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市政府质量奖”背后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6:14
核心观点 - 石家庄精英中学通过"三箭齐发"办学体系实现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 包括激情教育 高效课堂和精细管理 [4] - 该校从2012年4人考入本一到2025年清华北大录取38人 成为基础教育质量改革标杆 [1][14] - 办学模式被全国超3000所学校引入 超4000所学校及35万教育工作者到校交流 [10][14] 战略管理 - 采用"企业家把握战略方向 教育家专注战术执行"的黄金组合管理模式 [6] - 创始人翟志海以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办教育 强调长期主义而非短期盈利 [5] - 2010年邀请原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任终身校长 赋予完全办学自主权 [6] 教学改革 - 推行"高效6+1课堂"改革 将课堂时间分配标准化:导(3分钟) 思(14分钟) 议(6分钟) 展(9分钟) 评(10分钟) 检(3分钟) 用(课后) [9] - 配套"三备两研"备课制度(分头初备 集体研备 个人复备) 形成PDCA质量闭环 [10] - 改革使全国超3000所学校引入该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显著提升 [10] 激情教育体系 - 通过爱国励志演讲 思政微班会 40公里远足等活动培养家国情怀 [11] - 实施十大榜样学子评选 金牌班主任展示等激励机制 [11] - 考试后班级间互下挑战书 教师评优严格依据数据考核 [11] 精细管理实践 - 教学层面实行"三瑕一瑜"听评课制度(三条缺点+一条优点)和"一生一案"靶向辅导 [12] - 后勤层面供水供电供暖实行专业负责制 食堂连续三年获食品安全A级单位 [13] - 管理细化到限时练系统分析高频失分点 食堂菜谱按季节调整 空调温度精准控制 [12] 办学成果 - 近五年每年1000余名学生考入985 211及双一流大学 强基计划通过率95%以上 [14] - 获评中国高中教育50强 连续四年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 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4] - 2017年央视《我们这五年》和202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 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活教材 [15]
20年来的最差评估!美报告:美国基础教育正陷入结构性“滑坡”
环球时报· 2025-09-11 06:45
评估结果概况 -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2024年度报告显示,全美高中生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刷新近20年来最差表现 [1] - 12年级学生的数学和阅读成绩降至相关科目测试设立以来的最低点,45%的12年级学生数学低于"基础水平",为2005年以来最高比例,近1/3的12年级学生阅读未达到"基础水平" [2] - 美国教育部长表示,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成绩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3] 成绩下滑具体表现 - 在8年级学生的科学测试中,近四成学生未达到"基础水平",该比例比2019年明显增加 [2] - 成绩下降不仅出现在低分群体,高分学生的表现也出现下滑 [2] - 2024年有31%的12年级学生表示一个月会缺课3天以上,高于2019年的26% [3] 成绩下滑影响因素 - 新冠疫情加速了教育质量下滑,但问题并非仅限于此,学生屏幕使用时间增加、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长文章阅读机会减少等长期因素削弱了学习能力 [3] - 学者指出,当前高中班级一年阅读书籍数量远低于20年前水平,例如从20本降至3本,影响了阅读习惯的培养 [3] - 成绩差距呈现多维度扩大趋势,疫情后原本缩小的性别差距再次显现,女生在科学成绩中的下降幅度更大 [4] 教育治理与政策分歧 - 美国教育部长将问题焦点放在中央和地方的教育治理分歧上,强调尽管政府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但成绩差距在扩大,主张将更多教育财政权力下放到各州 [5] - 有学者批评美国政界并未认真对待成绩下滑,指出表现最差的学生正进一步掉队,成绩下降是长期趋势,而现有政策无法有效应对 [6] - 报告被视为为美国教育敲响"警钟",但能否促成实际改革仍取决于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与政策执行力 [6]
奋力推动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北京晚报· 2025-09-10 14:12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育才学校新址投入使用 可容纳114个教学班及4300名学生[2] -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于秋季学期正式投用 配备教师工作室、智慧教室、食堂及宿舍等设施[3] - 海淀区红英阳光幼儿园形成托幼一体化办园模式 配备儿童户外活动区、保健室及托育班[1] 教育体系创新发展 - 北京中关村学院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产学研创投"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2] - 开展"AI+"课程创新 丰富科技赋能教育应用场景[4] -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优化调整学科设置[4] 