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订单量少、老牌企业地位稳固、技术未经验证……硅谷初创企业“豪赌”国防生产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6:53
科技初创企业扩大国防制造投入 - 硅谷工业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造船厂、工厂及制造设备上投入总计40亿美元 [1] - 军工初创企业安杜里尔投资10亿美元建设超级工厂 年产数万艘AI自主舰船、无人机等武器 [1] - 船舶建造商萨罗尼克技术公司投资2.7亿美元建设同类工厂 [1] - 哈德良、护盾人工智能、阿斯特拉尼斯太空技术、迪弗伦特等初创企业也进入该赛道 [1]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风险投资公司已向美国前100名国防初创企业投入超过700亿美元 但这些公司仅获得约290亿美元合同 [2] - 五角大楼2024年对初创企业年度支出翻倍 但仍不足国防预算的1% [2] - 传统承包商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波音等仍占据绝大部分国防预算 [2] - 初创企业缺乏业绩记录 难以突破重视可靠性的政府采购体系 [2] 技术验证与量产能力 - 新技术能否如预期发挥作用尚无保障 工厂产能激增应对能力存疑 [3] - 专家质疑企业能否实现新型武器系统规模化生产 称"技术未经验证" [3] 中美竞争背景 - 初创企业努力或有助于缩小美国与中国在某些武器制造领域的差距 [2] - 现代战争中快速量产自主无人机、舰船的国家将占据优势 美国目前处于劣势 [2]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五角大楼倾向与安杜里尔等新兴科技公司合作主导项目 [2] - 传统国防企业通过资助初创企业回应趋势并从中学习 [2] - 行业重点转向快速制造与规模化 风投公司称"所有人都在追求规模化" [1]
000638,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9:14
公司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 - 公司因业绩预告不准确遭深交所公开谴责 [5][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玉、财务总监谌志旺因未履行忠实勤勉义务被公开谴责 [10] 业绩披露问题 - 2024年1月24日公司预计净利润2000-2500万元,扣非净利润300-450万元,未预计营业收入 [9] - 2024年4月18日更正公告显示营业收入3.8-4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2.2-2.4亿元,净利润下调至1000-15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00-600万元 [9] - 2024年4月28日年报显示实际营业收入3.91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2.28亿元,净利润1065.16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60.13万元 [9]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以农业和军工为主 [11] - 农业业务主要产品为原粮或饲料玉米、大米,应用于玉米深加工、饲料及食品领域 [11] - 军工板块主营业务为航空、航天、船舶、兵装行业提供精密加工与特种焊接制造服务 [11]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3元/股,总市值13亿元 [12]
决不投降,乌克兰决定破釜沉舟:打破美俄联手,拉爆欧洲军工产能
搜狐财经· 2025-07-25 17:01
美俄潜在共识与乌克兰稀土资源 - 俄罗斯提出停战条件要求乌克兰交出五块领土并销毁远程武器实现"去军事化" [1] - 特朗普计划将乌克兰5000亿美元稀土资源作为谈判筹码 [1] 乌克兰政府与军队动态 - 乌克兰选举以268票压倒性优势支持泽连斯基连任并搁置战时选举 [3][7] - 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宣布军队重组计划将划分为20个军团包括13个陆军军团2个空突军团1个海军陆战军团和2个国民警卫军团 [3][7][15] - 军队改编涉及100至120个旅级战斗单位旨在提升灵活性和作战效率 [7][15][18] - 精锐部队如第3亚速旅和第82空突旅被提拔为核心战斗力量 [15] 欧洲军工支持与产能扩张 -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将汽车制造厂转为装甲车生产线 [12] - 法国加速生产凯撒火炮英国和法国讨论在德国部署核武器 [12] - 波兰将家电制造厂转产无人机以提升军工业水平 [12] - 欧盟领导人商定全面提升军工生产能力支持乌克兰作战 [12][16] 美国军事援助与地缘影响 - 拜登政府签署119亿美元军援合同保障乌克兰军备供应至2026年底 [5][16] - 特朗普曾计划停止对乌援助但欧洲介入削弱了美俄联合施压效果 [19] 乌克兰稀土资源开发挑战 - 乌克兰稀土资源价值5000亿美元但开采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和技术滞后问题 [19] - 美乌稀土交易谈判因实际运营障碍短期内难以实现巨额收益 [19] 军事重组成效与士气 - 乌军改编后规模与战术全面升级士兵士气显著提升 [18] - 部队形成更具执行力作战体系目标明确性增强 [18]
