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博汇股份:2024年报净利润-3.07亿 同比下降51.2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2 21:4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83元恶化至2024年的-1.28元,同比下降54.22%,连续两年为负值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2.9元大幅下降至1.57元,降幅达45.86%,较2022年的5.6元呈现加速下滑趋势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由2023年的0.7元转为-0.55元,同比暴跌178.57%,显示累积亏损显著扩大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7.78亿元下降至22.79亿元,同比减少17.96%,呈现连续两年下滑态势 [1] - 净利润亏损从2023年的-2.03亿元扩大至-3.07亿元,同比增亏51.23%,较2022年盈利1.52亿元显著恶化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23.51%进一步下滑至-54.49%,同比下降131.77个百分点,资本回报能力持续恶化 [1] 股东结构变化 [2][3]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65.37%,持股数量为15702.87万股,较上期减少38.36万股 [2] - 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保持控股地位,持股53.4%且持股数量未变 [3] - 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上期持股130.24万股占比0.54% [3] - 新进股东施利勇和张文泽分别持股261.76万股(1.09%)和253.16万股(1.05%) [3] - 李胜军持股减少344.8万股至329.12万股(1.37%),何林韬持股微减0.62万股至419.38万股(1.75%) [3] 利润分配方案 [3]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宝利国际:2024年报净利润0.22亿 同比增长148.8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2 17:2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49元增至2024年的0.024元,同比增长148.98%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1.04元降至2024年的0元,同比下降100%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0.07元改善至2024年的-0.04元,同比增长42.86%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1.46亿元降至2024年的19.69亿元,同比下降8.25%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0.45亿元扭亏为盈至2024年的0.22亿元,同比增长148.89%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4.58%提升至2024年的2.33%,同比增长150.87%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4272.2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37.19%,较上期减少1169.49万股 [1] - 周德洪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8244.09万股,占总股本30.65%,持股数量未变 [2] - 周秀凤为第二大股东,持有4356.72万股,占总股本4.73%,持股数量未变 [2] - 金小明、何启琳等8名股东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在188万至230万股之间 [2] - 杨乐、李福来等7名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其中杨乐原持有615.59万股,占总股本0.67% [2] - 高盛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原持有247.29万股,占总股本0.27%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 [4]
大炼化周报:关税冲击使市场担忧需求,炼化产品价格走弱-20250420
信达证券· 2025-04-20 16: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冲击使市场担忧需求,炼化产品价格走弱 [1] - 本周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整体下跌,海外成品油价格有所上涨 [1] - 本周化工品价格整体下跌,价差明显收窄,聚酯产品价格弱势下跌 [1] - 6 大炼化公司近一周和近一月股价涨跌幅不一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外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比较 - 2020 年 1 月 4 日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布伦特周均原油价格涨幅为 -4.95%,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周均价差涨跌幅为 +1.15%,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周均价差涨跌幅为 -2.73% [2] - 截至 4 月 18 