教育质量提升措施 - 要求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 - 强化食堂安全管理 打造可追溯管控体系确保校园餐安全优质[2] -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 打造首都特色"大思政课"品牌[3]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健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4] -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合力营造良好成长环境[1] - 要求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优化公共配套服务[3]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瞄准人工智能发展前沿 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2] -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4] - 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2][4]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以累累硕果擦亮“留学香港”品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3:58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成效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和发展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被列为关键举措且成效显著[1] - 受美国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策影响 香港多所大学收到逾1000宗相关查询 反映香港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公信力[1] 高等教育优势与规模 - 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 是全球优质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地[3] - 2023/2024学年香港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共有约23100名非本地学生 其中约14800人修读学士学位课程 生源覆盖超100个国家或地区[3] - 香港具备国际化优势和东西文化荟萃特点 校园内可接触全球不同文化[3] 大湾区教育合作拓展 - 过去几年香港4所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 采用一校两园办学模式[3] - 该模式实现教学空间和办学规模扩容 同时促进人才引进加码和学习体验丰富化[3] 人工智能学科发展 - 香港高校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学科 传统课程加入人工智能元素[4] - 香港大学新学年推出11个全新或改良课程 包括文学士及工学学士(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等联合课程[4] - 香港大学录取的文凭试成绩前100名考生中 超半数选择人工智能及科创相关课程[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025/20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小学科学科 加强中学科学和数学教育[5] - 通过从小培养科创兴趣满足香港社会产业转型带来的多元人才需求[5] 国民教育推进 - 爱国主义教育已植根香港校园 相关工作成效显著[7] - 组织学生赴内地考察交流 通过实地体验影响价值观建立并加深国家感情[7]
北京号最精彩 | 平原新城5区新增中小学学位上万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17:11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平原新城5区新增1.2万个中小学学位以满足居民优质教育资源需求[2] -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李遂校区等优质中小学于9月投用[2] - 项目旨在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并支撑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2] 人才住房保障政策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9月4日启动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申报并发布首批房源[4] - 房源类型多样且配套完善覆盖求职实习就业创业等不同阶段居住需求[4] - 各房源点结合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产业布局及生活配套进行科学规划[4] 文旅产业开发 - 北京市文旅局联合百度地图发布"音乐地图"上线20个"京彩户外音乐会"点位[7] - 怀柔推出"永不落幕的音乐节"结合市集美食与文化体验成为京郊文旅新亮点[7] - 模式口驼铃落日音乐会举办"金曲年代"音乐季聚焦80-90后群体怀旧主题[8]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 - 环球度假区旁"湾里"项目投资超百亿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通过竣工验收[12] - 项目涵盖酒店购物民宿餐饮展演娱乐等业态包括诺岚酒店王府井WellTown及汀云小镇[12] - 该项目定位为微度假胜地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开业[12] 城市空间规划 - 大兴区西红门镇国土空间规划获批突出南中轴人文生态特色定位为生态文化节点及科创商务服务高地[20] - 延庆区香营乡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成为延庆中部绿色发展区重要节点聚焦生态环境改善及优势产业引领[22] - 两项规划均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统筹城乡发展与产城融合[20][22] 消费行业动态 - CBD咖啡青年节聚集100+国内外品牌包括手冲大师烘焙冠军及创意特调达人[14] - 奶茶行业因检出反式脂肪酸引发关注品牌方回应称含量符合国家标准[24] - 行业存在厚乳咖奶植物奶等原料命名规范性问题引发健康成分讨论[24]
