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21新智人|傅利叶顾捷:AI+机器人将爆发巨大生产力,开源解决行业痛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20:18
行业现状与投资动态 - 2024年国内多家产业基金成立,总投资规模达数百亿元 [2] - 2023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优必选、小米等企业入局 [2] - 2024年2月广州市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越疆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参与 [3] - 北京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暴露技术短板,部分投资人批量退出赛道 [3] 傅利叶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创立,2019年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4] - 2024年1月完成约8亿元E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rosperity7 Ventures、国鑫投资等 [4] - 从康复机器人切入,随着技术积累转向人形机器人研发 [5][6] - 2022年观察到生成式AI可能赋予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加大投入 [6] 业务战略与技术布局 - 康复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技术同源,模块可复用 [7] - B端外骨骼机器人已出口数十个国家,成为3000多家医院标准化配置 [8][10] - 计划将外骨骼做得更轻巧、交互功能更强、更智能 [8] - 开源数据集、工具链及人形机器人设计图纸促进生态发展 [9] - 发起"具身智能康复技术发展倡议",联合顶尖院校医院推动技术融合 [10] 行业前景与核心竞争力 - AI技术与机器人结合将爆发巨大生产力,硬件本体日趋成熟 [11] - 预计3-5年可能实现人形机器人"GPT时刻" [11] - 十年积累的工程化经验,与3000多家医院合作,服务近百万患者 [12] - 深刻理解人机交互需求,拥有丰富场景应用经验 [12] - 坚持创新闭环,聚焦落地场景服务人类需求 [13]
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会搭建出海“新”平台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14
专精特新企业出海概况 -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和前沿技术,在国际舞台具有卓越出海潜力 [1] - 北京市政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助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北京市贸促会搭建一站式国际化服务体系,覆盖政策扶持、市场拓展、资源调配、风险管控等环节 [1]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在营中小企业达213.3万家,新设经营主体26.6万户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19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 [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营收突破1万亿元,实现企业家数与总营收"双破万"目标 [2] 企业出海支持措施 - 北京市发布《专精特新企业出口产品参考目录》,已收录161家企业 [2] - 目录涉及机器人与自动设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与通信技术等多个行业 [2] - 通过科博会等国际平台定向推介,精准对接海外商协会、驻华使领馆等机构 [2] 成功出海案例 - 北京洛必德科技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成功出海 [3] - 北京万东医疗在医疗影像设备领域成功出海 [3] - 北京光润通科技在光纤通信领域成功出海 [3]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北京理工雷科电子展示测试仪器技术 [3] - 杉数科技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3] - 北京水木东方展示医疗机器人技术 [3] - 北京安博通展示网络安全技术 [3]
揭秘!这些“四川造”将亮相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08 18:02
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 - 活动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成都东郊记忆举办,该地点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1] - 活动为"四川造"搭建三个平台:"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发布平台、"川造科技区"展示平台、"39市集"展销平台 [1] 重磅产品发布 - "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将发布三款产品: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国内首创e-Flash放疗设备、自主研发水陆两栖无人机 [1] - 产品发布形式创新,通过品牌故事分享展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1] 科技创新展示 - "川造科技区"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氢能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遥感卫星等高科技产品 [4] - 展示旨在让公众感受四川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提升"四川造"品牌影响力 [4] 县域特色产品 - "39市集"汇集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的上千种特色产品,包括4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全省15.4%) [4] - 特色产品包括金川雪梨膏、黑水藏香猪午餐肉、道孚松茸牦牛肉酱、色达黑青稞精酿啤酒等 [4] - 39个县域建成7个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4] 产业发展布局 - 四川正推进"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 [4] - 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4]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圈· 2025-05-08 18:00
