的早期支持 [2] - 在机器人赛道形成系统化布局,从硬件公司宇树科技到软件公司自变量机器人,构建完整产业链视角 [21] 自变量机器人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最大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操作大模型WALL-A,仅用二指夹爪即可完成拉拉链、叠衣服等复杂操作,任务成功率超95% [3][12] - 模型展现零样本泛化能力,在未训练场景中成功抓取异形玻璃杯、折叠揉皱T恤,操作复杂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14][15] - 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架构突破传统分层模型限制,直接处理多模态输入并输出动作指令,显著提升系统灵活性 [7][10]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领域全球竞争者稀少,自变量机器人与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PI)技术相当,部分指标实现超越 [15] - 中国供应链优势显著,数据采集成本仅为美国1/10,硬件人才生态优于硅谷大厂"金手铐"困境 [7][8] -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公司瞄准养老护理、家庭服务等增量市场 [22] 创始团队与技术路径 - 创始人王潜为清华大学硕士、南加州大学博士,2016年即开始研究端到端架构,论文成果成为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前身 [6] - CTO王昊曾开发国内首个多模态开源大模型"太乙",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90%,具备算法与硬件协同能力 [11] - 坚持软硬一体同步迭代,自研机器人本体与数据采集设备,构建模型驱动的数据闭环体系 [17]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规划 - 成立一年半完成7轮融资累计超10亿元,获美团战投等机构加持,2024年启动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3][19] - 当前模型水平相当于GPT-2向GPT-3过渡阶段,预计1-2年内出现类GPT-3水平的具身智能大模型 [19] - 长期目标为家庭服务机器人,预计5-7年实现C端规模化落地 [19][23]
人形机器人应用侧发展变化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电力巡检、矿山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纺织行业 - **公司**:北京国家地方工业巨声智能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梅安森、京西国际、蓝箭科技、中油科技、杰克股份、捷捷特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竞争**:2025 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超 100 家,零部件企业更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企业加速入局,市场竞争激烈。截止 2024 年底,国内外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公司约 150 家,其中国内超 80 家[1][2] - **应用落地挑战**:一是难以稳定支持长持续动作流,如复杂任务收拾桌面物品较难完成;二是单个动作泛化能力不足,如拿不同规格物品有困难,受制于训练数据缺乏、模型大脑不完善及场景应用缺乏持续性[1][3][5] - **2025 年意义**: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实现成熟应用,如稳定行走和灵巧手功能优化,厂商扩充产能及政策推动使其量产落地成关键时刻,推动产业化进程[1][6] - **政策影响**:2025 年以来国家给予积极支持,类似新能源车初期,预计后续有更多补贴政策,规范行业、提供资金或补贴支持,鼓励商业应用落地[1][7] - **未来发展趋势**:扩充产能实现量产,解决训练数据和模型大脑问题,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落地,使其在复杂任务表现更稳定,加速广泛普及应用[8][9] - **应用潜力**:主要体现在替代人力,适合电力巡检、矿山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等危险场景操作,解决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1][11] - **各领域应用前景** - **电力巡检**:传统巡检方式有局限,人形机器人具备泛化和精细操作能力,能适应复杂环境,如天工机器人完成相关试验[4][12][13] - **矿山智能化**:井下作业人力成本高、有安全风险,机器人替代可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如梅安森推进智能化[14] - **物流自动化**:包括工厂内和电商物流场景,人形机器人可通过柔性部署能力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如相关企业已开展研究并取得进展[4][15] - **技术提升效率和成本**:在工厂物流自动化和分拣场景引入具备柔性部署能力的机器人,如 AGV 小车配备上肢结合智能模型,可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市场潜力大[16][17] - **纺织行业自动化**:虽纺织机械高度自动化,但仍依赖人力,向国外转移生产,引入人形机器人可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依赖、降低成本[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国内政策吸引社会和资本市场支持,各地出台政策推动机器人在养老、物流、汽车等领域应用落地,未来有持续扶持[10] - 机器人技术在多个领域有迫切需求,杰克股份、捷捷特股份等公司在推进实际应用方面有潜力,值得长期关注[20] - 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政策支持下前景广阔,有望在多领域实现商业闭环应用并广泛推广[21]
国泰海通|机械:特斯拉展示手部灵巧操作能力,国内机器人格斗赛召开在即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25 21:39
