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武汉投资促进大会黄陂签约12个重大项目,“低空+”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41
6月26日,在武汉市2025投资促进大会上,黄陂区迎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2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146.9亿元。签约项目涵盖低空经济、新 材料研发、食品加工等多个前沿领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黄陂区现场签约三个重大项目。图/武汉市投促局提供 会上,九天通用航空(湖北)有限公司与黄陂区现场签约,携手打造通航机场及低空产业园项目,拟投资5.4亿元,新建机场、机库、服务中心、文化长廊户外 营地、集市休闲、飞行酒店、飞行学院等配套设施。 在签约现场,黄陂区收获的不仅是项目投资,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拼图。低空经济重点项目率先落笔,勾勒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轮廓。 项目选址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道工业产业园,工业用地约500亩。项目拟分三期建设,一期将新建包括机库、停机坪、起降区和研学中心在内的直升机通航 机场,预计2026年10月建成;二期拟新建包括飞行跑道、滑行道等在内的跑道型机场;三期将新建涵盖生产制造、研发在内的低空产业园,并引进高端生产 制造、大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产业链企业入驻。项目建成后,依托低空产业园将大大拉动黄陂区低空产业制造、研发等业务,助力黄陂打造低空文旅消费 新地标。 大 ...
发出“投资广州”邀约最强音!1600亿投资展示广州强磁场
广州日报· 2025-06-26 19:49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概况 - 年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投资广州·投资未来"为主题,设置主题大会、闭门会议等5大系列活动,吸引超万名观众在线观看 [1] - 签约177个项目,涵盖24个产业领域,预计总投资额1608亿元,预计产值/营收额达3064亿元 [1] - 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集中亮相,推介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1][10] 央企投资动态 - 中国邮政集团、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等央企与广州达成全面合作协议 [2] - 中海油在海珠区落子销售总部项目,年销售额近千亿元 [2] - 中国通号与广州市政府合作赋能"四智"产业发展,参与建设广清城际等重要线路 [2] 外企投资布局 - 巴符科技在越秀区投资建设德国海睿泊先进沉井式智慧停车场项目 [3] - 法国法雷奥将在广州打造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全球智能座舱核心公司 [3] - 万益特广州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腹膜透析液生产基地,计划加大在穗投资 [3] - 南德意志集团计划2025年在黄埔建立大湾区运营中心,目标转为全球测试和认证中心 [3] 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项目 - 高德地图在花都区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 [4] - 小鹏汽车新布局南区零部件产业园 [4] - 中科宇航计划在广州建设液体发动机批产基地及力鸿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批产基地 [4] - 科赛睿生物将在广州研发全球首创抗肿瘤新药 [4] 产业规模与规划 - 全市工业规模约2.5万亿,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规模超5000亿 [11] - 生物医药与健康、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规模分别超2000亿 [11] - 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 [11] - 广州产投累计投资超1280个项目,未来将聚焦五大关键产业投资 [11] 企业代表发言亮点 - 卡尔蔡司已在穗投资6家法人单位,正探索AR/VR在视光场景应用 [7] - 修正药业计划投资落地修正南方总部,参与广州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建设 [7] - 迈胜医疗在广州建设南方生产基地,面向海外发展 [8] - 小鹏汇天飞行器量产工厂将于10月竣工试产,规划年产能1万辆 [9]
专访香港理工大学倪一清:为高铁磁浮装上“感知神经”,AI赋能结构安全监测|“港”创科2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5:28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应用 - 凤凰磁浮革命性的磁浮在线监测平台持续监测轨道健康状况,保障列车平稳运行[1] - 广州塔部署700个精密传感器捕捉塔身细微变化[1] - 青马大桥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实现85%以上损伤精准定位,突破环境噪声干扰[1] -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超声导波技术精准监测裂缝、温度及振动,已应用于京沪高铁、兰新铁路及新加坡地铁[6] - 超声波光纤传感器实现高铁无电源环境多点布设,采样频率达5000赫兹以上[16]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 - 智能监测云平台实时追踪车轮扁疤、轨道形变及动态荷载,已在新加坡地铁、香港地铁及内地高铁部署[8] - AI异物入侵监测系统结合激光雷达与图像识别,实现1500米范围内实时预警[17] - 铁路噪声控制技术采用3D打印声学超材料,轨道近场噪声降低3-5分贝,远场降低1-3分贝[7] - 智能颗粒阻尼器应用于香港及深圳地铁,提升乘客舒适度[7]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部分线路时速提升至400-450公里[13] -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技术已成熟,但需建设试验线实现客运运营[14] - 磁悬浮控制系统引入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AI算法,提升台风等极端天气下的鲁棒性[17] - 自感应混凝土研发中,可使轨枕实时感知荷载,正与上海铁路局测试[9] 国际拓展与认证 - 香港与全球100多国签署互认协议,可助力中国高铁技术出海免重复认证[19] - 新加坡地铁、里约奥运地铁4号线采用光纤传感器技术,累计监测500公里行车里程[6] 材料与跨学科创新 - 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智能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声学超材料,用于高铁及高速公路降噪[15] - 土木工程与AI、材料科学深度融合,推动轨枕荷载感知等技术创新[9]
