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
搜索文档
“苏超”前六轮线下营收近380亿元出行餐饮场景中省外游客支出占比不低
新华日报· 2025-07-30 06:42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较好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6.7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10,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对照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41项 计划指标,22项指标进展顺利,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7项指标快于序时进 度;外贸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等15项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序时进度 要求。 在促消费稳投资方面,报告指出,"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 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关于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 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也肯定了"苏超"赛事激发活力的做法,并透露,在近380亿元服务营收 中,出行、餐饮场景的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省人大财经委建议,继续打造更多集 观赛、美食、互动娱乐等于一体的"第二现场",组织开展老字号、外贸优品等展销活动,更好发挥赛事 撬动作用。 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半年报"显 ...
解锁文旅新“夜”态 “双向奔赴”点亮粤港澳大湾区不夜天
央视网· 2025-07-29 12:26
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繁荣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游热潮持续升温 港澳居民内地"夜游"和外籍游客体验夏夜活动成为新趋势 [1] - 深圳前海湾畔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和骑行驿站夜间客流密集 海景夜景吸引大量游客排队体验 [1] - 大湾区夜演、夜游、夜市、夜娱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 大型演出活动带动口岸通关客流晚高峰提前至下午3-5点 [3] 夜间消费数据显著增长 - 珠海夏湾夜市客流同比增长20% 港澳游客数量增长明显 港珠澳大桥交通便利性助推夜间消费 [5] - 珠海横琴长隆度假区暑期预订量上涨 七国烟花秀和无人机表演带动住宿餐饮需求 [5] - 港珠澳大桥夜间出入境旅客超540万人次(同比+25%) 车辆超110万辆次(同比+29%) 周末夜间车流达平日1.5倍 [8] 跨境交通与商业联动增强 - 澳门餐馆内地游客同比增长20% 自由行客人推动本地商户营收增长 [10] - 香港启德体育园启用后 跨境巴士班次同比增长数倍 演唱会和国际赛事带动夜间交通需求 [10] - 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 深港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18% 内地居民(+29%)和港澳居民(+14%)增幅均超日间 [12] 文旅消费场景多元化 - 夜市餐车快速集结模式兴起 港澳游客占比超30% 形成15分钟快速开市的夜间消费场景 [7] - 大湾区"夜经济"从餐饮扩展到文旅全链条 演唱会门票、跨境旅游成为新消费载体 [12] - 政策优化(免签名单扩容/离境退税)持续刺激跨境客流 为市场打开新增量空间 [12]
暑期餐饮观察:创新供给“多点开花” 发展动能澎湃
新华财经· 2025-07-28 22:04
餐饮业创新供给与场景拓展 - 餐饮企业通过创新场景和沉浸式体验应对市场竞争,如胡大饭馆推出歌手驻唱和夏日限定打碟等夜场服务,将餐饮场景转化为社交空间,夜宵高峰时段顾客平均排队时间约3小时[1] - 焰请烤肉铺子提供烤肉、DJ打碟以及洗头和编发服务,旨在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并创造复合型消费体验[1] - 海底捞部分门店聚焦亲子家庭需求,以苏州吴江远洋未来广场店为例,升级改造近90平方米的专属游乐园,打造带娃友好型餐厅以赢得客群长期青睐[1] 品牌建设与跨界合作 - 餐饮品牌通过跨界合作提升品牌溢价,如呷哺集团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与国际知名IP米菲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联名合作,推出联名套餐、限定周边并打造主题门店[2] - 