报告导读: 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家加速产品迭代,国内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下游应用 落地。 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特斯拉展示 Optimus 做家务等操作能力, Figure 机器人已在宝马 X3 产线实现连续 20 小时轮班。 特 斯拉分享 Optimus 的操作能力展示视频,其在家庭环境中展现了扔垃圾、使用扫帚和吸尘器、撕纸巾、 搅拌食物、开橱柜、关窗帘等多项家务能力。上述能力通过输入人类执行类似任务的第一人称视频数据借 助单一神经网络实现。未来, Optimus 计划扩展至第三人称视频的转移学习,并通过在真实或合成世界 中进行自我强化学习提升机器人可靠性。上述学习或为当前机器人训练数据匮乏提供新思路,加速机器人 的迭代进化。 Figure 机器人在宝马 X3 生产线完成连续 20 小时轮班作业,执行搬运、放置钣金任务, 成为全球首个在汽车产线实行人形机器人长时轮班制的案例。未来通过持续迭代,或加速机器人在工业场 景落地。 风险提示: 国产设备替代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产业政策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5月25日发布的 特斯拉展示手部灵巧操 ...
市占率超70%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围 获智元/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应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的核心地位 - 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与交互的"神经末梢",能够实时捕捉压力、拉力、扭矩等力学信息,将触觉转化为可解析的数据流 [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Gen 2)配置了32个力传感器(14个一维力矩传感器+14个一维压力传感器+4个六维力矩传感器),不包括手指MEMS触觉传感器 [3] - 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成本结构中占比达25.8%,是技术突破和降本增效的关键方向 [3] 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数量超106款,远超过去20年总和,其中中国发布86款占比81%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约160家,中国企业占比超40%(60-70家)位居全球首位 [3] - 行业正从视觉定位向力控转变,力传感器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9] 蓝点触控市场表现与技术优势 - 2023年起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复合增速达200%-300%,主要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升温及国内厂商研发投入加码 [4] - 2024年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占据70%-80%市场份额 [9] - 核心产品实现100%自研可控,六维力传感器精度、稳定性和高带宽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如±0.1%F.S重复性精度) [19] 蓝点触控产品矩阵与客户覆盖 - 推出LA35(紧凑型)和LA77(高负载)两款六维力传感器,分别适用于手指/手腕和关节/足底等场景 [11][13] - 开发LC(紧凑轻量化)和LD(一体化定制)系列关节扭矩传感器,提升机器人性能而不增加关节尺寸 [14][16][18] - 客户覆盖智元、小米、优必选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并渗透新能源汽车、医疗、航空等高附加值领域 [7][9] 公司运营与国际化进展 - 2024年营收、利润及现金流增速均超100%,完成亿元级别融资(股东包括广发信德、复星等) [20] - 年产10万套传感器的规模效应带来降本优势,定制化新品可实现2周内全流程交付 [19] - 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为欧美日韩客户提供模块化定制解决方案(机械接口适配、通信协议兼容等) [20]
开源·开放·开创,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即将启幕
机器之心· 2025-05-25 18:02
大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将于5月29日在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包含峰会、大赛、展览三大板块 [1] - 峰会邀请2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1000余位院士及行业专家参与,设置1场主论坛和9场开发者论坛 [1] - 展览面积达3000平方米,集中展示行业创新成果 [1] - 现场将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成立创新中心联盟并启动智元机器人开源平台、张江具身智能基金等 [1] 张江产业生态 - 张江科学城依托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和科研实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2]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发布全球首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并制定首批行业标准 [2] - 2025年初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将启用,可容纳100余台机器人同时训练 [4]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 [4] 大赛赛道设置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设五大赛道:应用场景挑战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足球挑战赛、达人秀 [5][6] - 应用场景挑战赛分为工业场景(汽车贴标、搬运等)、家庭场景(衣物折叠等)、全地形动态性能挑战 [7][10] -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包含工业场景(料箱搬运)、商用场景(超市上架)、创新场景 [10][11] - 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聚焦一体化关节、传感器、电子皮肤、控制器 [12][16] 参展企业与技术 - 上海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傅利叶N1机器人、智元远征A2等将展示行走、交互能力 [9][10][22] - 黑戈尔电机、良世机械等展示一体化关节模组,欣佰特科技等展示高精度传感器 [16] - 同济大学多模态仿生柔性电子皮肤团队、南京贞实科技分别展示电子皮肤和控制器创新成果 [16] 论坛与专家阵容 - 主论坛邀请毛明院士、孙立宁院士等专家探讨前沿趋势,设置三场圆桌讨论 [14][17] - 9场开发者论坛聚焦运动控制、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等技术方向,由上海交大张伟楠教授等行业专家主讲 [17] - 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将分享"具身智能创新发展'破壁'思考" [17]
京东,投了稚晖君
新华网财经· 2025-05-25 15:31
智元机器人是创投圈最火爆的项目之一,该公司在成立当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公司创始人为邓泰华 是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公司联合创始人是知名科技圈KOL稚晖君(本名:彭志 辉)。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上汽旗下的 尚欣资本、TCL等老股东加投。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于4月15日完成工商注册,目标 规模10亿元,首关5.6亿元。 该基金将依托张江机器人谷,聚焦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泛机器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速技术 研发与产业转化,助力上海构建国际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5月24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新 一轮融资,上汽旗下的尚欣资本、TCL等老股东加投。 | 序号 | 变更事项 | 变更前内容 | 变更后内容 | 变更日期 | | --- | --- | --- | --- | --- | | | 章程备案 | 2025-04-15章程备案 | 2025-05-21章程备案 | 2025年5月22日 | | 2 | 投资者名称(姓名)变更 ...
机器人行业周报(0519-0525)
西南证券· 2025-05-25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5月19日 - 5月25日)机器人指数跑输大盘,中证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下跌2.7%,跑输上证指数2.1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2.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1.8个百分点 [5][11] - 特斯拉展示Optimus做家务能力,团队目标让其从互联网视频学习且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计划扩展转移学习并强化学习提高可靠性 [5][17][18] - 宇树科技5月25日直播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由表演赛和竞技赛组成,大赛将全程直播 [5][19] - 众擎机器人官宣全球首个全尺寸“机甲拳王”格斗赛,后续会升级迭代赛事推进机器人竞技入奥运会 [5][21]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构建“四维五级”评价框架和五级智能化能力分级体系 [5][22]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将搭载图灵芯片等提高智能水平 [5][23] - 津产首款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亮相,定位工业用途,预计7月应用于多行业 [5][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等 [5][26] - 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投资智元机器人,该基金4月成立,智元此前3月刚完成一轮融资 [5][26]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机器人指数跑输大盘,中证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下跌2.7%,跑输上证指数2.1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2.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1.8个百分点 [5][11] - 展示了机器人各细分板块行情回顾,包括减速器、电机、丝杠、传感器、本体、执行器总成等环节相关企业的市值、本周收盘价、涨跌幅、25E归母净利、25E对应PE等数据 [15][16] 产业动态 - 特斯拉展示Optimus做家务能力,团队在学习方式上取得突破并规划后续发展 [17][18] - 宇树科技5月25日直播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分表演赛和竞技赛 [19] - 众擎机器人官宣全球首个全尺寸“机甲拳王”格斗赛,目标推进机器人竞技入奥运会 [21]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构建评价框架和分级体系 [22]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搭载芯片等提升智能 [23] - 津产首款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亮相,定位工业用途,预计7月应用 [23] 融资动态 -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模型搭建等 [26] - 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投资智元机器人,该基金4月成立,智元此前3月刚完成一轮融资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