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理财、货基、债基规模同比少增!机构认为理财下半年收益率或将进一步下行
格隆汇· 2025-07-30 17:04
| 2025年上半年理财、货基、债基规模同比少增 | | | | | | --- | --- | --- | --- | --- | | | 存款 | 理财 | 货基 | 债基 | | 2024上半年规模增加(万亿元) | 11. 45 | 1.72 | 1.91 | 1.57 | | 2024上半年规模同比多增(万亿元) | -8. 67 | 4. 03 | 0.88 | 1.08 | | 2024下半年规模增加(万亿元) | 6.54 | 1. 43 | 0.42 | -0. 05 | | 2024下半年规模同比多增(万亿元) | | -0.03 - | 11 0.63 | -0. 59 | | 2025上半年规模增加(万亿元) | 17.92 | 0. 72 | 0.62 | 0. 44 | | 2025上半年规模同比多增(万亿元) | 6.47 | -1.00 | -1.29 | -1. 13 | | 2024年12月余额同比增速(%) | 6.33 | 11. 75 | 20. 68 | 28. 77 | | 2025年6月余额同比增速(%) | 8.27 | 7.53 | 7.92 | 5.78 ...
固收类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跌破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03
分机构来看,兴银理财、中银理财、平安理财和工银理财到期产品数量位列前四,2025年上半年到期产品数量超300只。 半年以内期限固定收益类理财业绩下限达标率超九成 2025年上半年31家理财公司合计有5,905款(按登记编码核算)封闭式公募产品到期,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5.44%。其中,固定收益类、混合 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理财分别到期5,759只、145只和1只。 分投资周期来看,6—12个月期限到期产品数量最多,达2,074只,占比35.1%;其次为3—6个月期限产品,有1,814只到期,占比30.7%;1—2 年期限的到期产品有1,378只,占比23.3%;其余投资周期到期产品数量占比不足10%。 人民币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到期年化收益率跌破3% 由于固定数值报价型产品和区间报价型产品数量较多,课题组主要对上述两类产品的达标率和到期收益水平进行分析。在剔除了因信息披露 不达标导致无法计算到期年化收益率的样本后,课题组以5,587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到期产品为样本进一步分析。 在5,587只到期产品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分别有5,446只、140只和1只。到期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中枢 ...
“不急就稳了”:信银理财助力壮大耐心资本,做强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界· 2025-07-30 14:03
信银理财最新发布的品牌TVC中,排球队姑娘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后爬起成就了稳扎 稳打的成长,也成了"不急,就稳了"的真实表达。 "一时输赢不急,心态稳了;长期投资不急,未来稳了"。这句"不急"其实也一语道破了当前国家经济发 展战略核心科创领域背后的深层逻辑——长期主义。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不急"并非消极等待,而是 以"耐心"为锚点,脚踏实地地陪伴企业成长,构建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格局。 当前,国家正以顶层设计推动金融"接力赛"模式的落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科技金融体系需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需求相适应。这 一政策导向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保险资金等多方 协同,形成"从0到1"的孵化支持和"从1到100"的市场化接力,旨在通过壮大耐心资本,做"时间的朋 友",在风险共担中陪伴企业成长,最终共享创新红利。 助力壮大"耐心资本","驰援"科创企业发展 "耐心资本"是专注于长期投资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对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 意义。且"耐心资本"并非简单的长期持 ...