海南印发实施意见构建“1248”体系架构 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省
海南日报· 2025-09-02 09:13
教育强省建设目标 - 构建教育强省"1248"体系架构 以建设新时代教育强省为目标 以国际教育创新岛和智慧教育岛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 以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等四项发展定位为支撑 通过八项行动举措推进 计划2035年将海南建成教育强省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1] 具体实施举措 - 提出10个方面40条具体举措 涵盖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机制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 金融/国际法/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自贸港急需学科建设 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融合及高技能人才培养 [2] -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行动 构建大中小学贯通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以崖州湾科技城为试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践 [2] - 提升教师队伍学历水平 加快汇聚世界一流教育资源 力争实现境外顶尖高校来琼落地办学 [2] 保障机制 -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承担教育发展主体责任 建立定期跟踪评估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 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教育强省建设合力 [3]
全市新开中小学校34所 推进教室空调能装尽装 上海基础教育持续扩优提质
解放日报· 2025-09-01 09:36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新开设34所中小学校 包括小学7所 初中4所 普通高中6所 完中2所 一贯制学校15所 [1] - 全市新增学位近1.3万个 增量主要集中在五个新城等人口导入区域 [1] - 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新五项标准"建设 实施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修订 [1]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覆盖近两百所郊区相对薄弱学校 强化市区优质资源对郊区学校的支援 [1] - 实施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聚焦79所公办初中 通过优质学校带动和名校长名师导入提升质量 [2] - 18所学校成为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 运用数智技术变革教学方式 [2] 教学改革与质量管理 - 探索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 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育人优势 [2] - 建立规范办学行为负面清单 严格落实校园餐 教辅 校服专项整治 [2] - 推动实施"无书面作业日"制度 发布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2] 课后服务体系建设 - 将课后服务列为全市"民心工程" 建设含有2000多门优质课程的线上素质教育资源平台 [2] - 发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 促进"课后育人"成为新常态 [2]
名校跨区办分校!武汉人又多了10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长江日报· 2025-09-01 08:41