工业机器人整机企业 - 7家整机企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规模效应明显,多数企业深陷亏损[1] - 2家双降(埃斯顿、埃夫特),4家单降(汇川技术、新松、越疆、新时达),1家双增(爱仕达)[2] - 汇川技术以370.41亿元营收居首但净利润下滑9.62%,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拉低毛利率[3] - 埃斯顿净利润暴跌700.14%至-8.1亿元,埃夫特净利润下滑231.22%至-1.57亿元,均受光伏行业需求下滑影响[3] - 新松机器人营收增长4.33%至41.38亿元但由盈转亏,半导体装备业务增长99.41%成为亮点[4]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企业 - 21家零部件企业中18家盈利,3家亏损[5] - 9家双增(三花智控、兆威机电等),5家双降(鼎智科技、克来机电等),7家单降[6] - 三花智控以279.47亿元营收和30.99亿元净利润领跑,禾川科技净利润暴跌408.27%至-1.65亿元[7] - 昊志机电净利润增速达142.74%,奥比中光营收增长56.80%表现突出[5]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 - 25家集成企业中21家盈利,4家亏损[8] - 14家双降(瑞松科技、瀚川智能等),9家双增(软控股份、工业富联等)[10] - 工业富联以6091.35亿元营收和232.16亿元净利润占据行业80%以上份额[10] - 瀚川智能净利润暴跌1204.76%至-11.03亿元,利元亨净利润下滑455.34%至-10.44亿元[11] - 软控股份净利润增长51.94%,迈赫股份净利润增长204.72%表现亮眼[9] 服务机器人及AI企业 - 17家企业中8家双增(黑芝麻智能、科大讯飞等),11家盈利[13] - 黑芝麻智能营收增长51.80%,净利润增长66.10%;九号公司净利润增长81.29%[13] - 海康威视以924.96亿元营收居首但净利润下滑15.10%[13] - 云天励飞营收增长81.30%但亏损扩大,格灵深瞳净利润暴跌134.24%[15] - 优必选亏损收窄8.3%至11.6亿元,市值蒸发近1000亿港元[16] 特种机器人企业 - 5家企业中3家双降(亿嘉和、晶品特装等),仅1家双增(景业智能)[17] - 亿嘉和净利润暴跌2069.04%至-2.18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和资产减值[19] - 中信重工以80.34亿元营收和3.75亿元净利润成为行业龙头[19] - 行业整体规模较小,市场表现不佳[17] 行业整体趋势 -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呈现"国产替代加速、应用领域分化、市场竞争加剧"特征[12] - 政策推动下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汽车、3C电子仍是主要需求领域[12] - 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稳健增长,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12] - AI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黑芝麻智能、寒武纪等企业营收增速超50%[15]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丰硕开源成果引领产业变革
机器人圈· 2025-05-08 18:00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产业已进入加速期,是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传感器、新材料、脑科学等前沿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开源生态对创新尤为重要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级平台,通过开源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数据集"RoboMIND"和算法训练工具链构建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开源体系 [1] - 2025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正式上线,包含博客、论坛、技术文档、开源项目等丰富功能,促进全球开发者协作创新 [1] "天工"机器人平台技术突破 - "天工"是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实现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实测平均时速1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达12公里/小时,领先全球 [2] - 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种复杂地形中平稳移动,具备出色的兼容扩展性,可灵活扩展软硬件功能模块 [2] - 已向行业开放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URDF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硬件平台 [2] 产业合作与数据生态建设 - 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涌现出"天工行者"等应用型机器人产品 [4] - 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在具身大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创新闭环 [4] - "RoboMIND"数据集已在官网、HuggingFace等平台累计下载15000余次,用户包括清华、中科大、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及百度、阿里云等企业 [4][5] 开源成果与行业认可 - "RoboMIND"数据集获OS2ATC 2025"最佳开源智能突破奖"和"2025年度具身智能数据集构建奖",并被机器人顶级会议RSS 2025接收 [5] - 开源了对接成熟算法框架的训练工具链X-Humanoid training toolchain,简化开发者流程,降低开发门槛 [5] - 未来将逐步开源基础强化模仿学习框架、WFM具身世界模型、VLM具身视觉语言模型等一系列算法与工具 [6] 产业生态发展展望 - 以"平台+数据+生态"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等产业链赋能 [6] - 将持续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引领产业变革,推动具身智能向通用化落地加速演进 [6] - 随着"天工"与"RoboMIND"的持续迭代,更具活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完善 [6]
王兴兴:AI时代,机器人的机遇与挑战
机器人圈· 2025-05-08 18:00
王兴兴, 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CTO AI,开启机器人新时代的钥匙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个领域,而机器人领域无疑是其中备受瞩目 的焦点。我坚信,AI与机器人的融合,是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最具价值的发展方向,如今这一领域不过是初 起的火苗,未来必将越烧越旺 。 AI还需具备情境理解能力。就拿做饭来说,机器人不仅要识别食材,还得理解食谱和烹饪技巧,并能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烹饪方法。面对不同新鲜程度的食材和用户的口味偏好,机器人要能灵活调整烹饪时间和火候,这对AI的 情境理解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外,机器人还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学习和适应。以洗衣为例,机器人要根 据衣物的材质、颜色和污渍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这种灵活性要求机器人具备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能够从 不断的试错和反馈中优化自身行为。 人机协作也是未来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机器人需要理解人类的指令、情感和需求,并能与人进行有效协作。 在厨房中,机器人可以主动为人类提供帮助;洗衣时,能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洗涤方式。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不仅能 提升家务效率,还能增强家庭成员之 ...