小谷姐姐麻辣烫从外卖起家,通过不定期回访和精心设计小礼品等超预期服务强化品牌认知与好感度,实现全国扩张[2] 外卖市场品质化与数字化升级 - 外卖市场经历从有到优的品质化升级,外婆家集团旗下轻店型品牌外婆送到家在淘宝闪购平台表现亮眼,今年7月以来相关门店生意显著增长,线上外卖平台已成为品牌增长的新独立链路[2] - 外卖平台积极升级服务与能力,如饿了么基于与钉钉共同推出的食安钉产品,启动明厨亮灶2.0推广计划,为商家提供食安治理和店铺经营等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2] 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竞争生态 - 行业专家指出培育餐饮业新质生产力需在创新和高品质上下功夫,创新包括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3] - 坚实的品牌建设与正向口碑是高质量餐饮的护城河,创新不限于产品更在于理念与策略突破[3] - 外卖行业多平台的良性竞争为市场提供活力,使商家和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权,倒逼平台通过创新提升效率与服务,避免市场僵化[3] - 随着新兴平台崛起与商业模式创新,外卖市场正从存量博弈转向增量创造,进入多平台共同繁荣的新阶段,为消费者、商家及整体经济带来新机遇[3] - 市场活力源于充分竞争,更多平台参与竞争可推动各方持续创新,提升整体效率,促进餐饮生态向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方向发展[4]
释永信被查,“佛门CEO”的商业版图有多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3:43
少林寺商业版图 - 少林寺在释永信主导下形成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演出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11] - 核心商业载体包括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书局、少林药局等实体机构[11][12] - 通过"少林学"概念系统化运营IP,开发少林素饼、少林点心等食品系列,并设立海外文化中心[11] 收入结构与规模 - 景区门票年收入超3亿元(按400万人次游客、80元票价估算),占登封市财政收入三分之一[14][15] - 少林药局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电商渠道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15] - 武术教育形成产业梯队,嫡系武校5年学制年学费超1万元,周边衍生大量贴牌武术学校[15] 营销与品牌运作 - 采用事件营销(数字化寺院、全球招徒)、演出营销(全球武术巡演)、公益营销(红十字会)三重模式[10] - 1982年电影《少林寺》带动游客量从年均20万跃升至1984年260万人次,当前年游客量稳定在400万人次[14] - 通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套票299元)及国际活动联动提升客单价[14][15] 近期动态 - 释永信关联10家企业,现存5家宗教机构,已注销5家商业公司包括少林高速、网络工程等板块[15] - 少林景区2025年7月将全面实行线上预约购票,应对暑期游客量攀升[16] - 新媒体布局成效显著,释永信抖音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超500万元[15]
提振消费进行时 | 荔枝为媒撬动文旅消费
广西日报· 2025-07-25 11:49
文旅活动带动消费 - 苍梧县举办第七届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文化宣传周暨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活动,3天累计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带动特产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1][2] - 活动期间推出的3天2晚"茶香品荔"乡村游线路成为爆款,包含联票优惠、限时秒杀、非遗体验等多个主题,满足游客双重需求 [1] - 沙头镇果农朱旭贤的荔枝园活动期间销售荔枝5000公斤,较去年同期增长30% [1] 商户及餐饮表现 - 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活动中40余家商户参与,商户黄小兰表示每天卖出烧鸡500多只,荔枝味雪糕供不应求,3天收入抵平时1个月 [2] - 乡村篮球赛"村BA"场场爆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近40% [2] 文旅融合成效 - 苍梧县文化中心3天接待8000余人次,活动包括书画展、非遗演出、杂技表演等,推动外地游客涌入 [2] - 苍梧县采用"文旅+农业"模式,通过荔枝文化、非遗体验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振消费 [2]
