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

搜索文档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
海陆通 512KW 双轴跟踪系统全场景应用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6-19 16:29
技术特点 - 512KW光伏发电双轴跟踪系统采用"精准追光、智能运维"设计理念,由光伏板阵列、双轴跟踪系统、清洗机械臂、驱鸟机械臂等核心部件构成,610块600W规格光伏板组成总功率512.4KW的发电阵列[2] - 系统融合天文数据算法与光传感器技术,实现光伏板对太阳的毫米级精准跟踪,发电效率稳定在95%以上[2] - 双轴跟踪技术的高精度光传感器可捕捉0.1°的太阳位置变化,算法在复杂条件下仍能保持跟踪精度,较传统单轴系统发电效率提升15%-20%[6] - 支撑结构采用3200兆帕超级钢,抗弯强度较普通钢材提升3倍,可抵御12级台风[6] 应用场景 - 陆上应用覆盖城镇分布式发电、交通沿线、沙漠、农牧区等多元场景,单台设备日均发电约500度,可满足96户居民日常用电需求[3] - 沙漠地区单位面积发电量较传统固定式光伏系统提升30%以上[3] - 海上应用采用"气垫方舟+钢筋水泥塔座"设计,方舟尺寸达800米×600米×20米,排水量960万吨,可搭载100台512KW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50MW[4] - 海上平台日均发电量达20GW,相当于三峡大坝1小时发电量,年收益超53亿元[5] 成本效益 - 单台512KW设备制造成本约400万元,每千瓦投资仅0.8万元,较传统分布式光伏降低30%-40%[7] - 海上方舟项目规模化应用后可通过多功能复合利用分摊成本,预计5年内成本可再降15%[7] 社会价值 - 海上百公里发电群日均20GW电量可减少2800吨标准煤燃烧,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54万吨,相当于种植1.4亿棵树[7] - 系统可带动光伏制造、海上施工、智能控制等产业链发展,预计全生命周期内可创造千万级就业岗位[7] 行业影响 - 系统打破了传统光伏的应用场景边界,为陆上土地集约利用与海上能源开发提供了可行路径[8] - 规模化应用将加速能源结构优化,推动光伏产业迈向"海陆通吃"的全新时代[8]
晶科能源:发布白皮书,TigerNeo组件降本增效显著
和讯网· 2025-06-13 15:17
核心观点 - 晶科能源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发布《TOPCon技术及TigerNeo3 0商业方案白皮书》,展示TOPCon技术在发电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方面的优势 [1] - TigerNeo组件在高温高辐照地区可显著降低系统初始投资与运维成本,提升整体LCOE竞争力 [1] - TOPCon技术未来效率提升空间大,有望进一步推动组件LCOE下降 [1] TOPCon技术优势 - TOPCon技术通过材料减量化实现降本,同时提高发电效率 [1] - 当前晶科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 5%,未来结合隐形栅线等技术有望实现32 5%以上理论效率 [1] - TigerNeo双玻组件双面率达85%,高于P型BC组件的55-65% [1] TigerNeo组件性能 - 在沙漠型高温高辐照环境下,TigerNeo组件单瓦系统BOS成本降低0 048元 [1] - 100MW电站应用TigerNeo组件方案,度电成本降低4 73% [1] - 全生命周期内,背面发电带来3%-5%发电增益,提升系统IRR [1] - 首年衰减小于1%,确保稳定输出 [1] - TigerNeo3 0组件功率达670W [1] 运维成本优化 - TigerNeo组件通过创新设计与结构优化,在沙漠及滩涂地区维护频次下降 [1] - 在中东、北非等高运维成本区域,电站年运维支出降低5%-10% [1] 产能与技术发展 - 晶科能源加速高效产能替换迭代,TOPCon组件功率从640W提升至670W [1] - 预计明年中期50%产能在650W以上 [1]
我市17个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
西安日报· 2025-06-11 11:10
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 西安市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共获得17个奖项,包括3项中国专利银奖、1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获奖专利包括"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银奖专利和"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优秀奖专利 [1] 西安市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西安市已入库专利6.7万件,通过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 西安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 [2]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未来两三年,公司解决方案的业务比例将增至50%以上
快讯· 2025-06-10 16:25
公司业务转型 - 天合光能目前超过1/3的业务来自于解决方案 [1] - 公司预计未来两三年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将提升至50%以上 [1] 行业活动动态 - 该信息发布于SNEC PV+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 [1]
中国光伏商城www.pvshop.cn
搜狐财经· 2025-06-09 09:02