华为哈勃入股具身智能创企
观察者网· 2025-05-08 16:40
公司融资情况 - 千寻智能完成Pre-A轮融资 金额达5.28亿元 由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 招商局创投 广发信德 靖亚资本 东方富海 华控基金等多家资本参与 [3] - 老股东达晨财智 柏睿资本 弘晖基金及千乘资本在本轮持续加码 [3] - 华为旗下哈勃科技新增为股东 持股比例达1.4323% 首次持股日期为4月25日 [1][4]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 拥有具身大模型技术 机器人研发能力及全栈AI工程化能力 [3] - 核心技术涵盖预训练模型 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 [3] - 自研VLA Spirit v1抢先版已实现叠衣服全流程操作 攻克国内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3] - Spirit v1 VLA正式版将于近期发布 [3] 产品进展 - 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即将发布 拥有26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 [4] - Moz1基于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打造 在速度 精度 安全性和仿生力控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 投资方背景 - 哈勃科技为华为旗下投资公司 专注第三代半导体 EDA工具 芯片设计 激光设备 半导体核心材料等领域 [4] - Prosperity7 Ventures为阿美风险投资旗下机构 [3]
机器人景区“巡逻”、服务区秒变“景点”……当高科技融入生活→
央视新闻· 2025-05-08 16:26
西湖景区智能巡逻应用 - 杭州西湖景区采用无人机、机器狗、警用无人智能巡逻车组成的智能巡逻小分队,按照设定路线执行巡逻任务[1] - 无人机每日执行6次飞行任务,对重点区域的绿地、水面、山体进行高空巡航,实时监测人流车流数据[3] - 机器狗具备360度广角探头,可进入犄角旮旯和复杂地形进行低视点监控,识别各类异常情况[5] - 警用无人智能巡逻车每日最多工作8小时,巡逻32公里,配备高清和红外摄像头实现实时视频交互[11] - 巡逻车搭载一键报警、喊话喇叭、医疗箱等功能模块,可进行紧急救助和宣传警示[11][13] 高速服务区科技改造 - 阳澄湖服务区融合江南风物与科技体验,声光电科技装点的商业街成为特色景点[14] - 服务区设置机器人舞团、VR星际探险区和3D智能炫屏等科技体验项目[16][18] - 3D全息投影技术展示辽宁舰、天宫二号等立体图案,吸引游客驻足拍照[18] - 改造后服务区日均车流量达4万辆,游客数量超15万人次[20] - 游客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服务区转变为旅游目的地[22]
国泰海通:具身智能驱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算法突破等成行业上涨催化剂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5:56
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核心因素 驱动感知性能、算力、通信效率等需求增长 [1] - 人形机器人潜在应用场景覆盖生产制造、社会服务、危险作业等领域 对人类社会适配性高 [1] - 2024-2028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智能水平整体处于Lv1 少部分产品向Lv2探索 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元 [1] - 2045年以后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1] 技术发展 - 多模态大模型提高人机交互效率 英伟达GR00T、特斯拉Grok3整合多模态感知 提升交互及决策精度 [2] - 优必选基于DeepSeek-R1研发具身推理大模型 预期可实现复杂环境中准确高效反应和决策 [2] - 强化学习成为运动算法主要范式 基于奖励函数实现步态、奔跑等运动高效学习并增强泛化能力 [2] - 纯视觉+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有望成为传感器标准方案 显著降低硬件成本并提高感知灵敏度 [2] 基础设施 - EtherCAT具备高实时性、低延迟与高同步性 通信延迟由CAN协议的毫秒级降至微秒级 预计成为主流通信协议 [2] - 机器人智能向具身智能演进 端侧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驱动端侧芯片性能升级 [2]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开赛!机器人ETF(159770)年初至今回报率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5:07
机器人ETF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中盈峰环境涨超8%,均普智能涨超7%,燕麦科技、国茂股份、海目星、弘讯科技、亚威股份、博众精工等股涨幅居前 [1] - 机器人ETF(159770)截至发稿涨0.77%,成交额超1.9亿元,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2.92%,居同标的ETF第一 [1] - 机器人ETF近一年、近三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81%、4.59%,均居同标的ETF产品第一 [1] - 该ETF最新流通份额为64.13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58.2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为深市同标的ETF规模第一 [1] 机器人ETF产品结构 -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作为样本股 [1] - 该ETF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2]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第一批比赛项目包括三类、19个项目 [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节奏逐步清晰,叠加海内外相关巨头(Figure、智元、华为、宇树、小米等)持续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 [2]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的起点,产业升级机遇值得关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