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式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产品大幅降价难阻同店销售额下滑15% 和府捞面25亿元营收背后的攻守博弈
犀牛财经· 2025-05-12 11:07
行业现状 - 2024年餐饮行业利润大幅缩水 北京 上海等一线城市餐饮利润总额断崖式下跌 老牌高端餐厅批量退场 [2] - 行业面临消费分级加剧与加速洗牌的双重压力 整体盈利能力萎缩 [2] - 餐饮行业从规模竞赛步入效率比拼新阶段 [3] 公司业绩表现 - 和府捞面2024年营收达25亿元 实现逆势增长 连续多年保持营收正增长 [2] - 全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暴露存量市场竞争残酷性 [2] 战略调整措施 - 全线产品降价32% 引入有机认证食材 重塑"健康普惠"品牌形象 [2] - 实施中央厨房透明化战略 公开生产线实况 招募"一日老板"探厂直播 累计吸引85万人次围观 [3] - 推出"长寿乡养生面"系列 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 延续品牌文化基因 契合健康消费潮流 [3] 运营能力与挑战 - 供应链体系具备支撑全国500余家直营门店的调度能力 [3] - 面临中式餐饮标准化难题 复杂SKU体系与持续攀升的供应链成本考验规模化扩张平衡能力 [3] - 需在高性价比与高品质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型 [3]
吉祥馄饨二十六周年庆:以匠心美味传递时光温度
中国食品网· 2025-04-28 15:15
品牌周年庆活动 - 公司推出贯穿五月的二十六周年庆系列活动 包含新品上市 线上线下联动 周边产品等多维度内容 [1] - 5月9日将推出"贵州红酸汤鲜肉馄饨"新品 部分门店同步上线生日限定套餐 赠送限量"烧麦造型磁吸冰箱贴开瓶器" [1] - 5月9日至31日推出"小程序幸运抽券"活动 会员单笔消费满10元可参与抽奖 100%中奖率包含新品免单等多重福利 [4] - 5月9日至10日将在抖音和大众点评双平台直播 新品7.8折优惠 限量秒杀福袋 并抽取1人赠送贵州往返机票 [4][5][6] 数字化营销策略 - 5月17日至18日美团 饿了么双平台开启外卖狂欢 新品直降与满减券叠加使用 [8] - 小红书平台即日起至5月9日开放周年庆抽奖通道 关注官方账号可获拍立得 幸运饼干 限量礼盒等礼品 [8][9][10][11]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1999年5月9日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 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超千家 [13] - 从经典鲜肉馄饨起步 持续研发符合地域口味的创新产品 [13] - 通过二十六年的发展 品牌已成为承载城市烟火气集体记忆的民族品牌 [13]
遇见小面第400店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开业:目标在香港开出100家门店
IPO早知道· 2025-04-10 11:01
中式餐饮全球化之路 - 遇见小面第400家门店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开业 标志着品牌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内地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理想试验场 [3] - 香港市场已布局6家门店 包括5家社区/商业综合体店型和1家交通枢纽店型 所有门店营收均符合预期 未来计划以100家门店为长期目标扩大市场份额 [3][5] - 品牌精准定位交通枢纽店型 已覆盖北上广深核心交通要道包括7大机场及3大高铁站 形成全国性交通网络布局 [5] 品牌扩张节奏 - 2014年在广州开设首家门店 2024年6月达300家 2025年4月突破400家 近一年新增100家门店呈现加速扩张态势 [5] - 香港市场拓展迅速 2024年5月开设首店后 不到一年时间已布局6家门店 西九龙高铁站店成为国际化标志性节点 [3][5] 门店布局策略 - 香港现有门店覆盖九龙城区 荃湾区 旺角 牛头角 黄大仙区五大核心区域 包含街铺店和商场店两种主力店型 [3] - 交通枢纽店与社区店形成互补布局 西九龙高铁站店开业标志着多元化店型战略在香港市场的深化实施 [3][5]
副牌退潮,“孤勇者”只剩海底捞
创业邦· 2025-03-03 17:55
海底捞副牌扩张策略 - 海底捞以"月更"速度推出新副牌,近期推出"嗨妮牛肉麻辣烫"(杭州首店20㎡,人均30元,计划2024年开出25家)和"从前印象砂锅菜"(重庆首店600㎡,人均50元)[1][2] - 副牌布局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瞄准年轻人和下沉市场,品类覆盖麻辣烫、砂锅菜、小火锅、烧烤等,客单价30-100元不等[2][3] - "焰请烤肉铺子"扩张最快,自2023年9月落地杭州后已开30家门店,人均100-110元,提供免费增值服务(洗头、编发等)[4] 餐饮行业副牌失败案例 - 库迪旗下奶茶品牌"茶猫"运营5个月闭店率22.32%,关闭至少25家门店[7] - 海底捞高端副牌"囿吉山"(人均300元)存活9个月后关闭,小众品类难规模化[7] - 西贝"贾国龙中国堡"一年内50家门店全关,经历三次品牌更迭(空气馍→小锅牛肉→焖饭拌面)后彻底退出[9] - 