杭德市域铁路首列车正式下线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05
此外,记者获悉,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工程仁和站至仁和北站区间左线盾构日前顺利始发,项目建 设迈入盾构施工新阶段。 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工程是连接10号线与杭德城际铁路的关键线路,起于仁和南站,终于仁和北站 (不含)。线路全长约4.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座,设计时速120公里。此次盾构始发的仁 和站至仁和北站区间隧道全长1903米,是该工程的重要控制性节点之一。该区间采用两台直径为6.98米 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仁和号"进行掘进施工。 作为浙江省重点项目,杭德市域铁路连接杭州市余杭区(仁和北站)和湖州市德清县(德清高铁 站),全长25.6公里,共设9座车站(仁和北站、八字桥站、下渚湖站、地信小镇站、莫干山高新区 站、千秋广场站、体育中心站、浙工大站、德清高铁站),建成通车后将与杭州地铁10号线贯通运营, 实现德清与杭州中心城区60分钟内通达。 目前杭州地铁集团旗下的杭铁运营管理(德清)有限公司已开始对杭德市域铁路启动运营招聘,杭 德线高架段也进入铺轨阶段。 6月20日,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响起,杭德市域铁路首列车从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缓缓驶出, 这标志着杭德市域铁路工程将进入车辆调试新阶段。 据悉,该列 ...
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6:17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定义为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相比地面交通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中国发展路径呈现"自上而下"特征 起步即瞄准垂起化 自动化与无人化 与美国"自下而上"的传统通用航空模式形成对比 [2] 市场规模与前景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航局提出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目标为3.5万亿元 [3] 技术融合与创新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 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AI技术演进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 中国企业更适合在垂直行业深耕特定场景应用 [3] - AI赋能低空经济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 自主路径规划 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等 [3] 产业生态结构 - 低空经济分为四大板块:飞行器制造(如eVTOL 无人机) 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 通导监系统) 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自动化调度) 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 巡检 载人) [4] - 四大板块相互依存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当前存在"热乱并存"现象 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 [4] 产业发展挑战 - 当前低空经济各环节(飞行器制造 基础设施 运营服务)如同散落珍珠 需打通从用户需求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 飞行器制造领域已形成"红海"竞争 全国数千家企业涌入 但数字化基础设施严重缺失 [4]
温州铁投集团成功发行温州市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6-21 10:44
债券发行情况 - 温州铁投集团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4亿元,期限15年(3+3+3+3+3年),票面利率1.90% [1] - 本期债券由中信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中信建投证券、国投证券、国金证券、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1] - 本次发行是温州市首单科创公司债券,实现了温州市科创融资领域的突破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温州铁投集团是温州市国资委全资企业,承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关联产业培育及技术研发等"五位一体"职能的功能类国企 [1] - 公司近年来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 [1] - 公司设立"温州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事业部、智慧轨道研发中心、轨道维保研发中心三大创新平台 [1] - 公司在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维、装备、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国家专利80余项 [1] 发行意义与未来规划 - 本次债券发行是对公司技术创新实力与长期发展潜力的直接肯定,为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攻关注入新的资金动能 [2] - 发行以市场化方式为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融资范例 [2] - 公司将持续发挥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 [2] - 公司未来将助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终于等到!广州突然宣布:这段有轨电车,周五开通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20:09