世界认可日与中小企业发展 - 2025年世界认可日主题为"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旨在推动认证认可活动在全球的广泛发展 [1] - 中国"世界认可日"活动已成为推动认证认可工作的有力抓手和质量宣传活动的知名品牌 [1] - 认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传递供应链信任,对促进货物和服务自由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1] 国际认可体系与贸易支持 - 国际多边互认体系覆盖全球GDP的96%,为跨国贸易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2] - 认可机构通过签署协议建立互认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在跨国贸易中的接受度 [2] 新能源行业质量认可新趋势 - 2025年新能源行业质量认可将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技术+环保+社会效益"综合评估 [4] - 企业需在研发阶段嵌入认证要求,并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质量可信度 [4] 技术标准化与认证体系 - 国际组织与主要经济体将合作推动电池安全、储能效率、碳足迹等核心指标的标准化认证 [5] - 全球统一标准加速推进,旨在减少新能源产业贸易壁垒 [5] 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估 - 欧盟碳边境税等政策将迫使新能源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 [6] - 碳足迹低的品牌更易获市场认可 [6] - 新标准要求覆盖材料环保性、生产低碳化及回收环节,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 [10] 安全标准升级 - 新版国家标准对动力电池提出更高要求,包括热失控防护、机械冲击测试等极限工况验证 [7] - 2025年3月起充电桩等供电设备需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2026年8月后未认证产品禁产禁销 [8] 政策驱动与质量门槛 - 中国双积分政策加严,新增电耗、低温续航衰减率等指标,倒逼技术优化 [9] - 中国新修订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或强制要求电池健康度数据透明化 [13] - 欧美政策如美国IRA法案和欧盟《新电池法规》将重塑供应链质量竞争逻辑 [13] 细分领域质量差异化竞争 - 动力电池领域高镍/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认证和快充周期寿命成为关键指标 [11] - 氢能领域绿氢制备认证和储氢瓶耐压测试影响商业化进程 [11] - 光伏领域TOPCon/HJT组件的PID抗性、双面发电率等参数将区分高端与低端市场 [12] 消费者认知与品牌信任 - 区块链溯源、第三方测评平台等质量透明度工具将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14] - 车企通过OTA升级缺陷修复的能力将成为用户对"质量"的新定义 [14] 技术迭代挑战 - 半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新技术可能因缺乏快速认证通道而延迟商业化 [15]
新股消息 | 晶澳科技(002459.SZ)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存在未决诉讼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9:54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晶澳科技补充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存在未决诉讼等事项 [1] - 晶澳科技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1] 监管关注事项 - 证监会要求说明下属公司安全生产相关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况 包括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及整改措施 [1] - 需核查安全生产事故是否构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的限制融资情形 [1] - 要求披露未决诉讼案件审理进展及是否构成本次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1][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 [2] - 2024年以光伏组件出货量计全球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为12.3% [2] - 2015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位 [2] 全球化布局 - 产品覆盖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 设立16家海外销售公司及7个区域运营中心 [2] - 往绩记录期间半数以上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 [2]
年增长率11%!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1.2TW
搜狐财经· 2025-06-04 07:06
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贡献者,分别占2024年总装机容量的56%和33%。亚太地区是这两种能源的最大市场。 1 September 1 17 11 17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3.42太瓦(TW)到2035年达到11.2太瓦(TW),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占主导地位。 根据GlobalData的《可再生能源:战略情报》,这反映了从2024年到2035年的累计年增长率(CAGR)为11%。产能的增加将主要受到成本下降和强有力的 政策支持的推动。 GlobalData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从2015年的0.93TW扩大到2024年底的3.42TW,复合年增长率为16%。 展望未来,到2030年,陆上风电行业预计将增长到1869亿美元,海上风电行业将增长到1504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陆上风电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海上 风电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表明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轨迹强劲。 (素材来自:GlobalData 新能源网综合) 太阳能光伏投资将超过陆上和海上风能行业。 仅在2024年,太阳能就获得了3291亿美元的投资,而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投资分别为1512亿美元和696亿美元 ...