*ST万方:大股东持有的公司股票撤回司法拍卖,相关股份仍存在被重新拍卖的风险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0:21
股权拍卖事件 - 长春中院原计划于2025年7月22日至23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拍卖公司大股东万方源持有的9086万股股票(占其持股比例100% 占公司总股本29 18%) 分拆为6个标的 [1] - 拍卖因北京市三中院未移交股权处置权而被长春中院撤回 [1][2] - 相关股份未来仍存在被重新拍卖的风险 若全部成交将导致万方源失去大股东身份 [2][3] 公司控制权变化 - 万方源2021年已将8044 4万股(占总股本25 83%)表决权委托给惠德实业 委托期5年 使惠德实业成为控股股东 白山市江源区财政局为实控人 [3] - 若9086万股被重新拍卖 原表决权委托协议将因万方源失权自动失效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或公司无实控人 [3] 主营业务构成 - 农业业务主要产品为原粮/饲料玉米和大米 应用于玉米深加工、饲料及食品领域 [1] - 军工业务为航空、航天、船舶、兵装行业提供金属功能部件精密加工与特种焊接服务 产品包括机加件、焊接件、锻件和粉末冶金件等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50-65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500-700万元 上年同期分别盈利104 71万元和48 32万元 [3] - 业绩亏损主因上年同期冲回信用减值损失约780万元(清收往来款项)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仅58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3] 经营现状 - 拍卖撤回未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经营正常 [2] - 管理层表示将全力维护正常生产经营 确保业务有序推进 [2]
A股,新纪录诞生
财联社· 2025-07-21 16:35
上纬新材股价表现 - 公司连续9个交易日实现20cm一字涨停,累计涨幅超400%,刷新A股20cm一字连板纪录 [1][3] - 截至收盘股价报40 16元/股,市值达162亿元 [1] - 此前纪录保持者中航成飞曾连续8个20cm涨停,公司涨幅416 2%超越该纪录 [3] 股价飙升催化剂 - 7月8日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拟通过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方式谋求公司控制权 [3]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 [6] - 公司澄清机器人业务关联有限,当前热固性树脂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未成主流 [8] 公司基本面 - 2020年9月28日科创板上市,主营环保耐蚀树脂研发生产,为全球主要供应商 [8] - 收购方智元云程科技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含技术开发、进出口及企业管理咨询等 [8] A股同类案例 - 中航成飞2023年2月因成飞集团借壳上市连续8个20cm涨停,受军工资产注入预期驱动 [9] - 光智科技2024年10月因收购案连续8个20cm涨停,其中7个为一字板 [9] - 光线传媒2025年2月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刺激实现6次20cm涨停及5连板 [9]
全球股市涨势延续,欧股高开,美元跌幅收窄,美债上涨,黄金下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15:55
全球股市表现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均上涨0 2% 两大指数周四均创收盘新高 [1] - 欧洲期货上涨0 4% 亚洲股市上涨0 4% [1] - 欧股高开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 39% 德国DAX指数涨0 48%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 32% [3] 经济数据与市场情绪 - 6月美国零售销售增长强劲 缓解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 [1] - 美国失业救济申请连续第五周下降 降至4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 显示就业市场具有韧性 [1] - 投资者对美国企业即将公布的二季度财报表现充满信心 [2] 美联储政策分歧 - 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在本月降息以支持显现疲弱迹象的劳动力市场 [2]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政策制定者计划今年降息两次是合理的 强调央行不应等待太久才行动 [2] - 美联储理事Adriana Kugler认为官员们应该继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稳定 理由是关税开始推高价格 通胀正在加速 [2] 外汇与商品市场 - 