线路开通信息 - 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北段(地铁香雪站-开源大道东站)计划于6月20日开通运营 [1] - 开通当日至6月22日将开展为期3天的免费乘车活动 [1] 运营时间 - 开源大道东往地铁香雪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30 [1] - 地铁香雪往开源大道东方向首班车6:20 尾班车22:52 [1] 线路概况 - 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全长14 38km 全线共设站19座 其中地面站18座 高架站1座 [3] - 北段(地铁香雪站-开源大道东站)总长度约4 9km 设置车站8座 全为地面站 [5] 换乘信息 - 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在香雪站与已建成的有轨电车1号线 地铁6号线实现换乘 [5] 建设历程 - 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香雪站-南岗站)于2019年8月动工 原计划2022年分段通车 [5] - 2023年3月下旬开展不载客试运行 当时称"力争2023年5月开通运营" [5]
“投资成都”政策包发布!“链主基金行动计划”同步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25
投资成都政策包 - 成都市发布覆盖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11个方面的"投资成都政策包" [1] - 构建"天使+科创+重产+并购+S"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 [1] - 赋能建设"3+22+N"产业园区发展体系并搭建100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1] - 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单个创新团队最高500万元、制造业项目最高3000万元、法人金融机构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文旅项目最高500万元、外资项目及研发中心最高1000万元 [1] 链主基金行动计划 - 成都发布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集群 [5]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2只链主基金形成总规模超600亿元的基金矩阵 [5] - 首只卫星互联网链主基金规模10亿元推动产业升级和总部经济创新 [5] -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 [5] 基金体系与资本招商 - 成都市现有基金群规模超1700亿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 [5] - 重点投资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先进能源等产业通过股权直投和子基金方式助力新型工业化 [5] - 推行"链主基金+园区载体"资本招商新模式动态完善供应链地图和招商图谱 [6] - 新设或迁入金融机构可获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6]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20:45
本届海创会搭建"线下展会+线上云展厅"双平台,吸引258家参展单位携1022项高新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线下展会分科技创新展区、产业创新展区两大板块。 中新社福州6月18日电 (郑江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 交易会(简称"海创会"),18日在福州启幕。 本届海创会还设有院士专家展区和主宾高校展区。其中,主宾高校展区邀请到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带来创新科研成果。 当天,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主论坛"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 式"同步举办,大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35项,涵盖新材料、低空经济、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创新展区,中国中车展位展出的"面向绿色融合运营的200km/h轨道交通智慧载运平台"备受瞩 目。据展位负责人潘硕介绍,该平台智能化程度高,列车可依据外部环境智能调节运行状态;车厢空调 系统还能根据天气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温度。 "我们还将AI大模型融入车辆设计中。"潘硕说,在车辆外形的涂装方案设计上,基于AI结合车辆功能性 和本地文化特色,可根据不同地域 ...
中国—葡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研修班结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9:53
中国—葡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研修班 - 由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主办的研修班在澳门旅游塔举行结业典礼暨证书颁发仪式 [1][3] - 研修班为期两周,吸引了来自安哥拉、巴西、佛得角等8个葡语国家及中国澳门的16名相关领域官员、技术员和机构高管参加 [3] - 学员们考察了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门轻轨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等机构 [3] - 研修内容涵盖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平台的作用、中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及成功因素、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等专题 [3] 中葡论坛合作进展 - 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方面达成四项重要共识 [3] - 中葡论坛将继续举办更多活动促进对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 [3] 研修成果与意义 - 研修班以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互联互通为目标,为学员提供专业发展新动能 [3] - 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纽带,推动多边协同发展,研修班成为知识传递与友谊建立的桥梁 [3] - 学员表示对中国内地和澳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深刻认识,这些收获能应用到未来工作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