跨区域集团办学计划 - 武汉启动跨区域集团办学三年行动计划 首批10所分校全部完成挂牌招生办学 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1.5万个[2] - 计划未来三年推动二环线内10所以上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在新城区设立20所以上分校 提供3.5万个以上优质学位[8] - 分校在办学理念 课程设置 文化建设等方面与本校实行一体化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学生作业 考核评价等方面保持一致[2] 分校建设与资源配置 - 大兴第一实验学校阳逻分校新增480套可躺式课桌椅 升级食堂和功能室[2] - 中德园分校特别招聘音乐 美术专职教师 实现与本校同步开展艺术特色活动[5] - 育才小学甘露分校实现食堂自主经营 结束校外配餐模式 并开设冰雪特色课程[5] 教学协同机制 - 集团校组建教育教学指导小组 通过定期视导 集体备课 教学竞赛促进分校教师专业成长[2] - 中德园分校与本校保持课程设置 作息时间 行政例会统一 导学案由本校统一打印提供[5] - 本校骨干教师每周四 周五到中德园分校授课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5] 社会效益与区域发展 - 跨区域集团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产业集中区域提供教育配套[2][8] - 中德园分校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 为周边企业员工解决子女教育后顾之忧[5] - 家长反馈显示分校教学质量获认可 学生进步显著[2][7]
恶意举报,正在摧毁一线老师
虎嗅· 2025-08-31 09:22
学校基本情况 - 学校为民办县域基础教育全覆盖学校 高中部共设69个班级 包括高一23个班 高二20个班 高三21个应届班和5个复读班 学生总数超3000人[2] - 学生主要来自本县域周边乡镇 近80%未达到县域公办普高录取分数线 普遍存在自我认同度低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习惯差等问题[2] - 学校拥有220名教学及行政老师 全部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其中138人毕业于省属重点及以上大学 9人具有硕士学历[3] - 教师队伍年轻化特征显著 教龄不足五年者占比超50% 148人为2017年及以后毕业 30岁以下教师达95人 另返聘少量公办学校退休教师[3] 教师工作生态 - 教师需处理大量学生安全事件 包括打架斗殴 自伤行为 逃课逃学等 高一学年23个班级均发生过不同程度安全事件[4][13] - 教师工作范围泛化 需承担教学 行政事务 家校沟通 学生安全等多项职责 班主任更被要求全面管理学生学习 心理及生活起居[4][10] - 学校实施严格考核制度 每日需完成4次打卡 缺卡一次扣款80元 另设7次/日课堂巡查 教学工作及学生表现均与工资挂钩[10] - 会议及行政任务繁重 每周平均参会1次 时长从十几分钟至三四个小时不等 重复性表格填写工作频次高[10][11] 举报机制影响 - 举报机制存在滥用现象 西南某基层教育局2024年1-8月收到128条举报 仅7起属实 不实举报多涉及编造体罚或辱骂情节[9] - 校方对举报响应迅速 会立即约谈涉事教师并多方查证 即使被诬告也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 导致教师选择"躺平"式教学[8][9] - 教师需通过留痕工作自证清白 例如未及时回复家长信息即可能被举报至校长处 实际因休息时间未看到消息[8] 家校关系与权责失衡 - 家长对教师信任度降低 易因网络信息对教育方式产生质疑 部分家长偏袒学生 将越轨行为归咎于教师教学不力[5][13] - 教育主体权责失衡 举报机制单方面倾向家长端 教师缺乏平等对话渠道 处理问题时常被预设为过错方[16] - 极端情况下教师人身安全受威胁 曾有学生因早恋问题在办公室暴力撕毁证据并威胁离校 年轻女教师因担心安全不敢干预[14] 学校管理机制 - 学校安全管控严格 设立多重检查机制包括返校安检和教室宿舍巡查 但对刻意自伤行为效果有限[12] - 管理决策缺乏教师保护 返聘名师因未采用PPT教学遭家长多次投诉后被以"教学能力差"理由劝退 引发其他教师担忧[15] - 会议及活动频次过高 包括年级组例会 全校工作会议 班主任月会 备课会议等 实际执行中演变为形式主义[10]
上海一小学全校仅22名学生,配了23名老师分5个班,教育部门回应:适龄儿童就这么多,该地段多个小区已动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6:32
学校基本情况 - 上海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为公办学校 创建于1916年 位于金桥路2690弄28号 对口地段包括金明村 金桥路2346弄 金桥路2552弄等7个区域 其中多数已动迁 目前仅存金浦新村一个小区[1][3] - 学校当前办学规模为5个班级 学生总数22人 专职教师23人 师生比为1.0 2025年计划招收一年级新生1个班[1][2] - 学校占地4103.97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 运动场地面积1600平方米 配备非标足球场1个 图书馆藏书259册 设有音乐室 计算机教室 心理咨询室等专用教室[2] 教育人口结构变化 - 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1616.63万人 较上年减少261.25万人 在校生人数虽保持1.06亿人高位 但较上年减少约216万人[3][4] - 全国普通小学数量持续减少 2024年共有13.63万所 较上年减少7200所 另减少教学点1.38万个[4] - 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两年合计减少超过1000万人 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3] 教师资源调配措施 - 福建龙岩市长汀县2025年遴选30名小学教师到初中任教 按编制关系实行城区与农村对应调配[5] - 江西丰城市2025年实施农村小学教师转岗至农村中学政策 以化解农村小学师资富余与中学师资不足的矛盾[5] - 湖北鄂州核减小学阶段教师编制500名 增核至初中阶段 将98名具备初中教师资格的小学教师调整至初中学段[5] - 厦门同安区自2024年起每年面向区属小学公开遴选初中 高中教师 赣州市赣县区等地也推行类似教师调配机制[6][7] 区域招生政策影响 - 学校招生严格按对口地段执行 浦东新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表示三桥小学对口地段内适龄入学儿童仅22人 主要因多个小区动迁导致生源减少[2][3] - 教育部门认为城镇化与少子化是长期趋势 但不应作为乡村学校撤并的唯一理由 需结合实际调整教育资源布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