本周四签到!200+大咖和上下游,共探柔性钙钛矿、BIPV、钙钛矿消费电子、叠层等
DT新材料· 2025-05-18 23:13
论坛概况 - 第三届钙钛矿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5月23日-24日在江苏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1]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DT新材料 [2] - 协办单位包括苏州大学、武汉九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 - 大会主席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叶继春担任 [2][3] 参会单位 - 参会企业涵盖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包括昆山协鑫光电、通威太阳能、脉络能源、正泰新能、合肥京东方光能等头部企业 [5][9][10] - 科研机构参与广泛,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下属多个研究所等 [11][12] - 产业链配套企业如莱茵检测认证、上海复享光学、深圳市光因科技等也将参会 [5][10] 会议议程 - 5月23日上午聚焦钙钛矿光伏成本竞争力分析、反式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气相喷射沉积技术等议题 [14] - 5月23日下午讨论叠层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挑战、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卷对卷涂布技术等 [15] - 5月24日上午探讨柔性钙钛矿光伏产业化路径、界面缺陷钝化、器件失效机制等前沿技术 [15][16] - 5月24日下午安排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商务参观 [9][16] 专题报告 - 上海交通大学韩礼元教授将分析钙钛矿光伏的成本竞争力 [14] - 华中科技大学陈炜教授分享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展 [14] - 西湖大学王睿研究员介绍高效稳定甲联基钙钛矿电池构建 [14] - 通威太阳能龙巍部长探讨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商业化技术 [15] - 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阐述柔性钙钛矿电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16] 会议服务 - 会议酒店为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协议价400元/晚(含单早) [7] - 周边酒店选择丰富,参考价格从244元至544元不等 [8] - 交通便利,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高铁苏州站/新区站均可便捷抵达 [7]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难点梳理
DT新材料· 2025-05-17 00:08
论坛概况 - 第三届钙钛矿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5月23-24日在苏州召开,聚焦柔性钙钛矿光伏、叠层技术及智能物联、可穿戴设备等室内弱光应用场景 [1] - 论坛联合主办方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协鑫、通威、正泰等企业参与 [1] - 德国莱茵TÜV将出席并发表主旨报告,呈现前沿技术与产业趋势 [1] 柔性钙钛矿技术进展 - 柔性钙钛矿在迪拜世博会"能源树"装置中发电效率提升12%,上海屋顶安装效率提升3倍,深圳企业开发的手环日均发电150mWh [2] - 室内光下效率达44.72%,单位重量发电能力500W/kg(晶硅的8倍),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 [2] - 王睿团队通过"金属协奏"机制实现25.65%效率并延长寿命至2184小时,吴朝新教授开发的光诱导交联封装技术使模组效率突破30% [3] 产业化核心挑战 - 低温工艺瓶颈:聚合物衬底耐温不足150°C,前驱液配方、退火温度等缺乏工艺共识,卷对卷系统适应性差 [3] - 封装材料障碍:国内缺乏水汽透过率10^-5 g/m²/day的膜材供应商,封装成本占比近50%,配套材料存在空白 [4] - 激光工艺缺陷:1m×2m柔性基底易翘曲烧蚀,P2/P3区热影响导致可靠性下降,设备产能不足 [4] - 卷对卷生态薄弱:国产设备精度不足,缺乏实证产线和体系化供应商 [5] 企业技术突破方向 - 尚柔新能源建立2000小时"双85"老化、10000次弯折等严苛测试体系 [3] - 大正微纳开发全湿法涂布制程和卷对卷连续制造技术,建成百兆瓦级中试线 [8] - 柔烁光电聚焦高精度印刷系统和墨水剪切调控,解决工艺窗口窄问题 [10] - 徐雪青团队通过三聚氰胺-碘化铯协同调控实现5000次弯折后性能保持90%以上 [11] 学术研究前沿 - 马昌期研究员开发金属纳米线电极替代ITO,平衡柔韧性与导电性 [6] - 麦耀华教授提出制造体系柔性化、应用多样化与政策标准化协同路径 [9] - 胡笑添教授研究仿生器件结构与印刷工艺,提升量产一致性 [10]