日当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为 2345.55 元/吨,环比变化 +70.04 元/吨(-2.04%);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为 915.64 元/吨,环比变化 -18.07 元/吨(-1.93%) [1][2] - 截至 4 月 18 日当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 65.87 美元/桶,环比变化 +2.69% [1][2] 炼油板块 - 原油: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当周,油价持续上涨,2025 年 4 月 18 日布伦特、WTI 原油价格分别为 67.96、64.68 美元/桶,较 2025 年 4 月 11 日分别 +3.2、+3.2 美元/桶 [1][13] - 成品油:国内市场价格、价差有所下跌,国外市场价格、价差有涨有跌 [1][13][25] 化工品板块 - 聚乙烯:价格弱势下跌,价差收窄 [46] - EVA: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46] - 纯苯:产品价格弱势下跌 [46] - 苯乙烯:产品价格有所回落 [46] - 聚丙烯:产品价格继续小幅下跌 [57] - 丙烯腈:产品价格维稳,价差小幅缩窄 [59] - 聚碳酸酯:产品价格维稳,价差小幅缩窄 [59] - MMA:产品价格走弱,价差大幅下跌 [59] 聚酯板块 - PX: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开工率 77.54%(-1.16pct) [72] - MEG:价格继续下跌,华东罐区库存为 70.67(+1.98)万吨,开工率 66.23%(-1.21pct) [78] - 涤纶长丝:产品价格弱势下跌,开工率 92.50%(-2.50pct) [83] - PTA: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开工率 75.40%(-1.00pct) ,PTA 社会流通库存至 90.64(-0.38)万吨 [85] - 涤纶短纤:价格有所下跌,开工率 88.90%(+0.00pct) [97] - 聚酯瓶片:价格整体企稳,开工率 79.50%(+3.60pct) [97] 信达大炼化指数及 6 大炼化公司最新走势 - 截止 2025 年 4 月 18 日,6 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为荣盛石化(-2.31%)、恒力石化(+0.53%)、东方盛虹(+1.00%)、恒逸石化(+0.68%)、桐昆股份(+0.20%)、新凤鸣(+0.00%) [1][106] - 近一月涨跌幅为荣盛石化(-8.65%)、恒力石化(-3.43%)、东方盛虹(-10.71%)、恒逸石化(-3.58%)、桐昆股份(-16.38%)、新凤鸣(-16.56%) [1][106] - 自 2017 年 9 月 4 日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信达大炼化指数涨幅为 +10.13%,石油石化行业指数涨幅为 +7.40%,沪深 300 指数涨幅为 -1.90%,brent 原油价格涨幅为 +29.84% [107]
中石化申请低黏度液化双氰胺潜伏型固化剂专利,能使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高
搜狐财经· 2025-04-19 19:19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4491一种低黏度液化双氰胺潜伏型固化剂、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119842046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黏度液化双氰胺潜伏型固化剂,由双氰胺、醛类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具有黏度低、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 [1] - 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具有黏度低、适用期长、固化温度低、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等优势,且固化后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高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270家,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上海,注册资本4.98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 - 该研究院对外投资企业1家,参与招投标项目84次,拥有专利信息384条,行政许可123个 [2]
行业研究——周报:大炼化周报:化工品价格跌幅不及成本,价差整体走阔
信达证券· 2025-04-13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化工品价格整体下跌但跌幅较成本端偏小,价差总体走阔;聚酯原料价格大幅下跌,下游聚酯产品单吨盈利有所改善;国际原油价格先跌后小幅反弹,整体下跌,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全面下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外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比较 - 2020 年 1 月 4 日至 2025 年 4 月 11 日,布伦特周均原油价格涨幅为 -4.95%,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周均价差涨跌幅为 +2.61%,国外为 -0.46% [2] - 截至 4 月 11 日当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为 2379.29 元/吨,环比 +63.56 元/吨(+2.74%);国外为 936.99 元/吨,环比 -75.71 元/吨(-7.48%);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 64.15 美元/桶,环比 -11.85% [1][2] 炼油板块 - 原油:截至 4 月 11 日当周,油价整体下跌;欧佩克 + 增产及美国加征关税使油价下跌,特朗普暂缓部分关税使油价小幅反弹;4 月 11 日布伦特、WTI 原油价格分别为 64.76、61.50 美元/桶,较 4 月 4 日分别 -0.82、-0.49 美元/桶 [1][14] - 成品油:价格下跌但价差明显上涨;国内柴油、汽油、航煤周均价分别为 7141.86(-80.43)、8270.71(-59.14)、6270.43(-57.43)元/吨,与原油价差分别为 3768.87(+361.88)、4897.72(+383.17)、2897.44(+384.88)元/吨 [14] - 国外市场:东南亚、北美、欧洲柴油、汽油、航煤周均价均下跌,与原油价差有不同变化 [28] 化工品板块 - 聚乙烯:成本端支撑差且受中美关税冲击,价格下跌但价差走阔;LDPE、LLDPE、HDPE 均价分别为 9457.14(-142.86)、7326.86(-309.71)、8300.00(+0.00)元/吨,与原油价差分别为 6084.15(+299.46)、3953.87(+132.60)、4927.01(+442.31)元/吨 [48] - EVA:部分厂商挺价,均价小幅上涨,价差明显走阔;均价 11878.57(+192.86)元/吨,与原油价差 8505.58(+635.17)元/吨 [48] - 纯苯:受国际油价影响成本端支撑弱,价格下跌;均价 6435.71(-250.00)元/吨,与原油价差 3062.72(+192.31)元/吨 [48] - 苯乙烯:国内多套装置检修但成本端走弱,价格大幅下跌;均价 7635.71(-314.29)元/吨,与原油价差 4262.72(+128.03)元/吨 [48] - 聚丙烯:下游工厂观望,价格跌幅有限,价差明显走阔;均聚、无规、抗冲聚丙烯均价分别为 6208.17(-33.52)、10000.00(+0.00)、7714.29(-85.71)元/吨,与原油价差分别为 2835.18(+408.79)、6627.01(+442.31)、4341.29(+356.60)元/吨 [60] - 丙烯腈:华东装置降负减产,下游刚需跟进,价格小幅上涨,价差大幅走阔;均价 9500.00(+85.71)元/吨,与原油价差 6127.01(+528.03)元/吨 [60] - 聚碳酸酯:价格维稳,价差明显走阔;PC 均价 15700.00(+0.00)元/吨,与原油价差 12327.01(+442.31)元/吨 [60] - MMA:价格小幅下跌,价差明显走阔;均价 10857.14(-21.43)元/吨,与原油价差 7484.15(+420.88)元/吨 [60] 聚酯板块 - PX:国际原油走弱,价格大幅下跌,与原油价差大幅收窄;PXCFR 中国主港周均价 5227.61(-837.47)元/吨,与原油价差 1845.11(-404.66)元/吨,与石脑油周均价差 2575.21(+801.23)元/吨,开工率 78.70%(+0.00pct) [74] - MEG:价格继续下跌;现货周均价格 4268.57(-235.00)元/吨,华东罐区库存 68.69(-1.09)万吨,开工率 67.44%(-4.69pct) [77] - 涤纶长丝:成本端支撑弱,部分装置减产,需求端受中美关税影响表现弱势;周均价格 POY 6610.71(-246.43)元/吨、FDY6925.00(-203.57)元/吨和 DTY 7942.86(-221.43)元/吨,行业平均单吨盈利分别为 POY184.42(+125.54)元/吨、FDY94.34(+153.98)元/吨和 DTY 404.87(+142.13)元/吨,企业库存天数分别为 POY26.80(+4.00)天、FDY29.20(+2.50)天和 DTY 32.94(+1.84)天,开工率 95.00%(+0.20pct) [82] - PTA:价格下跌但单吨利润改善;现货周均价格 4397.14(-413.57)元/吨,行业平均单吨净利润 -68.54(+149.25)元/吨,开工率 76.40%(-2.80pct) ,社会流通库存 91.02(-4.00)万吨 [83] - 涤纶短纤:价格明显下跌,盈利小幅改善;周均价格 6422.86(-291.43)元/吨,行业平均单吨盈利 192.48(+95.67)元/吨,企业库存天数 9.69(-0.43)天,开工率 88.90%(-2.10pct) [94] - 聚酯瓶片:价格明显下跌,盈利小幅改善;现货平均价格 5607.86(-393.57)元/吨,行业平均单吨盈利 -215.71(+27.88)元/吨,开工率 75.90%(+0.70pct) [94] 信达大炼化指数及 6 大炼化公司最新走势 - 6 大炼化公司:截止 4 月 11 日,近一周荣盛石化(-4.20%)、恒力石化(-2.07%)、东方盛虹(-2.44%)、恒逸石化(-2.49%)、桐昆股份(-12.59%)、新凤鸣(-11.61%);近一月荣盛石化(-5.73%)、恒力石化(-4.72%)、东方盛虹(-15.29%)、恒逸石化(-5.31%)、桐昆股份(-17.36%)、新凤鸣(-16.49%) [1][101] - 指数涨幅:2017 年 9 月 4 日至 2025 年 4 月 11 日,信达大炼化指数涨幅为 +10.02%,石油石化行业指数涨幅为 +5.05%,沪深 300 指数涨幅为 -2.47%,brent 原油价格涨幅为 +23.73% [102]
如何理解家电CPI环比创十年新高?——通胀数据点评(25.03)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4-11 23:53