九毛九旗下"怂火锅"武汉3家门店一年内歇业,单店月营业额曾破200万;高端粤菜品牌"那未大叔"2024年4月被剥离[10][11] 行业趋势变化 - 头部餐饮从"狂开副牌"转向"微创新",如瑞幸新增轻乳茶系列、西贝在现有门店上线烤鸭(158元/套)[13] - 海底捞副牌策略从"广撒网"(面馆、米线等)转为聚焦供应链协同,如"嗨妮麻辣烫"利用现有牛肉资源[16] - 乡村基与"大米先生"案例显示,副牌成功关键在于共享供应链、定位互补及低试错成本[17] 战略反思与回归主业 - 行业共识从"创新=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贾国龙承认快餐试错为"沉没成本",但强调能力建设价值[19] - 九毛九2024年Q4同店业绩大幅下滑:太二酸菜鱼月销售额从80万/店降至60万/店(-24.6%),怂火锅从130万/店降至不足100万(-26.9%)[11]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守住主品牌护城河,而非盲目扩张副牌[19]
东北铁锅炖为何火了
投资界· 2025-01-27 14:47
消费趋势变化 - 铁锅炖成为东北餐饮文化代表符号 冬季消费需求旺盛 周末排队时长可达2-3小时 下雪天消费需求激增[6][7] - 短视频平台推动地域美食全国化传播 南方消费者通过抖音种草形成"此生必去"消费意愿[14] - 山河屯铁锅炖抖音活动期间销售额环比增长2181% 单日交易突破历史峰值 登上地方菜带货榜Top1[19] 商业模式创新 - 互联网传播实现"名气先于门店"扩张 山河屯在东北即收到南方消费者反馈 提前优化产品(如推出mini铁锅炖) 南方拓店成功率显著提升[15][16] - 用户生成内容(UGC)降低营销成本 服务员自发创意"小公主炖锅"视频获病毒式传播 品牌传播成本下降30%以上[19] - 供应链建设与消费者需求形成正向循环 根据反馈调整配方咸度 开发新主食造型 新增Pl us版高端食材选项[19] 产品迭代与年轻化 - 传统铁锅炖衍生创新产品 "小猪盖被"做法抖音搜索量飙升970% 从地方小众吃法升级为全国标配[23][24] - 跨界融合创造新消费场景 Jellycat铁锅炖将乡土花卷替换为潮流玩偶造型 实现南北消费文化融合[24] - 文旅业态创新 东北文创店将毛绒玩偶展示区改造为铁锅炖明档 增强互动体验[24] 行业变革特征 - 短视频解决传统餐饮传播效率痛点 铁锅炖从地域性饮食升级为全国性文化符号[26] - 消费者决策逻辑变化 年轻群体更关注餐饮背后的故事性与社交属性 而非单纯食物本身[26] - 行业扩张周期缩短 传统地方餐饮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跨区域品牌化速度提升3-5倍[27]
IPO周报 | 小菜园港交所上市首日上涨超13%;古茗、绿茶餐厅更新招股书
IPO早知道· 2024-12-22 20:54
小菜园 - 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为"0999" [2][3] - 截至2024年12月5日在中国14个省的146座城市/县拥有663家直营门店 包括658家"小菜园"门店和5家其他子品牌门店 [3] - 2021-2023年分别新开107家、48家、132家门店 2024年前8个月新开109家门店 [3] - 按2023年门店收入计算 公司在中国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第一 该细分市场规模达22529亿元 占整体中式餐饮市场的55.2% [4]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6.46亿元、31.13亿元和45.49亿元 同比增幅分别为21.5%和41.6% 2024年前8个月营收35.44亿元 同比增长15.44% [4] - 2021-2023年毛利率保持在65.5%-68.5%之间 2024年前8个月为67.8% [4]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2.38亿元和5.32亿元 2023年同比大增124% 2024年前8个月净利润4.01亿元 [4] - 计划2025年和2026年分别新开约160家和180家门店 预计到2026年底门店总数达1000家 [4] 佑驾创新 - 计划于2024年12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431" 拟发行3919万股 募资上限7.9亿港元 [5] - 引入康成亨国际投资和地平线旗下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超5.4亿港元 [6] - 中国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覆盖L0至L4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与29家整车厂就94款车型展开量产 包括国内销量前十整车厂中的七家 [6] - 按2023年L0-L2+级解决方案收入计算 在中国新兴科技公司中排名第四 [6]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4.9% 2024年上半年营收2.37亿元 同比增长44.5% [6] - 毛利率从2021年的9.7%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4.1% [6] -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1年的74.8%大幅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的34.8% [6] 