部分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理财产品规模变动 - 浦银理财2025年6月末产品规模达12948.2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91% [1] - 华夏理财2025年6月末产品规模为9931.1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9.18% [1] - 苏银理财2025年6月末产品规模为7453.8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72% [1] - 恒丰理财2025年6月末产品规模为2075.4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5.08% [1] - 青银理财2025年6月末产品规模为1894.80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94% [1] 行业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理财公司理财业务报告 [1]
6月破净率创新低,权益类平均涨超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4:52
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32家理财公司共有27381只存续理财产品,以公募为主 [1] - 风险等级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占比72.97%,三级(中风险)和一级(低风险)分别占12.22%和12.11%,二级及以下占比超85% [1] - 固收类产品占绝对主流,占比92.55%,混合类占5.28%,权益类占0.5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占1.55% [1] 理财公司产品数量分布 - 13家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超过1000只,兴银理财(1976只)、信银理财(1946只)、招银理财(1869只)位列前三 [1] - 3家理财公司存续产品不足100只,包括高盛工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和浙银理财(44只) [1] 理财产品业绩表现 - 权益类产品上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5.82%,但平均最大回撤达10.67% [3] - 固收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1.26%,混合类1.56%,固收类平均最大回撤仅0.19%,混合类1.26% [3] - 混合类产品在各投资周期收益均优于同期限固收产品 [6] 混合类产品表现 - 宁银理财混合类产品上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4.96%居首,信银理财2.85%第二,兴银理财2.84%第三 [9] 固收类产品表现 - 城商行理财公司包揽固收类前三:苏银理财1.61%、杭银理财1.56%、南银理财1.54% [10] 破净率情况 - 6月末公募理财产品破净率0.54%,创历史新低 [15][16] - 固收类破净率0.17%,混合类5.58%,权益类15.65%,商品及衍生品类无破净 [16] - 9家理财公司实现"0破净",包括中银理财(1021只)和农银理财(880只) [16][18] - 工银理财破净率3.69%(37只破净),贝莱德建信理财和汇华理财因总量少破净数量分别为3只和5只 [18]
养老理财霸榜“固收+权益”榜单,近1年收益率最高超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19
固收+权益类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投资周期3年以上固收+权益公募产品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4.12%,平均最大回撤0.99%,收益率较6月5日提升0.94个百分点 [6] - 72.13%产品实现近1年季季正收益,其中9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4% [6] - 国有行养老理财包揽前三:工银理财"颐享安泰"净值增长6.17%,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珑"增长5.61%,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增长5.12% [4][6] 混合类产品表现 - 3-6个月投资周期混合类产品近六月净值增长率均值2.63%,最大回撤均值1.46% [12] - 兴银理财"兴合汇景1号"以11.03%净值增长率居首,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智能制造5号"以10.13%居次 [9][12] - 兴合汇景1号权益资产占比约50%,重仓泡泡玛特、紫金矿业、宁德时代等个股,采取自下而上选股策略 [13] 权益类产品表现 - 权益类公募理财近六月净值增长率均值11.65%,最大回撤均值10.71%,37只样本全部实现正收益 [17] - 指数策略产品领先,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系列包揽前三:"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增长26.92%,"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增长0.96%垫底 [15][17] - 前十名产品净值增长率均超13%,华夏理财占据6席,光大理财、宁银理财各占2席 [15][16] 产品配置策略 - 中邮理财养老理财配置非标资产占比46.2%,债券等固收资产为主,权益类投资和公募基金分别占比8.6%和8.06% [7] - 投资经理预判债券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权益市场关注科技、先进制造、互联网、医药与红利板块 [7] - 兴银理财混合产品采用轻指数重结构策略,侧重估值和基本面分析,通过精选个股获取超额收益 [13]
低利率怎么破局?趋势指南环球增益,解锁全球配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08:19