文旅商体多维度融合,公明老城区释放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23 01:18
文旅商体融合创新模式 - 公明街道创新推出"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通过大型赛事(如省男篮联赛、百县拔河赛)带动周边50余家商户参与"凭票根享优惠减免"促销活动,形成"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链条 [2] - 该模式直接拉动周边商圈客流提升25%以上,酒店入住率显著增长,米阁酒店红花山店、康铂酒店等多次出现满房现象 [2] - 配套推出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及"赛事一日游"攻略,红花山体育中心周末双日客流达8.4万人次,红花山公园人流超20万人次,周边餐饮/零售销售额普遍翻倍 [4]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升级 - 打造夜色烟火步行街、25小区等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结合体育消费需求推出夜经济配套服务,实现"乐享慢生活+点亮夜经济"的双向联动 [5] - 餐饮门店(如长记猪肚鸡、重庆老火锅)周末单日营业额达3-5万元,夜间消费呈现高活跃度 [5] - 市民对烟火气浓厚的消费场景接受度高,人均消费亲民且活动频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 数字化转型与云端经济 - 商家加速线上化转型,强叔猪杂粥等老字号线上订单占比已超过线下堂食,反映消费方式向云端迁移的趋势 [6] - 外卖订单激增推动商户改变传统经营思维,数字化供需共振成为行业新常态 [6] 运动地标与文旅联动效应 - 红花山体育中心与红木古镇形成文旅联动,古建筑实景演艺(如巡街、坐花轿)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 [4] - 运动场景(田径场、游泳馆)与休闲场景(公园漫步)结合,拉动全天候消费热潮,重塑老城区活力 [1][7]
金融街的中高档餐厅降价了
投资界· 2025-07-21 15:43
核心观点 - 金融街高端餐饮业正经历从商务消费主导向大众消费转型的阵痛期,表现为客单价下调、服务精简、线上获客比重提升等结构性调整 [8][19][23] - 行业转型直接诱因包括金融机构降薪潮(2019-2022年)、报销标准收紧(人均餐标降至200元)、商务宴请需求锐减(部分餐厅营业额同比下滑30-50万元)[10][12][13] - 竞争格局重构引发"降维打击"效应,原300元+客单价餐厅下调至150元区间,挤压中端市场生存空间,导致20%荷兰中餐厅倒闭等连锁反应 [21][22][16] 消费行为变化 - 金融机构管控强化:员工就餐时间被规范至11:30后,提前就餐需隐蔽进行 [4][5] - 报销审计趋严:公司核查发票金额及烟酒消费明细,人均报销标准压缩33%(300元→200元)[10] - 核心客群流失:部分律所等机构因成本压力迁离金融街,高端礼盒(1000-3000元/份)销量断崖式下跌 [15][13] 经营策略调整 - 成本控制:包间服务人员配置从1:1降至1:3,和牛替换为黄牛肉(599元→100元+)[18][22] - 菜单重构:隐藏鲍鱼/龙虾等高单价菜品,家庭套餐占比提升至60%[19][20] - 渠道转型:线上营销投入占比从0%提升至30%,大众点评人均标价从220元降至160元 [23][24] 行业周期特征 - 黄金期(2017-2019):金融街门店月均盈利75万元,包间日均承接亿元级交易,房租接受两年递增条款 [13][27][33] - 衰退期(2020-2024):荷兰中餐厅数量锐减75%(2000→500家),肆月河豚金融街店最终关停 [16][36] - 转型方向:西单等居民区新店客单价锚定150-200元,线上套餐折扣力度加大50%[37][38]
上海柏悦悦轩六周年庆,万豪旅享家2025“万味奇遇”活动启动|美食情报
新浪财经· 2025-07-21 12:26
弦月窗LUNETTE BY AMANDA复兴路店焕新启幕 - 餐厅以欧式复古风格完成焕新升级,坐落于复兴路洋楼,新增水晶吊灯、浮雕墙面与落地窗景 [3] - 二层空间设有红色水晶墙与巨型吊灯,露台新增欧式拱顶玻璃房可俯瞰衡复街区 [3] - 推出1099元/位甄选品鉴菜单,包含空气鸭肝、布列塔尼蓝龙虾等创意菜品,运用分子料理技法 [3] 上海柏悦悦轩六周年庆 - 中餐行政总厨杨超以创意江南菜系呈现十道式赏味菜单,搭配87层高空浦江美景 [5] - 招牌菜包括柚香黄油蟹、葱烧昆仑鲍甫(复刻满汉全席)、雪菜松茸M9牛肉 [5] 浦江荟·五粮液酒家焕新开业 - 五粮液与浦江荟餐饮集团联合打造餐酒文化体验空间,融合宜宾传统美食与五粮液美酒 [7][8] - 主打川菜24味型,创新演绎宜宾经典菜与时令海鲜,打破"川菜唯麻辣"刻板印象 [8] - 合作旨在探索餐酒融合新场景,推动白酒餐饮体验经济并开拓新消费群体 [8] 上海西岸美高梅御苑中餐厅启幕 - 位于酒店58层,以蓝绿色为主调,融合传统粤菜与现代餐饮文化,俯瞰西岸滨江全景 [10] - 行政总厨黎敏刚(前香港利苑酒家)主理,招牌菜包括三段式古法叉烧、11道褶鲜虾饺皇 [10] - 设六间江景包房,午市主打粤式茶点,晚市呈现经典粤式佳肴 [10] TING by Frederic Jaros夏季菜单 - 推出12道咸甜共生的「Beach