布鲁可 - 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上市 高盛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7]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2023年GMV约18亿元 同比增长超170% [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431款在售SKU 覆盖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 [8] - 产品价格带覆盖9.9元至399元 已进入美国和东南亚市场 [8]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3% 2024年上半年营收10.46亿元 同比增长237.6% [8] - 毛利率从2021年的37.4%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2.9% [8]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2.92亿元 [8] 极智嘉 - 2024年12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10] - 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已连续五年保持领先地位 [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服务约770家终端客户 包括60家财富500强企业 已向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46000台AMR [11] - 2023年客户复购率约70%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70% [11] - 2021-2023年订单量复合年增长率约30% 2023年达26.94亿元 [11] - 2021-2023年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64.7% 达21.43亿元 [11] - 海外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2023年达46.4% [11] 图达通 - 计划通过De-SPAC方式在港上市 交易估值117亿港元 [14] - 中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3年乘用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第一 [14] - 已累计交付超35万台激光雷达产品 同时拥有1550nm和905nm产品量产经验 [14] - 2021-2023年营收从460万美元增长至1.2亿美元 2022年同比增幅达1341% [1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0.66亿美元 [14] 古茗 - 2024年12月15日更新招股书 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 [16] - 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按2023年GMV和门店数量计算 [17] - 2023年GMV达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 截至2024年9月30日门店数量达9778家 [17] - 2021-2023年营收从43.84亿元增长至76.7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4.41亿元 同比增长15.6% [17] - 净利润从2021年的0.24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10.9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达11.20亿元 [17] 绿茶集团 - 2024年12月20日更新招股书 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 [19] - 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 按餐厅数目计算排名第三 按收入计算排名第四 [20] -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在中国拥有461家餐厅 在香港拥有2家餐厅 [20] - 2021-2023年营收从22.93亿元增长至35.8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9.20亿元 同比增长7.0% [20]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1年的1.3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3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达2.92亿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