通胀数据表现 - 3月CPI同比-0 1%,环比-0 4%,略高于市场预期-0 1% [1][8] - PPI同比-2 5%,环比-0 4%,低于市场预期-2 2% [1][8] - 一季度食品CPI同比-1 4%,较去年Q4回落2 6个百分点 [3][19] - 核心商品CPI同比小幅回升0 2个百分点至0 1% [2][17] PPI拖累因素 - 国际油价下行拖累国内油价环比-6%,石油开采和加工PPI环比分别为-4 4%和-2 3% [2][9] - 煤炭需求回落导致价格环比-7 9%,煤炭开采PPI环比-4 3% [9][17] - 油煤价格合计拖累PPI环比-0 5个百分点 [2][9]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计算机通信、汽车、医药制造业PPI环比分别为-0 7%、-0 4%、-0 4% [9] CPI结构性特征 - 家电CPI环比创十年新高,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回升3个百分点至-0 3% [2][17] - 食品供给充足:鲜菜、鲜果CPI同比分别为-5 7%、-0 1%,猪肉CPI同比8 2% [3][19] - 服务消费走弱:核心服务CPI环比-0 6%,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1 5%和5 9% [3][27] - 房租CPI环比0 1%,接近季节性水平 [27][28] 未来展望 - 关税加码或对PPI形成更大下行压力,预计全年PPI同比中枢-1 5% [4][33] - 内需修复支撑CPI,预计全年CPI同比中枢0 1% [4][33] - 自美进口消费品关税反制或对CPI形成一定支撑 [33]
三年减少90万人!人口第二省,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3-07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常住人口已三连降,人口持续下滑受全国人口下降、北方东北化等宏观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劣势、缺乏超级城市等主观因素影响 [1][12][48] 各部分总结 山东人口三连降 - 2024年末山东常住人口10080.17万人,较2023年减少42.8万人,是已公布数据的7个省自治区中减少最多的 [2][3][5] - 2022 - 2024年山东常住人口分别减少7.2万、39.82万、42.8万人,三年合计减少89.82万人 [7][8] - 2023年山河四省常住人口减少量约140万,超越东北;按照趋势,山东常住人口今明两年可能跌破1亿 [9][10][11] 山东人口持续下滑原因 - **宏观因素** - 全国人口下降,2022 - 2024年分别减少85万、208万、139万人;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死亡人口1093万;2024年结婚对数610.6万对创新低,预示2025年新生儿可能大幅下滑;山东出生人口与全国同步,2022年开始自然人口负增长 [13][14][23] - 北方整体快速东北化,2023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20个地区人口减少,北方省份11个,减少量排名前三均为北方省份;南北产业、资本流动导致北方人口等往南流 [28][30][31] - **主观因素** - 山东产业结构存在劣势,虽GDP高、工业门类全,但产业偏重老旧,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与浙江相比,在产业比重、创新驱动、盈利能力、产业素质等方面均有差距 [50][51][53] - 山东没有超级城市,虽有3座万亿城市,但缺乏像广东、江苏、浙江那样能虹吸全国人口的城市;2023年除青岛和济南人口有增量,其余城市人口负增长 [56][57][61]
中采PMI|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2025年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为50 2%,较上月提高1 1个百分点,回到荣枯线上方 [2][3] - 1-2月制造业PMI均值为49 65%,高于2024年同期的49 15%,反映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 [3] - 生产指数为52 5%,较上月回升2 7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高0 8个百分点 [4] - 新订单指数为51 1%,较上月回升1 9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端短期表现较好 [4] 行业结构分化 - 15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有7个PMI在荣枯线以上,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7 1%)、专用设备制造业(54 5%)、汽车制造业(53 1%) [5] - 部分中低附加值产业表现较弱,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3 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42 6%) [5] - 大型企业PMI为52 5%,较上月提高2 6个百分点,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 2%和46 3%,呈现分化态势 [5] 非制造业PMI变化 - 2月非制造业PMI为50 4%,较上月提高0 2个百分点,主要受建筑业季节性回升带动(建筑业PMI为52 7%,较上月提高3 4个百分点) [6] - 服务业PMI为50 0%,较上月下降0 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邮政、金融等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55 0%),而零售、餐饮等行业回落明显 [6] 经济驱动因素 - 近期经济表现受益于"以旧换新"促消费、关税预期"抢出口"、四季度专项债集中发行使用三条线索 [7] - 基建实物工作量与历史同期差距减小,项目复工节奏有望边际加快 [6] 价格与出口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 8%,出厂价格指数为48 5%,分别较上月回升1 3和1 1个百分点,预示PPI短期可能回升 [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 6%,较上月回升2 2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货运航班数仍高于2024年同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