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长盛养老健康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65.91万元 净值增长率2.1%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27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65.9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37元 [4]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1%,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27亿元 [4]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68%,同类排名116/138 [5]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4.81%,同类排名104/138 [5]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5.43%,同类排名99/133 [5]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10%,同类排名25/107 [5]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2957,同类排名23/105 [11]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6.56%,同类排名101/106 [13]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7.65% [13]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长期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4] - 2025年二季度医药行业以创新药及产业链为主题,三生制药大额BD落地延续创新药行情 [4] - 产品主要围绕A股医药产业链布局,二季度适当分散配置 [4] - 减持部分创新药标的,增加高值耗材和中药配置 [4] - 对产业链中业绩增速快或出海预期确定的标的会在调整中继续增加配置 [4]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3.7%,同类平均为86.92% [16] - 2020年末最高仓位93.2%,2019年一季度末最低仓位42.14% [16]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益方生物、惠泰医疗、天士力、微电生理、信立泰、东阿阿胶、华润三九、甘李药业、江中药业、药明康德 [21]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郝征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4] - 截至7月18日,长盛医疗量化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9.74% [4] - 长盛景气优选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13.82% [4]
海外策略周报:本周中概股指数走势好于美股三大指数-20250719
华西证券· 2025-07-19 17:36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中概股指数走势好于美股三大指数,美股科技股、金融等行业及多个海外市场指数因估值、政策等因素存在调整压力,港股市场未来将分化,部分资产有回调风险,部分有低吸机会 [1] 本周全球市场表现 - 发达市场涨跌不一,澳洲标普 200 涨幅 2.06%较大,法国 CAC40 跌幅 0.08%较弱 [8] - 新兴市场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幅 2.84%较大,马尼拉综指跌幅 2.42%较大 [9] 美股市场近一周表现 美股大盘本周表现 - 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 0.59%、1.51%,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 0.07% [2][11] - 标普 500 细分行业涨跌不一,信息技术涨幅 2.09%最大,能源跌幅 3.86%最大 [11] - 标普 500 指数表现前十个股中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占比大,景顺集团、雅保、花旗集团涨幅前三,分别为 14.29%、8.58%、7.75% [15] - 美股科技股估值高,存在杀估值可能,中期维度易回调,金融等行业有抛压,不同行业重要个股会单日明显下跌 [1] 美国中概股本周表现 -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上涨 3.93%,建议跟踪中概股相关政策发展 [20] - 美国中概股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信息技术行业占比大,知临集团、新氧、正康国际涨幅前三,分别为 70.93%、52.86%、44.79% [21] 港股市场近一周表现 本周港股大盘以及不同行业表现 - 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分别上涨 2.84%、3.44%、0.0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5.53% [4][23] - 恒生细分行业多数上涨,医疗保健业涨幅 12.17%最大,地产建筑业跌幅 0.4%最大 [25] 港股市场本周表现较好的个股 - 恒生指数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医疗保健业和非必需性消费业占比大,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阿里巴巴 -W 涨幅前三,分别为 16.36%、15.74%、10.18% [27]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医疗保健业占比大,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涨幅前三,分别为 16.36%、15.74%、14.44% [30] -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公用事业占比大,中国重汽、中国太平、蒙牛乳业涨幅前三,分别为 5.2%、4.78%、4.43% [31]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非必需性消费和资讯科技业占比大,哔哩哔哩 -W、万国数据 -SW、东方甄选涨幅前三,分别为 16.17%、14.62%、14.37% [32] - 港股市场多数宽基指数延续上涨,未来将分化,部分资产有回调风险,部分有低吸机会 [36] 本周重要海外经济数据 - 2025 年 6 月,美国 CPI 同比增速 2.7%高于前值 2.4%,核心 CPI 同比增速 2.9%高于前值 2.8% [37] - 2025 年 6 月,美国 PPI 最终需求同比增速 2.4%低于前值 2.8%,核心 PPI 同比增速 2.5%高于前值 2.4% [39] - 2025 年 5 月,英国失业率 4.7%高于前值 4.6%,6 月英国 CPI 同比增速 3.6%高于前值 3.4% [43]
这款“全球首创”国产肺癌药在美国获批,如何敲开FDA大门
第一财经· 2025-07-19 16:42
第一财经记者从迪哲医药获悉,该药也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推荐,用于治疗 EGFR exon20ins NSCLC。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 exon20ins突变占比约2%至4%。由于全球有着庞大的肺癌患者群体,这类突 变患者的数量也较为可观。EGFR exon20ins突变靶点是公认的"难成药"靶点,临床针对该靶点的一线治 疗仍以化疗为主,传统EGFR小分子靶向药、免疫治疗均未攻克EGFR Exon20ins突变,第三代EGFR TKI(一种小分子EGFR抑制剂)即便剂量翻倍也疗效不佳。该类突变患者真实世界一年无进展生存率 仅为13%,五年总生存率仅为8%。 两年前,舒沃哲成功突破难治靶点,已提前在中国通过优先审评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的 EGFR exon20ins NSCLC小分子靶向药。 对于这次在美国通过优先审评获批上市,迪哲医药首席医学官杨振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是基于 舒沃哲在国际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悟空1B"中针对经治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 据。这款药物在申报上市过程中,需要经过几个关键流程,在预交阶段,要跟FDA提前做好 ...