国内利率环境与投资策略转变 - 国内市场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三年期存款利率不足2%,固定收益类资产进入低利率时代 [1] - 单一资产类别超额回报难度加大,需转向多元化、多品种的资产配置策略 [1] - 全球市场因经济周期不同频,分散配置可降低组合风险并丰富收益来源 [1] 汇华理财新产品与投资策略 - 汇华理财推出"环球增益"理财产品,采用"固收+"策略,80%配置于境内外债券主动管理,20%配置全球多元化资产 [2] - 产品与渣打集团及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合作,引入境外CIO精选基金,提供一站式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1][2] - 产品在渣打银行上架销售,为汇华理财首次与外资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 [2] 汇华理财公司背景与投研体系 - 汇华理财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合资成立,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3] - 公司投研体系覆盖宏观、固收、衍生品、权益等大类资产,团队具备全球投资与本土化经验 [3] - 2024年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包括趋势指南等4个子品牌,主打全球大类资产配置 [4] 当前市场观点与投资建议 - 基本面结构性分化,债市面临调整压力,需灵活操作并挖掘结构性机会 [4] - 境内外固收资产利差明显,可综合运用工具参与境外固收市场 [4] - 超大型基建启动带动风险偏好提升,但需关注政策节奏与外部冲击进展 [4]
低利率怎么破局?趋势指南环球增益,解锁全球配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08:08
国内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国内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三年期不足2%,固定收益类资产进入低利率时代 [1] - 单一资产类别超额回报难度加大,需转向多元化、多品种的全球资产配置 [1] - 分散配置不同周期经济体的资产可降低组合风险并丰富收益来源 [1] 汇华理财全球增益产品分析 - 产品采用"固收+"策略,80%固收部分通过灵活久期策略主动管理境内外债券,兼顾流动性与波段交易机会 [2] - 配置境外CIO精选基金(渣打与东方汇理合作设计),整合国际投资框架与全球资源 [1][2] - 首次与渣打银行建立代销合作,体现市场机构对其认可 [2] 汇华理财公司背景与投研能力 - 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合资设立,2020年9月在上海成立 [3] - 投研体系覆盖宏观、固收、衍生品、权益等大类资产,团队具备全球化投资经验与本土化能力 [3] - 2024年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包含趋势指南等4个子品牌,主打多资产、多工具的全球配置 [3] 当前市场观点与产品定位 - 基本面结构性分化,债市调整压力因机构高久期与杠杆被放大,需灵活操作并挖掘结构性机会 [4] - 趋势指南系列产品通过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择时,追求最佳风险收益比,适应低利率环境 [3][4] - 境内外固收利差明显,可运用多种工具参与境外市场 [4]
【锦囊】解锁电子社保卡,社保查询一键开启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7-24 14:58
中国建设银行App功能 - 提供电子社保卡一键查看功能,支持社保查询、养老金明细、参保缴费、就业服务等[2] - 用户可通过首页搜索栏搜索"社保"快速进入相关服务页面[6] - 支持在线使用电子社保卡,提供社保缴费信息查询、参保证明查询打印等常用服务[9] 理财产品信息 - 代销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一年持有期6号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3.50%,最低持有365天,1元起购,R2较低风险[7] - 代销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十四天持有期12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2.47%,最低持有14天[8] 用户操作指引 - 点击查看社保账户变动情况[3] - 一键查询参保、缴费等信息[4] - 参与任务可获取宝箱好礼[5]
固定收益点评:股市持续上涨,债市资金流出压力如何?
国盛证券· 2025-07-23 22: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债市资金流出压力相对有限,债市继续大幅调整风险有限,建议持债观察 [7][40] - 近期商品涨价和股市上涨更多基于预期驱动,商品需关注未来供给收缩节奏和需求端走势,股市上涨更多是估值回升驱动,更可能是股债双牛 [7][40] - 资金流入股市可能更多来自居民存款,但不带来直接的债市资金流出压力,债券资金流出力量可能更多来自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变化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市上涨对债市资金流出的影响分析 - 商品市场体量有限且投资者差异大,商品价格上涨对债市资金抽离效应有限,主要分析股市上涨影响,资金流出分为居民部门资产配置变化和金融机构资产配置变化两部分 [4][12] 居民部门资产配置变化 新增储蓄结构变化 - 居民储蓄率与股市相关性不高,股市无明显财富效应,对消费无明显挤出效应,因居民财富中股票占比非主体且分布集中 [4][13] 存量资产结构调整 - 居民在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大类分布上未受股市明显影响,股市牛市未明显挤压房地产等非金融资产,股市与商品房销售额正相关,不存在明显卖房炒股行为 [5][13] - 股市牛市阶段资金流入可能来自居民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变化,主要是存款调整,但不形成债券配置力量下降,居民存款与上证指数涨跌负相关,资金流入股市是存款形式变化,不带来直接债市资金流出压力 [6] 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变化 基金 - 股票走强使基金增加权益资产配比,机构增加含权基金申购、减少纯债基金申购,个人投资者占债基比例不足两成,过去股市大涨时债基有赎回压力,本次债基规模压力或小于去年 [7][16] 保险 - 股市上涨对保费收入影响有限,更多影响保险资产配置结构,股票投资增加但债券投资不一定下降,去年9 - 10月股市大涨,四季度人身险股票投资增加、债券投资也增加 [7][20] 理财 - 风险偏好不一致使理财转移股市规模相对有限,股市上涨导致理财资金流出在经验数据中不明显,近期理财资产中权益资产占比下降、债券资产占比增加,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决定主动转入股票资金规模有限 [7][26] 市场负反馈赎回压力 - 目前基金和理财尚未呈现明显压力,去年国庆节前后理财有赎回,目前理财产品未大规模破净,2025年3月理财资产中23%左右是现金和存款,债基层面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若负债稳定赎回压力有限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