Holiday」菜单,以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海滨风味 [12] - 双料主厨Frederic Jaros运用吹糖工艺、巧克力造型等创意技法,如鳌虾塔塔「早安,皮划艇」 [12] Abovefarm发布农场生物多样性指数 - 推出中国首个ABI评估标准及8家典范农场名单,福建八闽山水古茶园以4.3分居首 [13][14] - 评估涵盖生境质量、野生动植物等五大维度,学术成果发表于《生态指数》期刊 [13] - 旨在推动"碳信用"向"生态信用"转型,促进农业与生态保护融合 [13] 意大利主厨Lorenzo Merolle入驻上海海鸥丽晶 - 主厨Lorenzo Merolle执掌酒店Harmonia绣餐厅和CONDÉ酒吧,融合意大利美食与本地食材 [16] - 提供定制私宴服务及意大利饮食文化讲解,餐厅坐拥270度外滩景观 [16] 万豪旅享家「万味奇遇」活动 - 联动大中华区近400家餐厅,围绕招牌菜品、空间氛围、厨师技艺及联名共创四大维度 [18] - 主题为"漂亮有「食」力",强调菜品视觉美感与文化共鸣,强化餐饮IP价值 [18]
香港旅游饮食界盛事:庆祝回归,共赏港味,畅游香江
中国食品网· 2025-07-19 14:34
活动概况 - 为庆祝香港回归28周年举办融合旅游与饮食文化的交流活动 由"香港港人港菜推动联会"主办 获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等部门支持 [1] - 活动于2025年7月17日下午6点在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会尖沙咀会堂举行 包含舞麒麟 点睛仪式 采青仪式等传统环节 [3][4][14] - 晚宴呈现香港特色美食 包括围村盆菜 客家九大簋 茶餐厅经典菜式等 如家肥屋润 醉倒华池 黄金满载等创新菜品 [16][17] 政策与行业规划 -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指出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保持多元文化优势 通过"香港美酒佳肴巡礼"等活动巩固国际美食之都地位 [6] - 立法会议员提及《可持续发展蓝图》措施:发展深海养殖 推动休闲渔农业体验 建立本地渔农产品统一品牌以提升竞争力 [8] - 港人港菜推动联会计划组织大湾区交流活动 加快餐饮行业复苏 拥抱行业新形态 [13] 行业现状与机遇 - 旅游业为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之一 带动餐饮 酒店 零售等数十万就业岗位 但疫情后游客消费模式转向体验式 [10] - 香港饮食文化融合中西特色 但面临内地竞争 需通过本地优质食材(如嘉美鸡 杨氏乌头)和创新烹饪技艺重振"美食天堂"品牌 [11] - 政府与业界协同推出新旅游产品 加强大湾区合作 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整体行业水平 [19] 文化推广举措 - 活动通过盘菜九大簋晚宴 文艺表演等形式推广香港独有饮食文化 吸引游客 [10] - 联会提出"港人港菜"品牌概念 结合低碳本地鲜食材与地道烹饪技艺 打造划时代饮食标识 [11] - 现场设置色士风表演 怀旧金曲演唱等节目 强化文化体验属性 [14]
澳门:品世界美食,享舌尖盛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11
澳门国际美食之都嘉年华活动概况 - 活动由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主办 以"香料及香草"为主题 吸引21个国家和地区共34个"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参与 [3] - 活动融合环球美食 厨艺展示 美食论坛等元素 展现澳门作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独特魅力 [3] - 设有超过100个美食展位 包括澳门本地54个展位及全球14个美食之都的特色美食 [3] - 巴西弗洛里亚诺波利斯 贝伦等4座美食之都首次参与 增添南美风情 [3] 活动亮点与规模升级 - 国际美食大道规模升级 较去年增设42%餐位至1000个 规划5个用餐区改善体验 [6] - 新增"日啡夕酒区"结合滨海落日景观 提供从咖啡到美酒的多元选择 [6] - 29个美食之都名厨带来超过60场厨艺展示 包括澳门土生葡人美食联谊会等机构示范特色菜品 [4] - 设置免费试吃环节 让食客体验世界各地美食文化 [4] 配套活动与文化展示 - 设置文艺舞台 滨海舞台 呈现葡萄牙土风舞 乐队演唱 街舞等娱乐节目 [6] - 举办澳门国际美食论坛 250余名全球美食之都代表探讨"旅游+美食"跨界融合 [7] - 论坛旨在推动美食产业可持续发展 巩固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地位 [7] 游客反馈与行业影响 - 内地游客评价嘉年华汇集网红餐厅及异国小吃 实现"一条街尝遍各地美食" [6] - 旅游局表示澳门美食文化已成为游客必选项目 活动强化国际交流平台优势 [6][7] - 活动实践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提升城市美食产业影响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