一科创板公司财务造假,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公司及责任人拟被罚7620万
梧桐树下V· 2025-07-19 16:30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1][5] - 公司通过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并确认收入,但该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浙江华贝无支付能力且资金最终来源于诺泰生物自身增资款 [5]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债43400万元时,在《募集说明书》中继续使用虚假的2021年财务数据,构成公开发行文件重大虚假内容 [7][9] 涉事人员及责任认定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并指使财务造假行为,涉及年报虚假记载和可转债发行文件造假,被处以1300万元罚款 [12][13][15] - 其他高管包括赵德毅、金富强、谷海涛、徐东海等分别因签字保证虚假报告或参与具体操作,被处以150万至500万元不等罚款 [12][14][15] - 时任董事长童梓权因未纠正财务数据虚假问题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1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公司合并处以4740万元罚款(含年报造假400万元和可转债造假4340万元) [12][13][15]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2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诺泰 [2][16] - 处罚依据包括《证券法》第181条(欺诈发行)和第197条(信息披露违法) [12] 事件时间线 - 2021年12月通过虚假技术交易虚增利润 [5] - 2023年12月发行可转债43400万元,文件中包含虚假财务数据 [8][9] - 2024年10月公司及实控人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3] - 2025年7月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将于7月22日复牌并戴帽 [1][2]
在中国获刑的安斯泰来日本籍员工不计划上诉
日经中文网· 2025-07-19 15:05
接受采访的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7月16日,北京,kyodo) 安斯泰来制药的该日籍员工16日被中国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6 个月。如在 7 月下旬的期限前未提 出上诉,判决即告生效,刑期确定……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田岛如生 北京报道 相关报道: 安斯泰来日籍员工在中国被判3年6个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据中日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因被控在中国从事 " 间谍活动 " 而于 7 月 16 日被中国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 刑 3 年 6 个月的安斯泰来制药 60 多岁日本籍男性员工将不提出上诉。 中国实行二审终审制,被告如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出上诉。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必须在 判决次日起 10 日内决定是否上诉。本案被告如在 7 月下旬的期限前未提出上诉,判决即告生效,刑期 确定。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地方法院)于 7 月 16 日对该男性作出实刑判决。据旁听庭审的日本驻华大使 金杉宪治表示,法院虽提及了 " 间谍活动 " 的内容,但对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是否存在故意并未作出具 ...
AI、具身智能等科技含量提升,外企加注在华供应链
贝壳财经· 2025-07-19 14:1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六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1] - 吸引众多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AI、具身智能等科技含量提升,跨国企业持续增加在华投资 [1] -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认为链博会是推动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盛会,体现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1] 科技与创新展示 - 智平方在英伟达展区展示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利用英伟达GPU和Isaac Sim仿真平台加速模型测试与验证 [2] - TCL展示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产品,包括AI陪伴机器人、AR眼镜,AI技术使空调节电40% [2] - TCL旗下格创东智展示工业AI大模型平台"章鱼智脑Agentic AI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 [2] - 新蛋集团展示跨境电商AI工具SellingPilot,具备电商ERP、仓储物流、智能客服和AI工具四大功能模块 [3] 跨国企业投资与合作 - 普华永道首次参展,展示低空经济主题,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达5000亿美元,并展出eVTOL飞行器 [3] - 阿斯利康连续三年参展,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与四家中国创新企业达成授权合作,在青岛和无锡生产基地取得进展 [4] - 阿斯利康中国运营环节碳排放过去五年累计减少约80% [5] - 松下第二次参展,展示轨道交通站台门解决方案,扩大展位面积,持续在华投资优化供应链布局 [5] 行业趋势与市场信心 - 全球制造业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变革,企业积极拥抱自动化、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1] - 普华永道中国主席认为中国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对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3] - 松下全球副总裁指出美国、日本企业对中国供应链高度重视,展现市场信心 [5]
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效果可持续4年以上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9 12:59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司美格鲁肽,每周一针就能减肥的神药,连打四年会怎么样呢? 包括来自诺和诺德在内的全球临床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项长期研究,评估该公司的减肥药Wegovy对患有心血管疾病且超重或肥胖但非糖尿病 的患者的效果。该试验的结果验证了 Wegovy 在肥胖/体重管理和心血管益处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肥胖/超重患者连续四年注射司 美格鲁肽后,平均减重约10%,且体重减轻持续65周未见反弹。 该试验被称为"司美格鲁肽对超重或肥胖患者心血管结果的影响",或 SELECT 试验。它招募了来自 41 个国家的 17,604 名患者,他们接受了 Wegovy 或安慰剂(对照)治疗,并在四年内进行了评估。SELECT 试验是史上最长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一次 Wegovy)与安慰剂对体重减轻、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影响。 SELECT 试验表明,使用司美格鲁肽(Wegovy) 减肥的效果可持续 4 年以上。 在之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主要论文中,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 (BMI) 大于 27 且已有心血管疾病 (CVD) 的成年人的 主要不 良心脏事件 (MACE) ...