美元在沃勒有关降息的言论后对大多数G10货币走低 [3] - 欧元上涨0 2%至1 1618美元 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 1%至148 75 [3] - 现货黄金跌0 1%报3335 24美元/盎司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上涨0 4%至每桶67 84美元 [3] 债券与加密货币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两个基点至4 43%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3个基点至1 520% [3] - 比特币上涨0 9%至120522 73美元 加密货币在国会通过首个监管稳定币的联邦法案后上涨 [1][6] 个股表现 - 博柏利涨超3% 公司第一季度零售可比销售额优于市场预期 [3] - 军工股萨博涨超6% 公司上调全年有机收入预期 [3] - 葛兰素史克股价下跌5 6% 因其药物Blenrep未能获得美国FDA专家委员会的支持 [3]
欧洲问题专家姜锋:欧洲很危险,正在准备“打大仗”,全民皆兵!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20
欧洲军事化趋势 - 德国通过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法案 占年度财政预算6% [3] - 德国计划扩充50万名后备军 征兵网站24小时访问量突破120万次 [4] - 俄乌冲突促使欧盟成员国国防支出平均上升37% [4] 军工产业动态 -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坦克生产线24小时运作 波兰新工厂组装豹2A8坦克 单价超2000万欧元 [5] - 德国采购35架美国F-35战斗机 首批8架2026年交付 替换老旧旋风战斗机 [5] - 法国单方面增资50亿欧元推进新一代战机项目 引发德国合作伙伴不满 [5] 军事技术发展 - 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与法国勒克莱尔坦克实现战术数据链共享 基于三年秘密合作 [4] - 乌克兰无人机战术被北约国家模仿推广 海狸无人机参与北约演习 [5] - 豹2A8坦克配备主动防护系统和130毫米滑膛炮 体现智能技术与无人机协同趋势 [5] 基础设施军事化改造 - 德国铁路系统进行军事优先改造 汉堡港设立专用军事运输通道 [5] - 北约刺猬2025军演创纪录 12国1.6万士兵参与 展示欧洲协同作战能力 [4]
包括日本在内,14国都不服软!急得特朗普喊话中国:中美关系良好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17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立即恢复全球"对等关税",而是分阶段逐步公布策略,已致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警告若不能迅速达成新贸易协议,将从8月1日起面临至少25%的高额关税 [1] - 日本作为美国"最忠实盟友"也被纳入征税名单,面临同样严厉的关税压力 [1] 各国对美国关税的回应 - 14个国家均作出坚决回应,没有一个国家选择妥协 [3]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已做好准备坚守立场,强调农业利益不可牺牲,因农业是自民党坚实票仓,农村选票价值极高 [3] - 韩国总统李在明展现强硬态度,认为当前韩国最需要稳健经济发展而非盲目追随美国政策 [3] - 泰国、老挝等国家也公开表达对美国关税施压的强烈不满 [3] - 泰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披猜表示"会坚持到底",拒绝长期被美国关税压制 [4] 美国转向中国寻求突破 - 特朗普近期表示中国在对美贸易中"非常公平",强调与中国"关系良好" [6] - 美国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如福特汽车因稀土短缺准备停产部分生产线,军工企业因稀土供应不足影响武器装备生产 [8] - 特朗普深知只要中国不松口,其他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不可能妥协 [8]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8] - 中国在国际舞台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众多国家面对美国不合理要求时的重要支撑和参照 [10] - 中国将继续坚定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自身利益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美澳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护身军刀”联演,多个“首次”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7-15 07:34
军事演习规模与参与国家 - 美澳启动"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参演国家达19个,相比2023年增加6个,兵力规模3.5万人,为史上最大规模[1][4] - 参演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斐济、德国、印度、印尼、荷兰、新西兰、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泰国、汤加和英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为观察员[4] - 演习范围从印度洋圣诞岛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覆盖昆士兰、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地方和圣诞岛,首次扩展至巴布亚新几内亚[4] 演习内容与新增科目 - 演习科目包括野外训练、部队准备、两栖登陆、地面机动、空战和海上作战,涉及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火炮、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和地对空导弹系统实弹射击[4] - 新增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演练课目[5] - 美国陆军将在澳大利亚测试"联合战区配送中心",实现太平洋战区前沿装备和物资预置,需具备港口和飞机起降设施[6] 参演装备与军事力量 - 澳大利亚派出"阿德莱德"号战略投送舰(满载排水量2.75万吨),美国派出"美国"号两栖攻击舰,英国派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日本派出"伊势"号直升机母舰[5] - 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降落在英国航母上,"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将参加演习[3] - 美国陆军首次在太平洋地区实弹发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该系统配备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射程超1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射程超370公里的"标准-6"导弹[8][9] 美军战略与部署 - 美军寻求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第二支中程导弹部队,第二套"堤丰"系统可能部署在关岛、澳大利亚或日本[10][11] - 美军渐进式强化中程导弹在西太地区的前沿部署和实战能力,未来可能部署"暗鹰"中程高超声速导弹和陆军精确打击导弹(PrSM)[11] - 美国空军举行"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涉及近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预算5.326亿美元,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空军演习之一[6] 演习背景与战略目标 - 美澳组织演习旨在拉拢亚太地区盟友,增强政治互信和军事互操作能力,瞄准高端战争,服务于美澳尤其是美国的遏制竞争对手战略目标[1] - "护身军刀"和"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相互配合,着眼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高端战争[6] - 美军选择在澳大利亚而非菲律宾试射"堤丰"导弹系统,以降低敏感性[9]
【环时深度】外媒揭批中东冲突背后的美企牟利链条
环球时报· 2025-07-15 06:48
军工企业与科技公司在中东冲突中的角色 - 美国军工企业如洛克希德·马丁通过向以色列出售F-35战斗机等武器直接参与冲突,交易规模达政府间协议级别 [6] - 帕兰蒂尔公司与以色列国防部签署协议,利用AI技术支持军事行动,其"马赛克"系统分析4亿份数据生成伊朗核能力推测报告 [2][3] - 通用动力公司资助智库战争研究所,其建造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袭击伊朗时发射20多枚"战斧"导弹 [2] 科技公司提供AI与云计算服务 - 微软、谷歌母公司字母表、亚马逊通过"光轮计划"向以色列提供价值12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包括数据分析和面部识别技术 [6][7] - IBM培训以色列军事和情报人员,协助收集巴勒斯坦人生物特征数据用于识别武装分子 [6] - OpenAI修改使用条款允许"国家安全用途",以色列军方承认使用商业AI系统辅助目标识别 [8][9] 企业合作模式与合同条款 - 谷歌与以色列合同包含情报共享条款,并承诺抵制运动下仍继续服务,合同细节对公众保密 [7][8] - 帕兰蒂尔2015年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5000万美元合同,监督伊朗核计划 [3] - KKR作为以色列最大物业管理平台主要投资者,其合伙人彼得雷乌斯曾任中情局局长 [2] 技术应用的争议性 - "马赛克"系统通过卫星图像和社交媒体推测伊朗核能力,缺乏直接证据,被批为"铀的少数派报告" [3][4] - 以军使用AI系统"薰衣草"和"福音"筛选打击目标,被前情报官员称为"大规模致命工厂" [7] - 美联社调查显示巴以冲突后以色列对微软和OpenAI技术使用量激增 [8] 历史案例与追责困境 - IBM曾因二战期间服务纳粹德国向大屠杀赔偿基金捐赠400万美元 [11] - 法国拉法基公司因在叙利亚与极端组织合作业务而认罪 [11] - 法律专家指出企业追责案例稀少,21世纪初针对南非种族隔离合作企业的诉讼最终被驳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