速递|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肾病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9 12:59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诺和诺德7月18日宣布,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增慢性肾脏病 (CKD)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用于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eGFR持 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FLOW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检视剂量为1.0 mg的注射型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相比,作为标准治疗的 辅助疗法,在2型糖尿病和CKD患者中预防肾损伤的进展,以及肾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效果。 该试验招募了3533名患有2型糖尿病和 CKD的患者。试验主要终点为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合终点 ,包括:与基线相比,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50%的出现时 间;eGFR下降至<15 mL/min/1.73 m2的时间;开始慢性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死于肾病或死于 心血管疾病。关键次要终点包括eGFR的年变化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 亡。 这次公布的试验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接受1 ...
踢出港股通后找到估值增长方向,选择美妆的开拓药业-B(09939)股价拉升超150%
智通财经网· 2025-07-19 11:50
股价表现 - 开拓药业-B(09939)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156.70% [1] - 公司股价在2月、3月、5月和7月分别上涨24.72%、17.12%、20.00%和66.23% [1] - 7月股价连续大涨,66.23%的涨幅引起市场关注 [1] - 去年3月被踢出港股通后股价区间累跌34.35%,超过同期被剔除股票平均24%的跌幅 [4] 港股通影响 - 被踢出港股通后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5%降至24.16% [4] - 剔除首日股价跌幅12.21%,成交量萎缩89% [4] - 7月股价上涨期间港股通持股比例出现快速下降 [8] - 当前港股通持股比例仍超过20%,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在博弈长期价值 [11] 产品进展 - KX-826治疗雄激素脱发三期临床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11] - KX-826与米诺地尔联合治疗显示显著优于单药疗效,TAHC增加30.54根/cm2 [16] - 联合用药组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非预期不良事件 [16] - KT-939获得国际命名批准并启动全球销售业务 [16] 市场前景 - 全球脱发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8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60.2亿美元 [12] - 中国脱发人数超2.5亿,30岁以下人群占比84% [12] - 中国毛发健康产业预计年增长260%,2031年脱发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155亿元 [12] - 公司PB估值3.62倍,低于美妆行业7.73倍水平 [17]
创新药牛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雪球· 2025-07-19 11:39
创新药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正处于牛市初期,行情从港股扩散至A股,预计将持续3-5年[3][11][18]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BD热潮、政策改善、基本面修复、流动性提升、机构增配和技术升级[4][6][7][8][9] - 国内药企市值与国际巨头差距显著,老龄化趋势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14] 行业驱动因素 BD(业务拓展)热潮 - 年初以来多起大额BD交易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首付款金额显著[4] - 国际合作验证产品质量,为海外临床和全球化市场拓展提供支持[5][6] - 2023年BD总额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显示技术实力提升[9][15] 政策环境改善 - 集采政策优化叠加创新药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6] - 政策虽不直接提升短期业绩,但助力行业长期发展[6] 基本面修复 - 多家药企从研发投入期转向盈利阶段,例如荣昌生物一季报后市场预期改善[6] - 此前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产出低、亏损严重的问题[6] 流动性与资金面 - 交易量从百万级显著放大,估值体系重构[7] - 药企通过配售补充研发资金,市场认可其长期价值[7] - 机构配置触底反弹,仓位提升推动股价[9] 技术实力 - 国内多款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见效[9] 投资方向 - 具备BD预期或已达成BD的企业(如三生、荣昌),业绩确定性高[17] - 拥有重磅在研药物或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18] 行业前景 - 类比新能源、半导体行业,创新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医药战不能输")[12][13] - 中国老龄化加速将催生全球最大医药消费市场之一[14] - 行业牛市可能贯穿至2025年,成为跨周期投资品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